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旅游民俗文化
41897700000004

第4章 舌尖上的五味杂陈——饮食民俗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

《舌尖上的中国》:一个民族的情感共鸣

辣、鲜、咸、甜,红椒、紫菜、黄鱼、海参,爆炒、慢炖、白煮……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一周的时间内玩了场“吃货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人守在电视荧屏前,看得食欲大振、口水涟涟。

各色美食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播出后,“舌尖上的中国”便成了新浪微博的热门关键词,其风头更是力压美剧《绝望主妇》、韩剧《屋塔房王世子》等热播剧,成为连日来微博的“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甚至让那些“不看电视很多年”的“80后”纷纷锁定每晚22:30的央视一套,坐等这部传说中的“吃货指南”。更夸张的是,这部纪录片引发了“吃货效应”。来自淘宝网的数据显示:自2012年5月14日开播后一周内,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高达400万次,片中出现的毛豆腐搜索量甚至增长了48倍。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第一集介绍云南火腿之后,某淘宝店产生33笔订单,其中32笔产生于节目播出当晚。据说,有不少吃货是按图索骥,边看电视边下订单。

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说:“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但比起片中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画面,这部纪录片更为人所称道的是它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这一点在《舌尖上的中国》的海报上也有体现——既是筷子与肉,又是远山近水与轻舟。美食和美食背后的人与事,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韵味。

陈晓卿说,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揭示出中国是个大一统的国家。”陈晓卿认为,《舌尖上的中国》关心的正是人与食物的关系。

“《舌尖上的中国》这类片子其实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因为爱中国饮食,所以更爱中国。”资深媒体人陈女士在微博上这样写道。

“其实它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探讨当今社会中人类该如何善待食物、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文化学者胡野秋这样评价《舌尖上的中国》。

陈晓卿表示,目前在海外纪录片市场分类里,美食旅游类节目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中餐享誉海外,用美食讲述百味人生,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讨论一个国家的变迁,“这是中国真正软实力所在,没有任何阻碍,可以达到全世界”。

饮食不仅是吃什么、喝什么,而且它对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情感、思想观念产生着作用和影响。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中国各地美食为主要内容,反映了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这部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纪录片,远不只是一部美食纪录片,它带给了人们超越美食的享受与思考。片中那些令人垂涎的各色美食背后展示了中国无比丰富的特色食材及精湛考究的烹调工艺,体现着中国美食的特有气质,映射出炎黄子孙的智慧与情感。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人们日常饮食的流变,各地、各民族的饮食民俗都渗透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1.概述日常食俗、茶俗、酒俗的主要内容。

2.识记主要地方菜系的特色。

3.编写主要传统节日饮食民俗解说词。

“吃了吗?”“您吃了吗?”这些中国人见面的问候语令不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很是困惑。老子在《道德经》中描述人民快乐生活的样子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最离不开的是食。饮食是人类的本能需要和生存基础,也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可以说人类正是因为寻找食物而逐渐从猿进化成为人的,正是在不懈地利用与开发食物资源中得以进步和发展的。我们的祖先经历了草木果腹、茹毛饮血的蛮荒岁月,开始制造工具源于获取饮食,火的利用源于改善饮食,陶器的创造也是源于饮食的需要,后来作为国家政权象征的礼器——鼎,最初也是人们用来煮肉的炊具,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饮食从生食到熟食再到烹饪的历史轨迹。

饮食民俗也称饮食风俗或食俗,是人们在食事活动中长久累积形成并代代相传的风俗习惯。饮食民俗还是一种文化标记,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反映着人们的性格特征、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人常说的“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以及“吃了吗?”的日常问候语,道出了饮食对于中国百姓的意义和中华饮食的特色。中国地大物博,食物原材料极为丰富,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不同地区和民族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在长期的历史传承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民俗。在当今日益发展的旅游业中,饮食民俗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以其强大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中外游客。

2.1 日常生活食俗

日常生活食俗是指人们的日常饮食习俗,主要包括食制、进食形式、食具、饮食结构等方面。

2.1.1 一日三餐

孔子曰:“不时,不食。”其意思就是不该吃的时候不吃,吃饭是有时有点的。食制的形成,与自然规律、人的生理需要、体力和劳作安排等相合。在远古,茹毛饮血的时代并无食制,人们的饥饱也无定时。殷商时,形成了两餐制,甲骨文中有“大食”、“小食”之分,分别是指一天中的朝、夕两餐,相当于现在的早餐和晚餐。古时候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午睡习惯。《论语·公冶长》记载:“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说的是学生宰予白天睡觉,孔子大怒,因为在那个时代,“宰予昼寝”必是在两餐之间,而两餐之间是做事劳作的时间。古人重视早餐,“大食”后出去采集、狩猎、农耕,晚间归来用“小食”垫补,而且多是吃早上剩下的食物。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改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东周的贵族阶层率先开始采用一日三餐制,到汉代时,民间也有了早餐、午餐、晚餐之分。当时人们在天微亮时吃早餐,称作“朝食”;中午吃午餐,称作“昼食”;申时即下午三点至五点吃晚餐,称作“餔食”。三餐制形式从此基本固定下来。

三餐制已经被普遍采用,成为人们日常饮食的惯制。但两餐制仍有保留,例如:历代的贫困人家只能吃上两餐;在食物匮乏的年代,采用两餐制,还提倡“早吃干、晚吃稀”;有些部队仍保留着在休息日只吃两餐的习惯;有些地区常年采用两餐制,如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的一些山区仍是一天吃两顿饭,晚饭一般不另做而是吃早上的剩饭且多是稀食;北方有些地区在农闲季节有一日两餐的习俗,而在农忙季节会安排一日四餐。

2.1.2 围桌合食

围桌合食是中国饮食的重要传统习俗之一。美味佳肴放在餐桌中央,大家围坐在餐桌前,共食一盘菜,共喝一盆汤,甚至同时下箸,热闹、亲密,其乐融融。一般以为,合食制是中国特色,分餐制包括刀、叉、勺等餐具是西方的“专利”。按现在的饮食观念,为了健康、卫生等,国宴已实行分餐制,社会上也倡导用公筷、倡导分餐。其实我国的进食方式经历了分餐制到合食制的演变。

与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相比,围桌合食的传统并不古老,仅千年有余。隋唐之前,人们长期采用分餐进食的方式,一般是席地而坐,面前摆一张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低矮的小食案,食案上只放置简单轻巧的食具。小食案、分餐方式在史前时代末期就有了,而合食制大致起于唐代。这体现出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相互影响和促进,人们使用家具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饮食方式的改变,而合食制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烹饪技艺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中国菜色、香、味、形俱佳的特色。

与饮食习俗有关的成语——举案齐眉

举案齐眉,出自《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案指食案,“无足曰盘,有足曰案”,古代承托食物的盘加上三足或四足便是案。妻子给丈夫送饭时把装有饭菜的托盘举得与眉毛一样高,即“举案齐眉”,后用来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合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一桌的美食,既是人们品尝、欣赏的对象,又是人们交流感情的媒介。有意思的是,在唐朝,合食制成为潮流,被普遍采用,人们坐着椅子、围着桌子,而食物仍是一人一份,也就是以合食之名行分餐之实,这很像当今的会议餐、商务餐或单位的食堂,自取食物后围坐食之。其实,这正是当今我们倡导的一种进食方式,或许将成为我国进食方式改革的趋势。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不仅用于分析天下大势,也许能在我国饮食习俗的演变上得以验证。

2.1.3 筷子文化

如果谈及中西餐的最大区别,我们首先想到是用筷子和用刀叉的区别,这已成为两种不同饮食文化的标志。中国的食具如碗、盆、盘、筷子、勺等,其中最具民俗特色的当然非筷子莫属。

我国古代就曾以刀、叉、勺进食,但是与西餐餐具没什么联系。由于刀、叉、勺使用时的某些不便,后来便用两根细长之物夹菜,这就是筷子的雏形。筷子,古代通称为“箸”。《礼记·曲礼》上说“饭黍毋以箸”,意思是吃米饭、米粥是不能用筷子的。食具有分工,匕(餐匙)与箸配合并用,这种用法沿袭了下来,只是现在生活节奏加快,演变为只用一双筷子,不太讲究匕与箸的分工了。考古发现有属于商代的铜筷和较名贵的象牙筷,《史记》有“纣始为象箸”的记载,说明至少在商代就开始使用筷子了。汉代时,筷子流行,被普遍采用,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餐具。

有学者按食具将世界分为三大文化圈:筷子文化圈,即中国文化圈,也称儒学文化圈、儒教文化圈;刀、叉文化圈,即西方文化圈,指今天的希腊、罗马和欧美文化圈;手指文化圈,即抓食文化圈,包括东方文化圈的印度文化圈和伊斯兰阿拉伯文化圈。

筷子是中国人发明的食具,代表着东方文化。我们每日三餐都要使用的筷子,看似简单,却高深玄妙,饱含丰富的逻辑和深刻的道理,可谓“小小筷子,大有乾坤”。梁实秋在《圆桌与筷子》中说:“筷子运用起来可以灵活无比,能夹、能戳、能撮、能挑、能扒、能掰、能剥,凡是手能做的动作,筷子都能。”与刀、叉切割食物时的机械、较劲相比,筷子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选择性,夹什么菜,夹多夹少,无论饭菜是什么形态的,条、丝、块、段、球、片、丁、末、蓉,都能夹得又准又稳,随意且灵巧。筷子以不变应万变,人们用餐时从始至终使用一双筷子,不像西餐的刀、叉,每道菜都要更换。在高档餐馆用餐时,服务员会帮客人更换餐盘,但从不会更换筷子。用刀、叉进食,双手开弓,显得忙乱,不够从容,而筷子只占用一只手,使用时悠然自得。中国人用筷子,被外国人惊叹为绝技,视为古老东方的智慧活动,还带有些许神秘色彩。

筷子取材多样,制作简单,可选用象牙、金、银、铜、铁、骨、木、竹,包括现在的复合材质。样式上,早期的筷子不分上下,是粗细一样的圆棒形;西汉普遍使用区分首足的筷子,首部稍粗,足部稍细。筷子这种方首圆足的标准造型,便于抓握,便于夹食,从明代定型并沿用至今。除了用于特殊用途,筷子的长度变化不大,基本为20~25厘米。筷子的使用与中国烹饪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试想涮羊肉,不用筷子怎么涮?不仅要用筷子夹食,而且要用筷子掌握涮肉的火候,特别是涮毛肚,还有“七上八下”的说法,即用筷子夹着生毛肚反复入锅、出锅,这样才能确保毛肚脆嫩的口感,否则非生即老,如此动作若用刀、叉,后果不堪设想。

阿拉伯有句谚语:智慧寓于三件事物之中:希腊人的头、中国人的手、阿拉伯人的舌头。使用筷子时,人体的30多个关节和50多块肌肉随之活动,并刺激大脑神经,可使人心灵手巧,有益于身心健康,幼儿用有利于开发智力,老人用有利于健康长寿。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中国参加抗日战争的白求恩大夫,说每个中国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都可能成为出色的外科医生。就是因为看到了八路军战士熟练使用筷子吃饭的情景。

外国人学用筷子很难,中国人不用筷子很别扭,包括吃带骨架的肉、难夹的豆子,仍不好意思下手抓食。有人说要想体验中国文化,须首先学会用筷子。在餐桌上,筷子还有独有的调节就餐氛围的作用,用筷子让菜、布菜,你来我往,欢快、和美。筷子体现着中国人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整体观和综合思维方式,体现着天人合一、人际和谐的和合思想观念。总之,物理学的原理、艺术的表现、哲学的内涵尽在两根筷子之中。

当然,用筷子也有一些礼仪与禁忌,用餐时需注意:筷子要成双使用;筷子要整齐顺放在桌子上,不能长短不齐或十字交叉摆放;不能用嘴嘬舔筷子;与人交谈时,要放下筷子,不可一边说话一边舞动筷子;不能把筷子竖插在食物上,因为这种插法是用于祭奠死者的;不可用筷子剔牙、挠痒或是用来夹取除食物以外的其他物品;不可用筷子敲击碗、盘;筷子掉在地上是失礼的表现,要尽量避免。

中国人为何多以右手执筷

谜面云:“兄弟两个一样长,进出厨房总成双,千般酸甜与苦辣,总是他们第一尝。”谜底为“筷子”。中国人一般以右手执筷,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控制一根筷子,另一根筷子固定不动,配合着运动的筷子夹持食物。小孩学用筷子是家人“手把手”教的,并需反复练习。《礼记·内则》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周代的进食礼仪规定,当孩童学习用筷子进食时,要教他用右手拿筷子。看来中国人右手执筷的传统习惯是周代进食礼仪的沿袭。至于为什么是右手执筷进食,在《礼记·曲礼》中也能找到相应解释:“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胾(zì),指切成大块的肉。羹,在上古时指带汁的肉,后来才表示汤。这里所说的是周代的进食礼节,左边放菜肴右边放大块的肉,主食放在人的左侧,羹菜放在人的右侧。而羹菜需用筷子进食,为进食方便,所以要用右手执筷。

2.1.4 主食及副食

饮食结构是指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的主食、菜肴和饮料的配制方式。因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的影响,我国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其饮食结构往往有很大的不同。

提到饮食结构,我们习惯上称粮食制品为主食,菜、肉、果类食品为副食。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产生了主副食搭配、平衡膳食、营养全面的饮食观念:将赖以充饥的、为人体提供大部分营养的、用谷物制成的熟食作为主食,《黄帝内经》中就有“五谷为养”之说;与此对应,《黄帝内经》又说“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明确地把果、肉、菜列为辅助食品。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五谷、五畜、五菜、五果等概念。《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中说:“五谷:糠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对于“五谷”的定义,历史上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指黍、稷、菽、麦、稻(《周礼·职方氏》);另一种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豆(《淮南子》)。逐渐形成共识的“五谷”之说,是指稻、麦、黍、稷、菽五种粮食作物。如今,“五谷”或称“五谷杂粮”,泛指各种可作为主食的粮食作物,包括谷类(如水稻、小麦、玉米等)、豆类(如大豆、蚕豆、豌豆、红豆等)、薯类(如红薯、马铃薯)以及其他杂粮。“五畜”是指牛、狗、猪、羊、鸡,现在泛指畜、禽、鱼、蛋、奶之类的动物性食物。“五菜”是指葵、韭、藿、薤、葱,现在泛指各类蔬菜。需要指出的是,古代的荤菜是指有刺激性气味的菜品,与现在荤菜的概念不完全相同。“五果”是指枣、李、栗、杏、桃,现在泛指各种干鲜果品。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谷物为主,即以“五谷”为主食,辅以各种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南方主产稻米,一直以大米为主食。北方主产黍、稷、麦、菽,小麦是主要粮食品种,以面食为主食。我国面食品种花样繁多,便于制作、贮存和携带,有“国食”之称,常见的有馒头、饼、面条,带馅的有饺子、包子、馄饨、馅饼,还有烧饼、油饼、油条等。很多北方人吃米饭觉得吃不饱、不经饿,而南方人觉得米饭才是真正的饭,面食只能作为点心。西北、北方少数民族则以肉食和乳酪作为主食。东北地区生产大米且因生长时间长而米质上好,比南方产的稻米好吃得多,但有趣的是东北人将久负盛名的大米卖到其他地区,自己却不大喜欢吃。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我国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古人认为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除膻。热食不仅是中国饮食的习惯,也是中餐的灵魂。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烹调精致而闻名,大约从魏晋起,逐渐形成了煮、烹、煎、炮、炸、卤、糟等一系列的烹饪技术,食品制作讲求色、香、味、意、形并重。在日常生活中,用来制作菜肴的原料主要有蔬菜、鱼、肉、禽、蛋和调味品等。在口味上,北人嗜葱蒜,喜盐、口重;蜀湘嗜酸辣;粤人嗜淡,口轻;江浙嗜糖,喜甜食。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的搭配和烹制,形成了我国风格各异的烹调艺术,形成了不同的地方菜系和民族风味饮食。

我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谷食多、肉食少的饮食结构。《孟子·梁惠王》载:“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见吃肉之难。我们习惯上把菜肴分为素菜和荤菜,以前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期才能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总体来看,北方的猪肉、禽、蛋所占比重较大,西北地区的牛羊肉、奶酪较多,南方沿海地区的水产品较多。从菜量来看,南方多数是少而精,菜肴品种相对丰富,喜欢煲汤、调羹,并作为一道菜上桌,而且广东、福建一带是在饭前喝汤;北方的菜量一般是多而粗,比较喜欢“一锅掀”的炖菜和口味浓重的红烧菜,喜欢熬粥,而且无论是粥还是汤,都习惯在饭后食用。饮料在饮食习俗中也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一般有茶、酒和奶,其中以茶和酒为主。至今我们的饮食仍保持着主副食结构的基本特点,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升,饮食结构在不断优化,人们将更加重视膳食搭配、营养的全面均衡。

浓郁的民族饮食特色

蒙古族以畜牧和狩猎为主,餐饮离不开肉和奶,牧区以牛羊肉和奶酪为主食,喜吃烤肉、烧肉、手把肉和奶豆腐等,爱喝烈性酒、奶茶、砖茶;农区则以米、面为主食,爱吃包子、饺子、馅饼和炒面等。蒙古族的日常饮食最离不开的是奶茶和奶豆腐。奶茶由砖茶、黄油、炒米、鲜奶熬制而成,浓郁鲜香。奶豆腐用发酵的牛奶加热成奶团,风干成型可以保存很久,适合在漫长寒冷的冬季食用。

藏族主要以青稞、小麦为主食,牧民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食。其日常主食是糌粑,做法和吃法都很有特色,将青稞炒熟磨成面,吃时用酥油或青稞酒拌和,捏成小团,再加上一点酥油和奶渣。奶制品有酥油、酸奶、奶渣、奶酪,酥油茶每日必不可少。酥油茶、糌粑和青稞酒是藏族饮食中的“三宝”。其餐具是一把小刀和一只木碗,一般不用筷子,吃糌粑、吃肉都习惯用手抓食,不乱用别人的碗,也不用自己的碗在别人家缸里取水。一些藏族人有的在吃饭前先用手沾上酒或茶在桌上点三滴,表示供佛。

维吾尔族以面粉、大米为主食,肉食以羊肉为主。其常见的面食是一种烤制的面饼——馕,喜庆节日或待客则吃“抓饭”,“羊肉抓饭”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食物。维吾尔族人喜喝奶茶、食奶油,饭前饭后习惯洗手漱口,吃饭时将“饭布”铺于炕上,然后一家人围坐就餐。

哈萨克族的主食主要是牛肉、羊肉和马肉,还有馕、面条和抓饭等,他们最喜欢的食物是“金特”,即用奶油混合幼畜的肉,装进马肠中蒸熟;还有“那仁”,即用碎肉、洋葱加香料,搅拌蒸熟。

黎族以稻米为主食,辅以木薯、红薯。黎族人习惯将稻穗直接储存于仓中,吃时一把一把拿出来放入木臼中脱粒,叫做舂米。米现舂现煮现吃,所以黎族妇女每天早起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舂米。黎族男子多嗜烟酒,习惯用陶缸盛酒喝,用竹制水烟筒吸烟;黎族妇女喜嚼裹着贝壳灰和青萎叶的槟榔。

畲族的饮食以稻米、红薯、面粉、豆类为主,喜欢吃大米和番薯丝先煮再蒸的番薯丝饭。畲族人饮茶的传统习惯是做客时喝茶要喝两碗以上,有“喝一碗是无情茶”的说法,还有一种说法叫做“一碗苦,二碗补,三碗洗洗嘴”。畲族人喜欢喝酒,家家以有酒喝为生活好的标志。

2.2 节日时令食俗

历史悠久的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在不同的节日,人们往往食用不同的食品,长此以往,沿袭为俗,节日饮食成为这些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节日饮食与日常饮食不同,吃的东西不一样,更重要的是吃的意义不一样。王仁湘先生在《饮食与中国文化》中提出:“人们平日的饮食,多半为口腹之需;而岁时的享用,则主要为精神之需。节令饮食活动,是文化活动,也是社会活动。”特别是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可以说节日饮食吃的不只是食物,还有文化的意蕴和生活的快乐。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最为重要的是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这三大传统节日的饮食习俗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2.2.1 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从腊八、过小年,到除夕、大年初一,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渐近尾声,俗称“过年”。春节期间,阖家团圆,辞旧迎新,欢庆丰收,祈运祝福,饮食都反映着这些主题。旧时的过年习俗是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每天都有说法: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春节前半个月左右,人们就开始采购年货,如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等,都要采买充足。

1.除夕(大年三十)

除夕“一夜连两年”,每当大年三十晚上守岁之时,家家团圆,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鸡鸭鱼肉齐全,而且要上全鱼,寓意年年有余(鱼),好吃的菜肴应有尽有,再配上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等。江南人家年夜饭的餐桌上必备一道炒青菜,青翠碧绿,名为“长庚菜”,有加入各种干鲜果料、香甜软糯的“八宝饭”,一般还要吃汤圆和年糕,而北方人过年一定要吃饺子。至今,北方过年包饺子、南方过年做汤圆的习俗仍然极为普遍。

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饺子融主副食为一体,味道鲜美,被誉为“东方第一美食”。年年饺子年年顺,北方过年吃饺子,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盒子往家转”的说法,到初五“破五”时还要吃饺子。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过年的饺子,馅料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是荤馅;有些地方也吃素馅饺子,取“素静一年”之意,包入四样素菜,叫做“四季发财”,素馅中加入豆腐,吃着有“斗福”之运。人们还会将花生、红枣、栗子、糖、钱币等各种象征吉祥的东西放入饺子馅中,寄托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吃到糖,生活甜美;吃到花生(有长生果之称),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早生贵子;吃到钱币,就是中了“大奖”,财运亨通。

和面、拌馅、擀皮,包饺子的过程热闹、欢快,充盈着种种期盼。北方人除夕包饺子,讲究皮薄、馅大,要捏得紧;包饺子不许捏破,煮饺子不能煮烂;包饺子时要说吉利话,如果准备的面和馅比例不合适,不能说哪个“少”,要说“面多了”或“馅富余了”,如果不小心把饺子弄破了,不能说“破”或“烂”,要说饺子“挣了”,预示来年收成好、挣钱多;包饺子时还要念叨着尚未到家的亲人,盼望他们快些回来。饺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晚上包好,待到子时辞岁时下锅煮食,此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伊始,称作“更岁交子”(饺子)。

唐朝之前,人们将饺子称作“馄饨”,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干吃的,而是带着汤一起吃。这种吃法目前在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人们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此外还有红油水饺、酸汤水饺。历史上饺子曾有很多名称,如扁食、煮饽饽、水点心等,说明饺子流传的地域很广。至明清时,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已在民间盛行。时至今日,饺子早已成为普通百姓的家常便饭,随时随处可以吃到。即便如此,这一年一顿的饺子,这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比拟的家庭盛宴,仍以其深远的意蕴和独有的魅力吸引着炎黄子孙回家、团圆、过年。

过年必吃年糕,南北同风。这一食俗源远流长,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兴盛于明代。年糕又称“年年糕”,取其谐音“年年高”,寓意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南方的糯米,北方的黄米,都可制作年糕,有米香原味的,有甜味的,南方还有咸味的。关于年糕的食用方法,北方习惯蒸、炸,南方除蒸、炸外还可炒食或煮汤。北京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苏州的桂花糖年糕,宁波的水磨年糕,都是年糕中的上品。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年年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

2.元日(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新年第一餐的饮食,不同地区保留着各自的习俗。湖北有的地区的新年第一餐是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要吃鸡爪,寓意“新年抓财”;年轻学子要吃鸡翅膀,方能“展翅高飞”;当家的人要吃鸡骨头,可以“出人头地”。广东部分地区的新年第一餐要吃“万年粮”,做好足够全家人在春节三天中吃的饭菜,寓意“不愁吃喝”;潮州一带吃用米粉和萝卜干油炸而成的“腐圆”,喝芡实、莲子等熬煮的“五果汤”,寓意“生活甜美,源远流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新年第一餐要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湖南的苗族人的新年第一餐要饮甜酒、吃粽子,寓意“生活甜蜜,五谷丰登”。江西鄱阳地区的新年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福建闽南人的新年第一餐要吃面条,寓意“年年长久”;漳州一带要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江浙部分地区的新年第一餐要吃芹菜、韭菜、竹笋等拼配而成的“春盘”,寓意“勤劳长久”。安徽一些地区的新年第一餐每人要咬一口生萝卜,名为“咬春”。山东有的地区的新年第一餐吃各种馍馍、枣糕、粘窝窝,佐以丸子、粉条、白菜熬成的“全菜”,名为“吃全年的饭菜”。河南部分地区的新年第一餐将饺子与面条同煮,叫“金丝穿元宝”(饺子形似元宝)。台湾高山族人的新年第一餐吃“长年菜”,是一种长茎叶、带苦味的荠菜,有的还在菜里加细长的粉丝,意为“绵绵不断,长生不老”。

3.元宵节(正月十五)

清代诗人符曾的《上元竹枝词》描绘了上元节做元宵卖元宵的风俗:“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春节庆典的最后一天。元宵节,南北通吃元宵,寓意新的一年合家团圆、幸福、安康、如意。元宵是用糯米粉制成的圆球状食品,内含香甜的糖馅,也有实心不带馅的,煮、蒸、炸,吃法多样。北方称元宵,馅料以花生、核桃、芝麻、桂花、白糖为主。南方称汤圆,也有“汤团”、“圆子”之称,以加入猪油的黑芝麻糖馅较多,也有咸馅的。南北方元宵的做法不同,北方的元宵是摇出来的,让馅料一层一层均匀地裹上厚厚的糯米面,咬上去比较筋道,米香十足。南方的汤圆是包成的,细腻的水磨糯米粉做皮,包入馅心,吃着滑爽软糯。元宵、汤圆都要文火慢煮,待一个个熟透,浮在汤面上,洁白、滚圆、晶亮、香甜,每人盛一碗,全家人围坐,团团圆圆闹“元宵”,一年一度的春节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2.2 端午节

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最主要的饮食习俗是吃粽子。流传较广的说法是: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传说屈原是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的,每年的这一天,楚人用竹筒贮米,投入江中,祭奠屈原。

粽子,古代称之为角黍。角黍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北方,主要用来祭祀祖先。后来将北方角黍和南方的筒粽统称为粽子。各地区粽子的形状各异,有三角形、锥形、菱形、筒形、方形、枕头形等。北京的粽子,形状一般为三角形,多用江米、黄米,包上红枣、豆沙为馅,也有加入果脯的。苏州的粽子,包成又长又细的长方形,有鲜肉、枣泥、豆沙、猪油夹沙等品种。嘉兴的粽子很有名,外形像枕头,有鲜肉粽子、火腿粽子、豆沙粽子、八宝粽子等。宁波的粽子,多是方形的,有红枣粽子、赤豆粽子、碱水粽子等。

因季节的关系,端午节饮雄黄酒也较为常见,目的是在夏季来临之时避虫祛毒、防病消灾,儿童不能喝酒便在耳朵和鼻孔里抹上一点。江浙一带仍保留着端午节食“五黄”的习俗,即端午节时要吃鸭蛋黄、黄瓜、黄鱼、黄鳝并饮雄黄酒。

2.2.3 中秋节

古往今来,月饼作为合家团圆、欢聚喜庆的象征,是中秋节必食之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圆,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团圆饼等。中秋节吃月饼最早可追溯到周代,源于民间拜月的仪式。相传在中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十五中秋节,也有拜月或祭月的习俗。人们以月饼、各色水果等奉献给月神,祭月仪式后,人们按照长幼顺序分食月饼,据说可以得到神主的赐福与护佑。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芝麻、胡桃,当时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为“胡饼”。唐朝时,月饼初见记载。宋代苏东坡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作。到了明代,月饼成为中秋节正式的节令食品,并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明代田汝成的《西河游览志余·熙朝乐事》中说:“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

过去每逢中秋节,家家自制月饼,称“打月饼”,还相互馈赠。月饼的种类主要分为:广式月饼,莲蓉蛋黄的最受人们青睐;苏式月饼,面皮酥香,馅料细腻,甜咸适口,其中的鲜肉月饼很有特色;京式月饼,自来红、自来白,面皮要加香油,冰糖、果仁、青红丝等做馅,好吃又好看,是北京人的最爱,此外还有五仁月饼、提浆月饼。如今月饼的品种越来越多,无论是馅料还是面皮、造型、包装,花样不断翻新,咸、甜、荤、素,水果的,木糖醇的,各具风味。另有中西结合的冰皮月饼,用牛奶和面,面皮和馅料都是熟的,不经烤制直接食用。此外还有给冰激凌加上脆皮外壳做成圆饼形状的冰激凌月饼。

对于中秋节,月饼是举足轻重的。中秋节的晚上各家要举办丰盛的家宴,家人团聚,共食一块大月饼,取家人团圆之意。现在人们过中秋,很多情况是未必赏月但必食月饼,“城里的月光”常被高楼大厦遮挡,看见月饼就如同看见明月了,难怪人们说:无中秋可以吃月饼,而无月饼则不成中秋。中秋节吃月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传统。

在中秋节饮食中,除了月饼这个主角外,各地还有一些时令特色美食,如:北京人吃应季肥美的螃蟹,福建人吃芋头烧鸭,南京人吃桂花鸭,上海人喝桂花甜酒,杭州人吃莼菜烩鲈鱼,四川人吃烟熏的鸭子,广东人吃糍粑,等等。值得一提的还有山东的即墨,每逢中秋节都要做一种特殊吃食,先用白面摊成煎饼,再加上肉馅或素馅,然后用秫秸卷成筒状蒸熟,当地人形象地称其为“麦箭”,吃时蘸上调料,味道十分鲜香。

2.2.4 其他节令食俗

古时的春节,实际上从“腊八”这天就开始了。腊八节民间有喝腊八粥之俗,用糯米、黏米、绿豆、红豆、黄豆、黑豆、白豆、腊肉剁碎煮成粥,故名“腊八粥”,有喜庆丰收和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之意。西北一些地区,人们不喝腊八粥,而是吃又香又辣的“腊八面”。北方一些地区,还要选腊月初八这天泡“腊八蒜”,除夕守岁吃饺子时刚好用上。虽然在其他时候用醋泡制大蒜未尝不可,但人们还是觉得唯有腊八这天泡制的大蒜最正宗、最地道。时至今日,香甜软滑、营养丰富的腊八粥早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普通、常见的传统小吃了,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还将其制成了罐装即食的方便食品。

腊八也是“佛成道节”,相传释迦牟尼是在这一天食过牧羊女熬制的乳粥恢复了体能,在菩提树下修炼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腊八都用米、豆、枣、粟、莲子等煮粥供佛。清朝的雍正皇帝将北京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后,每到“腊八”便命人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大锅熬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诵经,然后把粥分给王公大臣品尝。如今,北京的雍和宫、杭州的灵隐寺以及各地大大小小的寺院每年腊八节都要施粥,人们早早就排起长队,翘盼得到那一碗不同寻常的“佛粥”。

合四时,重食疗,都是先民留下来的饮食观念和习俗。按季节变化调味、配菜,冬季饮食多炖、焖、煨,味醇浓厚;夏季饮食多凉拌、冷冻,清淡爽口;立秋要“贴秋膘”吃肉;立春要“咬春”吃春饼。还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等俗谚。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食俗。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或馄饨、蒸包子、蒸饽饽的习俗,南方地区有吃米团、长线面的习惯。北方大部分地区夏至要吃凉爽的“过水面”。进入伏天,人们“苦夏”,食欲不振,饮食也要变换花样,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等各种食俗。

2.3 饮茶礼俗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制茶和饮茶的国家,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我国特有的饮茶习俗和礼节。

2.3.1 茶饮概述

古时称茶为“荼”,茶起初是作为一种治病的药材。相传茶是神农氏发现的,《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说的是神农氏“尝百草”感到不适,偶然尝到了一种青翠、汁浓、气味芬芳、带有苦涩的叶片,顿时神清气爽,这就是茶叶。茶也曾作为食材,或入菜,或做成茶粥。现在也有用茶来烹制菜肴的,如龙井虾仁、樟茶鸭、茶叶蛋等。在茶叶原产地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以茶当菜,还有腌制茶叶佐餐的习惯。

茶真正成为“国饮”,得益于数千年来难以数计的无名氏不断地栽培和更新,由嚼青叶发展为采叶焙制,由采叶焙制改良为煎烹饮啜。通过如此的尝试、发明和改良,才使这一深具民族性的饮料能流传千古而为世人所饮用。

茶作为专用饮品,是从西汉开始的,但并不普及。唐时称茶为“茗”,陆羽著的《茶经》是我国第一部论茶的专著,当时饮茶风气流行,种茶区域由最早的西南地区扩展到长江流域、华南等地,茶产量的提高促使饮茶习俗发生了变化,以茶叶煮汁解渴的“羹饮”方式变为细煎慢品。陆羽将修身养性的理论引入茶道,认为饮茶是一种精神享受,饮茶者在煎饮的过程中可以澄心静虑而获得美的享受。可以说,陆羽及其《茶经》丰富和促进了我国的饮茶习俗和茶文化。到了宋代,各地茶肆兴起,百姓家家备有茶茗,饮茶风俗遍及大江南北,包括北方的党项族、契丹族也离不开茶了。当时的茶叶与米、盐一样,成为生活必需品,士大夫们还将饮茶融入琴棋书画等高雅的活动之中,提升了饮茶的文化品位。明清时期,茶叶品种更加丰富,制茶工艺更加精细,茶成为每家每户的生活必需品,正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陆羽与《茶经》

陆羽,字鸿渐,汉族,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陆羽对茶有浓厚的兴趣,一生致力于茶的研究,熟悉茶的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精于茶道,著有《茶经》,被后世誉为“茶仙”、“茶圣”、“茶神”。

陆羽所撰《茶经》三卷,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茶经》是对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全面叙述了茶区分布以及茶的生长、种植、采摘、制造、品鉴,其中记载的许多名茶是陆羽首先发现的。《茶经》问世后,广为世人学习和珍藏,并且尚茶成风。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的实践及其思想理论,以及他所著的《茶经》,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世界茶业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2.3.2 饮茶之道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茶是中国的“国饮”。林语堂在《中国人的饮食》中说:“人们或者在家里饮茶,或者去茶馆饮茶;有自斟自饮的,也有与人共饮的;开会的时候喝茶,解决纠纷的时候也喝;早餐之前喝,午夜也喝。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

茶对于中国人来说虽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饮料,但饮茶是很有讲究的,不仅讲究茶的色、香、味、形,还讲究泡茶的水、时、温、器,所以叫做品茶更为确切。首先是茶要好,从泡出的茶汤颜色、香气、茶形、味道去观测、评品。茶叶外形必须匀整娟秀,色泽光滑油润;茶叶的香气必须纯正,如绿茶的清香鲜爽、红茶的浓烈馥郁、花茶的芳香扑鼻。泡好的茶,茶汤清澈透亮,香气清纯幽远,味道醇和清鲜。其次是注重泡茶的水质,所谓精茶真水,按照陆羽《茶经》中的说法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如龙井茶叶需用虎跑泉水泡制才是至高的享受。再次泡茶还要讲究适当的水温和时间,用滚开的沸水直接泡茶会破坏茶叶的营养成分,降低功效,一般用八九十摄氏度的开水泡茶较为得当,泡茶的时间一般3~5分钟为宜,不可闷泡过久,否则会损失茶的香气和味道。最后泡茶、品茶所需的器皿要质地精良、器形精巧,好的茶具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品,以此泡茶、饮茶,不仅有利于茶色、茶香、茶形的体现,而且品饮起来更能增添雅趣。

中国人深谙饮茶之道,泡茶、观茶、呷饮是由技术到艺术、由艺术而升至一种境界的奇妙过程。对于中国人来说,饮茶是传统,是生活,是艺术,是学问,是修养,是文化。如品饮龙井茶一般用无色透明玻璃杯或白瓷茶杯,以溪水或矿泉水冲泡,冲泡时要提壶高举,将八十摄氏度的开水冲泻入杯,将茶叶冲散浮立水面,杯中茶叶亭亭玉立,清汤绿叶鲜亮有致,茶香四溢。初呷,略感甘醇;再饮,顿觉回味甘甜,齿颊留芳,目明心清。而乌龙茶的冲泡品饮则另具一格,讲究高冲、低斟、刮沫、淋盖、烫罐、热杯、澄清、滤尽等艺术化的套路:先将茶壶、茶杯逐一烫过,然后在小茶壶内放入过半的茶叶,用开水壶高高冲满滚沸的开水,随即用壶盖刮掉表层泡沫,加盖,用开水遍淋壶外,以加热保香;斟茶须低、快、匀、尽,即壶嘴紧贴杯沿,迅速泻茶入杯,对并排置放的茶杯巡回均匀倒茶,且茶壶中不留余茶;饮茶时中指托杯底,送至鼻端,先观茶色闻茶香,再举杯轻啜,闲逸优雅。

各地有不同的饮茶习惯,喜欢不同的茶叶品种。如北方人普遍喜好花茶、红茶,南方人喜好绿茶;蒙古族喝奶茶,藏族喝酥油茶,西南少数民族喝紧压的茶饼。北京的“大碗茶”,解渴、实惠;广东的早茶,配以各色精美点心、小吃,是“吃茶”;湖南的姜盐茶,将茶与姜、盐、炒香的黄豆和芝麻同食。而现在无论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饮茶更注重随季节变换选茶,按养生功效选茶,如:夏季多喝绿茶,清心降火;冬季多喝红茶,暖身养胃。

因饮茶习俗催生的遍布各地的茶馆、茶楼、茶室、茶棚,供人们喝茶、聊天、休息、观景,是茶之故乡的独特景致。尤以四川的茶馆别有风味,独特的盖碗茶,长嘴大铜壶,冲茶时可以隔座添水,水柱凌空而至,不溢不漏,高超的冲茶技艺,独树一帜。四川的茶馆多建造于林间、竹畔、水边,摆上靠背竹椅,或半躺闲聊,或闭目养神,香茶美景相伴,尽享恬静悠然之趣。

中国茶叶的分类及名茶

我国根据各种茶在制作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浅入深而将各种茶叶归为六大类,即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绿茶茶多酚氧化最轻,红茶氧化最重。这是茶的基本分类。

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分类法将茶分为不发酵茶(绿茶类)、半发酵茶(青茶类)、全发酵茶(红茶类)和后发酵茶(黑茶类)。

中国十大名茶是由全国“十大名茶”评比会于1959年评选出来的,包括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

世博中国十大名茶是由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上海市茶叶学会和“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招管会评选出来的,包括安溪铁观音、都匀毛尖、湖南黑茶、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大红袍)、“润思”祁门红茶、“一笑堂”六安瓜片、天目湖白茶、“张一元”茉莉花茶、福鼎白茶(太姥银针)。它们代表“中国茶叶国家队”集体亮相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

2.3.3 饮茶礼节

中国“礼仪之邦”的美称不仅体现在接人待物中,而且体现在饮茶的礼节上。饮茶礼节主要包括日常的“客来敬茶”和“喜庆茶礼”,同时还有种种以茶代礼的风俗,茶叶也是亲朋好友之间礼尚往来的馈赠佳品。

客来敬茶是我国重情好客的传统礼俗。君子之交淡如水,直到现在,无论是宾客至家,还是公务接待,主人首先要给客人敬茶。最基本的敬茶礼节是客人来访立即上茶,上茶前可征求客人对茶的偏好。为客人斟茶时要站起来一手提壶,一手轻按壶盖,以示尊敬。“酒满茶半”说的是敬酒时要倒满,而敬茶时不要倒得过满,七八分满比较合适,茶水的温度也不可过烫。如果客人不止一位,上茶时要用茶盘。敬茶有礼,受茶也讲礼节,受茶的客人要点头示意并说“谢谢”,在广东、福建等地,是用手指轻扣桌面表示感谢;喝茶时要轻饮慢呷,文明得体。

茶礼是我国古代婚礼中一种隆重的礼节。古人认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因此视茶树为忠贞不渝的象征,民间男女婚姻大事以茶为礼。整个婚事的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其中的“三茶”,即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订婚时,女方接受男方聘礼,叫下茶或茶定,有的地方叫受茶,并有一家不吃两家茶之说。举行婚礼时,要行三道茶礼仪式,第一道是百果,第二道是莲子和枣,第三道才是茶。用茶时,第一道、第二道仅双手捧之,深深作揖,嘴唇轻触杯口即可,第三道茶作揖后方可饮用。这种尊敬的礼仪沿用成习,只是形式上早已简化。至今在一些中西合璧的婚礼上,仍保留着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新人要分别向对方父母敬茶,并改称谓,这叫做敬“改口茶”,双方父母则要大声应答并给新人装着“改口钱”的红包。

2.4 饮酒风尚

与茶文化一样,中国的酒文化也独具特色、闻名遐迩。中国是酒的王国,又是饮酒人的乐土:东南西北各地,汉满蒙回藏各族,男女老少各方,饮酒之风,数千年来经久不衰。中国人饮酒的意义远不止满足口腹之乐,在很多时候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用来表示一种礼数、一种氛围、一种情趣和一种心境。

2.4.1 饮酒习俗

相传夏朝时人们开始用粮食酿酒,到了殷商开始进入制曲酿酒的阶段,唐朝时开始出现烈性酒(蒸馏酒),此后酒的品种日益增多,酿酒业迅速发展起来。我国酿造的白酒系列和黄酒系列历史悠久,名扬内外。著名的白酒有酱香型的贵州茅台酒,于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并被评为世界第二名酒;新中国成立后,在历届全国评酒会上,其连获国家名酒称号,享有“国酒”、“酒中明珠”之誉。此外,还有浓香型的宜宾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安徽古井贡酒、江苏洋河大曲等,清香型的山西汾酒、河南宝丰酒、陕西西凤酒等,米香型的桂林三花酒、全州湘山酒等。黄酒是中国特有的酿造酒,多以糯米为原料,以绍兴老酒最为出名,还有闽西沉缸酒、福建老酒、山东的即墨老酒等。在我国,葡萄酒的酿造也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早在汉代,西域地区的葡萄酒酿造就很有名,至唐代,葡萄酒酿造技艺已相当成熟,饮葡萄酒的风气也非常盛行。我国最早的近代葡萄酒酿造企业是1892年建于山东烟台的张裕葡萄酒厂。

中国饮酒习俗历史久远、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日常生活酒俗、节日庆典酒俗、劳动生产酒俗、人生礼仪酒俗等,各少数民族也都有其独特的饮酒习俗。中国传统文化与酒有着不解之缘,如古代的哲学、文学、艺术、风俗等都渗透着酒的影响。饮酒更是成为许多文学家、艺术家进行创作时捕捉灵感之必需,“李白斗酒诗百篇”、“怀素醉酒书狂草”传扬千古。酒可美化人的生活,振奋人的精神,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古往今来,中国人凡遇节庆、婚丧嫁娶、举办宴请等活动都要饮酒,人们习惯将很多宴席直接称作酒宴,请客吃饭常称作请酒、吃酒。在节日、纪念日和一些重大场合,酒都是主要角色;举办宴请,以举杯开宴,以干杯结束。所谓“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婚礼的筵席称“喜酒”,席间新郎新娘要喝“交杯酒”;祝捷庆功称“庆功酒”;添人进口办满月称“满月酒”;过整十岁生日称“寿诞酒”。几乎逢节必喝酒:除夕夜喝“年酒”,端午节喝菖蒲酒,重阳节喝菊花酒。祭奠祖先要喝酒,拜把兄弟要喝酒盟誓,还有饯行酒、接风洗尘酒、开工酒、竣工酒,名目繁多。《礼记》有论:“酒食所以合欢也。”意思是酒和食物在人际交往中都起着亲和、欢乐的作用,人们在交杯换盏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和谐人际关系。

酒令助兴是我国酒文化之独创和饮酒习俗之一。酒令也称行令饮酒,是酒席上助兴劝饮的一种游戏,用来活跃气氛、调节感情、促进交流,极富情趣。酒令的产生可上溯到战国时期,兴盛于唐代,后来流行的各种类型的酒令基本都是在唐代形成的。酒令有雅通之分,雅令在文人雅士中使用,民间多行通令,主要包括掷骰子、抽签、划拳、猜数等。

中国名酒

1952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一次全国评酒会上,从全国100多种酒中评选出了8种“全国名酒”,即:茅台酒、泸州老窖、西凤酒、汾酒、加饭酒、玫瑰香红葡萄酒、味美思、金奖白兰地。此即最早的中国“八大名酒”。

1963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在全国报送评比的近200种酒中,评出了18种“全国名酒”,即: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茅台酒、董酒、西凤酒、汾酒、竹叶青、白葡萄酒、味美思、玫瑰香红葡萄酒、中国红葡萄酒、特制白兰地、金奖白兰地、加饭酒、沉缸酒、青岛啤酒。

1952—1988年间,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出的国家著名白酒共17种,即:茅台酒、泸州老窖特曲、汾酒、西凤酒、五粮液、古井贡酒、董酒、全兴大曲、剑南春、洋河大曲、双沟大曲、特制黄鹤楼酒、郎酒、武陵酒、宝丰酒、宋河粮液、沱牌曲酒。

2.4.2 饮酒礼仪

我国自古就非常讲究饮酒的礼节,而且上升到了“酒品即人品”的高度。西周时已建立了一套比较规范的饮酒礼仪,规范饮酒的时间场合、长幼尊卑顺序,规定饮酒要适量、不可随心所欲等。几千年流传下来,约定俗成,主要有下述几种饮酒礼仪和酒德规范。

1.未饮先酹酒

酹酒是指将酒洒在地上。在酒产量极少的远古时代,平时不得喝酒,只有祭祀时才可喝酒。在拜神祭祖时,要先将杯中酒分倾三点,后将余酒洒在地上呈半圆形,让酒在地上酹成三点一长勾的“心”字,意为用心敬献。人们平常饮酒有时也讲究酹酒习俗,如蒙古族人饮酒时先酹酒祭天地,苗族人饮酒前先由其中长者用手指沾酒向天地弹洒,然后大家才就座畅饮。

2.敬酒应干杯

东汉时期就有对这一礼俗的记载,即:举杯敬酒,讲究先干为敬,并亮底给同座查看,而受敬者也要以同样方式饮尽杯中酒,否则将被罚酒。如实在酒量有限,要事先婉言声明,并稍饮表示敬意。此外,为客人斟酒应从长者开始,接受主人斟酒时要双手扶杯,接受长者斟酒更须双手扶杯并微微前倾,与人碰杯特别是与长者碰杯时要低于对方的酒杯以示尊敬。

3.重视和提倡酒德

我国历来重视和提倡酒德。酒德是指饮酒的道德规范和酒后应有的风度。合度者有德,失态者无德。一是饮酒要量力而行,正确估量自己的饮酒能力,节制有度,不过量饮酒,否则伤身伤雅,更不提倡赌酒争胜、借酒消愁的饮酒方式。二是饮酒不可强劝,筵席上若自斟自饮略显苍白无趣,主人在宴请宾客时应敬酒、适度劝酒用于调节气氛,但要理智、诚恳,切勿强人所难、执意劝饮,应主随客便从而营造随意、宽松的饮酒氛围为佳。正如郭小川的《祝酒歌》所咏:“酗酒作乐的是浪荡鬼,醉酒哭天的是窝囊废,饮酒赞前程的是咱社会主义新人这一辈!”

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各时代的饮酒礼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后世的酒礼多偏重于宴会的规矩,如斟酒、敬酒、祝酒等。一般酒席开始时,主人要致祝酒词或讲几句话,然后开始第一轮敬酒,宾主起立,高举酒杯,主人须一饮而尽,客人一般也要干杯;席间,主人要分别到各桌敬酒,客人也要“回敬”;宴请结束前,由主人再次提议,主客纷纷举杯致意,干杯庆贺。

2.5 地方菜系

饮食民俗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文化传统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地方风味。我国历来在主食上有“南米北面”之习,菜肴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分,菜肴制作在选料、调味、烹饪等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并有较为广阔的辐射面。

我国传统的地方菜系,目前一般有三种划分方法:其中最有影响和最具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菜、川菜、苏菜(淮扬菜)、粤菜“四大菜系”;加上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即为“八大菜系”;再加上京菜和鄂菜即为“十大菜系”。有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描述各大菜系:苏菜、徽菜、浙菜恰似清丽秀美的江南女子,鲁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壮汉,粤菜、闽菜宛若风流典雅的翩翩公子,川菜、湘菜好比富于才艺的名士。这些菜系根据各地不同的生产、生活需要和口味偏好,选取各地独特的菜肴原料,采用不同的调制方法,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调味等,烹调技艺各具特色,菜肴风味各有千秋。

世界三大菜系

目前,世界饮食文化中公认的三大菜系是指中国菜系、法国菜系、土耳其菜系。

中国菜系又称东方菜系,包括中国及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一些国家的菜系,具体又可分为中国菜系、日本菜系、韩国菜系和东南亚菜系,以中餐为代表。中国菜系是世界人口涵盖最多的一个菜系。

法国菜系又称西方菜系,包括欧洲、美洲以及大洋洲等许多国家的菜系,具体又可分为法国菜系、欧洲菜系、美洲菜系、大洋洲菜系,以西餐为代表。法国菜系是世界上辐射面积最大的菜系。

土耳其菜系是清真菜系,包括中亚、西亚、南亚以及非洲等伊斯兰国家的菜系,分为土耳其菜系、中亚菜系、中东菜系、南亚菜系。

此外,还有世界四大菜系之说,即“三大菜系”再加上俄国菜系。

2.5.1 鲁菜

鲁菜是山东菜的简称,烹调擅长用爆、熘、扒、烤、拔丝、蜜汁等方法,调味偏用酱、葱、蒜,用高汤调制增鲜。鲁菜又细分为济南风味菜、胶东风味菜、孔府菜等,其中以济南风味菜为典型。济南风味菜以清香、脆嫩、味厚而纯正著称,一菜一味,百菜不重。糖醋鲤鱼、九转大肠、葱烧海参、汤爆双脆、奶汤蒲菜、济南烤鸭等都是家喻户晓的济南名菜。孔府菜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特色,十分讲究盛器,“美食不如美器”,有一品寿桃、翡翠虾环、海米珍珠笋、炸鸡扇等名菜。鲁菜还影响着北京、天津、河北以及东北等地的菜肴风味。

2.5.2 川菜

川菜即四川菜,在宋代时就形成了流派。川菜在发展演变中注重吸收南北菜肴之长,形成了北菜川烹、南菜川味的特点,原料以山珍、江鲜、野蔬、畜禽为主,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朴实而又清新,以味形富于变化而闻名中外,擅长用小炒、干煸、干烧和泡、烩等烹调方法,创制出了麻辣、酸辣、红油、白油等几十种各具特色的复合调味,尤以鱼香、怪味、麻辣口味最为突出,名菜有麻婆豆腐、宫保鸡丁、干烧岩鲤、鱼香肉丝等,享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除四川、重庆外,川菜还影响到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的菜肴风味。就目前情况来看,川菜馆及四川小吃店已遍布全国各地,是辐射影响最广的菜系,深受大江南北各地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

2.5.3 苏菜(淮扬菜)

苏菜即江苏菜,由淮扬、苏锡、徐海三大地方风味菜肴组成,以淮扬菜为主体。淮扬菜与孔府菜并称为“国菜”,新中国“开国第一宴”采用的就是淮扬菜。苏菜选料严谨,原料多以鲜活水产为主,讲究按时治肴,因材施艺,制作精细;烹饪擅长用炖、焖、煨、焐、蒸、烧、炒等方法,精于泥煨、叉烤,注重调汤,保持原汁,注重刀工和火工。苏菜色调淡雅、口味清鲜、咸甜适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造型新颖、格调雅致,名菜有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肉、松鼠鳜鱼、盐水鸭、烤方、鸡汤煮千丝、沛公狗肉、三套鸭等。除江苏外,苏菜还影响到浙江、江西、安徽和上海等地的菜肴风味。

2.5.4 粤菜

粤菜是广东菜的简称,由广州、潮州、东江客家菜三种地方风味菜肴组成。广州菜是粤菜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味美色鲜、菜式丰盛而赢得了“食在广州”的美誉。广州菜有三大特点:一是鸟兽虫鱼“无所不吃”,追求生猛;二是即席烹制,新鲜无比;三是贴合季节,夏秋清淡,冬春香浓。粤菜烹调擅长用烧(文火)、煲、焗、软炸、软炒等方法,总体上口味清淡鲜和,菜品风格洒脱,名菜有烤乳猪、盐焗鸡、白云猪手、冬瓜燕窝等。粤菜中的潮州菜,清炖、红烧、汤泡的烹饪手法具有特色;东江客家菜以砂锅菜见长,做法仍保留着古老中原一些奇巧的烹饪遗风。除广东外,粤菜还辐射到海南、广西、福建、香港、台湾等地的菜肴风味。

2.5.5 浙菜

浙菜即浙江菜,主要由杭州、宁波、绍兴的地方风味菜肴组成,以杭州菜为代表。浙菜各地风味比较统一,主要流行于浙江地区,与苏菜中的苏南风味、徽菜中的皖南风味较为接近。浙菜用料广博,配比得当,主料注重时令和品种,配料、调料重在增益鲜香、去除腥腻,刀工精细,形状别致,火候适度,擅长用爆、炒、烩、炸等烹调技法。浙菜菜品具有色彩鲜明、味美滑嫩、脆软清爽、小巧玲珑、清俊秀丽等特点,口味清鲜,突出本味,名菜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香酥焖肉、清汤越鸡、丝瓜卤蒸黄鱼、西湖莼菜汤、油焖春笋等。此外,浙菜中的点心品种多、口味佳,有团子、糕、羹及各式面点,不愧“佳肴美点三千种”之盛誉。

2.5.6 闽菜

提到闽菜,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佛跳墙”这道经典闽式菜肴,其选料精细,加工严谨,讲究火工与时效,同时注重煨制器皿,名扬中外。闽菜是福建菜的总称,发源于福州,以福州、闽南、闽西三地区地方风味菜构成。闽菜刀工出众,烹调方法以清汤、干炸、爆炒为主,特别讲究清汤的调制,调味调色常用红糟,喜用辣椒酱、沙茶酱、芥末酱为佐料,口味偏重酸甜,具有制作细巧、造型美观、调味清鲜等特点。闽菜中汤菜较多,以至于福建人做菜不像北方人说炒菜、炖菜,也不像上海人说烧菜,而是说煮菜。闽菜名菜除前面提到的佛跳墙外,还有荔枝肉、醉排骨、七星鱼丸、糟醉鸡、煎糟鳗鱼、淡糟香螺片、菊花鲈鱼,以及海蛎煎、芋泥、燕皮馄饨和不经油炸的春卷等各色小吃。

2.5.7 湘菜

湘菜即湖南菜,以湘江、洞庭湖区、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主,最大的特色是辣味和腊味。湘江菜油重色浓,讲究实惠,注重香鲜、酸辣、软嫩,尤以煨菜和腊菜著称,腊味包括烟熏、卤制、叉烧等。洞庭湖区菜以烹制河鲜、家禽、家畜见长,多采用炖、烧、腊等手法,量大油厚,咸辣香软,以炖菜、烧菜出名。湘西山区菜,常用柴炭,擅长烹制山珍野味、烟熏腊肉和各种腌肉、风鸡,口味重,咸香酸辣,山野风味浓郁。湘菜名菜有东安子鸡、腊味合蒸、吉首酸肉、红椒腊牛肉、荷包肚、炒腊野鸭条等。此外,长沙火宫殿小吃是“中国四大小吃”之一,主要品种有火宫殿臭豆腐、糯米粽子、麻仁奶糖、浏阳茴饼、浏阳豆豉、湘宾春卷等。

2.5.8 徽菜

徽菜是徽州菜的简称,主要流行于安徽的徽州地区和浙江西部。徽菜地方特色鲜明:一是原料就地取材,以鲜活取胜,如徽州的山珍野味、河鲜家禽等,注重保持原汁原味;二是灵活、熟练把握火候,根据不同原料的质地特点和成品菜的风味要求,选择采用大火、中火、小火烹调,或急烧,或缓烧,或温炖;三是烹饪手法变幻有致,长于烧、炖、熏、蒸,辅以爆、炒、熘、炸、烩、煮、烤、焐等多种技法,油重,色重,生熏、蒸制的菜品较为有名;四是继承了我国医食同源的传统,注重天然,讲究食补。用火腿佐味也是徽菜的传统,自古就有“金华火腿在东阳,东阳火腿在徽州”之说,制作火腿在徽州是很普及的家庭技艺。徽菜名菜有火腿炖甲鱼、腌鲜鳜鱼、黄山炖鸽、清蒸石鸡、徽州圆子、无为熏鸭、毛峰熏鲥鱼、清蒸鹰龟、虎皮毛豆腐等。

中国四大小吃

所谓“中国四大小吃”,或称四大小吃群,是指民国时代评推的南京夫子庙秦淮小吃群、上海城隍庙小吃群、苏州玄妙观小吃群和湖南长沙火宫殿小吃群。小吃的品种丰富,地方风味浓郁,传统特色鲜明。

南京夫子庙秦淮小吃群位于繁华的秦淮河畔,特色小吃有油炸干、豆腐脑、五香茶叶蛋、酥烧饼、小笼包、千层油糕,还有多种浇头的各式汤面。

上海城隍庙小吃群形成于清末民初,地处上海旧城商业中心,特色小吃有南翔小笼、百果酒酿圆子、八宝饭、甜酒酿、重油酥饼、枣泥酥饼、三丝眉毛酥、面筋百叶、糟田螺等。

苏州玄妙观小吃群位于苏州市中心的观前街,特色小吃有五香排骨、鸡鸭血汤、藕粉圆子、千张包子等,还有酱螺蛳、油氽果玉、油氽黄豆、油氽臭豆腐、油氽粢饭糕、烘山芋、油三角粽等多种休闲小食。

湖南长沙火宫殿小吃群始建于清朝年间,位于长沙市坡子街中段,特色小吃有油炸臭豆腐、神仙钵饭、红烧蹄花、米粉、三角豆腐、牛角蒸饺等。

目前,除久负盛名的四大小吃群外,包括北京、成都、台北、开封、西安等地的小吃也逐渐流行发展,各地纷纷辟建地方特色饮食街(城)等。

品味特色美食街

1.选择汇聚当地饮食特色的美食一条街或美食城,如北京前门、上海城隍庙、长沙火宫殿等,组织学生进入现场开展活动,或借助专业实训教室、多媒体课件创设模拟实践环境。

2.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定组长。每组学生分工合作,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实践环境,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利用网络,收集、编辑素材,创作导游词。

3.每组学生轮流模拟演示带团游览美食一条街并品尝特色美食,将整个过程拍摄制作成视频资料。

4.教师设计活动评价表格。通过模拟演示、录像回放,各组学生进行自我点评和互评。

5.在评价基础上选出最佳导游、最佳导游词作者等。

6.教师对各组的模拟演示进行全面评价总结,并由评选出的“最佳”学生进行模拟示范。

1.http://www.chinesefolklore。com/news/newslist.asp?class61.

2.http://www.zhms.cn/.

3.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舌尖上的中国》(7DVD),北京,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版社,2011.

1.调查你的家乡的饮食民俗或某一特色饮食活动,认真做好记录,制作PPT,在班内展示交流。

2.选一种你喜欢的节令食品,或地方菜肴,或民族风味食品,收集有关其来历、特色、食材、制作及食用方法等方面的素材,在可能的条件下尝试实际制作。全班每人做一道菜品,大家聚餐品尝并围绕其旅游价值进行开发设计。

1.概述你的家乡的日常食俗、茶俗、酒俗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列举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饮食习俗。

3.试举例说明南北方饮食民俗的主要差异。

4.收集有关饮食民俗的成语和谚语,说明其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