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旅游民俗文化
41897700000012

第12章 注入生活的快乐元素——游艺民俗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第四届汉文化旅游节启动,再现五千年前生活

2010年10月23日下午,徐州汉文化景区东门广场彩旗飘扬、欢声笑语,中国徐州第四届汉文化旅游节“古代传统游艺文化体验周暨淮海经济区旅游市场互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

“古代传统游艺文化体验”是本次汉文化旅游节的主题,现场的活动演绎丰富多彩,有汉乐演奏、蹴鞠表演、抖空竹表演、甩鞭表演、石锁表演、秋千表演、角抵表演、特技风筝等一系列古代传统游艺表演,更有民间艺术展示与体验、国学启蒙展示与体验、中华茶艺展示与体验、广场古典音乐会、两汉文化名家讲堂等一些反映古代汉文化生活特色的体验活动,让海内外广大嘉宾看得津津有味、流连忘返。

近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特别是依托深厚的汉文化底蕴,致力于汉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发掘,努力塑造特色鲜明的汉文化旅游品牌,促进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为此,在这次一年一度的汉文化旅游节期间,特别安排了“古代传统游艺文化体验周”系列主题活动,目的就是从各个角度全面展示楚汉文化的魅力,再现五千多年来在徐州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生活情景,让人们充分感受中华民族根基深厚的文化内涵,体验汉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力。

游艺民俗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魅力在于人们通过亲身体验、参与能达到清愁忘忧的目的,民众的参与和互动是这些游艺项目和民俗活动得以延续的根本动力。

1.识记游艺民俗的概念和特点。

2.概述游艺民俗的分类。

3.了解各种各样的特色游艺活动。

4.简述游艺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游艺民俗作为某一特定族群内的文化传承与艺术实践,既是群体自发性情感的历史性“物化”表象,又是个体主观情感的承载物与演示空间。

10.1 游艺民俗概述

“游艺”一词源于《论语》“游于艺”之说,但是最初“游艺”的含义与现在的概念大相径庭。最初的游艺是孔子对门下弟子提出的教学要求,就是在恪守道德、仁义的前提下学生们必须掌握的六种才能,也叫“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而游艺真实的内涵是娱乐、游玩,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活动或手段,不论是口头语言表达的还是动作表达的,只要能满足人们视听和身心需求,可以达到愉悦身心、清愁忘忧的一切精神文化活动,包括各种游戏、游赏、杂技、歌舞和体育竞技活动等。游艺的外延非常广,随着时代的发展,游艺的内容和形式均在发生着变化,有的游艺活动消失了,有的游艺活动出现了,有的游艺活动发生了变异,还有些活动一直传承了下来。在漫长的人类生活史中,游艺活动的身影随处可见,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了快乐元素,而凭附游艺活动衍生出来的各种民俗习惯也不断地积淀下来,在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六艺”释义

六艺是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学校的六门教育教学课程,即礼、乐、射、御、书、数,内容包括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

五礼:即“吉”礼,用于祭祀;“凶”礼,用于丧葬;“军”礼,用于田猎和军事;“宾”礼,用于朝见或诸侯之间的往来;“嘉”礼,用于宴会和庆贺。

六乐:即“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乐名。

五射:即“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白矢即箭穿过鹄时,要力量适当,恰中目标,刚刚露出白色箭头;参连即先发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中的,看上去像是一根箭;剡注即箭射出,箭尾高箭头低,呈徐徐行进的样子;襄尺的襄读让,臣与君射,不与君并立,应退让一尺;井仪即连中四矢,射在鹄的上面位置,要上下左右排列像个井字。

五御:即“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鸣、鸾都是车上的铃铛,车走动时,挂在车上的铃铛要响得谐调;逐水曲即驾车经过曲折的水道不致坠入水中;过君表即驾车要能通过竖立的标杆中间的空隙而不碰倒标杆;舞交衢即驾车在交道上旋转时,要合乎节拍,犹如舞蹈;逐禽左即在田猎追逐野兽时,要把猎物驱向左边,以便坐在车左边的主人射击。

六书:即六甲,是古代学童练习写字的材料。因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其中有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所以叫六甲。

九数:即九九乘法表,古代学校的数学教材。

关于六艺教育的实施,是根据学生年龄大小和课程深浅循序进行的,并且有小艺和大艺之分。书、数为小艺,系初级课程;礼、乐、射、御为大艺,系高级课程。

10.1.1 游艺民俗的概念

关于游艺民俗的概念,学术界分歧较大,但主要集中于游艺民俗的外延部分而非其内涵,学者们普遍认同游艺民俗的核心内容是民间的娱乐和玩耍活动。目前引用最多的是乌丙安先生给游艺民俗下的定义,他认为:凡是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不论是口头语言表演的,还是动作表演的,或用综合艺术手段表演的活动,都是游艺民俗,游戏、竞技也不例外。游艺民俗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垄断了人们全部的娱乐活动,因此说游艺民俗是各种民间娱乐活动的总称还是相对准确的。纵观人类历史,丰富多彩的民间游艺活动始终是人们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说唱形式的、有口述形式的、有表演形式的、有竞技形式的,还有各种各样的民间工艺等,人类在推动生产力前行的过程中,营造出了绚丽多姿的社会生活,并以民俗的方式传承下来。

虽然游艺民俗多以活动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但是它应该是一种模式化的、传承性的行为活动,而它的载体就是各种各样的游艺活动,两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不尽相同,并不是所有的游艺活动都有游艺民俗行为,例如在现代社会,儿童们的游艺活动中最常见的形式就是电子游戏,可是这种游艺活动不会产生游艺民俗行为。

10.1.2 游艺民俗的特点

游艺民俗是一种以娱乐、消遣、颐养身心为主要目的的民俗事象。与其他文化类民俗相比,它具有下述特点。

1.娱乐性强

娱乐性是游艺民俗的基本特性,无论是口传形式、歌舞形式、竞技形式还是工艺形式,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娱乐特征,特别是在民间游戏、民间歌舞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而民间竞技活动虽然竞技特征更明显,但也具有娱乐的功能,不能参与其中的人们通过观看竞技比赛,感受其中的紧张感和刺激性,也是一种乐趣。

2.与季节和节日结合紧密

大多数游艺活动都具有季节性,游艺民俗也多以节日为载体集中演出。在春季,有赏梅、清明节放风筝等;在夏季,有玩“知了”等昆虫以及嬉水;在秋季,有斗蟋蟀、重阳登高、赏菊花、笼养蝈蝈等;在冬季,有踢毽子、抽陀螺等。在节日中,游艺活动往往更加丰富,以达到为节日助兴、增加乐趣的目的,比如元宵节的猜灯谜和赏花灯、春节的放鞭炮、端午节的赛龙舟、壮族三月三的歌圩等。

3.民间色彩浓厚

游艺民俗生存、传承、发展的土壤都在民间。它具有非宫廷化、非宗教化、非专业化的特点,是社会各阶层的活动,而非局限于统治阶级。在游艺民俗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活动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形式都脱离了娱乐传统,成为具有特定程式和格调、配合宫廷演礼的活动,在大型的祭祀、庆祝或者朝觐庆典中,在严肃的氛围里以一种呆板的方式演绎,而且内容多数是歌功颂德的,比如唐代的雅乐就是如此,那么这样的游艺活动因失去了民间土壤的滋养就难以传承下去,也不再属于游艺范畴了。而那些为宗教所服务的游艺形式如傩舞等,只能说是形式上依然属于游艺活动,但是内容上已发生变异。如果把游艺活动比如雕塑、绘画等上升到太专业化的程度,以研究的视角而不是以娱乐的视角来看待,则会因脱离社会而被剔除出游艺活动的范畴,幸而这些能被专业化的游艺形式有很多细类,不会全部被专业化,比如木版年画、面塑、泥塑等在民间依然很受欢迎,传承力很强。所以游艺民俗最根本的特色是民间的、大众的。

4.地域特色鲜明

游艺民俗产生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民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在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地域条件的影响,形成形形色色的地方游艺民俗。例如在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竞技活动与游戏方面,北方天高地阔,生产、生活简朴,在与大自然的严酷斗争中培养了勇武精神,因此,赛力竞技游戏最为盛行,如摔跤、射箭、角力等,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颇具代表性,大会上有大量的竞技项目展现这个草原民族的游艺民俗特色;而南方自然条件并不严苛,受战争侵袭少,农业精耕细作,物质条件优于北方边地,人们比较喜欢一些慢节奏的、有情调的游艺活动,即使是竞技类的游戏也不侧重于竞力方面,而是侧重于竞智,比如猜谜、对对联、斗茶、穷棋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10.2 游艺民俗分类及汉族游艺民俗

游艺活动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群众基础,能充分满足人们放松、休闲的心理需求,其内容包罗万象、形式多样,分类方法较多。

1.口碑民俗类

口碑民俗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内容紧密相关,并在广大群众中流传,主要反映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采用一种口头相传的方式传承的民俗活动。它虽属于口头文学,但因其口传性的特点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而自然而然地具备了表演与娱乐的性质。口碑民俗主要包括民间歌谣、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谚语与谜语、说唱与小戏等类型。

(1)民间歌谣。民间歌谣是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作品,是人们口头创作并反映民众生活、表现民众思想感情和愿望的诗歌形式。它包括民歌和民谣两部分,可以唱的一般称为歌,只说不唱的称为谣。民间歌谣不仅蕴含着真挚的内在感情,而且采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和简洁淳朴的语言形式,极具艺术表现力,是有血有肉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民间歌谣的宝库中,汉族民间歌谣数量非常多。这些歌谣按内容分,有劳动歌、生活歌、情歌、儿歌、时政歌、仪式歌、史诗等;按题材范围分,有渔歌、牧歌、山歌、樵歌、采茶歌、狩猎歌、哭嫁歌、哭丧歌等;按形式特点分,有山歌、号子、信天游、花儿、民间小调、风俗歌等。

1)劳动歌。劳动歌将劳动的艰难倾诉了出来。渔歌、牧歌、山歌时时可闻。渔歌别具一格,多是无词号子,嗨罗呵、噢罗呵、依哎呵地唱,在劳动中起到了协调、鼓劲的作用。渔歌号子有长号、短号、拔蓬、打水、起锚、摇橹等。比如《捕鱼十月歌》:

正月去砍竹,二月去籴谷。

三月办落洋,四月张片乌鳞鲳。

五月重五水,六月网难张。

七月七水风,八月海打空。

九月九,和尚头螺张一斗。

十月十,老大解网行贩夺。

这首渔歌把渔民的艰难生活情景鲜明逼真地刻画了出来。二月籴谷备粮下海打鱼,收获甚微;五月六月发大水;七月八月多台风;九月只获得毫无价值的和尚头螺;十月天寒得解网了,只有一点海货,难怪鱼贩来抢夺。

2)情歌。情歌主要表现男女之间的微妙情感,是追求爱情的一种诉说方式,含蓄而真挚。例如《情哥恩情永不忘》:

栀子开花白如霜,情哥恩情永不忘,

倘若忘了情和义,横生倒养见阎王。

栀子开花白如银,干妹对我是真心,

谁要忘你情和义,行船跑马落江心。

这首情歌把男女之间的真挚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郎有情,妹有意,情真意切。

3)儿歌。儿歌往往是儿童游戏时自然流露的童言,也有成人教育儿童简要认识事物的知识性歌谣,以娱乐为主。例如《拉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

接姑娘,请女婿,就是不让冬冬去。

不让去,也得去,骑着小车赶上去。

这首儿歌通过说唱的方式,非常有韵律地把儿童的童真和愿望表达了出来。

4)时政歌。时政歌是劳动人民有感于时事政治现状而创作的口头韵文作品。它表明了劳动人民对某些政治人物、政治事件、政治形势及政治措施的总体认识和基本态度。5)史诗。史诗是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古代叙事长诗,多以古代英雄歌谣为基础,经集体编创而成,反映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或者神话传说。史诗和古代的神话、传说有着天然的联系。史诗在神话世界观的基础上产生,但它的发展最终又是对神话思想的一种否定。根据所反映的内容,史诗可分为两大类: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或传说,例如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著名史诗:一是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二是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三是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山歌

山歌是我国南方各省对民歌的统称,极具地方特色。山歌的名称最早始见于唐代,李益就有“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的诗句,白居易也有“岂无山歌与村笛”的诗句。明清以来,文人将山歌收集、整理成专集,如冯梦龙辑录的《山歌》收容量大,名传一时。南方山歌的总体特征是风格清婉悠扬、音域较窄、旋律较少跳动,不像北方民歌粗犷雄浑、音域宽、旋律起伏较大。南部有“客家山歌”、“弥渡山歌”、“兴国山歌”、“柳州山歌”等。客家山歌流行于广东东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及台湾北部的客家人聚居区,用客家方言演唱,有号子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

南方各地多有赛歌的风俗,互相盘古问今以决胜负。赛歌对唱开始时先唱“歌头”。再进行盘问。盘问内容有对花、对事、对历史人物等,谁回答不出就算输了。常常每村每寨各推出优秀歌手进行对歌,输了全村寨人都不光彩。山歌对唱时常常围得人山人海,盛况空前。山歌的形式异彩纷呈,是丰富的民间旅游文化资源。到田间、山野及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旅游常能欣赏到这类民间歌曲。

(2)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被人们口头相传的一种题材广泛的叙事体故事,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某种关系。就像所有优秀的创作一样,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的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经过人们一次又一次宣传,民间故事被改成了各式各样的剧本,表达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多年,可谓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在文字尚未发明的时代,人们要对历史做记录只能利用口头相传的方式,此为神话传说的由来。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人们的想象或者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化”了的现实生活;神话往往是关于人神起源、万物初始的来历,通常不可考,所描述事件的发生年代远在文字发明前的遥远过去,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合理解释的时代的产物。这些用幻想来组织的故事,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

(3)谚语与谜语。民间谚语是劳动人民将生产和生活经验通过形象、精炼的韵语来直接表达的口传语言艺术。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谚语资源浩如烟海。在我国古代的典籍如《国语》、《战国策》中,便有大量古谚的记载。谚语几乎存在于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从谚语所涵盖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生产谚语”和“社会谚语”两大类。生产谚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反映各种生产活动客观规律的谚语,包括农、林、牧、副、渔、商等方面的谚语以及气象谚语。比如:“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水凄凄;云往南,雨成潭;云往北,好晒谷。”“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这些都是气象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都是农业谚语。社会谚语是关于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伦理原则、人生经验、生活知识等方面谚语的综合,包括时政社交类、事理德行类、生活经验类、风土人情类等。比如“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白天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送行的饺子,接风的面”都属于社会谚语。

民间谜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古时称“廋辞”或“隐语”。北宋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猜谜成为市民的一大乐趣。南宋时,每逢元宵节,人们都将自己制作的谜语挂在花灯上,大家边赏灯边猜谜。南宋都城临安的灯谜居全国之首,被誉为“灯谜之乡”。明、清时期,元宵节猜灯谜更加盛行,并出现了研究谜语制作的专门著作。谜语就这样成了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并一直流传至今。民间谜语题材广泛,谜底涉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一般分为物谜、事谜和字谜三种,物谜数量最大。基于丰富的生活体验,民间谜语往往体物入微,而其联想又活泼自然,构思奇巧,富于诗的情趣。有些谜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寄予了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认识作用。如“嗑瓜子”的谜面为:“黑船装白米,送进衙门里,衙门八字开,空船转回来。”

灯谜

猜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

古代,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诫、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灯谜活动,一直传至今天。春灯谜语,虽属艺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现代知识,包罗无遗,非有一定文化素养,不易猜射;而其奥妙诙奇,足以抒怀遣兴,锻炼思维,启发性灵,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举例如下:

◎今日秋尽。(射中药名一)(明天冬)

◎仲尼日月。(射古人名一)(孔明)

◎落花满地不惊心。(射晋人名一)(谢安)

◎降落伞。(射古人名一)(张飞)

◎南北安全,左右倾斜。(射成语一句)(东倒西歪)

◎西施脸上出天花。(射成语一句)(美中不足)

◎五句话。(射成语一句)(三言两语)

◎戒之在斗。(射唐五言诗一句)(莫学武陵人)

◎除夕守岁。(射论语一句)(终夜不寝)

◎十五天。(射国字一)(胖)

◎十个哥哥。(射国字一)(克)

◎多一半。(射国字一)(夕)

◎永久和平。(射古时地名一)(长安)

◎黄昏。(射地名一)(洛阳)

◎一路平安。(射地名一)(旅顺)

◎没有脚,没有手,背起房子就会走。(射动物一)(蜗牛)

◎两兄弟,手拉手,一个转,一个留。(射文具用品一)(圆规)

◎一声呼出喜怒哀乐,十指摇动古今事由。(射传统戏一)(布袋戏)

◎又一个星期。(射古代文献名一)(周易)

◎爷爷当先锋。(射南北朝人名一)(祖冲之)

◎生财有道。(射出版名词一)(发行)

◎清明前夜。(射传统节日一)(元宵)

◎但愿花长开。(射礼貌用语一)(不要谢)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射《红楼梦》中一人物)(惜春)

(4)说唱与小戏。说唱艺术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可单口说唱,可多口说唱;可乐器伴奏,可无伴奏。说唱艺术具有鲜明的东方特色,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间艺术,区别于西方现代出现的说唱形式,是集文学、音乐、表演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在文体上,它韵散兼用,叙事与代言相结合;在表演上,讲唱故事与模拟人物相结合(艺人称“跳进跳出”和“一人多角”);在音乐上,突出叙事性,具有独特的“语言型旋律”,是民间音乐中与语言结合最密切、最大众化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形式。说唱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源头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代,而正式形成则以唐代的变文讲唱为标志,到宋代说唱艺术已趋于成熟,元、明时期继续发展,及至清代达到空前兴盛,成为遍及全国、有数百个曲种的形式,说类的有评书、评话、相声、滑稽,唱类的有大鼓、弹词、道情、琴书,数类的有数来宝、快板、山东快书等,说唱兼有的有鼓书、评弹等。

民间小戏是由劳动民众集体创作并演出的一种有歌有舞、有唱有白、有故事情节和舞台表演的小型综合性艺术,属于代言体,通常称为“二小”(即小旦、小丑),或“三小”(即小旦、小丑、小生戏)。小戏在习惯上被分作两种类型,即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歌舞类型小戏以及在说唱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说唱类型小戏。两种类型的小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有不同的发展。所谓歌舞类型小戏,是指由各地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各种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歌舞小戏。这些为数众多的歌舞小戏,按其名称又可分为花鼓戏、采茶戏、花灯戏和秧歌戏四类。花鼓戏多集中在湖南、湖北两省,比如《刘海砍樵》。采茶戏集中于江西,以南昌采茶戏和赣南采茶戏较有影响。花灯戏集中于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云南花灯戏较有影响。秧歌作为歌舞形式在我国北方十分流行,但是包含戏剧成分的秧歌戏只在山西、河北、陕西等省出现,其中较具影响的有山西晋中的祁太秧歌、河北的定县秧歌、陕西的陕北秧歌等,比如抗战时期创作的《夫妻识字》。所谓说唱类型小戏,是指从民间说唱音乐发展而来、经历了由座唱故事转入舞台扮演故事过程的小戏,包括明清俗曲、道情、滩簧、拉魂腔等。民间小戏具有以下特征:是草台班底的演出;群众性的内容;乡音土语的艺术形式。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各民族、各地区民间小戏丰富多彩,根据民间小戏的流传情况和传统称谓可以分为六个系统:花灯戏系统、花鼓戏系统、采茶戏系统、秧歌戏系统、道情戏系统、道具戏系统。

小调

小调又称“小曲”、“俚曲”、“时调”等,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因其有职业艺人与半职业艺人的传唱,并和曲艺、戏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加工提炼的成分较多,词、曲即兴性少,较定型化,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善。相对来说,小调流传面较广,遍及城市和乡镇,其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农村小调以反映农村日常生活为主,特别是以反映农村妇女的爱情、婚姻生活居多;城市小调则涉及城镇小手工业者、商人、市民和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乞丐等的生活以及娱乐嬉戏、自然风光、生活知识、民间故事等。小调表现感情细腻曲折,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小调分为抒情歌、诙谐歌、儿歌和风俗歌四类。

小调的特点包括:各地都有,有的流传于全国,有的流传于一定地区;一般曲调比较流畅,结构比较规整;唱词因由艺人传授和唱本传播而比较稳定,格式多样,富于变化,长短句的形式比较普遍,非对偶的三句、五句等结构以及多段词的反复也较为普遍;常用四季、五更、十二月、花名等形式连缀;题材广泛,从重大政治、社会事件至日常生活、风俗、爱情等,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旧时劳动人民受压迫、受奴役的苦难生活有广泛的反映,如《月儿弯弯照九州》、《长工歌》、《孟姜女》等;近代以来,亦用以宣传革命思想,如《五卅运动》、《十送红军》等;歌唱形式以独唱为主,也有对唱或齐唱,大多有器乐伴奏。

2.民间歌舞类

民间歌舞是指载歌载舞或以乐器伴舞的民间游艺活动。最初,民间歌舞的产生与生产实践和宗教祭祀有关,主要是为了实现娱神的目的,比如古代的巫,多数会以舞蹈的形式来与神灵沟通,随着时代的发展,功利性强的娱神歌舞发展成为当今的娱人歌舞。民间歌舞是民间特别喜闻乐见的一种游艺活动,其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都很强。从民间歌舞表演的形式划分,可分为民间歌舞、民间乐舞、民乐三种形式。

民间歌舞一般是指把歌、舞两种元素结合起来的舞蹈表演形式。民间乐舞则是指以乐器和舞蹈两种元素结合的舞蹈表演形式,感染力和视听冲击较大;在抒娱性、表演性舞蹈中较为多见;在乐器的使用上以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弹拨乐器较为多见。民乐则是用各种类型的打击乐器、木管乐器、拉弦乐器的演奏配合而成的表演形式,民乐在更多的场合用于伴唱、伴舞。在民间,歌、舞、乐是三位一体的游艺民俗形式。

许多学者认为,汉族的民间歌舞受地域、气候、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南北不同的风貌。南方有花鼓、花灯、采茶;北方有秧歌、腰鼓。秧歌歌舞中最常采用的是歌时不舞、舞时不歌的表演方式,甚至很少与其他民间歌舞和小戏穿插表演;而南方民间歌舞往往采用载歌载舞、乐器伴和的表演形式。

3.民间工艺类

民间工艺是包括民间绘画、剪纸、雕塑等各种民间工艺品制作、传承的艺术形式,是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也是经济和文化的双重载体。民间工艺的形式多样,比如微雕、陶瓷、布艺、木艺、果核雕刻、刺绣、毛绒、皮影、泥塑、紫砂、蜡艺、书画、铜艺、装饰品、漆器等。现就其中的一些工艺形式予以介绍。

(1)风筝艺术。放风筝是古今一项重要的游艺活动,颇受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体喜欢,制作风筝的工艺不仅因民族文化传统的悠久而源远流长,而且因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彩而各有千秋,它与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地域、各个民族的音乐、舞蹈、戏剧、民俗、宗教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遍布全国各地的风筝艺人和各行各业风筝制作者不同的生活阅历、不同的文化层次以及不同的知识结构,在风筝制作中,便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艺术体系和风格各异的流派,较出名的有北京风筝、潍坊风筝、天津风筝、南通风筝、江南风筝、台湾风筝等。

(2)果核雕刻工艺。果核雕刻是民间艺术中的一绝。它是在植物果核上,利用其外形特点或起伏的变化,雕镂出各种人物、走兽、山水、楼、台、亭、阁等。果核雕刻的原材料有核桃、桃核、橄榄核、象牙果核、杏核、樱桃核等,最佳的是油橄榄核,体积仅有一节手指那么大。在这么小的橄榄核上进行雕刻,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正是由于其操作上的高难度,果核雕刻技艺鲜有传人。果核雕刻技术在明、清时期大放异彩,当时的桃核雕刻、杏核雕刻和橄榄核雕刻是颇有特色的品种,其作品的构思和雕刻都达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境界,被人称作是“微雕神技,艺术奇葩”。明代最有名的果核雕刻家是天启年间江苏虞山(今常熟)的王毅(字叔远,号初平山人),他在天启二年(1622年)创作的“赤壁之舟”是果核雕刻史上的珍品。

皮影

人们喜欢观赏皮影戏,殊不知皮影的制作是极为复杂的,从选皮到影人成形、上戏有许多工艺技巧,传统的制作工序可分为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八个基本步骤。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时期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一般选用六岁左右的秦川黄牛皮作为皮影的原料。

牛皮的炮制方法有两种:一是“净皮”,二是“灰皮”。净皮的制作工艺是在牛皮选好后,放在洁净的凉水里浸泡两三天(根据气温、牛皮和水的具体情况掌握),取出用刀刮制。第一次先刮去牛毛,第二次再刮去里皮的肉渣,第三次是逐渐刮薄,刮去里皮。每刮一次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第四次精制细作、把皮刮薄泡亮为止。刮时一定要注意使皮子厚薄均匀,手劲要轻而稳,以免损伤皮子。刮好后撑于木架之上,荫干即成。

雕刻艺人将刮好的牛皮分解成块,用湿布潮软后,再用特制的推板稍加油汁逐次推摩,使牛皮更加平展光滑,并解除皮质的收缩性,然后才能描图样。画稿前对成品皮的合理使用,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薄而透亮的成品皮,要用于头、胸、腹这些显要部位;较厚而色暗的成品皮,可用于腿部和其他一般道具上。这样既可节约原料,又提高了皮影质量,同时也可使皮影人物上轻下重,以便在挑签表演和静置靠站时合手、安稳。描图样是用钢针把各部件的轮廓和设计图案纹样分别拷贝、描绘在皮面上,这叫“过稿”,再把皮子放在枣木或梨木板上进行刻制。

艺人们十分讲究雕刻刀具,一般都有十一二把,多的达三十把以上,只从刀具的制磨就可看出艺人的技巧深浅了。刀具有宽窄不同的斜口刀、平刀、圆刀、三角刀、花口刀等,分工很讲究,要求艺人熟练各种刀具的不同使用方法。根据传统经验,在刻制线状的纹样时要用平刀去扎;在刻制直线条的纹样时用平刀去推;对于传统服饰的袖头袄边的圆形花纹则需要凿刀去凿;对于一些曲折多变的花纹图样则须用尖刀(即斜角刀)刻制。艺人雕刻的口诀如下:樱花平刀扎,万字平刀推,袖头袄边凿刀上,花朵尖刀刻。

虽然用相同的刀具刻相同的花纹图案,也有规范的口诀,这全看雕刻艺人的巧设摆布,转换刀口,运用阴雕阳镂、阴阳交错、明暗相辅的手法,才能镂刻出不同一般的影人。华县皮影刻制的基础技法是推皮刀法,即右手持刀于形体线上,左手推皮走刀运转而刻。熟练的艺人推运自如,刀迹清晰流畅,曲弯有致,对垒严谨。雕刻线有虚实之分,还有暗线、绘线之分。虚线为阴刻,即镂空形体线而成,皮影多为这种线法。暗线则用刀划线而不透皮,多在活动关节处。绘线是以笔代之,以表现细致的物体。

影子雕完,开始敷彩。老艺人用色十分讲究,大都自己用紫铜、银朱、普兰、荔子等矿物和植物炮制出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着色。炮制的方法是:首先把制好的纯色化入稍大的酒盅内,放进几块用精皮熬制的透明皮胶,然后把酒盅放在特制的灯架上,下边点燃酒精灯火,使之胶色溶为一起成粥状,趁热敷之于影人上。虽是色彩种类不多,但老艺人善于配色,再加上点染的浓淡含露之变化,使色彩效果异常绚烂。敷彩后还要给皮影脱水发汗,这是一项关键性工艺。它的目的是使敷彩经过适当高温渗入牛皮内,并使皮内保留的水分得以挥发。脱水发汗的方法很多,有的用薄木板夹住皮影部件,压在热炕的席下;也有的用平布包裹皮影部件,以烙铁或电熨斗烫;另一种很老的土办法就是用土坯或砖块搭成人字形,下面用麦秸烧热,压平皮影使之脱水发汗。

皮影人物是影戏主体,它的结构是颇具巧思的。为了动作灵活无碍,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形体,通常有头颅、胸、双臂、双肘、双手、腹、双腿共计十一个部件。头部——头包括颜面、帽、须及颈部,下端为楔子,演出时插入胸上部的卡口内,不用时则卸下保管。胸部——上部装置卡口,以备插皮影人头用。与胸上侧同点相钉结的有两臂,各分为上、下臂两节,下有手相连。腹部——腹上与胸相连,腹下与双腿相连,腿部与足为一个整体,其中包括靴鞋在内。皮影人物各个关节部分都要刻出轮盘式的枢纽,叫做“花轮”或“空花”,老艺人则称“骨缝”,以避免肢体叠合处出现过多重影。连接骨缝的点叫“骨眼”,骨眼的选定关系到影人的造型美感,选择恰当会有精神抖擞之相,反之则显得委靡不振。选好骨眼后,用牛皮刻成的枢钉或细牛皮条搓成的线缀结合成,十一个主要部件就这样装成了一个完整的皮影人。

(3)刺绣。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中国的手工刺绣工艺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据《尚书》记载,远在四千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至周代,有“绣缋共职”的记载。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两汉的绣品,水平都很高。唐、宋时刺绣施针匀细、设色丰富,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等。明、清时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产生了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号称“四大名绣”。此外还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麻绣和苗绣等,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刺绣的针法有: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丰富多样,各有特色。绣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装,歌舞或戏曲服饰,台布、枕套、靠垫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

四大名绣

中国刺绣的特色和艺术价值,直接体现在四大名绣上。

苏绣以针脚细密、色彩淡雅、绣品精细而著名,具有平、光、齐、匀、和、细、密等特点;题材以小动物为主,如《猫戏图》、《风穿花》、《鱼虾图》等。近年来出现的双面绣,两面有同有异,如猫的眼睛,两面颜色不一样,引人入胜,其刺绣技艺高超,是刺绣中的精品。

湘绣以写实居多,色彩明快,以中国画为底,衬上相应的云雾山水、亭台楼阁、飞禽走兽,风格豪放;常绣虎、绣狮等,以独特的针法绣出的动物毛丝根根有力。人称湘绣“绣花能生香,绣鸟能闻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

蜀绣构图简练,大都采用方格、花条等传统的民族图案,富有装饰性;色彩丰富鲜艳,针法严谨,虚实适宜,立体感强,平整光滑;所绣对象有花蝶、鲤鱼、熊猫等。

粤绣采用金银线盘金刺绣,绣线平整光亮;构图布局紧密,装饰性强,富有立体感;绣面富丽堂皇、璀璨夺目,多用于戏装、婚礼服等。荔枝和孔雀是粤绣的传统题材。

4.民间竞技类

民间竞技是以各种各样的体力竞赛、技巧竞赛、技艺竞赛为内容的民间娱乐活动。在竞赛角逐的激烈、刺激中实现娱乐的目的是民间竞技世世代代传承的根本动因。历史上的竞技活动往往与生产活动、军事活动结合在一起,而大部分竞技活动已成为当今社会备受欢迎的体育活动项目。具体而言,民间竞技活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细类:

(1)竞力。即以比赛力量为主要内容的竞技活动。有个人之间的力量竞技,比如摔跤、举重、掰手腕、举石锁、爬杆等;也有团队性对抗竞技,比如拔河等项目,其往往依靠参赛者同心协力、相互合作取胜。

(2)竞技。即以比赛技巧为主要内容的游艺项目,大致可分为单一技巧竞技活动和综合技巧竞技活动两种。竞技更注重灵活性而非力量性,所以与竞力游艺相比,其以巧见长,凭借竞赛者身体的上下肢表演踢、跳、蹬、抽、打、举等多种技巧。单一技巧是指在同一活动里比赛一种技巧的竞技。传统的项目有风筝、跳绳、跳皮筋、踢毽子、荡秋千、抖空竹、打陀螺、滚铁环等。综合技巧是在同一活动中表演多种技巧的竞技活动,主要包括赛马、武术等。

(3)竞智。以各种民间棋类为代表。这类游艺活动更多侧重于智力对抗和技艺对抗带来的乐趣,区别于竞力、竞技的娱乐活动,主要有围棋、象棋、弹棋、五道棋、蒙古象棋等。

(4)竞速。以速度为评判标准确认胜负。有的竞速游艺活动需要借助工具比如马、龙舟等,也有的不凭借任何东西比如赛跑、游泳等。

(5)竞准。以完成项目的准确度作为评判胜负的标准,以游牧民俗的射箭或者射弓弩为代表。现代社会流行的射击活动都属于此类。

那达慕大会

蒙语“那达慕”意为游戏或娱乐,是集祭祀、竞技、娱乐和祝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盛会。在中国北部,东起呼伦贝尔,西到新疆的巴音布鲁克,这一广大的草原上,只要有蒙古民族群众生活居住的地方,就有那达慕盛会。

据蒙古学专家道尔基考证,那达慕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的体育、娱乐形式,早在上千年前就已出现。匈奴、鲜卑、契丹等北方民族都有过类似那达慕的活动。但那达慕真正发展成熟并保留下来,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以后的事。

相传,1206年,在蒙古高原上举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牧民盛会——对于蒙古部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性事件: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万人欢呼下,走上蒙古可汗宝座,完成了他的统一大业。而那次内容丰富、隆重非凡的盛会,一连热闹了好几天,其形式、内容与那达慕大会毫无二致。此后,成吉思汗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举行大“忽力革台”(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期,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在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在元代,那达慕已经在蒙古草原地区广泛开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军事体育项目。元代统治者规定,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摔跤、骑马、射箭这三项基本技能。而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以苏木(相当于乡)、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此俗沿袭至今,每年蒙古族人民都举行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那达慕,摔跤选手512名,骏马300匹左右,会期7~10天;中型那达慕,摔跤手256名,骏马100~150匹,会期5~7天;小型那达慕,摔跤手64名或128名,骏马30匹或50匹左右,会期3~5天。无论何种民族与宗教信仰的人,均可报名参加。

举行那达慕时,牧区方圆数百里的牧民穿起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或乘坐汽车、勒勒车前来参观。那达慕大会期间帐篷林立,组织广泛的物资交流会,以促进生产,晚上还举行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那达慕大会深受牧区人民喜爱,有力地促进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

(6)竞远。竞远项目相对较少,在规定时间里或者一定条件下,完成项目相对远者获胜,比如从古流传至今的投掷项目,现代体育项目中的投铅球、掷铁饼、投标枪、跳远等都属于竞远活动。

民间竞技活动的分类并不是绝对的,有许多项目是介于各类之间,甚至有许多民间竞技项目还与游戏项目结合或与民间歌、舞、乐结合,构成多姿多彩的综合游艺民俗活动。

5.民间游戏类

关于民间游戏的概念,乌丙安先生概括得很准确,他认为,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语称“玩耍”。游戏是游艺民俗中最常见的、最普遍的、最有趣味的娱乐活动,少年儿童与成人都能参与。民间游戏相对于其他游艺活动,因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参与,所以趣味性、娱乐性较强。民间游戏种类很多,大致可划分为四类:助兴游戏、玩耍性游戏、智力性游戏、博戏。

(1)助兴游戏。助兴游戏是指流传于民间以嬉戏、消遣为主的娱乐活动,多在节日聚会和饮宴时进行,主要是为人们助兴、增强娱乐氛围,常见的助兴游戏有行酒令、茶令、唱酒歌、划拳、猜枚、猜火柴、包袱剪子锤、击鼓传花、射覆、藏钩等。

(2)玩耍性游戏。玩耍性游戏是指游戏中以锻炼发展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为目的的娱乐活动。这种游戏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和固定规则,较随意,注重的是游戏中的娱乐性和参与性,以动作见长。除少数为个人游戏外,其他大多数都是集体追逐性、竞赛性的嬉戏活动,一般在稍大些的地方进行。个人游戏比如女孩子之间玩的“过家家”游戏;集体性游戏更常见,比如捉迷藏、老鹰抓小鸡、丢手绢、跳房子、拉大锯、跳皮筋、堆雪人、抓石子等。

(3)智力性游戏。智力性游戏是指以训练开发人们(主要对象是少年儿童)的智力和技能为目的的游戏娱乐活动,传统的有拼七巧板、套九连环、猜谜语、折纸、说绕口令、唱歌谣、玩益智图、空格填字、藏物找物等。这类游戏灵活、富有趣味性,一般说来,对参与者的口头表达能力、数字计算能力和空间想象与推理能力都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4)博戏。博戏是一种赌输赢、角胜负的游戏。博戏是人类游戏活动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游戏形式,特殊之处在于它不仅通过游戏来满足娱乐的需求,而且游戏的结果要以钱财来兑现。因此这种游戏方式实质上是具有赌博色彩的。博戏主要有骨牌、双陆、长行、掷骰子、叶子(纸制赌牌)、马吊牌、压宝、麻将、斗蟋蟀等。博戏和以各种民间棋类活动为代表的竞技有相近之处,但是两者发展的轨迹并不同,棋类活动最终发展成为竞技的一种,而博戏则朝赌博发展,最终成为民间游戏系统中的特殊类别,如果不加以控制,会给许多家庭带来倾家荡产的威胁,进而危害到社会的安定,所以需要合理引导。

10.3 特色游艺活动

游艺活动在民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人们消遣、娱乐的主要方式。掀开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的面纱,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游艺活动有哪些,古代待嫁闺中的女子、宫廷女子以及出阁之后被凡事琐务占去大部分时间的妇女们的游艺活动又有哪些,还有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是在哪些游戏中度过美好童年的。

10.3.1 节日游艺活动

各种各样的游艺活动构成了中国传统节日庆祝中最丰富多彩的一环,为节日活动增添了娱乐的气氛和参与的乐趣。

10.3.2 女子游艺活动

在绚丽多姿的游艺民俗舞台上,自古就不乏女性的身影。在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较低,即使是大户人家的千金也必须严格遵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礼制规定,寻常百姓人家的女子却被生活劳务所累,而那些生活在宫廷中的女子深锁于宫闱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寂寞冷清中度过。为了解除生活带来的烦累,一扫闺中苦闷和寂寞,或出于辟邪祈福、祈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古代女子会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参与户内或者户外游艺活动,这些活动因与她们内心的真实愿望和朴实需求相贴近,所以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1.户内活动

(1)琴、棋。在中国,女子操琴是一件雅事。由于“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传统古训,弹琴便成了女红之外更受欢迎的“德”行了。相比较于书画,操琴之事似乎更为优雅,一则可以培养娴雅的淑女风范、修养性灵,二则可以适当地抒发幽闺情怀、平和心境。所以,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出阁之前,她们打发时间、驱遣寂寥的事情往往就是抚琴自娱。明末清初的大戏曲家李渔也主张女性学琴,他认为“丝竹之音,推琴为首”,女子弹琴是一件高雅之事,音乐可以变化性情。由于琴的传情效应,它还是古代男女之间借琴以达意的绝佳载体和良媒。

琴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占有一席之地,一直以来都是古人心目中的古乐器之王。自古以来闺中女子热衷弹琴,除因抚琴能消除闺中寂寞、带来无尽的生活乐趣外,也因其是女子具备的才艺之一,清代徐震(著有《美人谱》)认为美女需具备弹琴、吟诗、围棋、作画等十三个方面的技艺,而且把弹琴技艺列为第一位。难怪人们在对中国古代才女形象的联想中,总离不开古琴。古琴是雅器,弹琴是雅事,古代女子弹琴有许多讲究,强调情调,也讲究环境的清幽。比如在《红楼梦》第八十六回中,林黛玉对于弹琴的高论就颇具有代表性,她说:“古人说:‘知音难遇。’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兴趣,方为不负了这琴。还有一层,又要指法好,取音好。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象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方才将身就在榻边,把琴放在案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儿、对着自己的当心,两手从容抬起:这才身心俱正。还要知道轻重疾徐、卷舒自若、体态尊重方好。”“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

抚琴者有置身琴声之中的趣味,而听者则通过琴声会琴者之意,琴声起落之处,情调自现。所以李渔曾说:“弈棋尽可消闲,似难借以行乐;弹琴实堪养性,未易执此求欢。”言下之意,下棋可以消磨时光,弹琴可以修身养性,却不能带来身心的放松与快乐。因为弹琴时必须正襟危坐方可以弹出琴的奥妙之处,而下棋必须像行军打仗一样严阵以待,身心难以完全放松,所以有“下棋不如观棋、弹琴不如听琴”之说。

古人以琴、棋、书、画作为修身养性的四大雅器,而围棋因其格调高雅和气氛静谧,最与古代女子那种闺房深居的生活方式相宜,也许正因为此,古代女子对围棋情有独钟,与围棋结下了不解之缘。深锁宫闱之中的嫔妃们,经常感到寂寞冷清、无所事事,把围棋作为宫闱中的最佳游戏。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女子围棋手就是汉高祖刘邦的戚夫人,她与宫女们打破了围棋被男子垄断的格局,开创了中国女子围棋的先河;自汉代以后,历朝历代嫔妃宫女往往都以围棋为必修功课,宫中女子围棋也颇为流行,宫女们经常下围棋戏乐;此后金、元、明、清宫廷中也流行女子围棋,宫女们多是以弈棋消磨青春。民间女子围棋活动比起宫中女弈来说,则是异彩纷呈、高手辈出。围棋同时亦是妓女娱客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艺,那些沦落青楼卖笑的风尘女子,大多精于围棋。旧时闺阁千金也都会围棋。《红楼梦》中对大观园里千金小姐们的描写,都写到了围棋,林黛玉、薛宝钗、惜春都擅长围棋,其中最精彩的一段是惜春和妙玉对弈,生动地再现了围棋这一斗智游戏的情趣,运筹帷幄原本只在棋子之间,而女人的智慧却通过游艺的方式展露无疑。

(2)打双陆和斗叶子。打双陆是古代博戏的一种,因局如棋盘,左右各有六路,因此得名,相传由天竺传入。还有一种双陆起源于著名才子曹植的传说,相传是在由印度传入的波罗塞戏的基础上,由曹植结合了六博的特点而创设的,初期有两枚骰子,唐朝末年后逐渐加到六枚。双陆子为马形,马作椎形黑白各十五枚,两人相搏,掷骰子按点行棋,骰子掷采行马,白马从右到左,黑马反之,先出完者获胜。双陆曾在中国盛行千年,颇受各阶层的欢迎和喜爱,在发展过程中因地域关系演变成不同类型,但是基本形制大同小异。在唐代宫中双陆曾风靡一时,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说“今之博戏,有长行最盛”,“长行”乃双陆别称。而女皇武则天就是一个双陆迷,她不仅擅长此道,而且对双陆加以改革,令文武百官分朋打双陆。因打双陆需要运智和诀窍,故唐人王梵志在《双陆智人戏》中称:“双陆智人戏,围棋出专能。解时终不恶,久后与仙通。”对于唐代流行的投壶和双陆游戏,嫔妃宫女们最爱双陆。元、明时代,双陆更是深入民间,与象棋并驾齐驱,成为大众化的娱乐项目。故明代唐寅在《谱双·序》中称“独象棋、双陆盛行”。明代把通晓双陆、象棋作为女子百伶百俐的标志之一。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上层妇女风行双陆游戏,以填补深闺的空虚生活。到了清代,由于双陆赌博色彩过浓,被乾隆皇帝下令取缔,以后逐渐失传。

斗叶子属于纸牌游戏,是古代博戏的一种。关于斗叶子的起源,较普遍的看法是由唐代女子发明的。斗叶子一经产生,便在社会上广为流传,风靡一时,备受各个阶层的喜爱,尤其是得到闺中女子的格外钟情。斗叶子在宋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宋太祖精通此道,在深宫中与嫔妃宫女玩得如痴如醉;他还下了一道圣旨,令宫女们全部学玩斗叶子,借以消夜,《叶子戏消夜图》由此而来。宋人也有不少关于斗叶子的专著,比如《叶子格》、《小叶子例》等,表明在宋代斗叶子的玩法已有多种。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对各种游戏都沉溺成癖,斗叶子技艺高超。斗叶子除了在中原汉人地区流行,还流传到北方广大地区,辽代宫女们就极好斗叶子。嫔妃宫女在玩斗叶子时加入赌注,以输赢竞争取乐。到了明代,斗叶子的玩法已具斗智争胜的性质,更加吸引人,盛行于社会各个阶层。骨牌叶子是当时广泛流行的一种牌戏活动;还有一种叫马吊叶子,这是一种在中国游戏史上影响十分巨大的纸牌游戏方式。明代大画家陈洪绶所画的《水浒》叶子,不仅是特别正规的斗叶子实物资料,更是古代版画史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在清代,斗叶子更为鼎盛,虽然有斗虎、扯张等,但是最普遍的还是马吊叶子。清代宫女斗叶子成风,上至公卿大夫,下至百姓徒隶,甚至绣房闺阁之人,都钟情于此游戏。比如《红楼梦》第四十七回就有一段贾母与薛姨妈、王熙凤等人斗马吊叶子的文字。而马吊叶子结合默和牌和东南西北四风后就形成了麻将牌,大概诞生于清道光、咸丰之际,迅速普及到全国。由于麻将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刺激性,既可娱乐又可赌博,所以很快成为我国最有影响的一种牌类游戏,至今在民间备受欢迎。

(3)养鸣虫。鸣虫玩赏是老少咸宜的游艺方式,悠长美妙的虫鸣声为人们的生活注入了天籁,也陶冶着人们的情操,中国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开始享受这种闲趣了。

大约在唐代,专为听取鸣叫而畜养昆虫的风俗便已形成。依据文字记载,最先被畜养的鸣虫是蟋蟀。最早是那些百无聊赖的深宫佳丽捉来蟋蟀,安放在金丝绣笼中喂养,长夜漫漫听其鸣叫,作为消遣,打发光阴。赏玩蟋蟀听鸣声的休闲方法很快传到民间,百姓纷纷效仿,以听蟋蟀声为一种享乐,从此玩赏鸣虫在民间便流传开了。

唐人开创了养蝉听鸣的先河。夏天听蝉声是非常有趣的,唐代京城市民把蝉声称为“青林乐”,可见养蝉听鸣是一种情趣高雅的游艺活动,并且养蝉者以鸣声长短进行比赛,还成立了专门的组织——“仙虫社”。依据可资考证的史料,养鸣虫娱乐消闲的发明权应归属唐代女子,一经流传开来便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游艺民俗,历经宋、元、明、清,玩赏鸣虫的风气久盛不衰。

宋人也畜养玩赏鸣虫,在所有鸣虫中他们尤为喜欢络纬。络纬俗称纺织娘,又名蝈蝈,属昆虫、直翅门,雄的前翅有微凸的发声器官,鸣声特别清脆悦耳,在虫鸣中最宜清听。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写有《畜促织》,记述了京城畜养鸣虫和自己玩赏鸣虫怡情乐性的韵事。清代,上至皇帝后妃,下至平民百姓,对畜养鸣虫都有极大的兴趣。清代宫中畜养鸣虫风气最盛,从后妃到宫女,无不以听虫鸣为雅兴。这些鸣虫有专人捕捉,贡入皇宫,有的采用人工孵化的方法精心培育出来。在寒冬腊月皇宫中娱乐项目贫乏,却能听到各种鸣虫尽情鸣叫,为寂寞深宫增添了无限欢乐的情趣。

(4)投壶与藏钩。投壶是众人轮流将箭杆投抛至酒壶内的游戏,秦汉以后废除射礼,投壶便成为一种宴宾的娱乐方式。南阳汉画像石中有《投壶图》,图中间是主宾两人对坐投壶,旁有侍者三人。投壶虽然不是待客的正规礼仪,但仍是一种高雅的活动。由于投壶是由射礼演变而来的,所以汉代投壶成为儒士的高雅活动。魏晋以后,投壶向多样化发展,为增强娱乐性,增添了不少花样。

作为一种儒雅的娱乐活动游戏,投壶一直在中国宫廷中盛行。历朝历代的帝王后妃们都对投壶兴趣甚浓,即便不是宴饮聚会,闲暇无事的妃嫔宫女也经常投壶自娱、消磨光阴。而更多的时候,帝王后妃们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品着美酒,欣赏着侍从和宫女们的投壶,尤其以宫女代为投壶助兴的情况居多。据记载,在后蜀宫中,宫女们玩得最多的游戏就是投壶,以消磨时光。这种流行于上层社会的宴会助兴游戏,在清代成了民间百戏伎艺之一,除了游戏之外,还有表演观赏的成分。

藏钩是一种用玉钩来作为射覆之物的传统游戏活动,尤为女子喜爱。从汉代开始,藏钩与射覆常被用来作为皇宫中宴请宾客之后的娱乐助兴节日。之后藏钩从宫中流出进入百姓生活,演变成节令性游戏。至晋代时,藏钩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定制,从人员分配、活动程序到奖惩制度都有明确的规定。古代藏钩是女子节日必选游戏。古时在每月的下九(每月十九),家家户户均要置酒宴乐为妇女庆祝,称为“阳会”,在这一天,对女子的约束放宽,她们可以聚集在一起,尽情地吃喝玩乐、游戏嬉闹,甚至要玩到天亮,而藏钩最受女子喜欢。阳会的出现,为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提供了一个消除疲劳、放松的机会,因为相对于拥有大量闲暇时间参与游艺活动的贵族女子而言,寻常百姓家的女子生活的主要内容已被各种各样的劳动和家务琐事填满,只有在劳动之余或节日之时,她们才有机会参与游戏活动,放松娱乐一下。对于深锁宫闱中的嫔妃们而言,大部分的时间是冷清寂寞、百无聊赖的,为了弥补精神上的空虚,给生活增加一丝乐趣,她们常常以游戏相伴度日,所以藏钩也就成为了嫔妃宫女经常玩的游戏。明、清时期,藏钩也成了除夕晚上家家户户守夜时常玩的游戏之一。

除了以上的户内活动外,女子还钟情于斗茶、品茶、下象棋、调鹦鹉等游艺活动。

2.户外活动

(1)扑蝶。蝴蝶是一种常见的昆虫,种类繁多,因两翼色彩缤纷斑斓,世称“彩蝶”,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美丽的吉祥物,有着丰富的吉祥含义。阳春三月,百花盛开,彩蝶飞舞,在花丛中扑蝶嬉戏是最令闺中女子愉悦的一件事情。关于扑蝶嬉戏,最早的记载是关于唐代宫中女子的,对于生活在深宫中的嫔妃宫女来说,她们并不愿意把美好的春日时光荒废,户外扑蝶嬉戏便成为她们钟爱的户外游戏之一。中唐仕女画大家周昉记录下了这些场面,以此题材入画,在画史上因善绘扑蝶而名留千古。对于上层社会或者富裕人家的女子而言,足不出户,除了深宅大院,最大的活动天地莫过于府上后花园了,在春暖花开之季在园中扑蝶成了一大娱乐活动。因此千金小姐、深闺闲妇、小家碧玉都视扑蝶为戏乐雅事。

(2)踢毽子。踢毽子又叫“打鸡”。根据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它起源于中国汉代;唐、宋时期开始盛行,在民间流传极广,集市上还出现了专门制作出售毽子的店铺;明代开始有了正式的踢毽比赛;清代为踢毽子的鼎盛时期,在毽子的制作工艺和踢法技术上都达到了较高的程度。踢毽子作为一项民间体育活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深受少年儿童尤其是少年女子的喜爱,后来被各个阶层的妇女所钟情。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曾赞美女子踢毽,说女子踢毽比踢足球还巧妙,比下棋还有趣味。

(3)蹴鞠。“蹴鞠”一词最早记载在《史记·匪涨亓写》里,汉代刘向的《别录》和唐代颜师曾的《汉书·枚乘传》均有记载。自唐代开始有了女子足球。女子足球的踢法并不使用球门,以踢高、踢出花样为能事,称为“白打”。“白打”历时最久,开展得最为广泛。因其主要是比赛花样和技巧,亦称比赛“解数”,每一套解数都有多种踢球动作,如拐、蹑、搭、蹬、捻等,古人还给一些动作取了名字,如转乾坤、燕归巢、斜插花、风摆荷、佛顶珠、旱地拾鱼、金佛推磨、双肩背月、拐子流星等。唐代诗人王建有一首《宫词》,说在寒食节这一天,宜春院的妓女以踢球为乐。唐代不仅有了女子足球,而且有的女子踢球技术还很高超。宋代时,宋徽宗赵佶是个足球迷,他看了宫女踢足球后写诗道:“韶光婉媚属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争蹴鞠,两朋庭际再输赢。”《文献通考》介绍:“宋女弟子队153人,衣四色,绣罗宽衫,系锦带,踢绣球,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到了元代,关汉卿等人的散曲中也记述了男女对踢足球的情景。但这种男女对踢,已不是双方寻求自身的娱乐,而是以妇女踢球作为一种技艺供他人欣赏。进入明代,踢球已和淫乐连在一起。《明史》上记载,拥兵三吴、称兵割据的吴王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每出师,不问军事,辄携樗蒲(一种赌具)、蹴鞠,拥妇女酣宴。”因此朱元璋称帝之后,传下圣旨,严禁军人踢球。朱元璋的圣旨只能禁止军人踢球,但并不能改变足球的娱乐性质。清代满族人曾将蹴鞠与滑冰结合起来,出现了“冰上蹴鞠”的运动形式。清代以后,随着西方现代足球的传入,中国传统的蹴鞠活动被现代足球所取代,渐渐从历史舞台上消失。

(4)荡秋千。秋千古字为“鞦韆”,两字均有“革”字旁,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秋千最早称之为“千秋”,也有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至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以后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从形式上也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时期,荡秋千逐渐成为女子嬉戏玩耍的游戏,以练习轻捷、矫健,女子们衣衫裙裾随风飘动,摇曳多姿,甚是好看,诗句“阳春女儿笑语喧,绿杨影里荡秋千,身轻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场面。除了日常休闲,女子们还会在节日里荡秋千嬉戏。《荆楚岁时记》载:“正月……又为打球、秋千之戏。”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不同地域也都有荡秋千的习俗记载。

荡秋千也是朝鲜族妇女喜爱的民间游戏,每逢节日聚会,人们便会看到成群结队的身穿鲜艳民族服装的朝鲜族妇女聚集在参天的大树下或高耸的秋千架旁,在人们的欢呼、叫好声中荡起秋千。她们一会儿腾空而起,一会儿俯冲而下,尽情地欢乐,长长的裙子随风飘舞,大有飘飘欲仙之感。朝鲜族妇女荡的秋千,不仅高,而且还很飘,有的秋千几乎都荡平了,真可谓触目惊心。荡秋千比赛分为单人和双人两种。比赛优胜者的评比方法,有的是以树梢或树花为目标,看谁能咬到或踢到;有的是在高处挂一个铜铃,看谁能碰响。具体的比赛方法各地也不尽相同,但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以高度作为决定胜负的标准。

(5)斗百草。斗百草也称“斗草”,源于周代。在南北朝时期,南方渐渐把斗百草演变为端午节的文化娱乐风俗。因为古俗认为五月为恶月、毒月,必须采集百草来解厄,以渡过难关,所以端午节踏青归来,人们带回各种名花异草,作为比赛对象。《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唐朝以来,斗百草逐渐成为妇女和孩童钟情的游戏,斗草之后演变出专属妇女的斗花比赛,上至宫廷贵妃下至乡野村妇都热衷参与。《刘宾客嘉话录》曾记载:“中宗朝,乐安公主五日斗草,欲广其物色,令驰骑取之。”说的是乐安公主为了在斗百草中取胜,端午前就令人前往南海取“美须”来斗百草的事情。此外,民间男女往往借此机会自由交往,选择心目中的情人。斗百草后来发展成为插花等装饰艺术。如今,斗百草之俗仍在南方某些地区流传。

斗百草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文斗”,另一种是“武斗”。斗百草最先是从“武斗”开始的,“武斗”的大都是儿童。《诗经·周南》记载的就是用车前草进行的“武斗”。“武斗”即采一些有“草头”的草(如车前草)或花打成结,双方互套,然后拉扯,谁的花草断了,谁就输了。清代,宫廷画家金廷标画了一幅《群婴斗草图》(此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描绘的就是一群孩子在湖石花草丛间斗百草嬉戏的场面。“文斗”,通常是成人的游戏方式,即各人把自己收集的各种花草拿来,然后一人报一种花草名,另一人接着种类拿出花草并对答花草名称,一直“斗”下去,直到最后见分晓。这种“文斗”,结果大都是谁收集的花草多、种类齐全谁就能报到最后,也就是赢家。《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曹雪芹对斗百草就有一段精彩的描写:外面小螺和香菱、芳官、蕊官、藕官、豆官等四五人,都满园玩了一回,大家采了些花草来兜着,坐在花草堆中斗百草。这一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一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一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个又说:“我有美人蕉。”这一个又说:“我有星星翠。”那个又说:“我有月月红。”这一个又说:“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那一个又说:“我有《琵琶记》里的枇杷果。”他们初是以实花来斗,斗到最后,越斗越来劲,韵味愈斗愈浓。苏东坡的诗句“寻芒空茂林,斗草得幽兰”说的就是斗百草,可见,玩者为了收集到更多的花草,常常要寻遍山川草野。而且古代妇女为了增添斗草斗花输赢的刺激性,还常常会取下头上的宝钗作为赌注相搏。

10.3.3 儿童游艺活动

儿童游艺在我国源远流长,有着久远的历史。儿童对于周围的所见所闻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凭借他们极强的模仿力和创造力,编制出了众多有趣的游戏活动(有些儿童游戏则是成年人游戏演化或直接继承而来的),丰富了他们的生活。许多儿童游戏传承经久不衰,成为我国民间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儿童游戏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游戏与玩具、玩物相结合,如摔跤、拔河等角抵游戏,斗蟋蟀等斗戏,棋类戏,球类戏,弹弓、射箭等射类游戏,水戏,掩雀、捕蝉、捉蜻蜓、养蝈蝈等豢养类游戏,抖空竹、踩高跷、放风筝、抽陀螺、荡秋千、踢毽子、跑竹马等杂类游戏,捉迷藏、过家家等嬉戏类游戏,吹戏,手戏和院戏等。儿童游戏往往花钱很少或不花钱、简便易学,有一个人即可玩的,有三五个人一起玩的,也有多人集体玩的,还有成人们陪着一起玩的。儿童游戏的流传,由于年龄、性别、民族、地域和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也有一些儿童游戏的流传非常普遍或没有什么时代的限制。这些传统游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陋就简,自由自主进行,富有生活情趣,多具地方特色,具有迷人的魅力。

1.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各种类型游戏中最为儿童所喜爱的形式,也是儿童群体特有的游戏,通过模仿和想象,儿童扮演各种角色,模拟成人的生活场景或者买卖生意等场景,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过家家”游戏就是儿童常玩的角色游戏之一。通过角色游戏,儿童既满足了摆弄物体、认识事物的愿望,也丰富了自己的想象。

常见的几种儿童游戏

1.翻绳。多为女孩玩耍。玩法分一人玩和双人玩。玩时,用一根线绳系成圈状,套于手指上,通过手指的穿插、交错、缠绕等,使绳变换成各种形状,如降落伞、太阳、锯、鱼、天窗、面条、牛槽、担架等。

2.剪子包袱锤。玩时,食指与中指同时伸出代表“剪子”,握拳代表“锤子”,五指伸开代表“包袱”。规则是:剪子胜包袱、包袱胜锤子、锤子胜剪子。游戏人数不限,大家一起喊“剪子、包袱、锤”,喊的同时伸手决出胜负。

3.弹玻璃球。双人玩或多人玩。玩时,先在地上画一条线,在离线3米左右挖一个小坑,参赛者依次向坑内掷玻璃球,先进坑内的开球。弹球时可用溜、点等方法,击中对方为胜,击不中则由第二人接着弹球。如此轮流,最后看谁击中的多,击中多者为胜。

4.丢手绢。多人围圈向内坐,选一人拿手绢在圈外绕行,边走边与众人一起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儿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行进中,悄悄将手绢丢于一人背后。如果此人发现应立即捡起手绢追逐丢手绢者。若追上,丢者需重丢;若追不上或丢者转一圈仍未被发现已将手绢丢下,则罚被丢者站在圈中唱一支歌或表演一个节目。然后,轮换再来。

5.徒手拔河。在地上画一条线为界,两人以脚外侧相抵面对面而站,然后寻机抓对方手,抓住后用力或利用技巧将对方拉过界即胜。人多时,可分两组进行。

2.儿童体育游戏

由于重视儿童身体发展,古人们创造和发展了丰富多彩的儿童体育游戏,如踢毽子与少儿蹴鞠、踢石球、角抵、荡秋千、摔跤、斗牛、手球、弹弓、拔河、抓子儿、跳百索、滚铁环、捉蝴蝶等。因为许多儿童游戏是户外活动,所以古代的儿童体育游戏与时令结合紧密,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游戏,明、清时期的童谣“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枯,踢毽子;杨柳儿发芽,拉拢儿。”以杨柳在四季的不同变化,道出了节令与儿童游艺活动的关系。

林岩曾经在《古代儿童游戏》一文中对不同节令中古代儿童喜闻乐见的游艺活动进行了细致的描绘:美丽的春天里,古代儿童放学归来,急不可待地跑到户外,趁着东风乍起,放飞风筝。“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诗中所说的“竹马”是古代儿童最常见的游戏。盛夏时节,孩子们把竹竿放在胯下,一手握住竹竿,另一只手拿着柳条儿在后面,装作拍马屁股的样子,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孩子们模仿着士兵的样子捉对厮杀,在游戏当中锻炼了身体。溪边垂钓也是古代儿童夏季里喜爱的游戏之一,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水嬉”活动。“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唐朝诗人杜甫在诗中描述小儿子为了去钓鱼不择手段,竟然把母亲做活儿的针敲弯了做钓钩。“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我国古时候的乡村儿童总是和耕牛联系在一起。放牛虽然是一种劳动,但爱玩儿是儿童的天性,因此许多游戏又与放牛密不可分。牛背上一把短笛,信口吹来,孩子们足以打发百无聊赖的时光。冬日里,北方儿童最喜欢各种各样的“冰嬉”活动,如堆雪人等。

3.儿童智力游戏

启智类游戏一直以来为儿童所喜欢,因为它将智力活动与娱乐活动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可以在玩中开启儿童的智慧,属于一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常见的儿童智力游戏有七巧板、围棋、猜谜、五子棋、九连环、华容道等。

除了以上三类之外,还有许多儿童游戏:口头形式的如儿歌、童谣、顺口溜、绕口令、拍七等,这些游戏便于孩子记忆、生动有趣、对孩子有启蒙作用,还有玩风车、斗百草、斗蟋蟀、捉迷藏、摸瞎鱼、捕蝉等,此外,也有把玩具和游艺活动结合起来的游戏形式,如丢沙包、棋牌类游戏等。

10.4 游艺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在中国大地上,观光旅游的时代虽然并未远去,但是体验式旅游、深度旅游渐渐跃入人们的视野,引起了旅游者的出游兴趣。特别是对于每天生活在压力大、节奏快等氛围中的城市居民而言,旅游的真谛在于看到赏心悦目的事物的同时实现身心放松、心情愉悦的目的,这种心灵的放松才是旅游者的终极追求。相对于其他民俗旅游资源,游艺民俗因其集参与性、娱乐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特性,更符合旅游者的多种需求,旅游价值自然不可估量。

10.4.1 游艺民俗的旅游价值

游艺民俗是以消遣休闲、调剂身心为主要目的且具有特定模式的民俗活动。它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是最富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的民俗旅游资源,其价值在现代旅游业中正日益展现出来。

1.欣赏价值

在观光旅游时代,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更多地追求视觉上的冲击,通过看世界,来感受旅游资源带来的与众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旅游经历的不断成熟,旅游者观察世界的方式发生了改变,由“眼看”转变为“心看”,评价旅游资源也不再仅仅停留在悦目层面,更多的是在思考这次出游给心灵带来的冲击,此时的旅游活动便进入了更高的层次。游艺民俗因其形式多样化,有口头表现的形式,有肢体展现的形式,还有竞力、竞技、竞智形式等,能以最真实的娱乐方式来展示民俗特色,感染力强,容易与旅游者产生心灵共鸣,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心理诉求;游艺民俗包罗万象,如果通过适当的方式展现给旅游者,自然能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欣赏价值越高,越容易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对他们的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游艺民俗对旅游者而言其价值首先体现在欣赏层面,在视觉上激发旅游者的兴趣;之后才是旅游者通过参与、体验或者其他方式来感受它的魅力,提升对它的认知,从而实现旅游者的心理诉求。

2.参与价值

许多旅游目的地因为特色不鲜明或者希望旅游者数量迅速增多,依托一定的设施或者资源开发参与性的项目,比如开发一些大型的游乐项目,来吸引旅游者的眼球,增强旅游者的体验感。一般来说,参与程度的强弱是与旅游者的愉悦程度强弱成正比的。大部分游艺活动本身就具有参与性强的特点,能使人们全部或部分地参与进去,因而是得天独厚的民俗旅游资源。如今参与型旅游已成为国际旅游的新潮流。人们都想借助旅游去经历别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体验别人没有体验过的生活,追求独特的人生经历,在旅游过程中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旅游目的地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应尽可能穿插一些游艺活动让旅游者亲身体验,如一些有特色的游戏、杂耍、竞技项目、歌舞等,旅游者都可以直接参与其中,东道主和旅游者之间的关系就此拉近。但并不是所有的游艺活动都可以让旅游者体验,有些游艺民俗对于一般的群众和旅游者来说只能观赏而不能参与。

3.娱乐价值

娱乐性是贯穿于游艺民俗事象之中的特质,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游艺民俗事象流传下来、经久不衰。游艺民俗多数是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如民间口承文学、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民间歌舞、民间竞技、民间杂艺、民间游戏等,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对于困在城市丛林中的都市人群来说,各种各样的游艺活动是舒缓身心、释放压力最好的方式之一,也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娱乐方式。所以在旅游活动中合理地引入游艺活动,把不同的休闲娱乐方式融合在一起,对于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者来说都意义非凡。

10.4.2 旅游对游艺民俗的影响

旅游和游艺活动都是休闲娱乐的方式,两者之间原本根系一脉,具有天然的联系。人们选择旅游方式和参与游艺活动最根本的目的都是清烦去忧、释放压力、实现身心愉悦。两者的真正结合,会为旅游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旅游体验。现代社会如火如荼开展的旅游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游艺民俗的发展和传承。因为越是旅游者感兴趣的东西,旅游目的地出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利益考虑越会去认真地对其进行推广、保存和传承。此外,旅游活动的六大构成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中,娱乐要素基本来源于各种各样的游艺活动。

不过,现代旅游方式也给游艺活动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很多旅游目的地为了取悦旅游者,为传统的游艺活动加入大量的噱头,使其失去了原真性,随着时代的推移,那些原真的东西慢慢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而无法传承下去。而旅游者在参与各项游艺活动时也应该理性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意愿、好奇心,要体验和融入而不要过分地参与,进而避免催生某些游艺活动发生变异,导致无法传承和发展。

调研传统庙会活动

1.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当地有代表性的传统庙会,要求学生观看并亲身体验庙会上丰富多样的游艺活动。

2.将学生分成若干组,选定组长带队,每位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整个活动必须有成员负责摄影或者拍照,小组成员轮流体验本小组接触到的所有的游艺项目,体验结束之后,进行交流讨论,筛选出要与其他小组同学分享的内容,制作成PPT。

3.所有小组完成任务之后,在课堂上分别展示自己的收获。

4.一组学生展示完毕后,其他组的学生可以积极提问,相互交流。

5.教师就每组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

1.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forum/forumdisplay。php?fid218.

2.王宏凯:《益智愉心的中国古代游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杨荫深:《中国游艺研究》,上海,世界书局,1935.

4.殷伟:《女子游艺》,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5.郭泮溪:《中国民间游戏与竞技》,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1.每位学生学习和参与一项游艺活动,记录下学习的过程和学习心得,仔细体味这一游艺活动的最真实的魅力,全体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交流。

2.学生就家乡的游艺民俗和民俗环境,设计一个民俗旅游项目。

3.每位学生在操场上展示自己曾经玩过的游艺活动,与其他同学分享游艺带来的乐趣和感受,比如踢毽子、放风筝、弹玻璃球等。

4.依据朝代比如唐代、宋代等,或者依据参与者的年龄比如儿童、成人等,或者依据性别如女子游艺活动等,或者依据竞技、竞力、竞智等分类方式,将班级学生分组,每组自由选择主题,制作本学期的班级黑板报,每周两个主题。每组学生逐次展示这些游艺活动的风采,直至所有小组展示完毕。

1.简述游艺民俗的概念和特点。

2.简述游艺民俗的分类。

3.简述游艺民俗的旅游价值。

4.女子游艺活动有哪些?

5.儿童游艺活动有哪些?

6.以某个传统节日为例,列举节日游艺活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