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打开哲学之门
41838500000014

第14章 人应该如何生活?(下)(2)

第二,义务原则之间可能是互相冲突的。义务伦理观提出的各项“绝对的、无条件的义务”,在某些条件下似乎是不能同时履行的。我们用一个古希腊哲学家举过的例子来说吧:你的朋友把他的剑委托你保管,你们约好一年后把剑还给他。可是一年后你发现你的朋友变成了一个非常暴戾甚至精神有些不正常的人,把剑还给他,他极有可能去伤害别人。那么,现在你是否要按约把剑还给他呢?这个时候,“信守诺言”的义务和“不伤害他人”的义务,似乎就会发生矛盾。功利主义者有理由说,这个时候就要“两害相权取其轻”,不把剑还给他,以防对更多的人造成危险。而义务伦理观如果不引入功利主义的这些考虑,又该如何在两者之间抉择呢?

第三,义务伦理观可能导致某些很反常的道德评价。义务伦理观十分看重行为的动机,这个逻辑如果贯彻到底,很容易导致这样的观点:只有纯粹出于对义务规则的尊重的行为才是真正道德的行为。假设有两个人,其中一个天性富于同情心,助人为乐,因此他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从来不感到自己是在履行什么“义务”,而是感到自己是在做一件和听音乐、打网球一样让自己愉快的事情——我们总不能说听音乐、打网球都是“义务”吧?而另一个人呢,则生性凉薄,感到帮助别人是一件让他厌恶的事情,不过,他听从了义务伦理学家的教导,认识到“帮助别人”是一种绝对义务,因此他忍受着极度的厌恶感来帮助别人。那么,义务伦理观似乎会认为:前面那个人只是在做他爱做的事情,而不是为了履行义务原则,因此他的助人行为不值得赞赏;后面那个人则是纯粹出于遵守义务原则的动机,而用理性战胜了自己的个人偏好,他才更值得赞赏。许多人恐怕都会感到,这种道德评价太反常,对那些生性善良的人实在太不公平,因为他喜欢做好事,所以他做的好事不算好事;因为他不喜欢做好事,所以他做的好事才真是好事?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呢?当然,义务伦理观的捍卫者们可以反驳说:我们并不是否认“助人为乐”的价值,只要助人为乐者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快乐而助人,只要助人为乐者并不因为在助人过程中感到心情不快就停止助人,那么我们仍然可以认为,他们内心里还是把“助人”当作义务来履行的,他们的行为就仍然有很高的道德价值。

然而,对于义务伦理观——实际上也包括其他伦理观——的最重要的质疑,其实倒还不是以上的这些学理分析,而是一种非常实际的观感: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似乎都沉溺于感官享乐和一己之私,人的意志也好,理性也好,即便在理论上是独立于金钱权力、声色犬马等等感性欲望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在各种利益诱惑面前,它们却往往是不堪一击。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期望一般人放下眼前看得见的诸多利益而自觉地去按道德行事呢?

七、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呼唤——宗教伦理观

要回应上述问题,引导人们都来行德向善,有些哲学家认为,靠人自身的力量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借助于一种超自然、超现实的力量——这就是宗教所说的“神”。

当然,宗教远不止是考虑伦理问题。许多宗教都有关于“神”是如何创造整个世界的教义,例如基督教的《圣经》里就说:上帝是在七天里创造世界万物的。有位主教还曾根据《圣经》里关于亚当夏娃各代子孙出生年份的记载,考证出这七天是在公元前4004年。可见,这就不是伦理问题,而是涉及“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类知识论的问题了。

不过,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宗教在解决世界起源这类知识论问题方面,越来越失去了对普通人的吸引力:比如说,由于远远早于公元前4004年的人类化石和其他各类物质遗迹的发现,人们现在已经很难相信世界是在公元前4004年诞生的了。当代的许多基督徒们也感到必须承认,上帝创世,至少也得在大约137亿年前。这个数字不再是根据《圣经》考证出来的,而是现代物理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根据各星系互相远离的速度反推出的“宇宙大爆炸”的发生时间。很多基督徒断定,这就是上帝创世的时间。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基督徒的断言是不对的,因为“宇宙大爆炸”仍然是自然现象,并不能解释为超自然的“上帝创世”。但基督徒的这种做法至少表明:今天即使还有人相信神创世界,他也得几乎完全借助于现代科学来说明他的信念。

因此,宗教对现代人的影响力,其重心已经转移到了伦理道德方面。当今绝大多数信奉宗教的人,主要不是为了以此来满足他们对世界起源等知识论问题的好奇心,而是认为宗教能够为他们提供对“人生究竟该怎样度过”、“为什么必须过一种道德的生活”之类的伦理问题的终极回答。

世界上的宗教有很多种,但是概括起来,都具有这么三方面的信条:

第一,相信存在着一个高踞于整个世界之上的,有着最高的智慧、最强的能力和最高的德行的神,世间万物以及人的命运最终即由此神支配。

第二,相信人有一个独立于肉体的灵魂,即使人的肉体死亡了,这个灵魂依然存在,依然要对这个人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

第三,相信神要依照人在道德上的善与恶、功与过,分别对人进行奖赏与惩罚——由于人有死后依然存在的灵魂,因此这种赏罚不仅仅是针对今生,更是针对来世以至永久的。

这几方面的信条,对伦理观有着明显的影响:

第一,因为相信人有脱离物质性肉体的灵魂,所以宗教有很多思想来论述人为什么应该追求较高的精神境界,而不应只沉湎于物质欲望。如佛教有著名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就是讲的万事万物自性本空,只是因缘而起,所以不应执着的道理。物质欲望自然也不例外,而且“贪(对所好的偏执)”、“嗔(对所恶的偏执)”、“痴(不明事理实相而妄为贪嗔)”还被列为“三毒”,需要用“戒(规范生活,防非止恶)”、“定(安定内心,伏嗔灭恚)”、“慧(通明实相,化愚去痴)”这“三无漏学”来对症治理。

第二,因为相信人的灵魂是由于某种超自然的力量而与肉体暂时结合在一起的,因而它是不朽的,肉体的死亡只不过意味着灵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而神将根据一个人今生的道德善恶在来世给予奖惩——例如决定一个人死后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那么人必须考虑灵魂在这另一个世界里又该如何安顿,而这就把“利己”从有限的今生扩展到了无限长久的“来世”。因此,在宗教看来,今生的感性欲望和物质享乐比起来世的幸福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利己”就不是只为自己谋今生的幸福,而是要谋来世的幸福乃至“永福”。而要做到这种永恒的“利己”,就需要在今生遵循道德,多行善事,乃至为社会和人类谋求最大的幸福,以便在来世获得神所赐予的永福作为回报。有了这种想法,许多教徒就能平静地面对各种自我牺牲,甚至死亡,并且能够互勉,形成一种强烈的道德精神氛围。这些年出了多起扶救摔倒或是被车撞倒的老人,反遭受助人家属索赔的事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是不是就不该救人了呢?一位法师回答说,作为佛教徒,这种情况下仍应该行“无畏布施”,也就是说,哪怕自己会因此承担某种不利的后果,也要果断救人。佛教认为,“无畏布施”不但在今生能让人得到健康长寿的果报,而且这个人来世不管是变成人、畜,还是鬼,都不会受苦。

第三,由于宗教相信,道德戒律是来自世界之上的无所不能的神,所以宗教徒所信守的道德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绝对的不可违抗性。2.不仅能够约束外在行为,而且能够约束内心世界,因为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人的一言一行乃至起心动念,无不在神的监督之下。俗语有云“善恶到头终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又云“人间私语,天听若雷;暗室欺心,神目如电”,都是讲的这个道理。3.由于深入到内心世界,所以宗教戒律就其精神实质来说,是很难完全做到的。人也许可以不做恶事,但很难不起恶念,起了恶念怎么办呢?就要反省、忏悔,力求以后尽可能地减少恶念。以上三点,其实都还是表明了一种特殊的义务伦理观,使得教徒们只能奉命唯谨,谦抑自持,把一切善行都看作自己本应该做但没有完全做好的事情,把一切恶念都看作自己本不该有但没有完全杜绝的东西,而决不能沾沾自喜,更不能流露傲态。

然而,一些哲学家也指出,如果一个人不相信神,不相信来世,那该怎么办呢?尤其是如前所述,现代科学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对自然进行解释的时候,不需要神了。那么,为什么单单在对道德伦理进行解释的时候,就需要神呢?更严重的是,有些哲学家认为宗教对道德的解释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他们质疑说:既然按宗教的说法,神是最善良的,而且又是无所不能的,他想做的就一定能做到,那么,神又为什么让这个世界上出现那么多伤天害理的坏人坏事呢?如果神就愿意这些坏人坏事出现和发生,那么就是说神本身就是有恶意的,那还能说神是最善良的吗?那么,我们还能相信这么一个本身就有恶意的神对人的善恶功过所作的道德裁判吗?如果说神不愿意这些坏人坏事发生,但是无力阻止,那么还能说神是无所不能的吗?那么,我们又怎么能期望这样一个能力有限的神做到惩恶扬善、报应不爽呢?他如果有那样不可抗拒的能力在事后无微不至地惩恶扬善,为什么不把他这种不可抗拒的威力用到事先止恶,一开始就造出一个完美的世界呢?

当然,面对以上的种种质疑,宗教徒并不是没有办法回应的。比如一个常见的回答就是:神之所以让“恶”发生,正是为了让“善”变得有意义,正如只有经历过“饥饿”,“吃饱”才有意义一样。所以归根到底,神还是善良的,因为他用“恶”来锻炼人类,让人类得到了一种能够克服“恶”的“善”,而这种“善”要大于或者说胜于从没经过“恶”的考验的那种温室花朵一样的“善”。

可是,一来有很多人不会接受这类解释,二来即使接受了这类解释的人,也有些人会想到:

第一,即使按照这种宗教的解释,“善”也不是一开始就由神完全定好了的东西,而是在与“恶”的斗争中逐渐锻炼出来,发展出来的东西。

第二,如果说“恶”的价值就在于锻炼人的“善”,那么人的“善”如果不凭借神的指令和干预就能与“恶”斗争并且战而胜之,显然这种锻炼的价值就更大,这种“善”的价值也就更大。这就好像一个人独立克服困难攀上高峰,远比在父母、老师的保护和帮助下攀上高峰要更有锻炼价值,也更为人所称道,也更符合真正有远见的父母和老师的愿望一样。

因此,那些承认神有理由留给我们一个不完美的世界,并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来磨炼人们,激励他们去争取更高的“善”的哲学家,往往会发现,这样一来,更重要的就不是神的意志,而是人类自己的奋斗了——人们实际上是根据一定的现实条件,自己在塑造自己的历史和价值观。

而这,又是走向一种崭新的伦理观——历史唯物主义伦理观的契机。

八、自由全面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伦理观

历史唯物主义所考虑的问题也远不止是伦理,而是首先给出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这也就是所谓“历史”——的一个总体解释:人类社会的确是不断进步的,然而这种进步首先不能被理解为是一种道德的进步,而是一种物质生产力的进步——简单说来,这种用物质生产力发展来解释人类历史的方法,也就是这种理论被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因。例如,考察非洲和美洲原始部落的人类学家向我们报告说:那种原始部落社会里的人们互相关心、帮助,和谐相处,而且个个富于自尊,勇敢、正直、诚实,几乎不知道什么叫说谎。在“纯道德”意义上,他们的道德水平让资本主义文明社会里习惯了尔虞我诈的人们感到惭愧。然而,我们为什么还是说资本主义社会比原始社会进步了呢?这是因为,有了现代化的物质产品和科学技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增强了——这种能力我们称之为“生产力”,有了这种能力的不断加强,人们就能让自然界越来越服从人类自己的需要。举个例子,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温饱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可是原始社会的一块地里的粮食产量只有播下去的种子的几倍而已,而且由于那个时候的人们不懂得施肥来改善和恢复地力,所以农作物生长一年,就会耗尽土地的天然肥力,人们就会被迫让土地休耕,甚至完全抛荒,从而必须迁移到其他地方。这就说明那时的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效率十分低下,生活也极为贫乏和不稳定。但是到了现代,随着新的育种技术、灌溉技术、耕作技术和化肥等等的出现,每亩地的谷物产量往往以吨计算,而且同一块土地可以年复一年稳定地实现这样的高产。可见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效率是大大提高了,因此人们有了越来越强的能力来满足自己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