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礼记·缁衣》
北京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内涵
2012年春节期间,北京市积极组织举办各类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进一步挖掘节日民俗文化内涵,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活动延续以往的特色文化品牌,同时增添更多的创新元素,努力为市民营造喜庆热烈、欢乐祥和的春节文化氛围。据统计,全市组织举办庙会、灯会、展览展示、民俗文化活动等共计108项,其中庙会26项,灯会14项,各类展览展示、文艺演出等活动68项。活动主要有以下特点:
1.坚持品牌特色。北京春节期间的庙会特色正在向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多数规模较大的庙会均已形成品牌,具有鲜明的活动特色,并在京城百姓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龙潭庙会、地坛庙会、厂甸庙会等延续鲜明的文化特色,推出体现历史底蕴、民俗风情的各类活动,宣扬地区文化。天坛文化周以祭天仪仗和祭天乐舞表演为重头戏,再现清代皇帝祭天的浩大庄严场面,表达文治武功、天下太平的美好寓意;地坛庙会举办仿清祭地表演,展现清帝祭地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场面;大观园红楼庙会将红楼梦经典桥段加以演绎、展示,着力彰显红楼文化;朝阳公园的朝阳国际风情节邀请来自英国、法国、俄罗斯、匈牙利、巴西等国的艺术家和艺术团体演绎异域风情。
2.发挥地域优势。依托庙会所在地区的文化优势,推出各色体现当地历史底蕴、民俗风情的活动,举办庙会的同时宣传弘扬本地区文化。如厂甸庙会以“京城古韵,庆古街新貌集萃首都;文苑千年,醉民俗精品出神入化”为主题,融合民俗的传承性、文化包容性和大众公益性“三大特色”,让百姓充分领略西城深厚的文化底蕴;第十一届北京民俗文化节暨第十四届东岳庙春节文化庙会结合祈福主题推出子时祈福、请红腰带、挂福牌、画福布、绕福树、打金钟、摸铜特等活动,同时举办“礼仪中国”2012东岳论坛。
3.传统与时尚相结合。春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若要在当代社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和发展,就需要找寻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如“飞翔的兵马俑灯笼”三里屯国际灯会,在三里屯SOHO广场上空悬浮展示100个神采各异、五颜六色的飞翔的“兵马俑”;金源新燕莎MALL庙会,在现代商场中举办室内庙会,汇聚传统文化精粹与时尚潮流新意,用年俗商品、特产年货、民族手工艺品等渲染新春节庆气息;石景山游乐园北京洋庙会,将我国传统的民俗节庆集会活动赋予欧美风格,集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于一体,逛洋景儿、听洋曲儿、品洋味儿、玩洋游戏,以实现中西合璧、洋为中用。
4.注重公益性。春节是全民性的节日,2012年春节期间的许多活动都注重公益性,以各种方式进行文化惠民,使更多的人享受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如朝阳文化馆第十六届百姓之家新春大集灯会,以“留京过年,同样温馨”为主题,为外来务工人员举办自制灯笼灯展,丰富他们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丰台区第三届室内新春游乐会,开展了许多游艺活动,如民间花会展演、老北京吆喝、老北京传统小吃展卖、曲艺联盟拜新年、棋迷乐园、青少年才艺比赛、猜谜等,促进了和谐社区文化建设。
5.花会走街串巷。深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花会表演多集中于远郊区县,如延庆县举办了45档花会走街展演,包括秧歌、高跷、旱船、竹马、舞龙、舞狮等花会项目;海淀山后四镇举办的花会踩街活动,分别组织花会队伍按照预定路线,沿着大街小巷,边走边演,极富地方特色,参加的花会队伍主要包括西北旺少林五虎棍、扑蝴蝶、小车会、中幡会、高跷秧歌会、舞狮、舞龙等;平谷区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乐谷欢乐节暨平谷区民间花会秧歌进城大拜年活动,邀请了6支外省市特色表演队伍、2支外国表演队伍、本区县30余支优秀花会秧歌表演队伍,表演人数约3500人;顺义区开展的大胡营花会走街活动,大胡营高跷秧歌、凤秧歌、吵子、十赋闲及当地大秧歌及小车会10余档项目参与表演。
民俗作为重要的无形文化资源,在当今社会中呈现出巨大的吸引力。北京春节期间举办的100多项民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吸引着众多的市民和外地游客,烘托了浓厚的节日气氛,满足了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深厚的民俗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仅能够丰富群众生活,还可以助推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接待地的经济效益,推动社会进步。
1.识记民俗的基本含义和内涵。
2.归纳民俗的特征和现代社会功能。
3.概述民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4.理清旅游与民俗的辩证关系。
为什么男戴观音女戴佛?为什么过年要吃饺子?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以右手执筷?为什么打招呼时喜欢问“您吃了吗?”……这些看似再平常不过的问题里,其实包含着许多学问,这种学问就是民俗。它悄然支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待人接物、娱乐休闲……
1.1 民俗的含义与分类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无论是在物质文化生产还是在精神文化生产中都彰显着民族的集体素养。民俗学家王光荣先生说:“文化,即人们生活行为的模式、人类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是人类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成果的总和。从性质上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从范围上分为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习俗文化、汉民族文化及其他民族文化。”由此可见,民俗是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有学者提出了“民俗文化为各个学科的基础学科”的论断。
1.1.1 民俗的含义
“民俗”一词早在我国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礼记·缁衣》曰:“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管子·正世》曰:“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史记·孙叔敖传》曰:“楚民俗,好痹车”;《汉书·董仲舒传》曰:“变民风,化民俗”。在古代文献中,“俗”的本义只是指客观存在的共同认可和遵守的生活模式,是集体意识下的生活认同,是潜意识的自我遵守和群体认同。人们做着那些被认为是合理、合规则、合道德的事情,并世代传承下来。如:《礼记·曲礼》曰:“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淮南子·齐俗训》曰:“入其国者从其俗,入其家者避其讳”。不过,将民俗学作为独立的人文学科进行研究,我国要落后于西方半个多世纪。1846年,英国学者汤姆斯将撒克逊语的“folk”(民众、民间)和“lore”(知识、学问)合成一个新词,即“民俗”,民俗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
关于民俗,尽管学术界作出过许多定义且存在诸多差别,但根本点是相同的,即民俗就是民间风俗,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在社会生活中传承、相沿成习的经济与社会文化生活模式,是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当然,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民众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差异,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与惯制,从而造就了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换言之,民俗是特定地域的人们在生产、生存和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习惯性事象,即群体习以为常进而能够自觉奉行的惯制。但惯制并不是法律规定,而是民间约定俗成的。民俗就是这种来自于民众、传承于民众、规范民众又深藏民众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无论人们愿意与否,都要置身其间,受其影响。
雅文化与俗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雅文化与俗文化的争论。有人以古为雅,以今为俗;以寡为雅,以众为俗;以远为雅,以近为俗;以静为雅,以动为俗;以庄为雅,以谐为俗;以虚为雅,以实为俗。这种观点简单而片面。事实上,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最本最真的“文化文本”,是民族文化的根源。没有普通大众世俗的生活,人类文化将会失去生命力的源泉。
亦有学者认为,雅文化是由专门从事文化生产的知识分子在劳动群众创造的基础上实行再创造而形成的文化财富,它基本上是以理性形态、社会意识形态和图书等形式出现在社会上层的、格调较高的、加工较细的文化成果,包括科学、技术、政治、法律、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以及其他文化方面的理论、观念和著作。俗文化是由普通群众乃至下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拥有和享用的比较粗糙、比较直观、比较朴素、比较真实、比较富于情境和感性色彩并具有相当的地方性、非规范性、无序性和社会心理性的文化成果。
但也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雅”或“俗”本身是对文化现象品位的描述和判断,以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为的质量为中心,并不是对文化主体(精英或大众)的界定,不应该将二者轻易地等同或混淆。对于雅文化、俗文化和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联系,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只能是粗俗简单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事实上,文化的“雅俗高低”是要在每次的创造中具体地显现和接受评判的。不要忘记,千古名篇《诗经》中的作品原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却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而许多当年被视为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却大都和其他文化糟粕一样变成了历史的垃圾。此外,如《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和京剧、越剧等戏剧以及中国传统工艺等,都是来自民间的大众文化、“俗”文化的产品,但现在都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成为了雅文化。应该说,不论大众的文化还是精英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俗”和“雅”,都有从低向高、从浅入深、从粗到精的发展提高问题。
历史证明,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品,有自己的高贵和优美,所谓“大俗即是大雅”;而精英文化也难保不出粗俗之作,也有它们的俗气、无聊和空洞。
1.1.2 民俗的分类
民俗涉及的内容繁复庞杂,基本上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对传统民俗事象进行归纳分类并非易事,学者们的观点也不尽相同。
有的学者将民俗分为十类,即生产贸易民俗、衣食住行民俗、社会家庭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生态科技民俗、信仰民俗、岁时节令民俗、语言文学民俗、民间游乐民俗、民间艺术民俗,或巫术民俗、信仰民俗、服饰饮食居住民俗、建筑民俗、制度民俗、生产民俗、岁时节令民俗、人生仪礼民俗、商业贸易民俗、游艺民俗;也有的学者将民俗分为三大类八小类,即物质生活民俗(包括生产民俗、商业民俗、生活民俗等)、社会生活民俗(包括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等)、精神生活民俗(包括游艺民俗、民俗观念等);还有的学者将民俗分为三类,即心理的民俗、行为的民俗、语言的民俗。
当前比较常用的民俗分类方法是四分法,即将民俗分为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和游艺民俗。经济民俗是指在创造和消费财富过程中形成的民俗,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旅行)民俗等。社会民俗也称社会生活民俗,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个人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惯制以及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主要包括家庭乡里民俗、交际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等。信仰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禁忌等。游艺民俗是指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形式,主要包括口承文艺活动、民间歌舞、民间戏曲与曲艺、民间竞技与游戏等,具有鲜明的娱乐性和群众性。
中国十大民俗旅游胜地
1.坝美村——世外桃源。在云南省东部山窝窝的溶岩水洞里,有个美丽的壮族村寨——坝美村。坝美村位于文山州广南县,村子四面环山,不通公路,进出寨子主要靠村前村后两个天然的石灰溶岩水洞,村民们要摸着岩壁趟水、撑竹筏、划独木舟、坐小船,经过几千米长的幽暗水洞才能进出。他们现在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都较为完整地体现着壮族古老的传统文化特征。
2.红瑶村——长发第一村。红瑶是瑶族的一支,主要生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因穿着绣工精巧、色泽红艳的衣裳而被称为红瑶,也因古老而美丽的红衣闻名遐迩。红瑶女性有世代相传的蓄发习俗和护发秘方。无论多大年纪,她们的头发都是青丝如云,很难见到白发。
3.蜀南竹海——竹海人家。蜀南竹海位于四川长宁、江安两县毗邻处,面积达120平方千米。7万余亩楠竹覆盖着大小28座岭峦、500多个山丘,绵延起伏,逶迤苍莽,宛若烟波浩渺的绿色海洋,故名“竹海”。
4.小黄村——侗族大歌。小黄村是个神奇而富有诗意的侗族村寨,这里汇集了侗族风情的精华,尤以侗族大歌享誉国内外,素有“歌的故乡,歌的海洋”之称,是极负盛名的“侗歌窝”。侗族大歌是当今世界上十分罕见的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民间合唱音乐,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与侗寨鼓楼、侗乡花桥并称为侗族文化“三大宝”。
5.和顺镇——古镇侨乡。腾冲古县以侨乡闻名于世。侨乡,即华侨之乡。从古到今,大量的腾冲人到海外谋生存、求发展,往往返返,世代传承,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而和顺古镇就是腾冲侨乡文化的典型代表。这里完美地融合了域外风情与中国古代传统,古色古香的楼台亭阁,小桥流水,令人流连忘返。
6.西递村——画中古村。安徽黄山附近的西递村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古村落之一,村中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这些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着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中国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堪称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7.岜沙村——最后的火枪部落。苗族古文化生态博物馆岜沙村位于贵州月亮山腹地,这里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生态环境,植被完好,古树参天。岜沙人的生活方式与习俗处处显露着原始的古朴遗风,世世代代男耕女织,种田为生,狩猎为伴,信奉树神和太阳神。古代部落民俗文化在这里留有鲜明的印记,岜沙因而被世人誉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
岜沙汉子留着发髻,腰佩腰刀,肩扛火枪,因此这里有“最后一个火枪部落”之称。
8.沧源县——秘境佤乡。沧源是中国佤族人口最多的县,有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佤族原始群居村落。这里的佤族同胞能歌善舞、淳朴热情,每逢喜庆之日,男女老少便身着艳丽的服饰,跳起奔放豪情的木鼓舞、甩发舞,举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沧源热情奔放的民族歌舞、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和风味独特的饮食在海内外均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因此被誉为“中国佤族文化荟萃之地”。
9.西街——阳朔的地球村。西街是阳朔县城内的一条古老街区,因其所处的方位而得名。这里的房屋、街道古朴典雅,颇具明清时期的风格,然而,西街最大的特色不是古风,而是中西结合的商业氛围,这里既有卖蜡染、刺绣、文房四宝、古玩字画的文化商店,又有异国情调的酒吧和咖啡馆。
10.天龙镇——时光倒流600年。在今天的贵州安顺,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他们身着地道的明朝汉人装束,从语音到生活习俗、娱乐方式仍保留着古代汉人的遗风,与周围村寨的居民截然不同。据说,这里的居民都是600多年前明朝派驻屯堡军户的后裔,所以人们把他们称为“屯堡人”,这里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也被人们称为“屯堡文化”。
1.2 民俗的特征
作为生活文化的民俗文化,以民俗事象为载体,折射出特定国家或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历史积淀与发展脉络,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中国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多元性与复合性、群体性与模式性、神秘性与实用性、民族性与地域性、稳定性与变异性、传承性与播布性等。
1.2.1 多元性与复合性
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特征。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各民族的习俗被纳入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也或多或少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中国民俗的多元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的不同习俗上,而且体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即在相同的地域空间内时常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的复合性与多元性紧密相关。中华文化一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自古至今民族文化的融合,既有汉族习俗融合少数民族习俗,亦有对域外文化的吸收。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宝库因此而不断发展且日益丰富。
1.2.2 群体性与模式性
群体性是指民俗是由集体创造、传承和发展的。民俗本身就具有“群体”的内涵。民俗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必须得到群体的认同,唯有群体的认同才能约定俗成进而完善并传承下来。在社会文明进程中,人们所创造、传承并遵从的民俗文化是群体成员共同的心理企盼、共同的话语诉求、共同的审美理想和共同的价值追求。群体性是民俗的本质特征,体现着民俗的整体意识,决定着民俗的价值取向。
民俗的模式性也称为类型性或社会性,是指民俗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彼此相似性。模式性体现的是人们共同遵守的标准和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与上层文化的个性化、独创性有所不同。它包含着三层含义,即:行为方式是模式化的;具有相对稳定的程序和套路;包含着特定的意蕴。
1.2.3 神秘性与实用性
神秘性与实用性是中国民俗的显著特征。民众为达到实用目的,通常会借用神秘的民俗行为。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习俗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量古老风习长期存在,“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浓烈,加之宗教的传播与流行,使中国民俗事象大多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实用性是指民俗服务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人们依赖民俗进行生产,繁衍后代,寻求精神愉快。民众创造民俗,民俗服务民众。民俗信仰的直接功利性是其区别于国外宗教信仰的重要特征。中国民俗的实用性,不仅表现在信仰心理方面,而且许多民俗活动在民众实际生活中发挥着效用。
1.2.4 民族性与地域性
民俗是民族的标志,是民族构成的重要元素,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殊的民俗。民俗的民族性有两方面的含义:同类民俗事象在不同的民族中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民族由于各自的历史条件、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产生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民俗。
地域性是民俗在空间上所显示出来的地理特征和乡土气息。由于不同的人类群体繁衍生息于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中,所创造的民俗文化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即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这从衣、食、住、行、用等诸多方面都可以得到充分证明。陕北的窑洞、草原的蒙古包、北京的四合院,既泾渭分明,又样式别致,且各有千秋。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正是对这种鲜明地域性特征的生动写照。
1.2.5 稳定性与变异性
民俗文化沿袭相传,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但也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
中国历经数千年的农业社会,虽然屡有王朝更迭,但社会的经济形态未有大变,由此围绕着农耕社会所形成的传统民俗得到相对稳定的传承。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言:“我国的民俗文化的稳定性,主要是农业小生产制度的产物。”这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家族观念的稳定性、节俗传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生仪礼习俗的稳定性。
但中国民俗的稳定性只是相对而言的,所谓“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顾炎武语),因此在讨论民俗的稳定性时更应强调其变异性。民俗在传承中变异,在变异中传承。民俗的变异性从总的方面来看,与历史性、地方性相关联,同类民俗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都会有各自的特点。民俗的变异性还表现在横向的地域分布中。民俗的变异性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表现形式的变化;二是性质的变异;三是旧俗的消亡。民俗的变异性特征为移风易俗提供了学理依据,可以“化民易俗”,推陈出新,服务经济与推动社会发展。
1.2.6 传承性与播布性
传承性是指民俗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体现着民俗的历史发展。民俗是人类世代相传的社会文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具有“惯性”。民俗得到社会的承认,具有稳固性,约束着人们的行动和意识,并经久不衰地为人们所承袭,不会因改朝换代或社会的变革而立即中断。传承使民俗成为财富、成为文化,得以世世代代延续下来,并且在延续的过程中不断被后来者融入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元素。
播布性是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过程,即在特定地域或不同民族的民俗会随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相互往来而向外扩散。这种传播有两种方式:一是民族迁移;二是由于采借方式造成某类民俗向不同的地区或民族扩散。当然,传播性绝非是被动的、平镜式的复制,而是“扬弃”式的贯通、在辩证否定基础之上的继承创新、在兼容并蓄基础上的除旧布新。这赋予了民俗更大的时空范围,形成了多元民俗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吸收、涵化和发展。
特色民俗博物馆掠影
1.云南民俗博物馆——纯粹的云南元素。博物馆展厅面积有2000余平方米,设有云南宗教、云南青花瓷器、云南民族乐器等七个展览单元,近2000件展品都体现着“云南元素”。这些展品主要来自于云南民族村文化抢救保护中心多年的征集积累和云南省文物总店的旧藏,还有部分藏品是收藏家、收藏机构捐赠的,十分难得。可在机动展厅组织举办各类展览,比如云南民俗文物艺术品精品展销,其中包括剪纸、泥塑等民间手工艺作品。馆藏从海外征购回流的五代时期石质佛头,是云南民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刻工绝伦,造诣高超,堪称稀世珍品。在“云南宗教”的展览中,有多件珍贵的馆藏珍品,像纳西族古老的《纳西族东巴神路图》和《清代东巴宗教画像纸牌》,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2.北京民俗博物馆——认识北京的窗口。馆址设在集元、明、清古建群为一体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岳庙内,是北京唯一的国办民俗类专题博物馆。历史上的东岳庙为国家祀典之所,是具有丰厚底蕴的民俗文化活动中心,故修复后辟为北京民俗博物馆。馆内常年举办老北京民俗风物系列展,每逢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馆内还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3.贵州民族民俗博物馆——带你走进神奇的苗疆。博物馆位于白云公园绿漪湖畔,距贵阳市区约15千米。博物馆建筑风格是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结构,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该馆共有7个展厅,是目前贵州唯一展示全省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的民族民俗文化的场馆,分为文化展示、技艺展示和生态展示三部分。文化展示部分主要是苗族服饰、手工技艺的展示,分为“远古的记忆”、“穿在身上的图腾”、“璀璨的技艺”、“消失中的文化”四个部分,着力于透过苗族服饰对苗族文化进行深度解读;技艺展示部分为民间艺人现场制作濒临消亡的苗族手工技艺;生态展示则主要是原生态民族歌舞表演。
4.广西陇堆民俗博物馆——山沟沟里“最土”的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广西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是由当地农民建立起来的。如今只有在电影里才可以看见的马灯、用来搅拌稀饭的竹制扦子,还有带柄的木制洗脸盆等生产和生活用具等,被广西大石山区的农民当做“宝贝”珍藏起来。它是广西首个高山汉族民俗博物馆,这个农民自己建立起来的民俗博物馆或许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小、级别最低和最土的博物馆,是用当地群众废弃的土坯茅草结构旧房改造而成的。博物馆以展示近代凌云县高山汉族生产、生活器具为主。
5.四川省建川博物馆——民俗系列博物馆。博物馆坐落于国家历史名镇安仁古镇,是目前国内民间投资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设有喜文化陈列馆、老公馆家具陈列馆、笔筒陈列馆、三寸金莲文物陈列馆、老七十二行文物陈列馆、老烟具赌具馆等各类分馆。
6.祁县民俗博物馆——乔家大院。博物馆位于晋中地区的祁县乔家堡村,是山西省境内著名的民俗博物馆。博物馆是在原来山西屈指可数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在中堂”旧院的基础上收集具有汉族习俗的、代表晋中地区民俗风情的陈列品建设起来的。在民俗博物馆内,馆藏文物甚多,反映了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风俗人情。从人的出生、满月到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及殡葬仪式在这里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乔家大院是清末华北民居建筑的典型,被称为华北第一民俗博物馆,所谓“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
1.3 民俗的现代社会功能
民俗是基本的社会文化现象,民俗的现代社会功能是指在社会生活与文化系统中的位置以及所具有的客观效用。民俗通常都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婚礼是完成男女的结合;葬礼是怀念死者和宣泄生者的情感;劳动号子是使人们在集体劳作中协调动作;巫术是使人们与想象中的神秘世界沟通……民俗的现代社会功能还有正功能和反功能之别,即常说的“良俗”和“陋俗”。总体来看,民俗主要具有以下正面的社会功能。
1.3.1 教化和规范功能
民俗的教化功能是指民俗对个人的行为方式的教育和潜移默化作用;民俗的规范功能是指民俗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和控制作用。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隐藏不露的社会规范,是与所有人感情最亲近、行为最贴近的特殊教育方式。民俗文化对社会有着极大的控制力、调节力和规范力,其教育功能不容忽视。民俗担负着对国民的教育功能,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超越正统文化的作用。民俗活动可以使后人熟悉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培养人们的各种美德,而且由于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使人产生强烈的文化自豪感。
社会规范包括法律、纪律、道德、民俗四个层次,其中产生最早、约束最广的就是民俗。法律源于民俗中的“乡规民约”等习惯法规,先秦时期所说的“失礼则入刑”即是此意。换言之,民俗通过自身所具有的不成文的规矩属性,对其流行范围内的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意识进行约束,通过对社会各种关系和行为及意识进行规范,以维护这种民俗所流行区域内民众的群体利益。可以说,民俗文化就像无形的手,悄无声息地支配和调节着人们的行为。
1.3.2 调节和娱乐功能
民俗的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感情得到调剂和慰藉。这种功能在现代社会日益凸显,是其他娱乐方式无法取代的。通常,民俗事象保存得越完整的地区,人们越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放松与惬意。现在流行的休闲旅游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寻求这种调节的需要。
民俗的娱乐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人类创造民俗的目的在于使用或享用。民俗不仅是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而且能够供人民群众享受和利用。在众多的民俗事象中,传承于民间的大部分民俗活动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广大民众在生活中既有紧张的劳作,也有休息和放松的娱乐。人们通过参与和欣赏民俗活动,调剂身心,享受劳动成果。民俗中的娱乐活动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包括民间歌舞、民间游戏、民间竞技和民间杂艺等,可以帮助人们增加情趣,开阔视野,达到愉悦身心,提升生活品质的目的。
1.3.3 维系和认同功能
民俗文化将群体选择的行为方式予以肯定,奉为圭臬,维持社会生活有规则地进行。民俗不仅规范着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而且维系着群体或民族的文化心理。这种维系功能使社会成员保持着向心力和凝聚力。每个社会群体都生活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中,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发展道路和个性鲜明的集体心理。民俗是人们认同自己所属群体的标识。社会成员从某种模式的文化环境中得到熏陶,形成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使他们与自身的民俗生死相随,并从内心深处激发出文化的认同和感情的共鸣。
当前,我国要建设和谐社会,民俗文化是社会和谐得以长久存在的保证。民俗文化与和谐社会存在着本质的联系。和谐社会是社会的多元主体通过对某种行为文化的认同和行为选择的协调而形成的,有利于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精神氛围。民俗活动具有强烈的参与性,能够帮助人们寻找机会,在友好的气氛中化解分歧,在喜庆中增进友谊,避免因忙碌而淡化感情,加强思想交流、感情沟通,使得人际关系融洽,促进各方面工作的协调发展。和谐社会需要人们在文化意识上的认同和提高,需要人们在文化活动中不断完善自身。只有加强民俗文化建设,不断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使人们在对其文化共同认知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1.3.4 审美和扬善功能
民俗的审美功能是指民俗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愉悦的审美作用。传统民俗活动是中华民族历史审美活动的重要载体。人们常言“美在民间”,许多民俗内容如神像、供品、年画、婚嫁用品等本身就以审美功能为主。民俗审美不仅是人们对美的外部形态的感知,而且包括由感知到想象、理解、再创造的过程,即通过民俗的感知而美其目悦其心,达到悦神悦意的精神境界。
民俗文化活动不仅能满足人们心情愉悦的需求,而且能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不同民俗文化活动中,表达着美与善相统一、人与自然相和谐、人间大同等丰富多彩的审美主题,比如正义战胜邪恶、忠义战胜奸佞、多子多福、长寿安康等多方面的审美内容。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审美活动,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艺术鉴赏力,推动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的形成。
民俗的力量
1.民俗是民族的黏合剂。泱泱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祖先,那就是炎黄。龙的图腾千百年来深深地烙印在华夏儿女的脑海乃至血液里,成为连结我们血缘和亲情的符号。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同族同宗同血缘更为亲近、更能相扶相依。沧桑岁月里衍化成的民俗铸就我们共同的生存模式,也黏合着民族的情感,这就是民俗的力量!
2.民俗是社会的稳定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思想成为人们的共同信仰,千百年来在中国人的思维与处世中起着重大作用。当下,我国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发的问题和矛盾还相当突出和复杂。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地利用民俗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和矛盾,这不但于社会无害,反而有益。现今应积极恢复和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的礼俗和礼制,以新的礼俗和礼制作为国民的行为规范,培养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从而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与稳定。
3.民俗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提倡民俗文化有利于繁荣经济,这已经通过无数次的实践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昔日遍及全国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与近年来被越炒越热的庙会,都是试图通过民俗文化活动扩大财源、增加收入。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我国各地举办各类大型民俗活动有万余次,在民俗活动中创造的经济价值达几十亿元。
4.民俗是抵御文化侵略的防腐剂。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外来文化汹涌而至,对我国人民在思想道德以及文化等范畴的影响不亚于在经济生活方面的震荡。外来文化既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和思想带来新元素,又可以利用它们自身的特点来消融和异化我们的传统和文化,最终使我们丧失本土文化乃至民族特点和属性,正所谓“21世纪的竞争不是经济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如此说来,我们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弘扬我们的民族民俗文化,以自己独有的民俗文化优势赢得新世纪的文化和经济竞争,在世界文明之林抢占重要位置。
1.4 中国民俗的形成与发展
民俗是在人类社会进程中必然产生的,并不断地发生着演变。中国民俗是人类在征服自然、发展自我的活动中逐渐创造的,因其满足社会群体的特定需求而被民众所接受和传承。关于民俗的起源,说法众多,主要观点有劳动起源说、宗教起源说、生活习惯起源说、自然环境起源说等。任何民俗的形成都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由此判断,中国民俗是由于生存需要和心理诉求而产生和发展的。
1.4.1 发展阶段
纵观中国民俗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总体可分为下述三个阶段。
1.史前民俗
史前民俗也称原始社会民俗,是指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以前的民俗。在此时期,原始信仰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深刻的影响。由于人类的认识水平有限,导致对自然现象的崇拜。同时,受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影响,人们在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原始民俗。当时,没有强加在氏族成员身上的国家政权,所有的事务都按照传统习惯处理,社会生活的规范就是民俗,这是史前民俗的显著特点。
2.古代民俗
古代民俗是指从夏王朝建立到鸦片战争以前这一时期的民俗。夏、商、周三代是以古代中原地区各氏族部落的民俗为中心,兼容周围各族民俗,初步形成中华民俗整体格局的时期。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随着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古代民俗进入形成体系化的时期。两汉以后,古代民俗继续发展,至隋、唐达到高度繁荣。宋、元、明、清是中国古代民俗的继续发展与繁荣时期。在此时期,由于各民族间的融合和交流不断加强,古代民俗也日臻完善。同时,因汉族势力在总体上比较强大,所以其民俗始终在古代民俗体系中占据主要地位。
3.近现代民俗
近现代民俗是指鸦片战争以后的民俗。这时的中国处在历史变革的关键时期,国人的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同时西方的民俗也进入中国,与本土的民俗发生交流与融合,不断创造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民俗。当下,中国民俗又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传统风俗习惯的巨变,如何完成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将自身的民俗纳入世界文化格局并在国际交往中并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国民俗文化面临的急待解决的问题。
1.4.2 影响因素
民俗的形成与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地理因素、经济因素、历史因素、宗教因素等,这些因素决定着民俗的形成及特点。
1.地理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人们的社会生活区域,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系、物产等自然因素。人类社会同它所处的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活在特定区域的群体,其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就不能不受制于周围的自然地理条件,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当然也不例外,正所谓“一方水土,一方风情”。我国地大物博,有着复杂的地形、多种的气候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基于这样的空间范围和自然条件所形成的民族风俗习惯,显得丰富多彩并各具特色。但也应该清楚认识到,民俗对自然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选择性,特别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这种适应性和选择性就越发增强,因此不可过分夸大地理环境对风俗的决定作用。
2.经济因素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意识形态的民俗同样依存于社会经济基础,它的形成由社会经济制度所决定并必须要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中国传统社会产业不同,社会生产水平各异,经济条件和特点多种多样,由此必然产生不同的风俗习惯,各民族或地区的生产消费、节庆娱乐、喜好禁忌等习俗惯例都不尽相同。比如游牧民族和农耕社会的民俗有显著的差异。再如北方地区“逐水草而居”,穿皮衣,吃牛羊肉,骑马驰骋;南方地区多事蚕桑,饭稻羹鱼,善用舟楫。丰富多彩的民族风俗成为各民族经济生活的投影和折射。
3.历史因素
民俗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出现过许多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人们为铭记或怀念这些人物和事件,形成了与其相关的各类民俗,以表达缅怀、纪念、祝福、希冀的情感。当然,在民俗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阶级和政治的影响,当权者或是利用落后的民俗愚弄百姓,或是使用强制的手段改变原有民俗,以适应统治需要。许多带有浓厚迷信色彩的民俗事象便属此类。
4.宗教因素
民俗的产生与人类的认识水平以及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精神心理状况有密切关系,尤其受宗教信仰的影响甚深,特别是远古的民俗,无不打着宗教信仰的烙印。例如:生产性节日及习俗的形成通常源于古代的农业祭祀,反映出人们对生产性自然节令的认知和利用,但这最初都属于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范畴;丧葬习俗方面的宗教色彩是最引人注目的,反映出古人对不死的鬼魂崇拜的宗教观。事实上,有的民俗完全是由宗教演变而来的,有的民俗则是宗教规范的组成部分,有的民俗与宗教相互交织。但是二者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不可混淆。
中原四大古都展现民俗文化魅力
“鼓”舞商都、河洛“大观园”、宋韵开封、梦回殷商……2011年春节,跨越千年的中国民俗“大观园”在古都郑州、洛阳、开封、安阳上演,场面热闹非凡、魅力无限。
2011年,郑州的春节可谓年味儿十足,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花样百出的民间绝活、历史悠久的民俗风情……可谓天下大奇,包罗万象。当日,一场以“鼓舞大中原、送春进万家、万民同乐”为主题的商都民俗庙会,在千年文庙、城隍庙和郑州大众生态健身园一起“擂响”。在商都民俗庙会上,喜庆、可爱、吉祥的庙会主题雕塑“玉兔”、“年”、“春神”受到民众的热捧,人们纷纷与其合影。其中,共同击响“中原第一鼓”成为当日活动的最大亮点。
在古都洛阳,一场以“逛河洛文化庙会,览古都民俗风情,尝洛阳民间小吃,造节日欢乐气氛,扬中华文化精粹,祈福民强市愿景”为主题的文化盛宴在隋唐城遗址“大观园”开锣,精彩纷呈,韵味十足。河洛大鼓、海神乐、二鬼摔跤、宫廷乐舞等“非遗”表演,舞狮、舞龙、老司官、抬花轿、高跷等民间文艺表演,捏泥人、川剧变脸、头开钢板民间杂耍以及俄罗斯马戏等特色表演,热闹非凡,让人目不暇接。
与节目丰富的洛阳相比,古都汴京开封的“年文化”宋韵弥漫,民俗文化、民间文化、庙会文化、灯会文化无不充满着“大宋文化”的气息。据主办方介绍,在中国翰园、万岁山游览区举行的庙会,主要以展现大宋传统年文化民俗为主题,庙会活动由传统的祭祖大典、新年祈福仪式、宋都年俗体验、传统戏剧展演、实景武侠剧演艺、大宋酒文化展、书画印碑刻展、民间工艺品展、真人雕塑展、美食小吃展等十大系列活动构成。在清明上河园举行的宋文化民俗系列剧目表演与大巡游、民间手工艺纪念品展、民俗花灯展、元宵节焰火晚会、美食名吃汇展等系列活动,同样以“大宋文化”为主题。此外,在开封龙亭、大相国寺、开封府、天波杨府等旅游景区,也集中展现了昔日汴京的繁华兴盛以及灿烂多姿、独具特色的大宋文化。
“梦回殷商,百姓舞台”是殷商古都安阳民俗活动的特色。春节期间,民间游艺、广场戏剧、文艺下乡、民间艺术会演、木板年画现场制作等地方特色节目,让民众感受到了欢乐喜庆、祥和文明的春节氛围。
1.5 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民俗是特定地区群体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旅游产业有“无烟产业”之称。改革开放以来,为大力发展经济,全国各地充分利用地区资源和民俗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独具区域和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产业。民俗是旅游产业的载体和推动者,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1.5.1 民俗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就是令游客感兴趣、能够吸引游客的各种元素,是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赖以存在的基础。旅游资源的范围十分宽泛,就其结构来说,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其中,人文旅游资源是指人类自身所创造的以及在历史和现实中所形成的各种吸引游客的资源,可细分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较早,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相对滞后,因此如何又好又快地发掘、保护和利用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是旅游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我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容丰富,门类齐全,地域覆盖面宽广,地方色彩浓厚,民族特点鲜明。异彩纷呈的民俗事象中蕴含着诸多令异地游客感兴趣的元素。比如奇巧精妙的建筑和居住民俗、隆重热闹的节庆民俗、优美动人的游艺民俗、别具特色的饮食民俗,以及各类宗教信仰、婚丧嫁娶、接人待物等民俗,都各有特色,是旅游文化的重要景观,是可开发利用的优质旅游资源。当然,并非所有的民俗事象都是旅游资源,只有那些风格鲜明、独特、奇异的风俗习惯才能唤起异地游客的兴趣。当前,以民俗文化为内容,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已成为旅游的热点。而许多其他类型的旅游活动也都尽可能地与当地民俗相联系,以增加和突出当地特色。同时,有些地区的旅游活动经过不断发展,本身已经成为民俗的组成部分。民俗旅游资源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而独具魅力,推动着民俗旅游的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说,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游客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的生活事象,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标,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目前,国际旅游市场消费正向高层次发展,游客已不再满足于观光度假式的旅游,而是更加注重在当地参与各种活动,亲身体验异质文化带来的特别感受,进而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增长知识,并得到身心的愉悦,因此探寻和体验异域风土人情的民俗旅游正在逐渐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主流。在我国,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民俗旅游已与山水风光旅游、文物古迹旅游构成了三大系列产品,且最具开发潜力。
民俗旅游大有文章可做
民俗作为无形的文化资源,呈现出巨大的吸引力。民俗旅游是民俗文化的延伸和展示,深厚的民俗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为民俗旅游奠定了发展基础。民俗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民俗旅游大有文章可做。
站在国家和民族高度来看,民俗旅游是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我国拥有56个民族,华夏文明绵延5000多年,孕育着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娱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丰富的民俗内容,其深厚的文化蕴涵、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色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调查表明,在来华的美国游客中,主要目的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感兴趣的却达56.7%。民俗旅游已成为满足外国人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
从旅游角度来看,民俗旅游是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民俗展现给我们的,除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外,更多的是对历史的回忆。民俗旅游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体验文化情调,这种体验是活生生的、真实的。民俗活动是当地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化石”,传承着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文化智慧,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自然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集中体现。民俗活动的参与性强、情趣无限,给游客带来的是文化上的享受,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具有经济的“外壳”和文化的“内涵”,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各地的传统民俗脱掉了“下里巴人”的帽子,被视为民族传统文化,并开始向外来游客展示其本土形象。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民俗村、民俗园数不胜数,许多已经消失的民俗事象也被挖掘展现出来,并被策划、包装成为动态性、参与性的旅游产品。
尽管民俗旅游方兴未艾,许多城市、乡村也打着民俗旅游的旗号发展旅游产业,但从实效来看,民俗旅游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流于形式。民俗概念对旅游产业的增值效应并不明显,民俗文化资源局部利用得多,整体开发得少;单个展示得多,系统组织得少。民俗文化资源的优势没有得到深层次的发掘整理,未形成流动着民俗文化情愫的旅游景观体系,旅游活动依然是低端的餐饮、住宿、景点游玩等的组合。同时,民俗旅游的吸引力有限,本地游客居多,外地游客寥寥。除为数不多的全国性民俗节庆活动外,许多地方民俗活动知名度低、市场影响力小。由此可见,虽然民俗旅游前景广阔,但道路仍是艰辛和曲折的。
1.5.2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旅游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并与民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影响着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正面影响
从积极方面来看,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正面作用主要包括三方面:能够促进民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能够推动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有助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首先,民俗旅游以文化事象作为吸引和承载,激发着游客的兴趣,通过游客的亲身体验,可以实现旅游主客体的双向交流,满足旅游者休闲、探奇、求知等需求。在旅游过程中,游客既能够感受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又能够带来原居住区的风俗习惯,可以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播交流和融合发展。现代旅游对民俗文化的传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游客每次的旅游活动实际上都是民俗文化的传播过程。
其次,民俗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任何民俗都是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变迁的。特定地区的旅游开放,能促进民俗文化涵化,推动传统民俗文化向现代化转型。所谓“涵化”,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在接触过程中,互相影响并采借,接受对方文化特质,不断增加文化的相似性。随着游客的涌入,会带来外界的文化和信息,影响旅游目的地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就正面影响而言,旅游活动会将现代文明带进相对闭塞的地区,打破封闭状态,共享文化成果,促进生活方式发生变迁,加快民俗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最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要求人们“开源节流”,即不仅要开发新的旅游资源,而且要保护和发展原有的文化资源。事实上,在科学合理的指导下,旅游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唤醒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性、提高民俗文化价值、增强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豪感等。开发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过程,又是不断被价值化的过程。旅游作为民俗文化经济价值的转换器,在转化价值的同时,也承担着宣扬和保护民俗文化的任务。根据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依托的文化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因果与依存关系,开发民俗旅游首先要保护民俗,其次才是发展旅游经济,否则就是杀鸡取卵。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民俗文化采取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策略,挖掘和整理各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使得本国和本地区的旅游产业更具特色和魅力,也使得那些极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能够永世流芳。
2.负面影响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旅游目的地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其主要表现在:旅游可能将民俗文化同化和庸俗化,对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冲击,同时散播腐朽的生活方式,造成传统道德观念的丧失。
首先,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会随着游客的涌入受到异族或异地文化的冲击而逐渐被同化、淡化甚至最终消失。旅游目的地经常为追求商业利益而过分宣传,使得原本淳朴的民俗文化失真,被歪曲和亵渎;有时更是为了迎合部分游客而着力渲染低级下流的内容,使得民俗文化庸俗化。
其次,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目的地的民俗传统文化被推上商业市场的舞台。许多民族文化成果或被压缩,或被删改,失去了传统的意义和价值。同样是由于利益驱使,诸多传统工艺品粗制滥造,也已非原来的品质。此外,异质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与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除驱赶本土的传统文化价值外,还影响淳朴的民风,使人们产生崇洋媚外的思想,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最后,游客既能给旅游目的地带来积极有利的影响,也会带来腐朽落后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并在旅游目的地广为传播,对当地的社会文化产生严重影响,造成优良传统的丧失。
民俗旅游开发的策略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旅游事业的日益发展,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民间古老文化、传统风俗的形象再现,能迎合和满足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们的求新、求异、求知、求同和寻根的心理需求。
1.因地制宜,挖掘、开发和建设各具特色的新景观、新产品。不同地区的民俗元素各有特色,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要依靠当地所拥有的固有资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从当地的资源特点出发,利用本身所特有的优势,深度挖掘当地的民俗旅游资源,并展现当地的生活现实。这既包括对新开辟的旅游区中民俗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包括对原有的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建设;既要保持古朴的民风、特有的风情,又要让现代生活中新的民俗脱颖而出。民俗旅游开发要突出特色,不能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应就地取材;同时不能曲高和寡,要符合大众口味。如此才能吸引更多游客,占有更大市场。
2.自然风光、文物古迹与民俗文化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民俗文化有其特殊性,需要用特定的活动载体来引导和体现。举办民俗节会活动,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节会活动可以分为两类:或是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或是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民俗文化资源具有可移性的突出特点,这使得民俗旅游活动除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外,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景区和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从而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要将市场认可度高、影响力大的典型民俗集中于某个地方表现出来,并兼顾大众消费者的兴趣,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让游客用最短的时间、走最少的路程、花最少的钱即可领略到较多的民俗文化。
3.采取相对封闭措施,防止被同化。游客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流和影响是相互的,但事实上由于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影响远大于他们接受到的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影响。因而,对于旅游目的地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来说,易遭到异质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导致地方文化的独特性被削弱。要避免这种消极作用的产生,就应采取慎重的态度和相应的防范对策。采取相对封闭的措施、坚持民俗旅游民众办,是抑制同化的有效方法。这样既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体现民俗旅游真正的民族味、朴实感、亲切感,又能保证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相对神秘性,刺激区域旅游动机的产生,带来更多的客源。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保持个性。民族地域特色和古朴鲜活的个性,是民俗文化赖以流传至今的生命之源。民俗文化贵在原生态,它让人们在享受文化带来的愉悦的同时也能感悟到人类祖先对生活的追求和热爱、生存意志的不屈与坚强,从而留下深刻的审美印象。二是要走近百姓。民俗起源于民间,民俗要与旅游互动,最重要的是让民俗真正走近百姓。目标定位应先以本地人为主,多展示本地区的民俗,让老年人重温,让青年人认识。只有充分认识当地传统文化的价值,才能主动去挖掘本地区的民俗文化,积极对外宣传本地区的“特色”。
4.高品位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防止“庸俗化”。民俗旅游开发要保证具有魅力的民俗文化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保护,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旅游地民俗风情资源的现象,扼制低格调、标新立异、生搬硬套而造成的民俗庸俗化现象。高品位开发是指旅游目的地在民俗资源开发上,要正确把握本地区的资源特色,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旅游环境,把独特的民俗风情展示出来。开发建设民俗旅游资源,就应当对当地民俗资源进行充分地调查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开发方向,确定文化定位,尽最大可能挖掘出当地民俗资源的潜力。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要形成品牌。民俗旅游产品既要保持传统民俗文化的本性,又要具备震撼人心的形式美,使游客在感受浓郁的民俗风情的同时,能够得到精神享受,产生精神层次上的“兴奋”。这就要求旅游目的地要抓住资源的特色和自身的优势,选准项目,使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摆脱闲置或游离的状态,与资金资本相结合,从而打造出民俗旅游名牌产品。
分析研究乡村民俗旅游
1.组织学生探访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村或农家乐,或借助专业实训教室、多媒体课件创设模拟实践环境。
2.将学生平均分成若干组。每组学生根据现有资料和所处环境,并结合所学内容,对民俗文化村或农家乐的民俗旅游活动进行分析,其中要特别突出民俗的特点和功能以及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并制作成PPT.
3.请每组学生轮流发言和演示PPT,鼓励学生进行适当发挥,并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
4.每组学生模拟演示时,其他学生要注意观察并给出评价意见。
5.通过录像回放,请学生对每组实训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点评。
6.教师总结每组学生演示过程中的优缺点,挑选表现出色的学生重新模拟示范,并将实训表现计入课程考核成绩。
1.王弘力:《古代风俗百图》,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
2.穆子尧:《中外传统习俗1001》,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3.http://www.chinesefolklore.com/.
4.《中华民俗大观》(8DVD),济南,齐鲁电子音像出版社,2009.
5.卢鹏:《民俗在现代旅游中的三大功能》,载《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3).
1.选择当地知名的民俗旅游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并根据需要收集相关资料,撰写调研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2.拜访已经参加工作的导游,听取他们的意见,掌握当前游客在民俗文化方面的需求,为民俗文化课程的学习提供指导。
1.传统民俗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举例说明民俗文化的特征和现代社会功能。
3.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4.阐述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之间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