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打开哲学之门
41838500000009

第9章 从“知识就是力量”说起(3)

其次,哪怕人的感官分辨能力再敏锐,有些东西仍然是不可能被“感”到的,比如说某些抽象概念所代表的内容。举个例子,过去有一个笑话,说有个顾客到商店买东西,售货员的服务态度不好,顾客不满意,就质问说:“你们商店不是为人民服务吗,怎么能这个态度呢?”售货员回答:“没错,我们是为人民服务,但我们不为你个人服务!”当然我认为这个售货员讲得肯定不对,因为做到“为人民服务”是离不开为每一个顾客服务好的。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她的话也不能说毫无根据,因为她看到了“人民”这种带有一定抽象性的概念,它所指的东西与一个个具体的人是有区别的。一个具体的人他会有一些可以直接感觉到的性质,比如多高、多胖,圆脸还是方脸,等等。但这些可感的性质在“人民”这个概念里,就变得抽象了,所以我们可以说“张三身高180厘米”、“张三穿着一件蓝色上衣来我们店里买东西”,但我们如果说“人民身高180厘米”、“人民穿着一件蓝色上衣来买东西”,那简直就不成话了,所以那个售货员就觉得你身高180厘米,穿了一件蓝色上衣,那么你明明不过是一个具体的个人而已,你不是概念里所说的那个“人民”呀,所以我为“人民”服务,怎么能为你服务呢?——她的逻辑就是这样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人民”是我们没法直接感觉到的,而且这个“没法感觉”,还不是说因为我们的感官不够敏锐:即使我们有再敏锐的感官,能看见比0.06毫米小得多的物体,我们也看不见“人民”,因为问题不是“人民”的体积太小,而是这类概念的内容带有抽象性。于是,有些哲学家(这种哲学家是极端的经验主义者)就认为,这些抽象概念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既然一切知识都来自经验,那么这些知识中的每个概念总得对应于一些感性的、经验的内容,所以在他们看来,类似“人民”这种已经没有高矮胖瘦之类可感的经验内容的抽象概念,即使不说是凭空臆造的伪概念,至少也是非常贫乏、模糊的不恰当、不切实的概念。“物质”也被他们视为这样一种抽象的、不合格的概念,因为他们觉得真正合格的概念只是一些颜色、声音、气味所组成的感觉的堆积,说这些东西后面还有一个既不是某种颜色,也不是某种声音或气味的“物质”,那完全是不可捉摸的。但很显然,我们如果要表述普遍性的规律比如“物质不灭”原理,那就免不了要用到抽象概念,而抽象概念一旦成了不合法的东西,那就等于说,只能有对甲、乙、丙、丁现象的个别描述,而不能有对所有物质的本质的普遍性的概括了。

再次,即使是对个别事物的认识,我们也只能感觉到前后相继的一个个现象,而不能感觉到这些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关于这一点,不少怀疑主义哲学家喜欢举这么一句话为例:“太阳晒热了这块石头。”这话谈的当然也是“太阳”和“这块石头”这两个具体可感的东西,不是谈抽象概念,但这话也肯定了一种因果关系,即这块石头是被太阳晒热的。换言之,“太阳晒”是“石头热”的原因。但这些哲学家认为,真正说来,我们所感觉到的只是“太阳晒”和“石头热”这两件先后发生的单独事件:先有太阳晒,然后这块石头热了,但是这种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并不等于因果关系。比如说,我去看中国男足踢球,然后他们输了,但我去看球与中国队输球虽然有时间先后关系,却并没有因果关系。甚至我次次去看中国队踢球,中国队次次都输球,好像几乎没有例外,好像真的有点“必然性”——很不幸,这大概是很多中国球迷的共同遭遇,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不会真的认为有这种必然性,换言之,我们不会说,中国队输球是因为我去看了球。所以说,我们能直接感觉到的,只是两个经验性的事件本身,但这两个事件之间的那种“必然联系”,我们其实并没有“感觉”到,我们只是因为每次都看见“太阳晒”和“石头热”在一起发生,就“似乎”感觉到它们之间有必然因果关系,就好像我们每次都看到一对花样滑冰选手在一起配对比赛,就“似乎”感觉到他们俩是男女朋友关系一样——这两种情况我们其实都并没有真正“感觉”到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或是恋爱关系,而都只是进行一种习惯性的猜测罢了。

最后,退一步讲,即便现在我能“感觉”到“太阳晒”和“石头热”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也只能说“我感觉到了今天的太阳有一种必然性的力量让今天这块石头变热”,但是明天这种必然性的力量还有没有呢?明天的太阳是不是还能晒热明天的石头呢?在怀疑主义者们看来,这可就难说了:也许明天这个太阳会出问题,失去了这种晒热石头的能力;或者明天这块石头会突然很顽固地拒绝变热;甚至还有可能明天的那个太阳根本就不是今天的太阳……谁能保证这些情况一定不发生呢?当然,你会说:这都是诡辩,因为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些奇怪的情况从来没有发生过。然而问题正在于,我们的经验都是来自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可是你怎么能断定,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将来一定还会发生;而过去没有发生的事情,将来就一定不会发生呢?也许你会回答:因为我们的经验就是,未来总是与过去相似的。比如说,前天太阳晒热了这石头,昨天(对于前天来说,昨天就是“未来”了)它也晒热了这石头,所以未来总是与过去相似。但是,怀疑主义者会指出:“未来与过去相似”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在过去发生的事情,换言之,是因为在过去,总是发生“未来总是与过去相似”这件事,我们才推出,在未来,这件事还会发生,未来还是会与过去相似。这就相当于我们在说:因为未来会与过去相似,所以未来会与过去相似。而这很显然是一种循环论证,在逻辑上是无效的。怀疑主义者会告诉你:这种无效的论证,才真的是诡辩呢!

以上四点,特别是后三点,就构成了怀疑主义在理论上对知识真理性的主要挑战:如果像第二点所论证的那样,我们无权使用抽象概念,那我们就无从概括事物的本质,我们的知识就会失去普遍性;如果像第三点所论证的那样,我们不能合理说明因果关系的有效性,那我们就无法描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我们的知识就会失去必然性;如果像第四点所论证的那样,我们完全无法把握事物变化中的任何一贯的、确定的东西,那么我们的知识就会失去稳定性。怀疑主义的这三点攻击如果通通成立的话,那么用一位德国哲学家的话来说,“结果就是一切认识的彻底失败”。

这样看来,人类知识,真是被怀疑主义者逼上一条绝路了。其实,当代社会里那么多不相信真理,不愿意学习知识,只想“跟着感觉走”的想法和做法,虽然被冠以“后现代”、“新新人类”等等名称,其实如果从思想上找根源,都跟怀疑主义破坏知识真理性的思潮及其所造成的“怀疑一切”、“恶搞一切”的文化氛围有关。那么,难道事情的结局就只能这样令人沮丧吗?人类知识能不能绝处逢生,柳暗花明呢?

五、对怀疑主义的回应

我们应该怎样来应对上述怀疑论的挑战呢?

希望你能去认真思考一下,并且在思考的时候,你不妨参考一下我在下面将要提出的见解。你以后将会知道,这其实不是我一个人的见解,而是把一些著名哲学家的观点加以综合、提炼和简化的结果。这些见解分别针对着前面提出的关于感官能力、本质和规律的存在、必然性和事物稳定性的四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