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后汉书·马廖传》
奥运颁奖礼服发布“青花瓷”旗袍惊艳全场
2008年7月17日,北京奥运会颁奖礼仪服饰及主要颁奖元素发布会在北京“798”艺术区举行,北京奥运会颁奖礼服“青花瓷”系列现场发布了奥运会颁奖专业志愿者将在颁奖仪式上穿着的礼服和礼仪用鞋,同时发布了颁奖台、颁奖花束、运动员获奖证书等主要颁奖元素。
北京奥运会颁奖礼仪服装共有16款。其中女装15款分为5个系列,每一系列分别按照嘉宾引导员、运动员引导员和托盘员的不同职能设计了3个不同款式。在北京奥运会的302场和残奥会的472场颁奖仪式上,这5个系列的礼服将分别出现在不同的场馆及比赛中。
“青花瓷”系列设计灵感源自中国青花瓷器,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顺义水上公园和青岛等所有水上项目的颁奖仪式中使用;“宝蓝”系列采用温润典雅的宝蓝色作为礼服主色,在体操、室内球类比赛和击剑等项目的颁奖现场使用;“国槐绿”系列丝缎礼服在自行车、射击、现代五项等项目的颁奖仪式上使用;“玉脂白”系列巧妙地呼应了奥运奖牌金镶玉的理念,在国家体育场、所有的室外球类比赛以及香港马术比赛中使用;“粉色”系列服装在拳击、举重、摔跤等力量型比赛中使用,以粉色的柔美来中和比赛的阳刚之气。
北京奥运会颁奖礼仪服装唯一一款男装为升旗手服装。与青花瓷礼服相呼应的升旗手服装,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不失阳刚之气,在所有的奥运会和残奥会比赛场馆中使用。所有的奥运礼服和升旗手制服都绣有“BEIJING 2008”的字样。
旗袍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是举世公认的中国传统民俗服饰的代表。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礼仪服饰的发布,使以旗袍元素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服饰再度风靡全球时尚界。旗袍采用最地道的中国面料、图案和工艺,如丝绸、刺绣、盘扣、吉祥纹样等,突出展示了鲜明的中国文化和民族风格,充分体现了东方女性含蓄、娴静、端庄的独特气韵。如今,旗袍经过不断的改良,在保持传统服饰的同时也注入了时尚元素,更显出东方女性的婀娜、妩媚,已成为女士礼仪服装和衣橱必备之物。
1.概述中国服饰民俗的主要特色。
2.列举历代服饰民俗的主要内容。
3.编写具体服饰民俗的解说词。
衣食住行,衣在首位。服饰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成为万物之灵最鲜明的标志。中国有“衣冠王国”之美称,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积淀丰厚、绚丽多彩的宝库,其独树一帜,自成体系,以独特的魅力享誉世界。在我们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服饰民俗是最为典型的民俗内容。
3.1 服饰民俗概述
人为什么要穿衣服?有人说是为了遮羞、为了御寒,这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解释的;也有人说是为了好看、为了吸引异性,这是从审美的角度来解释的。当猿刚刚进化为人的时候肯定没有穿衣服,我们的祖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穿衣服的?不得而知。上古传说把衣服的发明归功于黄帝。《易经》提出:“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实际上,衣服的出现要早得多。
3.1.1 服饰
服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服饰是服装和装饰物的总称;狭义的服饰是指服装的附属品,也就是指衣服上的装饰。本章所论服饰民俗是指广义的服饰。
服饰中的“服”是指从头到脚人体各部分的覆盖物,包括用不同质料如棉、麻、丝绸、毛纺、化纤、皮革制作的衣、袍、裤、裙、帽、围巾、鞋、袜、手套等。服饰中的“饰”是指各种附加的装饰物:物件饰,包括发夹、簪、钗、梳、耳环、项链、胸针、腰佩、戒指、手镯、手链、脚铃、脚链等首饰和发饰;人体饰,包括发式、化妆、镶牙、染牙、束胸、缠足、文面、文身等人体自身的装饰;佩饰,包括佩刀、腰刀、弩弓、荷包、香囊、包、扇、伞等具有装饰作用的护身用品和日常用品。服饰的构成要素分为五个方面,即质(材质)、形(形制)、饰(配饰)、色(色彩)、画(图案)。
关于服饰的起源,有身体保护说、遮羞说、吸引异性说、图腾说、辟邪说、装饰说、巫术说等多种观点。《尔雅·释衣》中说:“衣,依也,人所依之以蔽寒暑也。”服饰起源于人类保暖御寒,使皮肤身体免遭外部环境侵害损伤的实用需要。服饰是伴随人类性别羞耻观念产生而出现的,起源于人类装饰自我、美化自我的审美需要。服饰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作为物质文化,服饰是人类物质生产的产物;作为精神文化,服饰又是人们伦理、道德、信仰、审美等观念的结晶。
服饰是文化的表征,是文化差异的直观体现,是观风察俗的重要标准之一。服饰能反映某个时期的社会状况,也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品位。中国有着悠久灿烂的服饰文化,其影响着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从未中断的五千多年的古老文明,使中国服饰文化具有很大的独创性、丰富性、稳定性等特点,到近现代,越来越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保持和发扬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时又在不断地演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无论是服饰的样式和材质,还是服饰的实用功能和社会功能,都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服饰的国际化、民族化、个性化三者的交融成为当今社会服饰发展的总体趋势。
3.1.2 服饰民俗的产生和发展
服饰民俗属物质生活民俗,是指服饰的构成以及人们在服饰穿戴、服饰审美等方面的习惯、规范和禁忌。服饰民俗不仅是人类生产力水平的反映,而且是社会现实生活的文化心理活动的体现。服饰由最初的遮身蔽体之需,被不断注入各种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审美情趣、色彩爱好等文化元素,形成了民族意蕴深厚的服饰民俗。服饰民俗发展至今,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服饰以御寒保暖、避暑防害、遮掩羞耻为需求,主要体现的是实用功能。这一阶段服饰民俗的差异性主要是因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形成的,地区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而服饰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尚未形成。
在第二阶段,服饰除用于遮身蔽体之外,还要适应生产的需要,并因生产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了明显的差异。例如:草原牧民为便于骑马放牧,多穿宽大长袍;水乡渔民为便于撒网捕鱼,多穿短衣短裤。
在第三阶段,服饰除满足物质生活、生产之需外,还逐渐成为了社会角色和等级身份的标志。服饰穿戴随家族制度、社会制度和所处社会等级的变化而变化,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低都在服饰上有所显示,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有着不同的服饰及穿戴行为,构成了不同的着装形象。如古时服装的用色,黄色是皇家的专属,紫色是达官贵人的标志,而平民百姓多穿灰色、蓝色的衣服。
在第四阶段,服饰反映着某些社会观念、政治观念方面的变化。随着社会观念、政治观念的复杂化,服饰民俗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遮身蔽体的基本需求和实用功能依然保持,但服饰的样式、图案、花色等则蕴含了更多的社会文化内容,如礼仪伦常、求吉心理和民族意识等。
如今,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领域的扩大及观念的更新,对于服饰,人们愈发追求简单、大方、舒适和个性化,服饰在地位、身份、行业等方面的界限已逐渐削弱甚至消失。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或民族,人们只是在节日庆典和重大活动中才穿戴民族服饰,民族服饰更多是作为一种文化的符号。
3.1.3 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服饰民俗是综合的,是在长期内形成的。影响服饰民俗的因素很多,可以概括为下述三大类。
1.自然因素
服饰的产生和服饰民俗的形成与人类生活所处的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不同地带、不同气候产生不同的服饰及穿戴习惯。例如:热带地区气候炎热,服饰样式相对简单,工艺也不复杂;在寒带地区,漫长的冬季、滴水成冰的严寒气候使厚重的皮、棉衣帽必不可少,衣服换季比较简单;而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服饰文化较为发达,为了适应变化明显的季节、气候,人们花很大精力用于服饰文化的创造,按春、夏、秋、冬所分的单、夹、棉、皮四季服饰一应俱全。
陈上述因素外,自然因素对服饰民俗的影响还体现在人们的性别、年龄等方面。男性和女性以及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服饰,在材质、色彩、样式的选用及穿戴习惯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2.经济因素
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影响服饰民俗的重要因素。如农耕民族穿短衣长裤,游牧民族穿长袍,狩猎民族穿兽皮。由于气候炎热潮湿,我国傣族妇女喜欢穿筒裙,因为其透气性好而且便于下河洗澡、趟水过河和下田劳作。
现代社会,按职业、行业分类,形成了各行各业的职业装束,服饰要满足人们从事职业活动的便利需求。如邮局职工的“邮政绿”制服,军队以橄榄绿为主色的“迷彩服”,医护人员的“白大褂”及绿色调手术服,还有厨师必戴的工作帽,摄影师常穿的多袋马甲等,都体现着不同的职业特色和岗位规范。在一些国家,衣服成了不同职业岗位群的代名词,如“金领”、“蓝领”、“白领”、“灰领”等。
除上述因素外,服饰民俗还受到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生产力水平高低及经济条件优劣的影响。古时候,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服装面料多直接取自本地的动物和植物,如虎皮、葛藤、苎麻、棉花、蚕丝、羊毛等,服装颜色较为单一,多为原色。随着“丝绸之路”的贯通,高级染料传入,服饰也变得多姿多彩了。现代科技生成了很多合成面料,如人造棉、化纤、涤卡等,纳米等技术用于纺织,又出现了宇宙飞行服、鲨鱼泳装等独特的服装。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的种类更加专门化,功能也更加细化。如有内衣、睡衣、外衣之分,有职业装、便装之分,还有休闲装、运动装、宴会装、礼仪装、居家装等,鞋也分商务鞋、休闲鞋、运动鞋、登山鞋等多种。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始于中国古都长安,经河西走廊、玉门关、阳关、新疆,通过中亚、西亚,最终抵达欧洲,是一条连接亚欧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通道,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路径。丝绸是古代中国沿此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丝绸之路”这一称谓得到了世界的承认。汉朝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多,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商道,中国的丝制品、铁器、漆器、金银器等源源不断地运往中亚和欧洲,而西域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果蔬和葡萄酒、皮毛、香料、染料等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文化因素
国情政体、历史传统、民族风情、宗教信仰、社会风尚、文化交流等方面都会对服饰民俗产生影响。如在中国古代社会,以服饰穿戴区别尊卑等级,冕服绣有日、月、星辰等12种图案,是帝王的专用服饰。不同官吏有不同的服饰,服饰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服饰穿戴必须遵守规矩。鲁迅先生在小说《孔乙己》中,描写咸亨酒店里的顾客时就将其分成两个层次的人,上等人是穿长衫的诗人或读书人,下等人是短衣打扮的平民。
由历史传统和民族差别形成的服饰上的特点,是服饰民俗最鲜明的标志。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形成了各民族在服饰上不同的审美标准,服饰的样式、花色、工艺等都形成了本民族的惯制,同时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也使服饰民俗更加丰富多彩。中式服装体现了“中和”的文化传统,相对于西式服装,中式服装在款式、色彩上比较保守,款式含蓄、沉稳、端庄,色彩和谐、稳重,在搭配上一般习惯上身为浅色、下身为深色。
除上述因素外,宗教信仰也影响着服饰民俗。例如:伊斯兰教民喜欢穿白色衣服、戴白帽,是教义规定他们在室外时头部不可直接对着天空;四川凉山的彝族以黑虎为图腾,那里的男女老少都是一身黑色装束,男服衣襟绣有“虎”字,小孩戴虎头帽。又如信佛之人的佩珠,俗称手串、念珠,多以名贵材质制成,一般以十八颗念珠最为普遍,中间嵌入一颗隔珠,在隔珠的下方会佩有一种编制精美的中国结或美玉、翡翠等挂件。现在许多非佛教信徒也喜欢佩戴这种念珠,它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装饰品。
3.2 中国服饰民俗特色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服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服饰系统。中国的服饰民俗是中华民族风俗民情的产物和载体,既一脉相承又异彩纷呈。了解中国服饰民俗的具体内容,首先要对中国服饰民俗的特色进行归纳和理解。
3.2.1 务实特色
服饰的功能首先是实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务实的文化观念,受其影响,中国服饰民俗的务实特色非常突出。
生产生活的需要是服饰民俗产生的客观基础,服饰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服饰的材料和功用也注重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连,可谓独具匠心。例如:生活在东北地区的赫哲族主要以渔猎为生,他们的衣服、被褥等许多生活用品都是用鱼皮和兽皮缝制而成的,有鱼皮长衫、鱼皮套裤和鱼皮鞋。穿着这种服装捕鱼时不易透水、狩猎时结实耐磨,鱼皮鞋轻巧、暖和、抗湿、防滑;蒙古族主要以游牧为生,脚尖部位上翘的皮靴便于骑马放牧,宽大的蒙古袍在骑马时可以为腰腿御寒,夜里还可以当被子盖,细长的袍袖在冬天可以遮挡风寒,夏天可以驱赶蚊虫。
中国服饰民俗的务实特色还表现在服饰设计中许多细微环节上。例如:婚礼上,新娘的着装多与求子有关,或穿“五子衣”,或穿一身紫色衣服,取“紫”与“子”同音,希望她婚后早生贵子。按畲族婚礼的习俗,新娘离家时,母亲要为女儿扎上一条长4米、宽1米的红腰带。这条腰带,是当地人用来背婴儿的,由此表示对新娘的祝福与求吉。我国台湾、浙江等地区的习俗是新娘头插铁彩金箭,胸前挂天宫锁、照心镜,肩上挂子孙袋。还有的地区新娘子嫁到婆家,要带蛙形图案布兜,蛙表示女性的生殖和生育能力,这是在告诉婆家自己具有生育能力。在传统新婚服饰中,都包含着祈福、求吉、驱邪的美好心愿。
3.2.2 民族特色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传统服饰,如汉族的唐装、维吾尔族的袷袢、蒙古族的长袍、朝鲜族的彩虹袄、傣族的筒裙、畲族的凤凰装、满族的“花盆底”鞋、纳西族的披肩、苗族的银饰等,这些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的民族服饰,是各个民族民俗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服饰民俗都和每个民族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紧密相连,体现了不同民族别具特色的民俗传统,是各族人民生活智慧的体现,也是区分各民族的外在标志,更是各民族的文化印记。身穿相同民族服饰的人共同传递着一个无声的信息:我们是同一民族的人。同时强化了同一民族的内聚力和文化认同心理。
不同民族对于服饰色彩观念上的差异,也是服饰民俗民族特色的反映。如在汉族的服饰民俗中,一般认为白色是不吉利的颜色,不会用于喜庆场合。但是很多少数民族都喜欢和推崇白色,认为白色象征着洁净、神秘和美丽。例如:藏族等少数民族将白色的“哈达”作为吉祥物献给尊贵的客人,土家族、白族都以白虎为图腾,白族、朝鲜族、回族等民族对白色服装很是偏爱。一些少数民族崇尚白色的习俗与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如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鄂伦春族等大多喜好雪山的白色、天空的蓝色、太阳的红色。
每个民族的服饰都自成体系,在材质、形制、色彩、配饰及工艺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形式与内涵。同时,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使服饰民俗的民族特色发生相互融合。如现在举世闻名、被认为是中国女性“国服”的旗袍,其原型是清代满族旗人的服装,正是满汉服饰民俗的相互融合和演变,才使之成为流行于世的中国女性经典服饰。还有蜡染、扎染等服装面料印染工艺,也体现了少数民族服饰民俗对汉族的影响。
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
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和首饰等。蒙古族无论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春秋季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棉袍或皮袍,而且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男袍多采用蓝色和棕色面料,款型比较宽大,显得奔放豪迈;女袍喜用红、粉、绿和天蓝色,修身款式,可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男子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蒙古人特别钟爱靴子,有皮靴和布靴两种,靴子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蒙古族男子头顶留有长辫;蒙古族的已婚妇女梳两个长辫,用黑布做两只辫套把辫子装在里面,吊在胸前,辫套上绣有花纹图案或缀以银质圆牌首饰,蒙语叫“哈都尔”。佩挂饰物、戴帽子是蒙古族的习惯:男子腰间挂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妇女佩戴的饰物除了头饰、耳环、项链、戒指以外,还要在袍子右上襟扣子上佩挂一种叫“哈布特格”的饰物,这种饰物有时候被作为友谊、爱情的信物送给朋友或恋人。蒙古族的首饰多以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制成,佩戴后显得富丽华贵。
维吾尔族服饰的特点是式样宽松、洒脱,色彩对比强烈。“袷袢”是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服装。“袷袢”斜领、无纽扣,身长过膝,维吾尔族男子在绣花衬衣外面套上“袷袢”,再系上腰带,冬季穿皮制“袷袢”,十分保暖。维吾尔族妇女喜欢穿大红、大绿、金黄等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面套上一件晶亮的绣花背心;她们特别喜欢鲜艳的衣物,喜欢用耳环、戒指、手镯、项链等饰物点缀。过去维吾尔族少女都梳十多条发辫,以长发为美,婚后一般改为两条,辫梢散开,也有将双辫盘成发髻的。维吾尔族男女皆戴绣花小帽,脚穿长筒皮靴,具有极强的标识作用。维吾尔族服装多选用纯毛、纯棉、真丝、真皮等优良天然面料。手工刺绣是维吾尔族服饰民俗的传统,在衬衣、背心和小圆帽上均绣有花纹图案。
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为肥腰、长袖、大襟长袍。这种式样的服装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既防寒保暖又便于起居和旅行,白天气温上升时可脱掉一只袖子露出臂膀,方便调节体温。久而久之,脱一袖的装束形成了藏族服装特有的风格。藏族牧区和农区人们的服饰民俗因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牧区的男子和妇女都穿皮袍,男子的皮袍身肥袖宽,外束腰带,在大襟、袖口、底边等处镶有一圈平绒或毛呢。妇女皮袍上的红色、蓝色、绿色呢料镶宽边“帮典”(毛织围裙),格外醒目,美观漂亮。农区男子一般穿黑白氆氇(一种藏族地区出产的羊毛织品,可做毛毯、衣服等)或哔叽面料的藏袍,衣裤套穿在白衬衣上,外束布或绸子的腰带;妇女藏袍的用料也是氆氇和哔叽,夏季穿无袖的袍子,内穿各种花色的绸料衬衫,腰前也围一块毛织的彩色横条“帮典”。藏靴主要有“松巴鞋”和“嘎洛鞋”。藏族无论男女,都喜欢在头、手、胸、腰上佩戴各种精美的首饰,多用珠宝、金、银、铜、玉、象牙等制作而成。
提到傣族的传统服饰,我们首先会想到五彩缤纷的筒裙。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傣族女子的服饰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例如:西双版纳的傣族女子,上身穿白色、绯色或淡绿色的紧身窄袖短衫,下着花色各异的长筒裙,束银腰带,喜欢将长长的头发在头顶处挽髻,在发髻上插上梳子或鲜花,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生活在德宏一带的傣族妇女,上穿齐腰短衣,下着色彩艳丽的筒裙,发髻梳于脑后,留一绺余发散拖在背后,别有风情。傣族妇女喜欢佩戴金银饰品,服饰的衣料过去多用土布,现多为丝绸和细花布。傣族男子多穿对襟或大襟的无领小袖短衫,宽腰肥腿长裤,多用白、青、浅蓝、淡黄色的布包头,也有人戴呢料礼帽。
苗族服饰也称苗服,种类繁多,服饰的材质、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有“苗族服饰博物馆”之称。苗族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上身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苗族百褶裙,或长可抵足、飘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动人,图案花纹色彩斑斓,多以刺绣、织锦、蜡染、挑花等装饰。女子着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穿大襟短衣,下身穿长裤,系一幅绣花围腰,搭配精致的银饰。银饰是苗族服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2008年,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族银饰的种类较多,从头到脚,银饰无处不在,包括头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还有脚饰。苗族姑娘尤其重视对胸颈部位的装饰,包括银项圈、银压领、银胸牌、银胸吊饰等。有一种银项圈,每套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由内及外,项圈直径层层增大,戴在身上很是壮观。
3.2.3 仪礼特色
中国是服饰大国,素有“礼仪衣冠之邦”的美誉。在中国文化中,衣裳冠冕不仅是人们生活之必需,而且关系到仪礼规范,《管子》中说“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俗话说“官有官服,民有民衣”。服饰的穿戴具有很强的礼仪性、场合性和目的性,成为分尊卑、别贵贱、辨身份、表信仰的首要标志。自古以来,服饰与各种仪礼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标示着仪礼的规范,渲染着仪礼的气氛,因而具有鲜明的仪礼特色。不仅汉族讲究服饰的仪礼,少数民族也有此类服饰民俗,如苗族的衣装上遍布精美的刺绣图案,但这些图案并不是随意织绣的,什么地方织绣什么样的图案,各种图案表达的意思,什么身份、什么年龄的人应该配饰什么图案,都是有规矩和要求的。
服饰民俗的仪礼特色集中体现在人生礼仪与岁时节日之中。人从降生被包入襁褓,到成年之礼,再到穿婚装嫁衣,直至丧服祭冕,可以说一生都离不开服饰。在人生一系列的重要时刻都有与之相匹配的仪礼及专用服饰,作为一种标志,寄托一种祝福。人生仪礼中最重要的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四次重大仪礼,四次换装,每次换装都有不同的方式与内容,体现了儒家文化的礼仪伦常和崇宗敬祖观念。如彝族少女在15岁之前要穿红白两色童裙,梳独辫;15~17岁之间,要举行“换裙”仪式,内容包括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由此标志着少女已经长大成为女人;举行“换裙”仪式后,彝族女子穿上中段是黑色的拖地长裙,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挂上银光闪闪的耳坠,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逛街、赶场、谈恋爱了。摩梭人在年满13岁时,都要在当年除夕晚上举行换裙或换裤的成人仪式。参加这些特定的民俗仪式,服饰必须符合相应的仪礼规范,否则就被认为是“失礼”和“越礼”,甚至被人嘲笑。
除了人生仪礼的重要时刻,在一些岁时节日中也展示和体现着服饰民俗的仪礼特色。如红色为吉祥喜庆之色,婚嫁、生子、过节时多穿红色服装。如端午节时,在孩子的手腕或脚腕系上青、白、红、黑、黄色的“五彩线”,这五种颜色代表木、金、火、水、土,象征东、西、南、北、中五方神力,能驱邪除魔,祛病强身;有的地区还有给孩子挂香囊和在脑门上涂雄黄酒的习俗,都是驱邪、求安、祈福之意。
现代社会,人们仍十分重视服饰的仪礼功能。如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国旗班和迎送国宾的三军仪仗队,其军帽、服装、手套、军鞋、穗缨、佩饰等都有明确的礼制,彰显出庄严、大方、刚健、优雅的气质,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在生活仪礼中,婚礼的服饰民俗备受人们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传统婚俗与西方婚俗并行不悖,一对新人在婚礼上都会准备中式和西式两套礼服,登台亮相。中式服装是旗袍和唐装,西式服装是婚纱和西装,并佩戴与之相配的各种头饰、项链、戒指、耳环等。
与服饰民俗有关的成语——衣冠禽兽
衣冠禽兽,是一个带有贬义的成语,出自明朝陈汝元《金莲记·构衅》:“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衣:穿衣;冠:戴帽。衣冠禽兽即穿衣戴帽的禽兽,指那些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同禽兽的道德败坏之人。
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起初并无褒贬之意。按明代官员服饰的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官员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各有不同,具体为: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武将一品绘麒麟,二品绘狮,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因此,当时人们称文武官员为“衣冠禽兽”。后至明代中晚期,宦官专权,吏治腐败,不得民心,民间遂将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形象地称为“衣冠禽兽”。衣冠禽兽一词逐渐转为贬义。
3.2.4 表征特色
在人类社会早期,服饰的变化主要体现为服饰构成要素的变化。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服饰的变化成为观念变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显著的表征特色。
服饰是人们心灵的积淀、是无声的语言,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有着不容置疑的意义和象征功能,人们往往借助服饰来传情达意。中国服饰民俗的表征特色主要表现在色彩、图案、花纹以及配搭等方面,往往都寄予着一定的美好寓意。如给儿童佩戴的长命锁、项圈及童装上刺绣的花纹图案等,寄予了人们祈求孩子平安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苗族服装多用刺绣图案,其中含有苗族的历史意蕴,如文山“花苗”,在黑色圆领斜襟窄袖衣的领边和袖肘处绣有红色、黄色、蓝色、白色的花纹,有花状纹、江水状纹,相传这些花纹象征着苗族祖先居住的地方。鸡和凤在彝族、白族等民族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些民族的少女喜欢带鸡冠帽或凤凰帽,是认祖归宗的一种表现。纳西族妇女服饰中的羊皮披肩,上部缀有两个大的圆形绣花图案,下摆横缀着一排七个小的圆形绣花图案,以此象征纳西族妇女“肩担日月,背负繁星”,早出晚归,不辞辛劳,服饰的设计意图表现了纳西族妇女的勤劳美德。
求吉祈福是一种最普遍的心理趋向,这种趋向反映在服饰图案的选择与搭配上。如彝族妇女戴的鸡冠帽来源于雄鸡鸣叫吓走恶魔的传说,她们认为戴这种帽子可以辟邪;缀饰帽上的大小银泡则是头顶月亮星星的象征,预示光明永在、幸福长存。在各地区、各民族的服饰中,龙、凤、鹤、鱼、鸳鸯等吉祥动物,牡丹、松竹梅、莲花、葫芦、菊花、石榴等吉祥植物,太极图、喜字纹、寿字纹、福字纹、云纹、柿蒂纹等吉祥图符,被广泛应用,寓有驱邪求安、爱情甜蜜、婚姻美满、多子多福等吉祥美意。例如:汉族服饰中常见“吉祥如意”、“龙凤呈祥”、“连年有余”等寓意的图案;满族服饰中常将花、鸟、蝴蝶形象绣在衣服的重要位置;蒙古族的红缨帽,帽顶象征太阳,红缨象征阳光。这些服饰民俗所表达的寓意反映了各族人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崇尚与感悟。
服饰民俗的表征特色表现在服饰禁忌风俗中。服饰禁忌多出自民间,同人们最初的鬼神信仰有关,流露出较强的原始崇拜迹象。如在服饰用色上,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贵、贱、吉、凶的观念。在汉族服饰民俗中,白色和黑色都被视为凶色,尤其忌讳全身穿戴白色服饰,因为这是服丧时的装扮;绿、碧、青等颜色被视为贱色,只有娼妓、优伶的服装才用这些颜色。旧时民间还忌讳将妇女和孩子的衣服夜间晾挂在屋外,小孩的衣服不能挂在高处,因为夜间、高处会有鬼怪出没;忌讳衣服的扣子数为双数,因为俗话说“四六不成材”,扣子为双数会影响到人的成功;寿衣忌讳用缎子面料,“缎子”与“断子”谐音,不吉利;忌讳反穿衣服,因为有的地方只有寡妇改嫁时才反穿罗裙;男子忌讳戴绿头巾、绿帽子,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绿色被认为是低贱的颜色,后来成为配偶不忠的代名词,若妻子不忠、有外遇,其丈夫即被人们称作“戴绿帽子”。如今,旧时民间很多的服饰禁忌已经消除或淡化,只有男人戴绿帽子和女子系白头绳仍属服饰大忌。
男戴观音女戴佛
在我国玉石佩戴中有“男戴观音女戴佛”的民间习俗。这一习俗的形成,与我国传统文化中推崇的阴阳流转、阴阳交感、阴阳平衡之道密切相关。男性属阳,女性属阴,而观音为女身形态属阴,佛为男性属阳,男戴观音女戴佛可以使佩戴者达到阴阳平衡。传统社会男子为生计奔波在外,情绪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往往性情不安。观音仪态端庄、心性温和,男子佩戴观音,不仅可保平安,而且多了份稳重和平和。女子以家庭为重,佩戴玉佛,体现了母性的慈爱,充满了对整个家庭和美、圆满、欢乐的良好期许,同时也能拥有大肚佛一样的肚量,以包容的心态处理好与家人的关系和生活琐事,笑口常开。由此可见,男戴观音女戴佛有男女天性互补之意,男人可以吸取一些女性的阴柔来弥补自身的短缺,而女性则可以吸取一些男性的阳刚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有些地方还有一种说法:“观音”谐音为“官印”,戴观音是希望男孩子长大后能够当官发财;“佛”谐音为“福”,戴佛是希望女孩子长大后能够嫁到好人家,一辈子都有福气。其实,不论是观音还是佛,人们都是将其当做祛灾求福、逢凶化吉、永保平安的守护神,寄寓着人们的一种美好祈愿。
3.3 中国历代服饰民俗
中国服饰的历史源头,可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考古发现的骨针和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证实当时古人类已开始制作简单的衣装了。《旧唐书·舆服志》记载:“昔者黄帝作服,百姓始去皮服布。”进入新石器时代,服饰的形制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贯头衣”,即在一幅布的正中央剪出一条直缝,将头从这条缝里套过去,然后再将两腋下缝合起来的衣服,这种披风式服装是人类服装的早期形态。此后历经几千年,中国服饰民俗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地发展演变。以下对几个主要阶段作简要概括。
3.3.1 商周服饰
《说文解字》中说:“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古代的衣从头到脚分为头衣(冠、巾)、体衣(上衣)、下衣(裙、裤)和足衣(鞋)。商周时期,上衣下裳的服饰基本形制和区分等级的冠服制度逐步确立。当时人们上身穿右衽交领衣,衣长通常到膝盖部位(衽是衣襟,衣领直连衣襟,衣襟在胸前相交,领子也随之相交,右衽是左襟压右襟并在右腋下挽结);下身穿“裳”,裳是裙,腰部系一条宽腰带,外面穿“蔽膝”,遮住膝盖,形状类似现在的围裙。古代男女服装差异不大,男子也穿裙。由于纺织技术的发展,衣服材质中的丝、麻织物已占较大比重。衣的用色为青、赤、黄、白、黑等五种原色,裳则用以原色相调配而成的混合色,称间色。衣裳多为暖色,尤其以黄色和红色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服装以小袖为多,衣服的领、袖及边缘都有不同形状的花纹图案,腰间则用条带系束。商周时,男女都是束发。
3.3.2 春秋战国服饰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活不断充实,各诸侯国有着自身的服饰风格,衣服款式丰富多样,冠服制度纳入礼制。这一时期服饰最主要的变化是深衣和胡服的出现。春秋战国之交,出现了一种剪裁独特、上下分裁、中间有缝连接的服装,这种上衣下裳相连的服装长至脚踝处,称为“深衣”。深衣是“士”及以上阶层人们的常服,是平民百姓的礼服。平民百姓日常的服装是上襦下裙,相对于深衣,“襦”是短上衣,分长襦和短襦,最长至膝盖。胡服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紧身窄袖的短衣、裤和靴子,适于骑马放牧。战国时赵武灵王率先提倡“胡服以习骑射”,将胡服引入中原,以便于骑马作战。当时,上层社会的衣着比较宽博,下层社会的衣着比较窄小。这一时期的织绣工艺有很大进步,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繁多,如花锦、冰纨、绮、缟、文绣等风行全国。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
胡服是古代汉人对西方和北方各族服装的总称,与当时中原地区宽衣博带式的汉族服装有较大差异,特征是衣长齐膝,裤子紧窄,腰束郭洛带,用带钩,穿革靴,便于骑射活动。胡服进入中原始于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史记·赵世家》)。为了对抗游牧民族的骑兵,加强边防,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力排众议,颁胡服令,推行胡服骑射。此举不仅体现了赵武灵王注重实用、勇于改革的精神,也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因为胡服轻便实用,所以很快从军队传至民间,被广泛采用。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蹀躞带,皆胡服也。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靿皆便于涉草。”可见胡服后来的流行及影响。
3.3.3 秦汉服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创立了各方面的制度,其中包括衣冠服制,对后世影响很大。秦朝时出现了一种有絮棉的夹层内衣,大袖收口,一般都有花边,叫袍服,穿着时在袍服的外面罩上一件外衣。到了汉代,袍服除了作为内衣,还时兴把袍服当外衣穿,袍服逐步演变为外衣,而且上至帝王,下至百姓,不分级别,不论男女,都可着袍服。这种实用的服装取代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成为流行服饰。
汉代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体现在服饰上是人们对衣着装饰的要求不断提高,衣冠服制也日趋多样。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横贯欧亚的陆路通道“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的物产和文化交流,西域高级染料的引入使得汉代服饰更加华丽。
3.3.4 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多民族杂居的状态改变了各民族文化及生活习俗的单一性,在服饰上有诸多体现。当时,汉族人流行穿北方民族的服饰,而少数民族也穿汉族服装,服饰习俗受到汉朝仪礼规范的影响,特别是鲜卑族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衣冠改行汉制,使秦汉服饰文化得以延续发展。当时流行大袖宽衫的服装款式:男子服饰宽大、随意,穿着追求轻松、自然;女子身穿及地长裙,大袖翩翩,层层叠叠的饰带,优雅飘逸。
3.3.5 隋唐服饰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历史时期,唐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的强盛大国,所谓“盛世华衣”,唐代的服饰中西结合,相容并蓄,雍容华丽,充满大国风范。
隋代女子身穿窄而合身的圆领或交领短衣和高腰拖地长裙,腰上系有两条飘带。唐代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中晚唐时期流行大袖衫,一般袖宽达四尺以上。唐代贵妇人的礼服多以袒胸、低领、大袖为主,充满高贵、开放气度,同时又有襦裙、半臂(短袖)肩披帛巾。唐代妇女的发式名目繁多,多插花钗或小梳子等作为装饰。唐代男子在日常生活中穿圆领袍,裹幞头,穿长靿靴。
唐代织锦的纺织技术、漂染技术等均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当时还出现了“缂丝”这一中国特有的纺织工艺,是用彩色丝线交错纺织,成品质地坚韧,色泽鲜艳,花纹图案犹如雕刻,别致清新。
3.3.6 宋代服饰
宋代服饰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服装样式大多沿袭唐代,但又有自身的特点,不过分追求华丽,崇尚自然、简朴、洁净的服饰风格。宋代妇女的日常着装是一种对襟、直领、两腋开衩、长度过膝的外衣,领口和前襟绣有漂亮的花边,称作“褙子”,下穿颜色淡雅的各式长裙。宋代贵族妇女的时髦礼服仍是大袖衫。
从五代至宋以后,出现了女子缠足的习俗,俗称“裹小脚”。这是受封建礼教的影响,是封建社会畸形审美观的体现,是封建社会对广大妇女的歧视与压迫,是封建陋俗。
3.3.7 元代服饰
元代服饰既保持着蒙古族原有的装扮习俗,又受到汉族的影响,以长袍为主,从官员到平民百姓的日常服装多为窄袖长袍,服饰有日趋华丽的特点。蒙古族无论男女都穿长袍,用带子束腰,区别是女子的长袍是左衽,男子的长袍是右衽,男子头戴笠子帽。元代时汉族妇女的服饰仍以襦裙为主。受蒙古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元代男子的发式流行辫发和髡发,将脑后头发全部剃去,左右两侧留出辫发或随意散落披在肩上。
3.3.8 明代服饰
明太祖朱元璋制定了以周、汉、唐、宋为准则的新服饰制度,禁胡服,恢复汉族服饰习俗,以袍衫为主要服饰。
明代妇女上穿竖领大袖的对襟袄,下着长裙,披戴绘有或绣有花纹的云肩(披肩),还流行穿“比甲”(一种无袖、无领的对襟马甲),套在衣裙之外。明代男子的便服多为大襟、右衽、宽袖、长度过膝的袍衫。明代的读书人一般都穿蓝色或黑色的袍子,四周镶有宽边,衣长一般到脚面,袖子比较宽肥,袖长过手。明代男子从官员到儒生都流行戴“四方平定巾”,这是明初颁行的一种可以折叠的四角方形软帽,以此来寓意明政权统治安定。“四方平定巾”采用黑纱罗制成,风格儒雅,因其造型四角均呈方形,又称“四角方巾”。除多佩戴“四方平定巾”外,明代还有一种后垂双带俗称“襦巾”的冠帽,后来又出现了由六片罗帛制成、寓意天下“六合一统”的“瓜皮帽”,又称小帽、西瓜帽。明代陆深的《豫章漫抄》记载:“今人所戴小帽,以六瓣合缝,下缀以檐如筒,阎宪副闳谓予言,亦太祖所制,若日‘六合一统’云尔。”“瓜皮帽”起于明朝,后来在清朝广为流行,成为男子戴用的便帽。
3.3.9 清代服饰
清代的服装制度是中国历代最为繁杂的,既保留了满族的服饰习俗,同时兼收并蓄了汉族服饰的特点。
清代男子的主要服饰有长袍、马褂和马甲,流行戴“瓜皮帽”。长袍的最大特点是袖口形状似马蹄。满族人善骑射,所以把马蹄形演变在服装袖口上。马褂是穿在袍外的衣服,不分男女,都可以穿,是一种礼服。马甲也叫背心,造型多样,主要特点是有彩绣装饰。清朝统治者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法令,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强令汉族男子按满族习俗改变发式,剃去前额部分的头发,把脑后头发编成辫子。
清代满族妇女主要穿旗袍,外罩马甲,穿花盆底鞋,头发梳成如意头、大拉翅等样式。清朝时旗袍的款式较为宽大,腰身为直筒式,没有曲线,腋部的收缩也不明显,在衣襟、领口、袖边、下摆等处镶有宽阔的花边和绣花纹饰,下摆的长度多盖住脚面,只露出鞋底。旗袍依季节分为单、夹、棉几种。后来旗袍才逐渐变化为窄小合身的款式。清代汉族妇女的服装是袄裙、坎肩、披风、木底弓鞋,也有穿旗袍的,汉装和旗装之分逐渐模糊。
3.3.10 近现代服饰
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国古代社会的衣冠等级制度时过境迁,传统的袍、衫、袄、裤、裙越来越多地受到西方服饰体系的渗透与影响,近现代服饰出现了许多新款式、新种类。
民国初年,男子服饰的演变首先是“剪辫子革命”。剪去辫子的年轻人,发式侧分、中分,俗称“分头”,或向后梳发,俗称“背头”,时髦者还用发油将头发抹得油光锃亮。当时,着装上出现了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的局面。与传统的中式服装相比,西式男装样式简单、装饰较少、配饰固定、价格便宜、适用性强。当时无论身着西装还是中式服装,都可佩戴西式礼帽或鸭舌帽。中式“瓜皮帽”也有花样翻新,仅帽结就时而流行越大越好,时而又流行小若樱桃。金丝边眼镜、墨镜、怀表以及时称“文明棍”的西式手杖,成为时髦男士必需的饰物。辛亥革命后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新款服装——中山装,并逐渐在城市普及开来。由此,城镇男子服装形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三分天下的局面,政界人士和各行各业的上层人士多穿西装和中山装,经商人士一般穿丝绸长袍、马褂,教师和大学生通常穿阴丹士林长袍、西式裤子、中式布鞋。农村男子的装扮依然是传统的上衣下裤,对襟小褂,头戴毡帽或斗笠,脚穿自家缝制的布鞋。
辛亥革命后,女式服装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上衣有衫、袄、背心,样式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变化,领、袖、襟、摆多镶滚花边或刺绣纹样,衣摆有方有圆,宽瘦长短的变化也较多。普通妇女多穿袄裙套装,青年女学生穿短衣短裙。20世纪20年代起,原本是满族服饰的旗袍开始广受妇女喜爱,逐渐成为时装。后受西式服装强调形体审美观的影响,传统女装渐趋合体,旗袍一改原来宽大直身的样式,开始突出女性的曲线美,演化成窄袖收腰的款型。20世纪30—40年代,旗袍盛行,当时的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是流行高领旗袍,即使在炎炎夏日,薄如蝉翼的旗袍也要配上又高又硬的领子,其后又流行低领甚至无领的旗袍。旗袍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而流行长过手腕的,时而流行短至露肘的,后来也有改良为短袖、无袖款式的。
新中国成立后,服饰崇尚简朴实用,极少使用装饰品。20世纪50—60年代,男子服装以中山装为主,还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等;女装受苏联服饰的影响,盛行大翻领、双排扣的“列宁装”,连衣裙“布拉吉”因受到城市妇女的青睐而成为流行不衰的夏季服装式样。
“文化大革命”期间,服饰习俗因政治动乱而畸形化,是“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年代。在服装风格上,无论男女老少,一般都穿军服或穿蓝色、灰色、黑色服装,除了领口和衣袋等细节之外,男女服装几乎没有其他差异。当时最时尚的装束是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色军装,腰扎棕色“武装带”,肩上斜挎草绿色军用帆布挎包(北京人称其为“军挎”),脚蹬一双草绿色“解放鞋”。后来有一种被人们称作“的确良”的新服装面料开始流行,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这是一种合成化纤,面料滑爽、轻薄且结实,不起褶皱,易洗快干,多用于制作衬衫,人们认为这种面料的确好而且看着、穿着又凉爽,故名“的确良(凉)”。当时还有一种较厚的化纤面料叫“涤卡”,斜纹纺织,适于做裤子、外套。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人们的服饰观念悄然发生了扭转。西装、夹克取代了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山装,女士穿起了高跟鞋。牛仔裤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裤腿形态从喇叭形、直筒形到如今的铅笔形,经久不衰。以黑色弹性面料为主的“健美裤”也流行了相当长的时间,与现在的“打底裤”一样,都具有贴身、高弹、舒适、随意等特点。中国女性开始从单一刻板的服装样式中解放出来,去追求符合女性自身特点的服装色彩和款式。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及政治的变革与发展,中国人的服饰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追求品牌,追求个性化,特别是年轻人,服饰上的“民族风”、“混搭”、“撞色”,中西合璧,“土”、“洋”相配,没有什么不可以。中国服饰文化历久弥新,日益丰富繁荣,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世界服饰文化中的中国元素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展现,“唐装”登台,旗袍走俏,中国服装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和商业主流在国际上受到普遍关注和尊重,愈发显示出独特的民族魅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中山装
中山装是中国现代服装的一大种类,创始人是孙中山先生,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辛亥革命时,孙中山先生设计了一种综合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特点的新款上装,并率先穿着,此后在社会上流行起来,被称为“中山装”。中山装于1912年定型,当时的政府将其定为礼服。中山装的基本形制是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纽扣、左右上下四个带盖和扣子的衣袋(左上袋盖靠右线迹处留有约3厘米的插笔孔)、袖口三粒扣、背部不破缝。这一形制是具有思想文化内涵的:四个衣袋代表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前襟的五粒纽扣表示孙中山先生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五权宪法学说;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分别表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和平等、自由、博爱的共和理念;封闭式的立翻领,表示治国严谨;背部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意。
中山装造型均衡,外形美观,做工考究,穿着舒适,便于活动,既可作礼服,又可作便装。中山装及由其衍生的服装款式,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前都是中国成年男子的主要服装。由于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经常在公开场合穿着中山装,西方也曾称中山装为“毛装”。至今,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出席国内重大活动、重要会议时,依旧习惯穿着中山装。
3.4 汉族服饰民俗
中国民俗服饰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按民族分类,可分为汉族服饰和少数民族服饰;按年龄分类,可分为成人服饰和儿童服饰,其中成人服饰又分为男子服饰和女子服饰。此外,还可按服饰用途划分、按服饰种类划分,等等。汉族服饰民俗历史悠久,也经历了多次变革。汉族分布区域广泛,各地区的民俗服饰也存在一些差异。随着民族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流,汉族服饰民俗呈现出中西各种款式杂陈的特点。
3.4.1 男子服饰
旧时汉族中青年男子平时多穿蓝色、青色、灰色中式或西式的短衣长裤,读书人一般穿长衫,富豪子弟常穿绸缎制成的长袍、马褂。20世纪20年代以后,汉族男子尤其是学校师生多穿中山装。老年男子冬季的惯常装束是大襟长袍,并在长袍外面加罩一件马褂;春秋季穿夹的长袍,夏季外出办事或在家待客时穿长衫,居家时多穿对襟短袖衫和长裤。
汉族男子旧时喜欢穿青鞋、白袜,中老年穿剪子口布鞋,青年人穿圆口布鞋。冬季老年人穿的棉鞋,俗称“两片瓦”。后来皮鞋流行,汉族男子日常多穿皮鞋。但是传统布鞋因其手工制作、舒适合脚,特别是如北京的内联升和天津的老美华、德华馨等老字号制作的手工布鞋,依然受到中老年人的喜爱。
民间有“三棉不如一缠”的谚语,说的是旧时汉族男子服饰中极具特色的布腰带及其多种用途。这种布腰带多为青色或蓝色,一般有一米多长、半米多宽,能在腰间缠绕两圈多。首先,勒上布腰带,可以使衣服紧贴身体,有利于挡风御寒。其次,布腰带打开还可以当包袱皮,用来背孩子、背东西,干活时可以用来擦汗。此外,人们扎上这种腰带,大襟上衣的腰部以上就形成了一个大口袋,可以在里面装一些杂物。北方男人还习惯将长管烟袋、烟荷包系在一起,插在腰带上,取用十分便利。类似的腰带在部分少数民族服饰中也较为盛行。
3.4.2 女子服饰
从古至今,女子服饰一直是服饰民俗的主要内容和亮丽风景。汉族女子服饰民俗的主要部分包括发饰、首饰、衣、裙、袄、裤、鞋、袜等。
旧时汉族女子的发式有少女和妇女之分:未婚女子额前留“刘海”(头帘),脑后梳独辫,在辫子根部和末端都扎有红头绳,还喜欢在头右侧插花作为装饰;也有梳两条辫子、额前不留头帘的式样。女子从结婚开始,就要将长发挽起,在脑后盘成发髻,用簪子固定或用线网罩住。中老年妇女使用的头饰主要是青纱包头、平绒帽、方巾、勒子等,如今在有些地区的农村还可以见到这些头饰。20世纪20年代起流行“剪发”,长的散披于肩,短的与耳垂相齐;城市女子也有烫发的。由于“剪发”的时兴,日常生活中妇女的发饰用得少了,只有在参加婚礼等礼仪活动时才会用到。如今女式发型多种多样,用来美发的饰物材质、花色繁多。汉族女子的首饰比较简单、轻巧,主要是戒指、手镯、项链,大多用金、银、玉、翡翠等制成,人们按自家的经济条件而选用。现在很多复合材质的首饰因时尚、亮丽、价廉等特点适合日常搭配,很受年轻女子的喜爱。
汉族妇女传统的绣花小袄,旧时各阶层妇女都穿,有领、有襟,袖长齐手,衣长在腰部下方,袖口为挽边、绣花,袄四周有约15厘米宽的黑缎绣边,边内又有约7厘米宽的绣花丝边。生活贫困的人家用不起绸缎,主要用土布或洋布,也不一定有挽边和绣花。20世纪30—40年代,汉族女子的服饰主要是旗袍。近年来,旗袍在节日庆典和国家重大活动中频频亮相,已成为中国女子服饰民俗的代表,也是广受现代女性喜爱的中国民俗服饰,不仅常被推崇为礼仪场合的着装,平时也会有人穿,或穿着改良版的、更适合现代人生活节奏的“旗袍式连衣裙”。
古代汉族女子,特别是大户人家的女子除睡觉外通常是裙不离身,只有在闺房中或见晚辈时的非正式场合才可能会只穿裤而不穿裙。直至近代,女子上衣下裤的打扮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汉族女子的裤子有长裤、九分裤、七分裤以及宽裤脚、窄裤脚、束脚裤、散脚裤之分。汉族女子的裙子有百褶裙、直筒裙、喇叭裙等款式,裙子上有彩色绣花,还镶有各色缎边。
旧时汉族女子广为流行缠足习俗,小脚是古代美女的特征之一,称为“三寸金莲”。与小脚相配,汉族女鞋是前尖后圆的式样,多为平底,也有带鞋跟的,在鞋的前脸处或鞋跟上绣花,叫“绣花鞋”。后来受西方服饰影响,汉族女子流行穿高跟皮鞋、短袜,与旗袍、裙装相配时穿丝袜。
3.4.3 儿童服饰
毛衫、肚兜、开裆裤、桃子头、狗头帽和虎头帽、虎头鞋,这些极具特色的汉族儿童装扮是汉族服饰民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毛衫
毛衫是新生儿贴身穿的内衣,其设计、缝制等所有的细节都密切贴合初生婴儿皮肤娇嫩、体态绵软等身体特征,包含着父母家人对孩子的精心呵护之情。所谓毛衫,是指衣边不折缝、呈布的自然毛边的衣服。其实用意义在于不会摩擦皮肤,还有让孩子自由自在成长的寓意。毛衫一定要用柔软的纯棉布和棉线缝制,多采用大襟式样,不用纽扣固定,而是在里襟缀一根细细的布带,从腋下的小洞穿出,与外襟的带子轻轻打一个活结。过去毛衫都是自家手缝,现在商店虽都销售成套的婴儿服装,但很多家庭的老人仍习惯亲手为家里新生的孙辈缝制毛衫。
中国北方民间还有过让小孩穿百家衣的风俗。婴儿诞生后,其姑、姨、外婆等亲属向街坊邻里每家讨一点布角料,然后将五颜六色的布角拼成衣服,称作百家衣,又称作百宝衣、吉祥服等。人们认为孩子穿着这种衣服可保平安。
2.肚兜
肚兜是汉族男女儿童的贴身内衣,也称作兜肚,顾名思义,其作用就是把孩子的小肚子兜起来、保护起来,而肚兜的寓意远胜于这种服饰的实用功能。肚兜为菱形,以对角线为上下,也有呈椭圆形的。肚兜多用红布或红花布制作,上面绣有吉祥图案或祝福字样。北方地区流行在肚兜上绣上红褐色的蝎子、黑色的蜈蚣、草绿色的蟾蜍、黄褐色的蛇和白色的壁虎等“五毒”图案,以毒攻毒,为孩子驱病害保安康,称作“五毒肚兜”。
3.开裆裤
开裆裤是前后裤裆不缝合的童裤,汉族男女幼儿一般都穿着这种裤子,便于孩子及时大小便。开裆裤可做成背带裤样式,无须系腰带,在背部裤腰上缝两条宽带子,交叉后过肩至胸前裤腰系上扣子相连。开裆裤依季节分为单裤、夹裤和棉裤。在北方寒冷的冬季,还会缝制一个缀有带子的小棉垫,自后向前围系在腰上,为穿着开裆裤的孩子保暖,俗称“屁帘儿”。
4.桃子头
“桃子头”是汉族小男孩的传统发式:给新生儿剃头时在顶部留下一片头发,或者剃成桃形,或者剃成圆形,用这片头发保护婴儿尚未闭合的“囟门”。桃子头在汉族儿童发型中独具民俗意味。还有一种男童发型叫“鳖尾儿头”,就是只在脑后留一撮头发,形状像鳖的尾巴,其余的头发都剃光,有保佑孩子长命百岁的寓意,所以也叫“百岁毛”。有的地区男孩从出生到入学前一直留桃子头或鳖尾儿头。现在包括在城市里,也有给学龄前男孩留鳖尾儿头、桃子头的,甚至在成年男子时髦发型中也能看到桃子头的影响。过去家族中几代单传的男孩会留“铁箍型”发式,头顶中心剃光,周围留一圈短发,耳际上面也全剃光,留下的一圈头发看上去像一个铁箍,意思是把孩子牢牢“箍”住。
5.狗头帽和虎头帽
汉族儿童戴的多种帽形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狗头帽和虎头帽。按民间的说法,戴狗头帽是期盼孩子像小狗一样皮实好养,戴虎头帽是期盼孩子长得像小老虎一样壮实。狗头帽是儿童在冬季佩戴的一种风帽,因外形似狗头而得名。狗头帽多用鲜亮的绸缎缝制,顶部两侧各有一只“狗耳朵”,额头上绣有小狗的面孔,帽子后部有披风一直搭到肩部,披风底边呈波浪形,两边各缀一根飘带,有的还在披风上缀上几颗小铃铛,随孩子身体活动而叮当作响,很是有趣。狗头帽保暖性极好,系上带子,帽子可将孩子的整个头部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眼睛以下的面部。虎头帽样式与狗头帽相近,只是“狗耳朵”换成了惟妙惟肖的两只毛皮“虎耳朵”,帽子前部正中绣上“王”字,孩子戴上神气十足。
6.虎头鞋
旧时的童鞋多做成虎、狮、龙、牛、豹、羊、兔、猫、狗等生命力旺盛的动物形象,在山西民间称这种鞋为“兽鞋”。这些童鞋由手工绣制,有单有棉,造型各异,憨态可掬,寓意明显,其中最流行的是虎头鞋。虎头鞋,有的地方称作“老虎鞋”,用与虎皮颜色相近的黄布缝制,鞋头上绣虎头,虎头额上绣有王字,有的还在鞋跟做一个虎尾巴,活灵活现。虎是百兽之王,给孩子穿虎头鞋是希望除害辟邪,祈盼孩子健康成长、长命百岁。
感受民族服装秀
1.参加当地举办的民族服装展览会或服装表演等,组织学生进入现场开展活动,或借助专业实训教室、多媒体课件创设模拟实践环境。
2.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定组长。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工合作,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实践环境,进行实地参观,积累素材,创作讲解词或导游词。
3.每组学生轮流模拟演示为游客讲解某民族服饰的历史与民俗。
4.其他学生作为游客,向导游提出有关问题。各组相互交流评价。
5.教师对各组的模拟演示进行点评。
1.http://www.chinesefolklore.com/news/newslist.asp.class61.
2.http://www.folk365.com/html/WikipediaPicList.aspx.menu16&node20.
3.顾建华:《衣食住行话文明·服装》,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4.贺琛:《中国民俗文化丛书·民间服饰》,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1.收集有关反映服饰民俗的成语和俗谚,并编写在导游词中。
2.准备“唐装”、旗袍、中山装等较易寻找的中式服装,在班里举办一个小型服装表演,并编写解说词,进行现场介绍。
1.试举例分析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2.举例说明中国服饰民俗的特色。
3.通过家庭调查,结合实际谈谈服饰民俗的变化。
4.从历代服饰民俗中,你得到了哪些关于穿戴打扮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