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打开哲学之门
41838500000010

第10章 从“知识就是力量”说起(4)

第一,人类感官的感知能力的确有局限,但是这种局限并不会限制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广度和深度。举个例子,我们人类其实是无法“感觉到”6000摄氏度的高温的,因为在那样的高温下,我们早已经气化了,更何谈感觉。甚至我们也不可能用水银温度计去测量6000摄氏度高温,然而我们确实知道:太阳表面的温度是6000摄氏度,甚至还知道太阳中心温度是2000万摄氏度。我们知道这些,是因为我们可以测量太阳的总辐射量,可以对太阳的各个球层的颜色进行光谱分析,还可以用射电技术对太阳进行观测,通过这些数据,就能够计算出太阳的温度。不但如此,我们还能知道,造成太阳这样超高温的原因是氢、氦原子发生的核聚变。我们人类也不能直接感知到零下180摄氏度的低温,然而我们却知道这就是月球表面的温度,我们还可以设计出能够在这种低温下正常工作的探测器——在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这个探测器正在距我们38万公里的月球表面上工作,就是我们的“玉兔”号——这就说明,我们对零下180摄氏度的温度下仪器的各种金属材料的种种变化有着清楚的了解。另一方面,有些动物的感官比人类灵敏,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些动物具有比人类更多、更可靠的知识。例如,蚂蚁能够看到人类所看不到的化学光线,然而蚂蚁的化学知识并不因此而比人类更多。总之,感官的局限性并不是人类知识只能“到此止步”的鸿沟。

第二,本质、规律这些带有抽象性的东西,不能被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但这并不能推出本质和规律就不存在,或者就不能被人们所认识。有位哲学家讲过一个例子:一个人说“我要吃水果”,于是人们拿出苹果、橘子、香蕉、菠萝等给他选择,谁知他说“我要吃的是水果,不是苹果、橘子、香蕉”,原来,他并不懂得“水果”就是对苹果、橘子、香蕉、菠萝等具体事物的共同性质的一种抽象概括,以为在苹果、橘子、香蕉、菠萝等等之外,还单独存在着一种叫“水果”的东西。所以,当他发现其实人们能够拿给他吃的只是苹果、橘子、香蕉、菠萝,而绝拿不出一个与这些都无关的单独的“水果”的时候,就会“大彻大悟”地说:“原来世界上根本没有水果!”然而我们都知道,他这样说是不对的,因为当他在吃苹果、橘子、香蕉等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吃水果。因此,一方面,水果是存在的,只是并不像他想的那样是以一种孤悬在各种果品之外的方式存在,而是作为各种果品的共同本质,就在它们之中存在。另一方面,我们在谈论本质的时候,抽掉了个别现象中的某些次要的性质,于是本质的确和个别现象有些不同,但本质并不因此就成为脱离个别现象的虚无或者空洞的东西。例如,我们谈论“人民”的时候,就抽掉了每个人的身高、体重、相貌、衣着等等个别特征,但“人民”就存在于这些具体的个人之中,而且这个概念并不是空洞无内容或者完全脱离人的具体经验的——比方说,有些在淮海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曾经回忆道,当他们被解放军押到后方,看到千里平原上一望无际的支前民工队伍,一下子就明白了“人民”这个概念的实实在在的含义,就看到了在他们以前所蔑视的一个个灰头土脸、破衣烂衫的普通人身上,竟然蕴含着这样改天换地的力量!我们要为人民服务,不是因为他们的高矮胖瘦、相貌衣着等等个别特征,而是因为他们的共同本质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但这个共同本质并不在每个有高矮胖瘦的具体个人之外悬空地存在,而是就蕴含在每个活生生的个体之中。因此,前面那位售货员“我们是为人民服务,但我们不为你个人服务”和上面讲的“我要吃的是水果,不是苹果、橘子、香蕉”这两种说法是犯了一样的错误。所谓“我们只能感觉现象,不能感觉本质和规律”,严格说来,应该这样理解:当我们用感官感知一个个具体现象的时候,其实本质和规律已经在对我们发生作用,只不过在感性认识阶段,我们并不把它当作本质和规律来看,正如售货员在为一个个具体的顾客服务的时候,他已经是在和“人民”打交道,已经是在“为人民服务”,只不过那时候他不一定很清楚地想到这一点。

第三,有了上面的分析,我们也就比较好理解人们对所谓“必然联系”的认识了:它并不仅仅是简单观察基础上的猜测。事实上,我们并不是像很多经验主义者所以为的那样,仅仅是观察到“太阳晒”之后有“石头热”,并且多次重复这样的简单观察,就条件反射式地认为太阳晒“必然”导致石头热。我们会进一步分析:“石头热”的实质是什么?究竟是太阳中的什么东西引起了石头变热?最终,科学的研究会让我们发现,严格说来,真正的必然性不是存在于“太阳晒”和“石头热”这两件具体的事情之间,而是存在于光能转化为热能这样一种普遍的物理过程中。换句话说,即便如同怀疑主义者们设想的那样,某一天的太阳没有晒热某一块石头,但是光能转化为热能这个过程仍然是必然要发生的,只不过它会以别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晒干一件衣服,晒化一个雪人,晒热一个鸡蛋,在凸透镜下点燃一张纸片……事实上,过去多次重复的事情,某一次没有发生,并不会破坏我们对规律的必然性的信念,因为我们很清楚,同一条规律可以有无数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表现为我们司空见惯的“水往低处流”、“百川入海”等现象,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反过来表现为“水往高处涌”、“海水倒灌”,乃至形成钱塘江大潮那样的自然奇观。我们能够用同一条定律来描述和预见这些看似相反的现象,这正好说明,我们对因果必然性的认识,并不是仅仅基于简单、重复地观察个别现象而进行的猜测。

第四,万事万物的确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知识的稳定性。这是因为:1.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从缓慢、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的,而并非一开始就是非常急剧的变化。因此,明天的太阳虽然和今天的肯定有一些不同,但是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明天的太阳会突然从一个炽热的大火球变成一块冰冷的大石头,也没有理由认为,我们今天关于太阳的所有经验,到了明天就会突然完全不适用了。2.即便是出现了某种急剧的变化,比如太阳在迅速膨胀成一颗红巨星,而后坍缩成一颗冰冷的白矮星,我们仍然可以描述出这种变化的原因——太阳上的氢燃料逐渐耗尽,并且还可以预见出太阳出现这种情况的大致时间是约60亿年以后。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关于太阳的知识仍然是稳定的,因为我们可以正确地描绘出它产生、发展、稳定、灭亡的全过程,这种认识大体上将为我们所保持下去,只是在未来会在细节上变得更加精确。3.世界上的确有一些很不稳定的现象,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对它们有足够精确的认识。例如原子核外的单个电子,我们无法精确预知它下一刻的位置和状态,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根据对能量的计算,相当精确地给出原子核外一定区间中电子出现的概率大小。又好比即使我很熟悉某个老主顾张三,我也无法预见他明天是否会到我的店里买东西,因为个人的遭遇、情绪是千变万化的,但是只要我店里有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商品,我就可以确信,明天有很多顾客上门的概率是很大的。

我们不是经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没错,这的确是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里经常会读到的一个经典论断,而我们上面的论证,其实归根到底是总结了千百年来人们和世界打交道的实践经验而总结出来的。只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前面其实也已经指出了——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说“成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甚至“成功就是真理”、“有用就是真理”、“有多大效果,就有多少真理”,是完全不同的。因此,用实践来检验知识是否是真理,并不意味着只看实践结果成功与否而不管其他,而是还必须联系整个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对其中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成功,什么因素导致失败,作出更加具体的分析。像我们在本章中讨论的知识的不同类型,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知识的可靠性,对知识的怀疑论的提出与解答等问题,在哲学上就是属于所谓“认识论”的一些最重要的问题。在认识论的领域中,当然还有很多更具体的问题需要展开和分析。而对我们来说,了解到哲学提出和讨论以上那些最重要问题的基本思路,就已经把握了哲学认识论的大体轮廓。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收获和问题,继续在人类知识的崇山峻岭间攀登、勘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