20世纪80年代末,辛迪·哈赞和菲利普·谢弗修正了依恋理论,把浪漫之爱纳入依恋理论的框架中。他们认为,在很大程度上,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类似于母亲跟婴儿之间形成的依恋:亲密、支持、安慰、保护,这些主题在两个人的互动中不断地出现。当然,男女之爱跟母婴依恋还有区别:带有对等意味,还涉及性。浪漫之爱在哈赞和谢弗看来,包括三大系统:依恋、照料和性。依恋是形成紧密的情感联系,照料是为了抚养孩子,而性是为了繁殖。于是,成人依恋的研究开展起来,发现了跟婴儿依恋中很多类似的现象:同样存在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的区分。而且,成人依恋的类型跟早年的母婴依恋一脉相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跟工作模型有关,这是一种关涉自己与重要他人亲密关系的心理结果,包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许多研究发现,依恋类型跟性行为的随意性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在一项较早的研究中,来自昆士兰大学的朱迪丝·菲尼等人采用填问卷和记日记的方式,发现回避依恋的人最风流,他们比其他人都更容易接受随意的性邀请,参与不分青红皂白的性交往,就像处处留情的浪子一样。冈吉斯塔德和桑斯尔在1997年的一项调查中发现,焦虑依恋的女人会更多地参与婚外恋,或同时跟不止一个男人亲密交往。其他研究也都发现,安全依恋的人对自己的亲密关系更满意,较少参与婚外性行为,性伴侣的数量也较少。而非安全依恋的人中,回避的男人和焦虑的女人最可能参与随意的性行为,但两者的出发点可能不同:回避的男人拒绝继续投资,对每个女人的爱都很少;而焦虑的女人更可能是想挽回某个男人,于是同意跟他滚床单。虽然滚完床单之后,这个男人还是可能抛弃她。
把依恋理论跟繁殖策略结合起来看,安全依恋者更多地采取长线投资。他们追求自由和亲密的平衡,这种平衡能给他们带来满意的性关系。就像安全依恋的婴儿相信妈妈还会回来妈妈依然爱自己一样,安全依恋的人对自己和对对方的看法都是积极的。回避依恋跟短线投资关系密切,不追求亲密而追其自由,这里的“自由”当是说在亲密关系中来去自由的自由,因此他们冷淡地对待伴侣,就像对她没感情一样,但是可以跟她做爱。而在焦虑依恋的女人中,她过于看重亲密而失去自由,她采取的是狗皮膏药站着对方的策略,担心自己失去爱人,容易对恋人提出较多的要求,内心的不安全感会驱使她们紧紧地抓爱人,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她们甚至为了爱情不问是非,牺牲自己,委曲求全。因此,依恋理论可以告诉我们,陈冠希是一个回避型依恋的人,他从理论上来说就会有很多女朋友。他为什么是一个回避型依恋的人,可能还得追溯到他的童年。因为他的父亲很少出现,对他不闻不问,除了给他钱。他的母亲可能也这么做。
这种理解似乎还缺点什么。依恋理论其实可以跟生命史理论结合起来,我们前面提及的德雷帕、哈彭丁和奇泽姆,都是用生命史理论尝试理解人类的繁殖策略。也许,依恋也是不同繁殖策略的体现。现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任教的心理学家杰·贝尔斯基,就有类似的想法。贝尔斯基考虑的不再仅仅是父亲缺失的影响,他有一个更大的野心,他要把很多早年经历的消极事件纳入一个总体框架中。在这个框架下,父亲缺失仅仅是早年应激的一种表现,而不是全部。
1991年,贝尔斯基跟另外两名合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框架,用于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这两名合作者是坦普尔大学的劳伦斯·斯滕伯格和当时在宾州大学执教的帕特里夏·德雷帕——就是那位我们前面提到的德雷帕女士。在贝尔斯基等人看来,在孩子5到7岁之前,他能敏感地探测到很多环境信息,比如家庭不和、父母离异、资源匮乏,或者相反。这些环境因素会影响父母跟孩子之间的互动,进而影响孩子跟父母之间的依恋模式。安全依恋的孩子会认为世界很美好,男人女人很善良,他可以跟某个异性建立安稳的家庭,而不必担心被人抛弃。相反,不安全依恋的孩子会认为世界不可信,男人会抛弃女人,女人会欺骗男人,没有谁会在乎你的孩子。男孩会形成回避型的依恋模式,不会轻易爱上别人,也不会轻易把心交给女人,表现得冷漠而疏离。女孩会形成焦虑型的依恋模式,总是害怕被人抛弃,总要紧紧地把男人攥在手里,死死地抓住,想要从他那里得到爱得到投资,哪怕这样可能会让人窒息。当女人绝望之后,她也可能转变成回避型依恋,不再相信爱,变得像男人一样冷漠而疏离。
因此,不安全依恋的孩子,青春期来得更早,他们也更早开始约会、怀孕、结婚和离婚,经历更多的情感动荡。这种观点得到了若干研究的支持。比如,人类学家罗伯特·昆兰对美国女性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接受调查的人数多达10847人。他发现,五岁之前就不知道“爸爸去哪儿”的女孩,会更快地性成熟,更早地跟男孩上床,更早怀孕,更早结婚。她们第一段婚姻持续的时间也更短。不安全依恋的孩子,似乎早在青春期之前,就注定要走上一条不归路了。2010年,贝尔斯基跟两名合作者发表了一篇论文,报告了他们的最新发现。他们对373名白人女孩进行了追踪研究,研究的起点是在她们15个月大的时候,终点是16岁。而且从9岁开始,每年都会给她们安排护士进行体检。结果发现,15个月大的婴儿,假如是不安全依恋型的,那么她们会更早地进入青春期,更早地完成青春期。鉴于月经初潮的年龄可能存在遗传影响,贝尔斯基等人把女孩母亲初潮的年龄因素排除,结果不变,这意味着女孩更早的进入青春期,遗传因素不能完全解释这一点。
当然,贝尔斯基也承认,某些极端的早年应激,比如过于贫穷,导致的不是早熟而是晚熟。因为在这些情况下,生存和发展显然更重要。人类可以利用“延长”的生长期积累足够的资源,等待合适的繁殖机会。而不是一下子把发展的老本给吃没了,在不能保证发展的前提下,繁衍的意义不大:对于一个明天就可能死去的人来说,哪怕生下孩子也养活不了,这时候最重要的是保命。许多来自农村的穷孩子,有机会到城里发展,他们通常都会晚婚晚育,倒不是说他们响应国家号召的积极性比城市孩子更强,而是他们没有早婚早育的条件和倾向。他们早年的贫穷已经给自己设定了“发展优先”的生命史策略,这个策略能帮他们尽早地积累资源,以滚雪球式的方式壮大自己,从而创造有利于自身繁衍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