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无辞不相接也,无礼不相见也;欲民之毋相亵也。——《礼记·表记》
古时士大夫“交际舞”示爱憎
交际舞在中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汉魏时期就盛行“以舞相属”。士大夫之间若心存歧见,常会在交际舞中互示爱憎、传情达意。
虽然目前世界上流行的交际舞最早起源于欧美等国家,但交际舞在中国的历史也很久远。早在汉代,封建士大夫们在饮宴作乐时,除即兴歌舞之外,还流行着颇重礼仪的社交舞蹈,这就是史书上多有记载的“以舞相属”。属者,委也、付也,即邀请之意,某人舞罢,顺邀其他人起舞,此即为属。宴会中通常是主人先舞,客人再舞为报。这种交际舞有严格的礼仪规矩,姿态仪容都有讲究,违反规矩就是失礼。
汉画像石中的“以舞相属”
古代士大夫之间若心存歧见,便在交际舞中表现出来。据《后汉书》记载:“邕自徙及归,凡九月焉,将就还路,五原太守王智饯之,酒酣,智起舞属邕,邕不为报。智者,中常侍王甫弟也,素贵骄,惭于宾客;诟邕曰:‘徒敢轻我!’邕拂衣而去。智衔之,密告邕怒于囚放,谤讪朝廷,内宠恶之。邕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迹吴会。”蔡邕被贬,友人设宴送行。席间,五原太守王智起舞属蔡邕,而蔡邕却不应属。王智大怒,蔡邕也拂衣而去。原来,这位五原太守是中常侍王甫的兄弟,他倚仗其兄的权势作威作福,横行霸道。为人正直的蔡邕不屑与之交往,于是便有意轻侮他。得罪这个权贵,以至于后来蔡邕再无回京为官的机会。
汉画像石(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对“以舞相属”的礼仪舞蹈也有所表现。例如:四川彭县出土的汉画像石中,主人戴冠,宽袍广袖,袖中又套窄长袖,五彩镶边,右手举起,左手作相邀状;客人亦长袍广袖,举右手,左手前伸答舞。主人旁有女侍者执便面(扇子);客人旁有男侍者端举长案,正拟捧上酒馔。此外,还有以舞相属的连环图像。
《三国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陶谦在舒县任县令时,郡守恰是与其父交往甚密的同乡张磐。张磐甚是亲热,愿引陶谦为亲信。陶谦却深知张磐的为人,总觉得在他管辖之下将会备受委屈。后张磐宴请陶谦,并于席间起舞来属他,陶谦勉为其舞。舞到该转身时,陶谦却不转身,张磐问他何以如此,谦曰:“不可转,转则胜人。”原来,古人把升官视作“日转千阶”。陶谦此语,言外之意是:我若转身,便不再屈居于你之下。张磐自然能领会其中的深意,甚为恼怒,并由此记恨陶谦,时常与陶谦为难。后来,陶谦不得不弃官出走。
“以舞相属”以舞蹈作为交际的物媒,是中国古代人际交往中的富有特色的礼仪习俗,表现出中国传统交际文化的含蓄和内敛。中国在世界上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作为文明标志的传统交际礼俗更是源远流长,异彩纷呈,且自成体系,极具文化内涵,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概述传统交际礼俗的含义和作用。
2.列举传统交际礼俗的主要类型和内容。
3.归纳传统交际礼俗的特点。
4.分析传统交际礼俗的现代价值。
人存在于家庭和社会之中,随着岁月的不断流逝,必然要充当多种社会角色,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与他人结成不同性质和亲疏的关系,要与尊长老幼、亲疏远近等各种人打交道,于是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便形成了诸多的规范,约束着人们的言行。人们的举手投足都要循规蹈矩,讲究身份,顾及环境,以防越礼,有碍名声。在旅游接待中,来自各地的旅游者多有着不同的交际礼俗,只有尊重旅游者的交际礼俗、满足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才能真正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也能体现出接待者的人文素养。
7.1 交际礼俗概述
清初学者颜元曰:“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中国传统交际礼俗渗透进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既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也是社会有序化的重要手段,并烙下尊卑贵贱等伦理道德观念的鲜明印记。
7.1.1 交际礼俗的含义与类型
交际是人们不可避免的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常见的社会现象。“交际”这个词语在汉语中至少已经出现两千多年了。人生在世,离不开交际。交际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可以说交际是固有的“人类机能”。
1.交际礼俗的含义
交际是指人际接触和交往,礼俗即礼仪与习俗。交际礼俗是人们在特定交往场合的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交际礼俗广泛存在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军事等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交际礼俗的核心是“礼”。从广义上看,礼是指典章制度,既可指为表示敬重而举行的仪式,也可指生活中人际交往的环节。或者说,它既表现为外在的礼节,又表现为内在的道德和精神。
当“礼”用来体现和维护日常人际关系时,便可释为“人际关系的准则”,大致包括三项内容:一是物质享用上的礼制,不同等级的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享受不同的待遇,不可逾越,否则就是失礼,失礼则可能“入刑”,如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二是相处交往之礼,是指带有敬意的言行举止及交往形式,可称为礼节。礼节形成公认的共同遵守的习俗,即礼俗,它是人们相处交往中的礼貌性交接及表达友谊的方式,并以此密切人际关系。三是礼的精神内容,是对礼节和礼俗外在形式的抽象,形成人们所崇尚并遵守的某些道德标准,如恭谦礼让,以及更为具体的某些道德精神,如尊师敬老。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古代交际礼俗涉及的内容十分庞杂,而且中华民族地域广袤、民族众多、风俗各异,更兼数千年不断变化,因此不同地区和时期的交际礼俗不尽相同。
礼仪之邦,文明中国
中国享有“礼仪之邦”的盛誉,这里的礼仪主要是指人们在相处交往时的礼貌性举止言行、增近情谊的交际行为及由此而体现的道德风尚,它是古代华夏精神的重要体现。外国人不仅称赞中国人的礼貌行为与精神风貌,而且褒扬人们重视与讲究礼貌的行为及精神风貌。
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当他领略我们文明古国的风土民情后,曾作出这样的评价:“中国这个古老的帝国以普遍讲究温文有礼而知名于世……对于他们来说,办事要体谅、尊重和恭敬别人,这构成温文有礼的基础。”(《利玛窦中国札记》第1卷第7章)
两百年后,西方的官方使团来华,这就是奉大英帝国特殊使命而与乾隆皇帝交涉的马嘎尔尼及其随行。当英国使团乘坐迎接他们的中国船只溯运河北上时,中国人的礼貌、好客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官员们在每个细节上都随时注意到客人们的舒适,下至中国的兵士和水手们,都对客人彬彬有礼,不是应付责任而是出自招待热诚。”他们所看到的岸边围观的百姓,“每个人都相当有礼貌,秩序井然”。(《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第11章)
我们的祖先也为我们这个礼仪之邦感到自豪,尤其是那些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文人士大夫们,甚至把这种礼仪作为区分先进与落后的主要根据和标准,视中土为礼教文明之域,而将周边之族乃至海外他国视为化外夷狄之邦。当然,古人一隅之见,失之偏颇。但先辈们确实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礼仪文明遗产,我们要全面认识、合理扬弃。
2.交际礼俗的类型
按照承载尊重、爱护、友善等信息的不同媒介,传统交际礼俗可粗略分为如下三类:
一是语言的,即礼貌语言,指各种交际场合中具有合理性和可接受性的表达礼仪的特殊词语,比如“久仰”、“恭候”、“有劳”、“您好”、“多谢”等。
二是非语言的,即仪式,指礼貌的仪容、举止、礼物等,它以程式化的文化行为方式出现并体现在交际者的身势情态以及某种特定物质上,比如“作揖”、“叩拜”、“握手”、“颔首”等。
当然,上述两者经常会交织运用,比如初次见面时双方互相作揖并问候。
三是回避的,即交际中不适合说的和不应该做的。不适合说的比如“去厕所”,要改说“出恭”、“更衣”、“解手”、“去洗手间”等,不应该做的比如箕踞失礼、衣冠不整等。限于篇幅,本书不对此类交际礼俗作专题介绍,而是穿插在前两类交际礼俗中略加描述。
“五符合”与“忘八端”
交际礼俗必须符合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道德规范和传统文化习惯。现代人际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1)符合现代观念,以相互平等与尊重为原则。(2)符合现代审美标准,在形式和内容上达到真善美。(3)符合现代生活特点,礼仪安排要灵活多样、节奏明快、务求实效。(4)符合现代国际惯例,要兼收并蓄、融会各国礼仪之长。(5)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要体现新的道德规范,确立新型人际关系并不断更新内容、改变形式。
中国传统的交际礼俗常以八种德行作为规范,即礼、义、廉、耻、孝、悌、忠、信,亦称为“八端”。有人认为民间用来骂人的脏话“王八蛋”便是“忘八端”的讹误,意思是如果忘记这八条做人的根本标准便枉称为人。明代郎瑛《七修类稿》载:“王建少时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释曰:“俗骂人曰杂种,曰畜生,曰王八。明人小说又谓之忘八,谓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八字也。”当然,从其他文献记载看,此说未必准确,所以也有学者对此持不同观点,兹不赘述。
7.1.2 交际礼俗的特点与作用
交际礼俗广泛地应用于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人与人的交际中,但并非所有的交际都合乎礼俗。礼俗是交际的核心,是导致交际成功的圭臬。交际礼俗历史悠久,应用范围广泛,表现形式多样。中华民族有关交际礼仪知识的积淀非常丰厚和深邃。这是人类共同的宝贵文化财富,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1.交际礼俗的特点
(1)文化的复合性。交际礼俗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行为人的全部文化修养的外在体现。交际礼俗是一种文化形态。人们在日常交际中的言行举止看似简单随意,实质上是多种文化知识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表现出的高雅与猥琐、文明与粗俗,大都与文化教养有关。潇洒的风度、优雅的举止、得体的谈吐,凭借的不仅是外在形态的训练,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学习和修养,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2)民族的继承性。各民族有着独具特色的日常交际礼仪、交际心理以及必要的礼制。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发展,各民族的交际礼俗也代代相传。虽然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但是其核心部分,即与本民族的伦理观念密切相关的部分,都表现出陈陈相因、世世相袭的继承性。正如孔子所言:“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交际礼俗,陶冶着历代中国人的道德情操,熔铸着中国人的习俗观念,也规范着中国人的举止言谈。讲究礼节、注重礼教、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热情好客、礼尚往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早已成为中国人所恪守且为世人所称道的美德和规范。
(3)时代的变异性。从古至今,没有任何民族的交际礼俗是固守不变的。政治的变革、朝代的更迭、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化的交流都会导致交际礼俗发生变化,从而显现出时代性或阶段性。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国际交往不断加强的情况下,涌现出诸多新型的交际媒介和形式,冲击和改变着传统的交际礼俗,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4)地域的差异性。俗谚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任何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其各个地方的交际礼俗都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这是源于各地区在具体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表现在交际礼俗方面,势必会产生诸多差别。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国家几度分合,加之交通不便,各地区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地域交际礼俗文化并不断发展和嬗变,蔚为大观。但是无论如何变化,地域文化特色都必将长期留存,而地域文化特色无论怎样强烈也都或多或少地体现着民族的共同性。
从交际礼俗规范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交际行为由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两部分组成,交际礼俗包括这两种行为的规范和要求。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交际上,也大量存在于非语言交际行为中,举手投足之间都会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性。
1.敬语称谓。中华民族以谦虚好学为美德,“满招损,谦受益”被视为行为准则。在汉语中古有“令尊”和“家父”、“令郎”和“犬子”等敬语和谦词,在现代有“您”和“你”的使用差别。而英语中的敬语和谦词则非常少,在英语环境里,不管谈话的对方年龄多大、辈分多长、地位多高,You就是You, I就是I。
2.见面客套。在英国,人们见面时总喜欢谈论天气,而在中国,人们见面后总要问“您吃了吗?”前者可能是因为英国天气变幻无常,而在中国则强调“民以食为天”。
3.对故乡的眷恋。中国人安土重迁,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与此相反,在大多数情况下,美国人搬家是出于自愿。有人说美国人对故乡的怀念实际上只是对童年时光的留恋,同时,他们认为未来正在远方的广阔空间里向他们招手。
4.女士优先原则。西方人讲究“女士优先”(Lady first),指男性给女性以优先权,这在国际交往场合也被视为应当遵循的原则。在中国,不是女士优先,而是需要照顾者和受尊敬者优先,如:老、弱、病、残、孕、幼优先,上级、长辈、贵宾、英雄模范等人优先。在现代国际交往中,中国人也开始逐渐习惯和遵从“女士优先”原则。
5.对握手的理解。现代国际上最通用的基本礼节形式首推握手。两人相见是否要握手,中国人通常要由上级或长者决定,西方人通常要由女士采取主动。中国人握手时身体稍微前倾,西方人则极少这样,他们认为我们谦卑,我们则觉得他们过于傲慢。英语国家的人握手后立刻松开,中国人经常先握手后相互靠近,手仍不松开,有时喜欢双手相握,对此英语国家的人觉得窘迫不堪,他们认为抓住别人的手不放与握手毫不相干。
6.交谈中的反应。中国人听别人谈话时常保持沉默,英语国家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们认为保持沉默是听者没有认真听或是厌倦、生气的表现。英语国家的人习惯不断做出有声反应,如美国人常用“Sure”“Yeah……”“Well……”“Hmm?”等反馈。美国人与人谈话时,喜欢打断别人的话并提出各种问题,中国人却把打断别人谈话看成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中国人重视交谈中的沉默作用,认为停顿和沉默可以表达特殊的含义,既可表示无言的赞许也可表示无声的抗议,既可以是欣然默认也可以是保留意见。
7.对待隐私问题。对于大多数英语国家的人来说,见面就问诸如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和宗教信仰等问题被认为有失礼貌。中国人见面除嘘寒问暖以外,还要相互打听对方的家庭状况和个人情况,以示关心和坦诚。
8.选择结婚日期。中国人结婚要选个“黄道吉日”,特别是要选在具有浓厚喜庆气氛的节日,以求吉祥美满;而西方人尤其是美国年轻人多喜欢在6月结婚,因为据说古罗马人视朱诺为婚姻女神,而英语中的“六月(June)”与“朱诺(Juno)”发音相似,所以人们认为在6月结婚最有希望得到女神赐予的幸福和欢乐。
9.习惯性动作。叫人过来时,英语国家的人或是食指朝上向里勾,或是用手掌向上或向左朝自己方向摇动的方式招呼成年人过来,对幼儿和动物则手掌朝下向自己方向摇动。前者在中国似乎给人不正派的感觉;后者在中国则正好相反,即手心向下是招呼成年人,手心向上是招呼幼儿和动物。再如耸肩,又是英语国家和许多西方国家的人十分常见的身姿动作,表示“有什么办法呢”、“我无能为力”、“我不知道”等,但中国人没有这个动作习惯,在表示上述含义时只是摇头或摆手。
10.坐席的安排。家庭宴请座位的安排,英语国家与中国的主要区别如下:一是英语国家餐桌座位以右为上、左为下;中国餐桌座位则以面向南或面向门为上、以面北或背门为下。二是英语国家的夫妇参加家庭宴请时,男主人陪女主宾,女主人陪男主宾;中国则是把同性别的人排在同桌。总的来看,中国人认为最尊贵的座位是最显著的位置,英语国家的人则认为最尊贵的座位是离主人最近的座位。
2.交际礼俗的作用
(1)尊重作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遵循交换原则。当对方表现出尊重和敬意时,我们也要还之以礼,所谓“无礼不相见”、“来而不往非礼也”即是此理。通过礼尚往来,可以互增感情,彼此尊重,实现有效沟通。
(2)约束作用。交际礼俗作为行为规范,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较强的约束力。礼仪形成后,便成为带有强制性的社会习俗,人们要遵守和服从,都将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约束,如有违犯就会受到道德和舆论的谴责或是法律的制裁。
(3)教育作用。交际礼俗包含道德和精神的要求,会对社会成员进行有形或无形的教育和引导。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交际礼俗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4)调节作用。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关系。人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无法满足个人的归属感、受尊重感,就会怅然若失甚至惶惶不安,从而言行怪诞,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同样,如果某个国家或组织人际关系紧张,就不会有安定团结的局面。交际礼俗作为普遍的规范和程序,作为凝固下来的文化传统,能有效地固定、维护和调节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式,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氛围。
“宅生活”有害于健康
美国密执安大学监督研究中心的流行病学家豪斯和他的同事,对2700人进行了14年的追踪研究,总结出了人的为人处世、社交关系与死亡率的内在联系。他们发现:与名人相处,尤其是与男性名人相处,会延长人的寿命;就死亡率而言,没有亲密朋友的人是有亲密朋友的人的2.5倍。
无独有偶,耶鲁大学的流行病学家伯克曼和加州大学的西姆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他们对7000名阿拉美达县的居民进行了9年的调研,发现独身者和无亲友来往的人以及断绝社交活动的遁世者的死亡率是常人的2倍。
为什么社交来往会增进人的健康?现代紧张感研究先驱西莱认为,与人为善和助人为乐可以激励人的感激之情和仁爱之心,从而使人获得快感,解除身心的紧张感。西莱的意思是,有礼仪的交际所产生的身心效应能让人长寿。这与我国古人认为礼立于敬的目的是得到福的理论相通,所谓“仁者多寿”。
交际礼仪是人类社会安定团结的纽带。人缘此进入爱、亲、善的天地,或纯洁或高尚或伟大。不讲交际礼仪的人的心灵是灰暗冷酷的,不讲交际礼仪的世界是错乱的。
7.1.3 交际礼俗的产生与发展
传统的交际礼俗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按照历史发展过程,可将交际礼俗分为史前交际礼俗、古代交际礼俗和现当代交际礼俗三个阶段。
1.史前交际礼俗
史前即原始社会时期。许多学者认为,人猿相揖别时就有了原始的交际礼俗,而且交际是先于语言出现的,语言只是适应交际的需要才产生的。原始人群居穴处,必然在交往时形成固定的礼貌范式,用以平衡协和整体。到新石器晚期,人际交往礼俗,已是规模初成、程序草具。到炎黄时代,交际礼俗已逐渐严密,形成礼制。考古发现说明,炎黄时代是中华民族交际礼俗发展的转折点。到尧舜时,后世延续的重要礼节如叩拜、拱手、作揖等,已牢不可破地融入民间的交际活动中。
2.古代交际礼俗
古代交际礼俗主要是指从夏、商、周到清末这段时期的交际礼俗。夏、商、周进入中原立国后,均尊黄帝为祖先,认同自黄帝时代传承下来的交际礼俗,并积极吸收周边民族的文化,不断变化和发展,使得华夏交际礼俗日臻严密,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如果说史前交际礼俗尚有传说之嫌,那么典籍所载的夏、商、周礼俗则是不容置疑的。此时的交际礼俗在继承先贤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亲疏、贵贱、尊卑的等级观念,并形成传统,延续到20世纪初。自周代开始,礼仪制度发展为国礼,而交际礼俗渐成家礼。秦汉及六朝时期,交际礼俗更加恢弘丰富。唐代礼制大备,许多礼俗制度化,交际礼俗的发展也达到新的高峰。至宋、元时期,从承载礼仪信息媒体的广泛性看,交际礼俗渗透到生活中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朝历代无法比拟的。当代交际礼俗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均可在宋、元时期找到原型。
3.现当代交际礼俗
现当代交际礼俗包括对传统交际礼俗(清代及以前)的选择继承以及适应当前社会需要而生成的新型礼俗两部分。现代社会交往空前活跃,体现在礼俗方面的突出特征就是开放性和商业性。近代以来,西学东渐;改革开放后,国门大开。传统交际礼俗中融入域外合理成分,变得更加充实完美。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勃兴,商业交际礼仪不断涌现,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中国传统交际礼俗的特征
世界各地由于自然和地理环境以及交往方式不尽相同,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交际礼俗。关于中国传统社会中交际礼俗的特征,杜家骥在《中国古代人际交往礼俗》中总结如下:
1.卑己尊人,崇尚恭谦礼让。中国传统社会将卑下自己、尊崇对方和他人作为礼节的重要宗旨,并在各种交际礼俗中贯彻得淋漓尽致。中国人与人相处交际,强调应以恭敬谦让表示礼敬。让,是恭谦的深刻表现,也是礼的重要内容和表现,所谓“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2.与人相接触及公共交际场合,讲究礼仪风度,崇尚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仪容整洁,语言称谓恭谦温和,用语文雅,忌讳粗俗,礼节含蓄而不外露,温文而不狂热。
3.交际礼节亲属化。相处、交际时,对年高、年长主人以尊、兄之礼事之。德业之师,尊之为“师父”,以敬父之礼敬师。江湖、帮会中人或普通百姓关系亲密者,常结为异姓兄弟,拜把子。乡人邻里间,多以亲属性称谓相称。
4.男女之防。中国古代对于男女之间的接触严厉禁限,女子被排斥于社交场合之外,往来交际主要是男子的事情。家有男客,女子回避。若某些场合兼有男客和女客,则男女分席不同坐。文人士大夫及诗书之家在男女之防上尤为严格。
5.礼仪的等级性。古代社会成员按等级划分,而礼仪又是体现等级的具体规制,因而必然带有等级性。《白虎通》曰:“人所以相拜者何?所以表情见意,屈节卑体,尊事之者也。”可见礼仪的等级性广泛存在于社会成员的相处与交际之中。
6.繁缛性与形式化。古人礼仪,繁文缛节甚多,尤其是官场之上、士绅之间,更是讲究仪文。诸如送往迎来、进门出门、宴会入座、敬酒布菜等琐细仪节,动关礼节,处处互相退让,甚至反复多次。而其中的许多礼节,不过是循行礼仪客套,并无实质意义,因而表现为形式化。
7.2 语言交际礼俗
交际的语言礼仪即礼貌语,是指特定语言社群中某些现成的语词。它既不表达为交流思想而描述事物的理性意义,也不流露说话人喜怒哀乐等情绪,主要是体现说话人对交谈双方社会关系的理解和态度。从这些语词本身的构成元素和方式来看,它是不同语言社群长期历史传统的产物,密切地联系于该社群的文化因素。语言交际礼俗是社会中言行准则、道德规范的组成部分,历来受到高度重视,自古至今都将“慎言”作为交际礼俗的重要内容。
7.2.1 名字称谓礼俗
在人际交往中,双方互相称谓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国传统社会,这种称谓礼俗庞杂细微,讲究颇多。
1.名字号礼俗
在传统社会,特别是东汉以后,普遍的礼俗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以自称己名为敬,称对方则用字。对人自称己名,是以自谦的方式表达敬重,即使对比自己身份地位低的人亦是如此。成语“期期艾艾”中“艾艾”,是三国魏将邓艾,字士载。邓艾口吃,故而对人自称己名时总是“艾……艾……”。皇帝称臣下之字时,则表示恩宠与信任。孔子所编的《春秋》,是一部褒贬色彩浓厚的史书,值得称誉的人均以字称之,即“以书字为褒,二百四十二年间,字而不名者,十二人而已”。
2.避讳礼俗
《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曰:“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避讳是中国旧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和宋(又以宋代最时兴),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避讳是指对应尊敬的人要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他的名字,而采取某些婉转的表达方式。避讳主要是讳言其名,某些朝代或地区对应尊崇者连字也要求避讳,而称其比字更尊敬的称呼。官民百姓之间讳字者不多,主要是讳名。
避讳分国讳和私讳两种。国讳又称官讳,是指举国上下都要避讳的名称,主要是皇帝及其祖、父、皇太子等人的名字,甚至连同音字也须避开。犯讳是对皇帝莫大的不敬。避讳皇帝名字最常用的方式是改字、去字、缺笔、空字、覆盖(写出应避讳的名字后,以纸覆盖)等。私讳主要是指家讳,即某家族对尊长名字的避讳,其他人与该家族人交谈和字面往来时要避开讳称,所谓“入门而问讳”。避私讳常用改字、替字等方式。古时许多官员也非常讲究避私讳,并由此出现不少笑谈,比如宋代官员田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清末军机大臣铁良忌讳下属官员言说“改良”等。
那些有趣的名字避讳
1.秦始皇正月出生,取名“赵政(赵正)”,改“正月”为“端月”。
2.吕后名雉,当时文书上凡遇雉字,均以“野鸡”二字代替。
3.汉文帝名刘恒,于是将姮娥改名“嫦娥”,恒山改为“常山”,齐国权臣陈恒于是改称“田常”。
4.汉宣帝名刘询,故荀子在汉代成为“孙卿”。
5.汉光帝名刘秀,曾将秀才的名称改为“茂才”。
6.汉明帝名刘庄,当时将《庄子》改称为《严子》,姓庄改为姓严。
7.晋文帝名司马昭,王嫱字昭君,改称“明君”或“明妃”。
8.唐太宗名世民,唐人行文用“代”字代替世字,用“人”字代替民字,观世音略称为“观音”,民部改称为“户部”。
9.司马迁的父亲名司马谈,《史记》中因此无“谈”字,连赵谈都改成赵同。
10.《后汉书》作者范晔因为父亲名为范泰,所以在《后汉书》里,叫“郭泰”的变为“郭太”,叫“郑泰”的也变为“郑太”。
11.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虽人已死,但因避玄宗李隆基名讳,改称“子玄”行世,到清代又犯康熙名讳,又改成“刘子元”。
12.唐朝诗人杜甫的父亲名为杜闲,为避“闲”字,杜甫从未在诗中用过“闲”字。杜甫的母亲名海棠,杜甫诗集中无海棠诗,不名母名也。
13.“诗鬼”李贺因父亲名为晋肃,“进”与“晋”音同,便不能参加进士考试。韩愈作《讳辩》质问,父亲叫晋肃,儿子不能考进士,若父亲叫仁,儿子岂非不能为人吗?
14.唐代“避讳甚者”,另如“父名岳,子终身不听乐,父名高,子终身不食糕”等。
15.宋代为避太祖赵匡胤名讳,其弟匡义、匡美分别改名“光义”、“光美”;后太宗赵光义登基,赵光美又改名“廷美”。
16.宋仁宗名赵祯,将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改为“炊”字。
17.苏轼祖父名序,即讳“序”字,所以苏轼的父亲苏洵不写“序”字,碰到写“序”的地方改成“引”字;苏轼也跟着不用“序”字,他以“叙”字来代替。
18.《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母叫贾敏,故林黛玉凡是遇到“敏”字都读成“米”或“密”。
19.康熙皇帝名玄烨,所以故宫北门玄武门改称神武门。
20.雍正帝胤禛即位后,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唯怡亲王允祥病逝后,雍正念其公忠体国,特恢复他名上的“胤”字。
7.2.2 人称指代礼俗
人们在交往中,通常并不是直接以名、字、号相称,而是使用诸如我、您等指代性称谓。汉语中此类称谓数量惊人,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仅以亲属称谓为例,据有的学者考证就有3000余种,其中称呼父亲的有100余种,称呼母亲的有120余种,称呼妻妾的有300余种。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称谓,既是出于礼节的需要,又表现出传统交际礼俗在称谓方面的讲究及复杂性。礼貌称谓使用得体,可使气氛和谐,且有助于增进感情。中国古代是以尊恭对方而卑谦自己来表达礼敬的,这种文明礼貌原则和特征在指代性的称谓礼俗中表现得极为突出。汉语言中的人称代词分为自称、对称、他称,也即最基本和最简单的称谓我、你、他。在实际交谈中,有时也可以直接使用我、你、他等词语,但礼貌的说法需要变字音,如:清代北京,“遇平行以下可直呼‘你’,尔、汝意也,然遇尊长,则必曰‘您’……非是则不敬。‘他’字亦分两意,呼平辈可直曰‘他’,即彼意也。然述及尊长,则‘他’字必读如‘坦’(怹),非是亦不敬”(夏仁虎《旧京琐记·语言》)。
1.自谦称谓
古代的自谦称谓多带有卑、下、鄙、贱、愚、小等词素,如卑职、鄙人、贱子、下愚、小可、小的等,或是含有此意的词语,如仆、不才、末学等。
鄙人、下鄙、卑人、卑末、贱子、小可等词语都是有意表示自己的鄙俗、卑下、微不足道,在日常对话和书面语中使用广泛。
仆、臣、下走、牛马走等,都是把自己比作低下的仆人,以反衬对方应受到仆人对主人那样的尊敬。其中的“臣”字后来演化为官员在皇帝面前的专用自称。
不才、不佞、愚、下愚等,则是以自己才疏学浅、愚昧而自谦。朋友或同辈相识者之间常用愚兄、愚弟、劣弟、小弟等自称,即使对方比自己年龄小也有自称小弟、愚弟的。以兄弟互相称呼,显得亲近,而加愚、小等字则是自谦。
老者谦称有老朽、老拙、鄙老、老汉等。如《晋书·王接传》载:“是以鄙老思献所知。”《水浒传》第二十二回宋太公对差人说:“不孝之子宋江……不在老汉户内人数。”
妇女自谦,常用奴、奴家、妾、贱妾、小妇人、侍儿等称呼。唐朝诗人崔颢《长干行》曰:“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水浒传》第三回写道:“官人不知,容奴告禀。奴家是东京人氏,因同父母来渭州投奔亲眷……”女子称奴与男子称仆、臣相同,都是以卑微、低下自谦,以礼敬对方,就连尊贵的皇室妃嫔也是如此。
“朕”、“孤”和“寡人”等的由来
现代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皇帝开口便自称为“朕”,观众也知道,“朕”是皇帝的专用词。那皇帝为什么要自称为“朕”呢?
关于“朕”,《现代汉语词典》释曰:“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其实,“朕”最早并非皇帝的专用词,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云:“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是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的通用自称词,“朕”即“我”的意思。汉朝蔡邕在《独断》中释曰:“朕,我也,古代尊卑共之,贵贱不嫌,则可同号之义也。”《楚辞·离骚》亦有“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意为我的父亲叫伯庸)的说法。
但是到秦朝嬴政覆灭六国以后,“朕”的用法发生了变化。秦始皇规定,只有天子才可以自称为“朕”。《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秦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自此,“朕”成为专属于皇帝的自称词,并沿用到清朝结束。在皇太后听政或是下诏时,皇太后也可以自称为“朕”,这是比较特殊的情况。《汉书·郊祀志下》载:“皇太后诏有司曰:未见皇孙,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朕甚悼焉。”《汉书·王莽传》载:“太后以为至诚,乃下诏曰:王氏女,朕之外家,其勿采。”《后汉书·和殇帝纪》载:“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
另在先秦时期,君王、诸侯都自称为“孤”、“寡”或“不谷”,以为谦称。譬如《战国策·齐策四》载:“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之本与,非夫?”《老子》。曰:“故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其意思是:贵者必须以贱者作为自己的根本,高者必须以下者作为自己的基础。因此,侯王们便自称为孤、寡、不谷。由此可知,在没有专用“朕”之前,“孤”、“寡”、“不谷”都是王侯们自谦称呼的专用词。
清代学者赵翼考察历史上“寡人”的使用情况时发现,春秋时期诸侯自称寡人,但楚王多自称“不谷”,而较弱的诸侯自称“孤”。寡人,本义为寡德之人,其用法比“孤”复杂些。《左传》有言:“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王说:“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古代士大夫也有自称为“寡人”的,如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有言:“汝前日战输与他,今日在寡人面前,可斩其头以泄恨。”《世说新语》载:“晋王衍诸婿大会,郭家与衍婿裴遐谈,衍谓诸人曰: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同时,古代诸侯夫人也有自称寡人的,《诗经·邶风》载:“先君之思,以勖寡人。”此为卫庄公夫人庄姜自称。
2.尊称对方
自谦是以卑己的间接方式表示礼敬而尊重对方,是向对方直接表达敬意,且对不同身份、年龄和关系的人要用不同的敬称,我国古代这方面的称呼极其丰富和细腻。
常用的尊称有子、公、君、卿等,含有类似现代汉语中“您”的意思。子,在古代是对男子的美称,表示尊崇敬仰。对某人尊崇便加“子”,如孔子、孟子、董子(董仲舒)、朱子(朱熹)等;或是直接以“子”相称,如《左传·僖公三十年》载:“吾(郑国君)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古代君王常以“卿”或“爱卿”来敬称臣下。卿,也可用于平辈之间的敬称。君,是古代应用相当广泛的敬称,上行、下行、平行均可使用。对人尊称,还常称“公”或加“公”字。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刘邦问萧何,诸将逃亡者甚重,“公无所追”,何以独追韩信。《后汉书·吕布传》中,刘备称曹操为“明公”。
对有知识和名望的人,常以“先生”相称,如教书先生等。至于那些有才华的智谋人士,如诸葛亮等,也被恭称为“先生”。“先生”现在通常用作对男性的称谓,但当其作为尊称时也可用于女性。
古人尊称对方时还可加“台”字,如“兄台”,同姓人互称“宗台”。若与对方关系密切,常以亲属称谓,以表示亲近,而且加尊、仁、贤等褒美之词,如尊兄、仁弟、贤妹等。
科举时代,同科即同年考中者之间的关系称为“年谊”,互相称呼对方或亲属时常加“年”字。
古人还常用称呼与对方有关的事物的方式婉转地敬称对方,如称对方为阁下、台下、足下、左右、执事等便属此类。阁、台都是古代中央官署,是尊贵者所在之处。这类称呼的意思是,自己处在卑微的地位,不敢直接向尊者发语,而只配在对方衙署下向其身边左右的侍者执事人说话,代为转达,后引申为指代性的敬称。
7.2.3 关联人或事物称谓礼俗
在日常相处与交际场合中,如何称呼自己和对方的亲属或相关人员、事物,同样需要体现应有的礼节。
1.关联人的称谓
(1)称己方。称呼与自己或对方有血缘关系之人,虽是指代第三者,但也要表现出谦己和尊人的礼貌特征。提到自己的子孙、学生等,常加上小、愚、贱、顽等字,如小女、愚徒、顽子等,或以其他轻贱词语指代,如犬子等。谦称弟、妹等比自己年少的或比自己辈分低的如侄子等亲属时,多加个“舍”字,称舍弟、舍妹、舍侄等。舍本是下等住宅的称谓,古人谦称住所常用寒舍、舍下,称亲属附加舍字,即“我家的”,又有门第低微的意思。谦称自己的妻子的词语较多,有寒荆、拙荆、贱内、内室、内人、敝房等。谦称己妻加“荆”字,源于《烈女传》中东汉人梁鸿之妻孟光常用荆枝当钗饰的故事。中国古代男女之防非常严格,妇女禁止社交活动,只能居家操持内务,地位低下,丈夫对外称妻子便常用内、拙、贱等字。对别人提起自己的长辈或兄长时,多加“家”字,如家严(家父)、家慈(家母)、家兄等。若是故世者,前加“先”字。
(2)称对方。称对方亲属,要使用尊称,多用“令”、“尊”、“贤”等字。令是好、佳之义,无论称对方的长辈、平辈或是晚辈均可加令字。如令尊、令堂、令郎、令爱、令兄等。称对方的妻子,有令妻、尊夫人等,若称“嫂夫人”则显得更为亲近些。称对方岳父为令岳,称对方女婿为令婿、贵婿、令坦、令东床。称作令坦、令东床,是源于东晋王羲之“东床快婿”的典故。
交际客套话
初次见面说久仰
好久不见说久违
等候客人用恭候
宾客来到称光临
未及欢迎说失迎
起身作别称告辞
看望别人用拜访
请人别送用留步
陪伴朋友用奉陪
中途告辞用失陪
请人原谅说包涵
盼人指点用赐教
读人文章用拜读
请人改文用斧正
请人收礼用笑纳
辞谢馈赠用心领
认人不清用眼拙
向人表歉用失敬
请人帮助说劳驾
求给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
托人办事用拜托
不知时宜用冒昧
招待不周说怠慢
答人问候用托福
面对赞誉用过奖
表示祝贺道恭喜
回人道贺用同喜
2.关联事物的称谓
有个故事说甲、乙两人途中相遇,甲先打招呼:“久未光临寒舍,想您家父近来安康?”乙回答:“托您的福,我令尊贵体无恙,闲暇时请到我府上拜访。”故事中将涉及双方交际称谓的礼俗完全用错了,听后令人捧腹。
古人称谓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常加贵、尊、高、大、宝、玉、佳、雅等字,称己方则加贱、敝、小、下、拙、草、刍、愚等字,如尊姓大名、贵庚、贵乡、贱姓、草字、敝县等;若提到对方的住宅则用贵府、府上、尊寓等,家属用宝眷、玉眷等。古人称自己的住所则是寒舍、敝舍、舍下等,称自己的家属为贱内。文人之间称对方的作品为大作、佳作、大笔等,称自己的为拙作、刍稿等;称对方的观点为高见、雅意等,称自己的为愚见、拙见等。
古代尊称和谦称在现代交际中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礼貌称谓有的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例如古代表尊称的“公”、“卿”、“执事”、“左右”、“足下”,在古代专用于诸侯、王公谦称自己寡德少善、愚昧无能的“孤”、“寡人”、“不毂”等,还有“卑职”、“卑臣”、“下官”等用于臣对君主的谦称,这些带有明显时代色彩的尊称和谦称在现代交际用语中已经很少出现。“仆”、“奴”、“妾”、“拙荆”、“贱妾”等带有歧视和尊卑观念的谦称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用之甚少。
而有的尊称、谦称则作为礼貌用语被保留下来,仍活跃在现代交际用语中,彰显着其生命力。古代带有文言色彩的尊称和谦称词语之所以能沿用下来,是由于中华民族重礼貌这种优秀传统得到了传承、尊人谦己的心理深入人心。在现代许多交际场合中,出于礼节上的需要,人们言谈中要显示对别人的尊敬以及自己的谦虚,古代汉语中的那些尊称和谦称就正好派上用场。现代交际中这些尊称和谦称的使用体现出语言的传承性,也显示出中国人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语言修养。
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人人平等,人们越来越开放和自信,在人际交往中不再贬低自我,但仍然继承着中华民族礼貌的传统。活跃在现代人们交际活动中的那些尊称和谦称词语正是吸取古代语言的精华,剔除不合时宜的部分而保存下来的。现在使用的这些尊称和谦称符合人们的用语需求,成为现代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礼貌语言。
古代的尊称、谦称形式大多简约,同时包含着丰富的意义,现在人们乐于使用这些言简意赅的称谓。在日常交际中,人们使用这些称谓既可以显示自己的文化涵养,又带有礼貌的意味。特别是年轻人喜欢追新求异,转向使用古代汉语中的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能够产生特殊的语言效果。在现代交际用语中,尊称和谦称的使用应遵循相应的规范,有些尊称和谦称的使用对交际双方的关系要求比较严格,只有掌握它们的特殊要求才能正确地使用。现代的人们有责任规范地使用这些尊称和谦称词语,使我们的语言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7.3 非语言交际礼俗
有研究显示,在人际关系沟通过程中,超过50%的信息是通过人体的姿态、表情、手势等非语言性的行为来传达的,正如俗谚所云:“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
7.3.1 动作礼俗
中国传统的行礼动作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站立礼与跪拜礼两类,按照礼意的轻重程度划分,每类动作礼节又可分为多种形式。
1.站立礼
站立礼分拱手、作揖、长揖、打躬等。这种礼节的核心动作是左手拢右手,然后再加上臂、头和上身的动作,而形成不同的礼节。具体行礼时,右手握拳,再由左手将右拳包覆,拳眼(食指弯曲处)应朝向自己,两臂略微下垂;如是习武之人,左手则应该为掌,贴于右手拳面,其余相同。左手居上,体现以左为尊,民间也有所谓“左报财右报丧”的说法。在习武之人看来,右手象征武力,左手象征武德,左手拢右手既可表示以武德为先又可表示先礼后兵。
拱手礼比较简单,要求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双手互握合于胸前。据传拱手礼始于上古,有模仿带手枷奴隶的含义,意为愿作对方奴仆,后来拱手逐渐演化成为相见的礼节。拱手礼所表达的礼意程度最轻,路遇陌生人问路、街头卖艺者表演或习武之人比试前均先拱手行礼。古时如果卑者对尊者行重礼,尊者也常以拱手回礼。
作揖是两手合抱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微前屈。因为作揖礼加上了双手向受礼者举而向下的示敬动作且向对方低头弯腰,所以比拱手礼重。地位相当的人互相拜访,见面时为显庄重,多行作揖礼。进门和落座时,主人与客人互相寒暄客套,也都作揖谦让,即“揖让”。作揖的礼意轻重比较适中,动作也相对简单,是日常交往中使用最为频繁的礼节。除上述情况外,在敬酒、致谢、祝贺、道歉、托人办事等场合也常行作揖礼。
长揖,即拱手高举、处上而下(双手抱拳过头鞠躬),上古时开始流行,多用于平辈之间。长揖比作揖庄重,但较跪拜礼轻,不用屈膝下跪。当不肯向权贵屈膝但又必须向其表示敬意时,常作长揖礼,以示不卑不亢。清代皇子地位尊崇,不便下跪拜师,也向老师行长揖礼。
打躬或曰打恭,是深弯腰而作揖,属作揖中的重礼,常用来向对方表达深厚的敬重或深深的谢意。打躬与长揖的区别是:长揖虽躬身但曲度小,着重于手臂的动作,由上而下幅度越大敬意越重;打躬侧重于上身弯曲的深度,主要是以深躬表达敬意。
古时的站立礼还有叉手礼和鞠躬。叉手礼流行于唐宋时期,是将双手的手指交叉放在胸部而示敬,男女老幼均适用。鞠躬是弯腰或屈膝以表示尊敬、屈从或羞愧。《仪礼·聘礼》曰:“执圭入门鞠躬焉,如恐失之。”民间行鞠躬礼的例子如《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八回中,在安公子成亲的婚礼上,新娘子行福拜礼,“公子也鞠躬还礼”。
2.跪拜礼
跪拜礼的基本动作是膝部必须着地(即跪),且双手必须着地(即拜)。跪拜礼在跪的基础上,配合腰、手、头的不同动作表示轻重不同的礼节。
上古时期人们“席地而坐”。坐时,双膝着地,臀部靠在脚后跟上,称为“跽”,实际上就是跪。当向对方表示尊敬时,臀部离开双脚,上身挺直,形成“长跽”或曰“长跪”的礼节。当时行此礼比较方便,动作简洁,只是略表敬意,使用频率高,而且无论尊卑长幼,皆可使用。
跽坐时,如果挺身后再弯下腰去,加上手和头的动作,则比长跪更加庄重,其中又可分为空首、顿首和稽首。空首是跽坐时,俯身而拱手至地,引头至手但不触地,“以其头不至地,故名空首”,用于君王对臣下回礼。顿首是头触地后立即抬起,“首顿地即举,故名顿首”,用于身份相当的人互相行礼。稽首是“头至地多时”,表示对受礼者特别尊重,为“拜中最重”,是臣下拜君王的礼节。按《周礼》的说法,空首、顿首和稽首是正拜,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是正拜的变通形式,合称九拜,是不同等级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当然,跪拜礼在古时也不完全是在跪坐时施行,比如刚入堂室的人向室内席地而坐的人行礼时,是站立而下跪,室外行跪拜礼也属此类。再有所谓的“避席”,即离开坐席,站立后再拜,更显庄重。此外,跪拜礼中还有屈单膝的半跪礼,俗称“抢跪”,是卑者向尊者禀告、请示等场合所行之礼。
唐宋以后,椅凳等座具被普遍使用,人们平时席地而坐的习俗以及跽坐也逐渐在生活中消失,跪拜礼全部变为先站立再下跪。礼意的轻重,主要是以叩拜的次数来判定。比如三跪九叩,意即完成三次由站立而下跪的动作,每次下跪要叩首三次。
“八拜之交”释义
据《邵氏闻见录》记载,宋代文彦博听说国子博士出身的李稷待人傲慢,后李稷登门拜谒文彦博,文彦博故意让李稷在客厅久等。两人见面后,文彦博对李稷说,你父亲是我的朋友,你就对我拜八拜吧。李稷因辈分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彦博拜八拜,成语“八拜之交”由此出典。现用“八拜之交”来表示世代有交情的两家弟子谒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旧时也称异姓结拜的兄弟。古人结为异姓兄弟或姐妹亦称金兰之好,典出《易经·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上述故事中,八拜的意思是拜八次,是以跪拜的次数来表示礼敬的程度。也有人说,古时异姓氏之间的亲缘缔结是非常正式的事情,需以香案祭品祭祀天地、先祖并拜祭八方神灵为证,八拜为向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方各行叩拜的仪式,此说值得商榷。另有人将中国历史上的八组交好者(如下)称为八拜之交,恐为附会,可姑妄听之,但不可作真:
知音之交——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
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负荆请罪);
胶漆之交——陈重、雷义;
鸡黍之交——张元伯、范巨卿;
舍命之交——羊角哀、左伯桃(舍己全友);
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关羽(桃园三结义);
管鲍之交——管仲、鲍叔牙;
忘年之交——孔融、祢衡。
3.女子行礼
古代女子通常不像男子那样下跪行礼,自先秦至清代始终如此。女子行跪拜礼多在特殊场合,例如:向父母公婆、皇帝皇后等至尊行礼时,拜神丧祭时,女仆向主人行礼时,公堂上向官员行礼时,以及表示特别敬畏和礼敬时等。女子常行的礼为“拜万福”。行礼时,上身稍微前倾,双腿微曲,即“稍鞠躬虚坐之状”,双手合拢按下,口道“万福”。
4.请安礼
辽代以后,北方实行“请安礼”,是仆人见主人、低级官员见高级官员以及卑幼见尊长等问安时所行的礼节。它本是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的礼俗,辽金元时期逐渐对汉族官民的礼俗产生影响;明代时不太实行,满族入关后流行起来。清代的请安礼是卑者向尊者或身份平等的人之间所行的礼,其中又分为站立安、蹲安、打千、跪安等多种。站立安是直立站好,上身略微前倾,口中问安。蹲安是妇女所行的请安礼,双膝微屈,双手抚于双膝之上,口中请安。打千是单腿半跪式,请安时左腿前跨屈膝,右腿在后弯曲,右手下垂。跪安是双腿跪,上身挺直,即“长跪”的姿势。
7.3.2 举止仪容礼俗
举止仪容主要包括坐姿、入席方式、冠戴、衣着等,中国传统社会在这方面恪守规范,拘于礼俗,极为讲究。
1.坐姿与入席方式
席地而坐时期,坐姿分为三种,即“趺”、“跽”、“箕踞”。趺是盘腿而坐,如同修禅打坐,又称“跏趺坐”。跽是前文所述的“跪坐”,礼貌庄重,正襟危坐就是这种姿势。箕踞是两腿前伸而坐,身形似簸箕,是比较随意的坐姿,在正式场合被视为失礼和轻慢之举。如庄子在妻死后,箕踞鼓盆而歌,为惠子所责难。但在那些不拘礼节且蔑视理法的人看来,箕踞是无所谓的行为,如魏晋名士阮籍等,平时便“裸袒箕踞”。
古人在设席及入席方面亦有诸多礼节。比如“席不正不坐”,即:席的摆设要与室内四边平行,不得歪斜。《礼记·曲礼上》曰:“毋踖席,抠衣趋隅”,即:入席时,不要从席位的上首即前边踏席越过,应该提起衣裳走向下角再进入自己的席位。“坐不中席”是指席中为尊者独坐时的位置,所以卑者即使独坐也应坐边上。“异席”是说如果超过四人,要让尊者独坐一席。另有父子不同席、出嫁女子回娘家不与兄弟同席等规矩。
2.冠戴与衣着
(1)冠戴。古人成年后,将头发束起扎于头顶,并戴冠插笄。有身份地位的人在参加社交活动时务必要戴冠,否则披头散发、仪表不正,既不礼貌也有失身份,但戴着武装的帽子如头盔等见人时则要摘下来。另外,清代臣下向皇帝跪拜时,也要先脱帽,然后叩头。
(2)衣着。中国古代社会穿衣强调齐整且不露形体,男女衣服都宽松肥大;袒胸露体见人,不仅轻亵自己,也是对人不敬。三国时祢衡曾当面脱衣赤裸,以此侮辱曹操,气得后者拍案怒吼:“庙堂之上,何太无礼?”
(3)鞋袜。古人席地而坐时,为了不弄脏席子和衣服,登席必须脱鞋。脱下鞋子是雅洁性的礼貌行为,是对人表示尊敬,若是连袜子也脱去则是最重的礼节。迎客时要穿鞋,有时贵客来访,主人急于迎接,以致将鞋子穿倒,后有成语“倒履相迎”形容主人热情好客。但当椅凳取代席子后,礼节中的脱鞋行为也逐渐消失。
(4)免冠、徒跣、肉袒、负荆。古人赔礼道歉,除行站立礼、跪拜礼如“顿首谢罪”、“打躬赔不是”等外,还有免冠、徒跣、肉袒、负荆等形式,而且常与站立、跪拜等礼节结合使用。免冠是摘掉头冠;徒跣是赤脚;肉袒是去衣露体;负荆是背负荆条,请求对方笞责,表示认罪,求得谅解与赦罪。衣冠齐整是自尊的表现,别人也会以礼相待;而免冠等行为表示自贬,降低身份,以祈求对方开恩和原谅。若是多种赔礼方式并用,则表示自认为罪过较重。
现代旅游交际礼仪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从业人员的服饰仪容、言谈举止逐渐成为国家民族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反映着当地的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以及道德水准、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1.仪容
(1)保持头发清洁和整齐。注意经常梳洗,不存有头屑,长短合适,不梳怪异发型,头发被吹乱后要及时梳理,但不宜当众进行。
(2)保持牙齿洁净。洁白的牙齿给人以美感,要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接待游客时忌吃葱、蒜、韭菜等易留异味的食物,必要时可用口香糖或茶叶来减少口腔异味。
(3)保持面容光泽。女士可施淡妆,但不要当众化妆或补妆。男士应修短鼻毛,不要蓄须。
(4)保持手部清洁。及时修剪指甲,不留长指甲,指甲内不藏污纳垢,不涂抹有色指甲油。
2.服饰穿戴
(1)按照相关规定着装,或选择朴素、整洁、大方且便于行动的服装,不可过于时尚、怪异或花俏,使游客产生不必要的反感。
(2)衣裤应平整、挺括,特别要注意衣领、衣袖的整洁,袜子应常换洗,不得带有异味。
(3)男士不得穿无领汗衫、短裤或赤脚穿凉鞋参加接待活动;女士可赤脚穿凉鞋,但趾甲应修剪整齐,穿裙装时要注意袜口不可露在裙边之外。
(4)在室内,男士应摘下帽子,脱掉手套;女士的帽子、手套允许在室内佩戴。无论男女,在室内都不可戴墨镜,如有眼疾非戴不可应向他人说明原因。
(5)除代表本人婚姻状况的指环外,身上佩戴的饰物不宜过多。
3.身体姿态
(1)站姿。站姿应稳重自然,身体直立,挺胸收腹,双肩后展,两臂自然下垂(除手持话筒外),两脚或同肩等宽,或呈V形。手的位置可有如下三种方式,即侧放式(双手分别放置在腿的两侧)、前腹式(双手相交于小腹前)、后背式(双手相握放置腰际处)。无特殊情况,忌双手叉腰,或插在衣裤袋中,或将双臂相绕置于胸前。
(2)坐姿。注意保持规范的坐姿,双手可搭放在座位的扶手上,或交叉于腹部前,或左右手分别放于左右腿之上。双腿自然弯曲,男士两膝微分;女士双膝并拢,切忌分腿而坐。无论男女,均不可前倾后仰、东倒西歪、高跷二郎腿、脚底示众或随意抖动腿或脚。
(3)步态。步态是旅游从业人员的重要工作姿态,如前行引导、登山涉水无不靠行走来完成。步态应从容、轻快,即:上体挺直,抬头含颔,收腹挺胸,身体重心略向前倾,双肩放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步幅适中、均匀,步位平直。行进中,要避免弓背、哈腰、斜肩、左右晃动、双手插袋、步伐沉重,更不得随意慌张奔跑。
4.语言表达
(1)达意。所传递的信息不仅要准确,而且要易被游客理解。发音要正确、清楚,遣词造句要准确、简洁,表达要有序、条理清晰,切忌空洞无物、言过其实,更不该无中生有、胡编乱造。
(2)流畅。即要求语言表达连贯,无特殊情况不作较长时间的停顿,语速适中,快而不乱,慢而不滞。口语表达中过多的重复和停顿以及不良的习惯无疑都会影响游客的倾听效果。
(3)得体。就是言语运用要妥当、有分寸,要以真正体现对游客的尊重为前提,应多用敬语和服从语以及委婉、征询的句式与游客交流。此外,还应避免游客的言谈忌讳。
(4)生动。这是旅游接待语言最为突出的特点,要以生动、有趣且具感染力的语言活跃气氛,激发游客的游兴。照本宣科、死板老套不可取,“黄色幽默”和低级趣味的笑话更应杜绝。
(5)灵活。语言表达应做到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必须充分考虑游客的文化背景、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及职业特点等因素,并据此有针对性地选择沟通内容和表达方式。
5.活动礼仪
(1)按有关规定佩戴表明工作身份的胸牌,自觉携带旅行社社旗,行进中,左手持旗,举过头顶,保持正直,以便队尾的团友及时跟进。提前10分钟到达集会地点,主动恭敬地站立于车门口,协助游客上下车。
(2)游客落座后及时清点人数,有条件者可使用计数器清点,亦可用默数或标准点人数法清点,忌用社旗或手指来回比划。
(3)在车上作沿途讲解时,站姿要到位,表情自然,与游客保持良好的“视觉交流”,手持话筒,音量适当,手势力求到位,动作不宜过多,幅度不宜过大。
(4)要提前将活动安排、集会时间和地点、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明白无误地向游客通告,并再次告知旅游车的车牌号码及司机姓名,以方便掉队者寻找。
(5)应随时提醒客人注意行路安全,凡遇难以行走或拐弯之处,应及早提醒客人多加注意,对年老体弱者更应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6)游览过程中,要做到服务热情、主动、周到,并注意给客人留有摄影时间。行走时,步速不宜过快,不应与人勾肩搭背;候车、等人时不宜蹲歇。离开活动场所之前,应及时提醒游客注意安全,随身携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
体验文庙传统礼仪
1.联系当地文庙或相似景点,组织参观其中的传统交际礼仪的内容,或是引导学生策划、参与、观看传统礼仪展示活动。
2.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3~4人)。每组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通过查阅资料,并根据活动中的观感,撰写主题报告,制成PPT。如条件允许,可为景点创作古代交际礼俗方面的解说词。
3.分别请每组学生轮流展示活动成果,鼓励学生进行适当发挥,并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每组学生模拟演示时,其他学生注意观察,给出评价意见。
4.通过录像回放,请学生对每组实训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点评。教师总结每组演示过程中的优缺点,挑选表现出色的学生重新示范。
5.将活动体验成果包括主题报告、PPT、解说词进行重新整理加工,提炼成适宜可行的导游词,在实地进行带客解说。
1.http://www.lyzb.org/.
2.http://www.cctv.com/tvshows/special/lyzb/01/index.shtml.
3.余云华:《中国传统交际礼仪》,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4.陈鲁宁:《中西方商务交际礼俗文化差异研究》,载《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10).
5.费振新:《中国古代人际交往的心理学思想》,载《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4(2).
1.创作古人穿越到当今社会的剧本,设计情节,要体现出古今交际礼俗的异同,并进行演示训练。
2.观看含有中国古代人际交往内容的影视剧,如《孔子》(中国电影集团公司2010年出品)等,总结其中的交际礼仪。
1.概述传统交际礼俗的主要类型和内容。
2.举例说明中国传统交际礼俗的特点。
3.如何传承传统交际礼俗并开发其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