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旅游民俗文化
41897700000010

第10章 凡事俗务中的暂时解脱——岁时节日民俗

惟圣人知四时。不知四时,乃失国之基。不知五谷之故,国家乃路。——《管子·四时》

爆竹声中龙年到。与出国旅游、上网“冲浪”等新式休闲过年方式相比,“回家过个传统年”的呼声在龙年里更加高涨,春节传统民俗正悄然回归。

1.龙年引爆“回家热”,“年味”呈现“V”形反弹

“回家”已成为龙年春节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国家有关部门预计,2012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有望达31.58亿人次,超过2011年。从媒体和网民热议“曲线回家”到央视春晚主题定为“回家过大年”,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都企盼合家团圆、共度欢乐时光。

新浪微博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春节要将时间和金钱花在陪伴和孝敬父母上。在手机短信拜年成为主流的同时,仍有近五成的受访网民表示“登门拜年”、“正月回娘家”的传统习俗不能丢弃。

与“回家热”相得益彰的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龙文化”在龙年新春到来之际愈加流行。大街小巷,龙灯、龙船、龙挂件令人眼花缭乱,竹龙、糖龙、剪纸龙各具神采。城乡各地可谓龙“山”龙“海”,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教授分析,前些年,春节的“年味”确实有所淡化,但近年来又逐渐得到重视,“年味”呈现“V”形反弹,这得益于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的实施以及百姓文化观念的逐渐转变。在经济高速成长的背景下,“合家团聚、敬奉祖先”等传统重新受到重视,这是一种文化自觉的表现。传统年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要素,应当得到必要的尊重、维护和传承。

2.传统年俗与时俱进

新春佳节里,不少网友在微博上热议燃放烟花爆竹习俗的新变化。燃放烟花爆竹是传统中国年最独特的民俗之一,近年来“由紧变松”的举措充分说明政府部门的社会管理尊重和顺应民间习俗的发展潮流。一些网友还建议,有了互联网、网络视频等新技术,“放烟花”的热闹场面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亲朋好友分享,增添喜庆气氛。

当代中国的“年味”也在与时俱进、“转型升级”,从原来单纯注重团圆和吃喝的习俗逐步向欢聚、玩乐、交友、出游、购物等综合性的新习俗转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节庆委员会主任李汉秋分析,将环境保护和高新科技等元素融入春节,将是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年俗发展的大趋势之一。前些年,“洋节”特别吸引中国年轻人,传统节日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而这些年,传统春节开始变得越来越好玩了,除了继续重视家庭的孝文化,春节的社会交往功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年味”由淡变浓,反映了人们对传统节日提出的新要求,即传统节日在传承沿袭的过程中不仅要保持核心特色不变,而且要与时俱进,把时代元素和科技元素注入其中,吸引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体参与到民俗活动中。民众的参与才是节日传承的永久动力。

1.识记岁时节日民俗的成因、特征和类型。

2.概述重大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主要内容。

3.分析岁时节日民俗的旅游价值。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农业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为了生存需求,人们根据天文历法、气候变化、物候变迁来安排农事,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并由此创造出了灿烂的农业文明。即使世事变迁,几千年的生活方式依然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沿袭,从春种、夏锄、秋收到冬藏,从农忙到农闲,中国农事生活的节奏始终不曾有太大的变化,而岁时节日民俗伴随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产生并传承。对百姓来说,岁时节日民俗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从俗事凡务中暂时解脱出来的一种方式。

8.1 岁时节日的含义、由来及特点

古老的农业文明,是我国传统岁时节日得以传承的沃土。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节日的形成和发展亦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连。丰富的节日文化承载着太多的历史记忆,这里面有我们祖先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与运用,也反映着不同时代民众的那种张弛有度、应时而作的自然生活节律,更重要的是再现和还原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水平。

8.1.1 岁时节日的含义

中国的节日种类繁多,可大致分为传统节日、现代节日、各种外来节日、具有国际主题的节日及伟人的诞辰日或者忌日等几类。岁时节日是传统节日中的一个主要类型,是指与天时、气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并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民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且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掀开历史的面纱,可以发现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节日基本都具备两大要素:一是具有相对固定的节期,并且这些节期多数与天文历法、节令、农业生产安排相关;二是节期中有特定的民俗活动,这些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趋吉避祸的主观需求。

8.1.2 岁时节日的由来

岁时节日,大多来自旧历的岁时节令。岁时,源于古代的历法;节令,源于古代的季节气候。在天文历法尚不完善、计时工具缺乏的上古时代,人们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来进行生产和生活安排,在观察中,人们首先发现了“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和“二十八宿”(在黄道、赤道附近,由恒星组成的二十八个星区,人们以它为坐标,观测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它们与人的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天文历法不断得到完善,形成了一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方法。古人通过对日、月运行规律的观察,形成了明确的时间观念:日出日落为一天,月盈月亏为一月,谷物由播种到成熟为一年,年、月、日等计时单位便确定下来。

岁时节令,实际上是由年、月、日、时与气候相结合排定的节气时令。中国古代的农历,把一年分成十二个月;在十二个月中,按照一年气候的变化过程,又分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因此,在一年的十二个月中,共分为“二十四节气”,即一年由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天(约数)组成。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形成的重要节日有八个,即四立、二分、二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中国人的农历为什么是阴阳合历?

现在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叫农历或阴历)是一种阴阳合历。

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制定了一个新历法,就是所谓的阴阳合历。

从历法的发展史来看,所有古老文化的国家如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和我国,最初都是用阴历的。因为月亮的盈亏朔望周期非常明显,所以把29天或30天称为一个月,把12个月称为一年,便成为古老国家最初的年历。但是阴历一月之长,即月亮绕地球周期约为29天半;而太阳年一年之长,即地球绕日的周期约为365又1/4天。如以12个月为一年,只有354天或者355天,与太阳年相差几乎11天。过10多年,就会出现6月降霜下雪、腊月挥扇出汗等冬夏倒置的毛病。随着农业的发展,这些国家就发现纯粹用阴历历法、月份和春、夏、秋、冬四季,农业节候配合不上,为了解决这阴历、阳历的矛盾,古代有两种办法:一种办法是放弃阴历以月亮盈亏作为计算月份的方法,而以太阳回归年即365又1/4天为一年,把年分为12个月,平年365天,闰年366天,4年一闰。这是公元前46年西洋罗马所采取的办法。另一种办法是找出阳历年的日数和阴历月的日数两者之间的最小公倍数,这就是我国古代颛顼历的十九年七闰的办法。因为阴历的235个月的日数即等于19个阳历年的日数。据日本天文学家新城新藏的考据,十九年七闰的办法是我国春秋时代已经应用的。我们古代的颛顼历以及汉朝太初历、四分历都是依照此法安排的。这一安排虽可以调和阴阳历,不至于冬夏倒置,但平年354天、闰年384天,一年中节气仍然可以相差一个月,对于农业操作安排上仍然不够精密,所以到了战国末年又建立了二十四节气,和阴历相辅而行。到了东汉时代发现一节一气尚有15天多的间隔,才又创立了一年七十二候。这就是我们旧历发展的历程。

8.1.3 岁时节日的特点

中国岁时节日在时间的选择上与中国的历法和民族传统密切相关,其主要的特点包括下述几方面:

1.与农历历法和节气有关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人们依据对日月星辰、气候、物候的观察总结制定了夏历历法和二十四节气,并以此为依据安排社会生产和生活。例如,一年中最盛大隆重的节日“年”(春节)就定在岁首。另外,反映农时气候变化的节气也常常被定为节日,比如清明本身是节气,但也是岁时节日,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一农业谚语。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二十四个节气,每月两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十二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十二个节气。

2.每月的朔、望日多为节日

古人通过观察月亮的运行来纪月。朔时出现的月相为新月,一般为农历的每月初一;而望时出现的月相为满月,一般为农历的十五、十六。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朔之后平均要经过14天18小时22分才是望,因此,望月常常不是发生在十五的晚上,而是在十六的晚上,所以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俗语。从汉代起,就有朔望祭,即每逢朔、望之日必行朝谒礼,历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续。因此,朔、望日被确定为节日的较多,比如:正月初一为春节,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元宵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等。

3.农历月、日数重复的日子常被确定为节日

正月初一的“春节”、二月二的“春龙节”(元代称踏青节)、三月三的“上巳节”(有的地方称祭蚕日)、五月五的“端午节”、六月六的“姑姑节”(又称闺女节,这一天出嫁的姑娘都要回娘家)、七月七的“七夕”、九月九的“重阳节”这些月、日重复的日子成为了节日。

4.岁时节日成因多样化

中国传统节日起源古老,一般都可以追溯到两汉甚至春秋战国时期。每个节日都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当然这不一定是节日的真正起源)。通常,节日的日期一旦固定下来就千古不变,尽管王朝更迭频繁,但节日的时间始终不变。由于起源久远,所以许多节日起源的具体时间和原因都很难说得清楚,这也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大特点。

8.2 岁时节日民俗的成因与特点

岁时节日民俗的民俗指向明确,是指在特定的节期内举办的群体参与性强的、具有模式化的民俗活动。不同的节期有不同的民俗活动,而且以年为周期,循环往复。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注入新的元素,其最内核的民俗特质也不会发生改变。岁时节日民俗不是单一性的民俗活动,而是受到众多因素影响的综合性民俗活动,节日期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饮食、服饰、娱乐活动表现迥异。因此,只有充分了解中国传统历法中关于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方法,了解四季划分、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阴阳、干支、数字信仰习俗方面的民间传统以及中华民族的各种信仰习俗、宗教观念及农耕生产习俗等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对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和发展有全面的认识。

8.2.1 岁时节日民俗的成因

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累积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自然、地理、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等。

1.天文、历法的影响

岁时节日民俗的最初形成和古代科学技术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直接导致了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天文、历法知识对天候、物候、气候进行观察来划定一年中的时序节令,将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纳入自然规律之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为感谢上天的恩赐,人们在特定的日子里(一般在农闲时候)举行祭祀仪式,开展各种文娱活动,这样节日和节日民俗相随而生。

2.地理因素的影响

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比如生活在北方草原的蒙古族所钟爱的摔跤、骑马、射箭等草原常见的民俗活动,不可能在水域众多的江南水乡出现;在以舟代步的南方水乡,端午节赛龙舟的民俗活动由来已久,而在北方的干旱之地却无施展的条件。

3.统治者的影响

一般而言,岁时节日民俗产生的土壤在民间,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统治者的提倡和对某些民俗活动的参与能直接推动这些传统节日民俗的形成、传承和发展。在封建时代的中国,统治者的个人喜好能影响相当一部分群体的喜好,在客观上对岁时节日民俗的发展、传承有较大的影响。例如从元宵节的传承过程来看,统治者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元宵节,原本起源于对道教中上官天官的祭祀。汉武帝本人在上元日奉祀太一神的奉祀活动推动了元宵节的形成,《史记·乐书》中对此有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在严格实行宵禁的汉代,唯有正月十五这一天,统治者与民同庆解除宵禁。隋代的两位帝王对待元宵节的态度截然不同:隋文帝下诏禁止元宵节庆祝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元宵节的发展。而隋炀帝时期,这位极爱享乐的帝王又重新大力提倡元宵节,并且大肆鼓励元宵节的张灯、游玩活动,使一度受到禁锢的元宵节民间活动得到了复苏,元宵节的节日习俗得以传承和发展。唐玄宗时期,在社会稳定、国库殷实的背景下,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下旨举行盛大的元宵节庆祝活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张灯游玩三天。宋代时,城市经济繁荣,帝王在元宵节会亲登御楼宴饮观灯,元宵节更加热闹,张灯游玩的时间增加至五夜: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元代时,灯节因为是聚众游乐节日,所以受到政府限制,元宵节节俗又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时期。直到明朝永乐年间,元宵节节俗才得到全面复兴,庆祝时间最长延长到十日,民间根据各地情况,庆祝三夜、五夜、十夜不等。清代时,元宵节张灯的时间又缩至五夜,十五日为正灯,但是规模空前,娱乐活动名目繁多。至今,元宵节也深受人们喜爱,依然在传承和发展。

4.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影响

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是岁时节日民俗形成的因素之一。如端午节的来历,有古越民族图腾祭说、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说,民间流传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在端午节产生祭祀屈原、赛龙舟的风俗,显然是受历史传说的影响。又如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在社会的演进过程中,人们赋予了月亮众多传说:有齐国无盐女拜月说,有月中蟾蜍、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嫦娥奔月说,有朱元璋月饼起义反对元朝统治者说,有唐明皇漫游月宫与霓裳羽衣曲说。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景象,产生了丰富的节日民俗活动。事实上,中秋节还是源于古人“秋暮夕月”的习俗。

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除了节期相近之外,还源于晋文公与介子推的历史故事,民间在清明节时形成的吃寒食、折柳等习俗都是为了缅怀介子推。

5.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驱动

以生产性节俗来说,从事农业生产民族的节日习俗受农事活动的影响比较明显,例如:春季有迎接春耕的节日典礼,秋季有庆贺丰收的节日典礼。

社会生活对岁时节日民俗形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我国古代社会,鬼神迷信思想盛行,求神拜佛、问卜占卦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因而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有大量这方面的习俗。另外,我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重视人际交往,逢年过节都会走亲访友、登门贺岁,这些都显示了社会生活在岁时节日民俗形成中的重要影响。

6.人类的精神需要

各种岁时节日民俗活动产生的最根本驱动力是人们趋吉避祸的精神需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岁时节日民俗的产生与人类的原始信仰观念有直接的关系: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农业社会,人们靠天吃饭,对自然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畏惧和崇拜,因而形成了对日月星辰、土地神、谷神等与农业相关的自然神的祭拜,以祈求这些神灵赐福,以保佑农业丰收、家畜兴旺。同时,人们相信灵魂不死,会庇佑或者祸害世间,于是就产生了对祖先的祭祀,希望其护佑家族人人平安;而对祸害世间的恶鬼或者散祟予以驱逐或者躲避,以保护生者不受其害。古人相信吉凶祸福必有前兆,而日月星辰、风云雨雪等自然现象都被当做征兆对象,为人们占卜预测提供了信息,并由此产生了相关的岁时节日民俗。此外,出于强烈的消灾免祸、防患于未然的心理,古人有很浓的禁忌观念,在此观念上形成了丰富的节日禁忌民俗。

7.宗教的渗透

在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与印度传入的佛教,在世俗化的过程中,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岁时节日民俗的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间俗众经常把美好的愿望和对现实的不满寄托于宗教信仰,通过节日活动使俗、圣之间产生联系,这样宗教节日就慢慢渗透到岁时节日之中,成为专门的信徒与普通民众共同的节日。例如在中国古代方士、道家的传统信仰中,以天、地、水为三神,被奉为天官、地官、水官。传说中的三官之生诞(称为“三元”)成为人们传统节日的来源:正月十五是天官诞生之日,又叫“天官赐福”,是为“上元”日;七月十五是地官诞生之日,民间称为“地官赦罪”,是为“中元”日;十月十五是水官诞生之日,俗称“水官解厄”,是为“下元”日。以上“三元”都成了古代的节日。上元日为一年的第一个望日,大庆大祭,最终发展为元宵节;据《乾淳岁时记》记载:“七月十五日道家谓之‘中元节’,各有斋醮等会,僧寺则于此日作盂兰盆斋,而人家亦以此日祀先。”

十二月“腊日”,原是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演变为腊月初八这一固定日期。在秦汉以前,这一天原本是重要的农猎祀日,民间要进行隆重的“腊祭”,祭祀五神: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同时要祭祀祖先。后因佛教传入,根据佛教的传说,旧历十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得道之日,并传说在他得道之前曾有牧女向他进献乳糜,于是佛教寺院在此日诵经,并用精谷米与干果做粥供佛,叫做“腊八粥”。其俗后来逐渐传入民间,腊八粥也成为人们的节日饮食。再如中元日七月十五,原来只是一般性节令,但在大约6世纪前后佛教在我国兴盛后,此日成为佛教徒追怀祖先的祭日。相传观音弟子目莲的母亲堕入饿鬼道中,见食物入口,即化烈火,目莲求救于佛,佛为他说盂兰盆经,让他七月十五做盂兰盆以救母。后来,民间便把这一天看成是鬼节,古俗于这一天有祭祖、祭鬼神等迷信活动,民间的佛教寺院也往往于该日大办水陆道场、诵经法会,以超度亡灵,称为“盂兰盆会”。受佛教的影响,该日也成了民间的重要节日。

8.各民族节日民俗的彼此影响

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的民族融合,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杂居,宋代北方辽金政权管辖区域内契丹族、女真族与汉人的融合,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清代满族入关后的满、汉融合等。这些不同的民族的出于各种原因生活、杂居在一起,他们原有的生活习俗必然彼此融合并体现在岁时节日民俗上。汉族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也被古代其他各民族认可,得以普遍流行;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游艺活动如打秋千等也不断渗入到汉族传统节俗中去。

8.2.2 岁时节日民俗的特点

古时的中国采用的是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农业占据了重要的经济地位。在政治生活中,儒家思想长期居于正统地位。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特点必然会体现在岁时节日民俗中。具体而言,我国的岁时节日民俗有下述几个特点。

1.体现了鲜明的农业特色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许多节期依据农业社会生产、生活规律来进行选择。对应春种、夏耕、秋收、冬藏的生产性节律,民间岁时节日中也产生了春祈、夏安、秋报、冬腊的岁时性生活节律。这些传统节日顺应气候、物候的变化,伴随农业生产的节奏,有张有弛、和谐有度地调节着人们的生活。

2.节日的民俗事象丰富多样

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主要包括饮食、祭祀、娱乐、家人团聚、起居、礼俗等方面,每个节日都有一套特定的饮食和娱乐习俗,这些习俗互不重复、各具特色,使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的内容丰富多样。这些节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却又不断融入时代元素,耳目一新中不失传统的味道。

中国人为了表达对于世间的欢乐、喜庆、幸福、圆满的期待,常以吉祥用语“讨好彩头”或者以“谐音取意”。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丰富多样的习俗活动常常与同音字、谐音字字意有关。像春节交子时吃的食物叫“饺子”,吃鱼寓意年年有余;用元宵、月饼的圆形庆祝家人团圆;倒贴“福”字,谐音“福到了”。

3.突出了人伦观念

受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出重人伦、重亲情的观念。“百行孝为先”,长辈在世之时,晚辈百般孝顺;长辈离世之后,晚辈要进行祭祀。岁节祭祖,几乎是所有节日不可或缺的内容,如除夕之夜祭祖、清明节上坟、中元节烧纸钱等。

另外,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团圆和亲情的国家。几千年来,传统节日也成了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重要的感情纽带。像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许多重大节日,都强调全家人一起过节。特别是春节,即使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也要尽可能归来与家人团圆。另外,亲朋好友之间也要在节日里相互拜访探望。这表现出中华民族强烈的家人团圆观念和社会群体意识。

4.节俗功能多元化

最早的岁时节日民俗活动,主要是祭祀各种信仰物,意在祈福、驱灾、辟邪,主要目的是娱神。后来,节日摆脱了神秘的信仰气氛而成为人神共娱的日子。随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岁时节日民俗也增加了很多游乐的成分,大量的体育活动出现在节日里。每逢重大节日,城乡还多有盛大的社火、庙会活动,比如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厂甸庙会是老北京春节期间游人最多、最热闹的地方,也是老北京时代最重要的庙会之一。这样,传统节日就集信仰、经济、社交、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成为广大民众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8.3 岁时节日的主要民俗活动

中国传统节日数量众多,根据节俗特点以及传承性,在这里选择五个具有代表性的节日予以介绍。

8.3.1 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

1.春节的由来

春节的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春节的时间在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古时称正月初一为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中曰:“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农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农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一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一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2.春节的民俗活动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几千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节前、节时、节后的民俗活动相得益彰、异彩纷呈。

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意味着正式进入春节的准备阶段,主要的民俗活动内容如下:

(1)祭灶王。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的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会在玉皇大帝那里讲坏话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举行“接灶”、“接神”的仪式。

小年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祭灶节、灶王节,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多为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的则是腊月二十五。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都是一致的。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在山东部分地区小年为腊月二十二。

(2)扫尘土。过了腊月二十三,离春节就只剩下几天的时间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繁忙了。“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扫尘结束之后就可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窗花、贴年画了等。

(3)糊窗花、贴年画。在春节前所有的准备工作中,糊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窗花是人们在窗户上贴的各种各样的剪纸,能烘托喜庆的节日气氛,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为“窗花”。窗花的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余)、鸳鸯戏水等,把家家户户的美好愿望通过生动的动植物形象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民间年画、门神,俗称“喜画”,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值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而得名。春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逐渐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五谷丰登”、“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福的美好愿望。目前,我国年画的三个重要产地是: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杨家埠。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结合起来成为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为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仍在沿用。

(4)贴春联、门神、福字。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因为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除了对联之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因而备受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连珠。在贴春联的同时,还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代表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为了让这种愿望表达得更加真切,人们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取谐音表示“福到了”。除此之外,民间还将“福”字与各种吉祥图案如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龙凤呈祥、善财童子等结合起来表达多重愿望。

经过忙碌的节前准备阶段,人们终于迎来了春节。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旧年的腊月三十夜,即除夕,又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万里赶回家来与家人团聚过年。在这新旧交替之际,民间会用各种寓意丰富的民俗活动予以庆祝。主要内容如下:

(1)守岁。除夕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守岁也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待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2)放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现代社会是零点钟声敲响),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喜气洋洋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吉祥。

(3)拜年。农历正月初一,人们都会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如“恭喜发财”、“过年好”等之类的吉祥话;春节拜年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中,也充满了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春节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画上句号。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过节的形式更具民族特色。

压岁钱

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压岁钱。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也叫压胜钱或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戴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在民间,压岁钱也叫“压祟钱”、“押岁钱”等,在钱币系列中,它被归为花钱类。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的,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明清时期,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意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连续的新钞票送给孩子们,希望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现在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祥。此外,还有一种名副其实的压岁钱,是由晚辈给老人的:岁就是年岁、岁数,压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8.3.2 元宵——千门开锁万灯明

春节刚过,节日气氛依然很浓,民间在农历正月十五又迎来了另外一个盛大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元宵节因此而得名。按照民间传统,在元宵节晚上,人们要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以示庆贺。

1.观灯

元宵节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在汉文帝时,正月十五就定为了元宵节。但元宵节赏灯习俗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成为了民间盛大的节日。另有一说是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水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到了唐代,节期为三天,赏灯活动较流行,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要进行五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十天,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缩为五天,但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阳来复、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希望把春节的喜庆延续下去。

2.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代。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彩灯上供人猜,猜对者扯下纸条领取赠品。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趣味、雅俗共赏,是游艺活动与赏灯结合的一种形式,所以在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3.女子出游

传统社会未婚女子不允许外出自由活动,所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是在元宵节,年轻女子可以出门赏灯,结伴出来游玩。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之机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节观灯期间,也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某些地方,妇女还有在元宵节“走百病”的习俗。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妇女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祛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8.3.3 清明——寒食东风御杨柳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主要反映物候变化、时令顺序,而清明节作为节日则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和特殊的纪念意义。

此外,由于清明与寒食的节期相近,寒食与清明两个节日在发展过程中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也变成了清明节的一个习俗。

1.扫墓

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有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供祭在亲人墓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时至今日,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逝者的习俗仍很盛行。

2.插柳戴柳

柳树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无论插在哪里,都能生根发芽,快速成长存活,清明节插柳戴柳的习俗与此相关,另外柳条柔韧便于插戴,加之人们认为柳树具有驱鬼的作用,所以这一习俗得以沿袭。插柳戴柳的习俗从唐代之后就开始盛行,宋代《梦粱录》记载:“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凡官民不论小大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明清时期延续了唐宋时期清明节插柳戴柳的遗风,直至民国。正因为有此风俗,所以有清明之日卖杨柳之俗。

3.植树

古代就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节植树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4.清明节的各种体育活动

清明节除了禁火、扫墓的习俗之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等体育活动。相传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伤身,所以人们需要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淡化生离死别的伤感。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此时春光明媚、大自然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出游的习俗,而且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要放。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走,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8.3.4 端午——但祈蒲酒话升平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也称端阳、重五节等。这一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过端午节,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端午节的来源有许多故事传说,因此不仅产生了众多迥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不同的习俗,如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叶,佩香囊,赛龙舟,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端午节至今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传统节日,民间庆祝端午节的民俗活动也是多种多样。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盛行于吴、越、楚等地。在楚地,相传古楚国人因不舍屈原投江死去,众人划船竞相追赶救援,追至洞庭湖时仍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借此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大夫的身体。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富有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了首届国际龙舟节。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活动,现在台湾每年五月初五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每年五月初五也举行龙舟竞渡活动。

2.佩香囊

在端午节这一天,大人要给小孩佩戴香囊,传说有辟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既有装饰作用,又具有驱虫避害的作用。

3.悬艾叶、菖蒲

民间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之说。在端午节,悬艾叶和菖蒲是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艾叶、菖蒲插于门楣,悬于堂中。艾草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农历五月,各种毒虫活跃,因此古人悬艾叶和菖蒲、洒雄黄、饮雄黄酒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4.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民间的又一传统食俗。粽子在晋代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盛行不衰。

8.3.5 中秋——月到中秋分外明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因其在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又因在中国的农历中一年分四季且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所以也称为仲秋。中秋之夜,人们仰望天空的明月,期盼着与家人的团聚;而身在异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历史悠久。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祭月的习俗由宫廷传到民间,成为一项传统的民俗活动。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所重视,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但这个节日真正盛行于宋代,至明清时期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因地域而不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向往,主要的民俗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

1.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有“秋暮夕月的说法”,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甚,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节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子女团圆,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2.吃月饼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成为中秋佳节的桌上佳品,深受民间喜爱,俗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是一种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演变成圆形。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月饼最初是在家中制作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形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以此祈福。民间用月圆、饼圆寓示家人团圆,用月饼寄托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的习俗之外,在中国不同地域还有其他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俗活动,比如: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的形式向月宫求子;在上杭县,子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广东潮汕各地有妇女和小孩中秋拜月的习俗,男人不参与,因为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俗谚;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江苏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傣族要拜月;苗族要跳月;侗族有偷月亮菜的习俗;高山族有托球舞等。

8.4 岁时节日民俗的旅游价值

1999年,我国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3个7天长假。1999年国庆节是第一个“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41亿元,假日旅游热潮从此席卷全国。长假制度也被视为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一大举措。1999年实行的放假办法使中国以自救的方式完美地化解了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与此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掀起了全国性的旅游热潮。

最初的黄金周只选择了3个节日:“五一”、“十一”、春节,虽然只有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意义非凡。当时,在带薪假日执行力度较低的中国,这3个黄金周给人们带来了闲暇,使人们在工作之余能带家人去旅行、探亲访友以增进感情、融洽关系。黄金周带来的井喷式需求,既反映了人们对于闲暇的期盼,又体现了节日的真意。黄金周的出现让整日生活在各种压力中的人们重新正视节日的魅力,也吸引着人们走出家门驻足欣赏外面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节日的传承。通过黄金周的设立,在传承节日的同时,也给整个国民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这是一次经济和传统节日文化的双复苏。

黄金周走过了十几年,当许多问题彻底暴露之后,改进显得尤为必要。所以国家假日办慎重地对黄金周进行了重新调整,形成7个短假,分别是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十一”,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在7个短假中,传统节日占了半壁江山,可以看出这些节日对国人的重要性,同时也能体现政策制定者深思熟虑背后的人文关怀精神,这也是传统节日在面对现代节日和洋节日的冲击之后魅力再次绽放的机会。短假促进了中短途旅游的发展,使人们把视野放在家门口,去发现身边的美。

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在庆祝传统节日的同时,可以依托节日来发展节事旅游,使民俗活动得以传承和不断丰富,与此同时,也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一举多得。

寻访传统节日民俗

1.以走进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节为例(其他类似活动亦可),组织学生前往湖南省汨罗市参加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节,体验汨罗江畔的端午习俗。

2.将学生根据情况分成若干组(每组5~8人)。观看开幕式上的各种民俗展演,用影像记录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场面,前往汨罗市屈子祠镇体察民风,品尝“屈子祠土菜馆”的粽子,把来到此地接触的各种端午节民俗活动记录或者拍摄下来,结合对当地居民的访谈,整理成文字资料和PPT。

3.回到学校之后,各小组一起分享此行对于端午节的认识,以及对这个岁时节日的传承能力的评估及其理由。分别请每组学生1~2人做代表演示成果,整个过程全程录像。

4.在演示之前,每个小组选1个代表做评委,在每组学生模拟演示结束后给出评价意见。

5.教师与学生共同对活动进行总结,并制作相应的民俗旅游开发方案。

1.http://www。nongli。com。

2.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

3.张勃、荣新:《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4.纪录片《我们的节日》(http://space。tv。cctv。com/podcast/womendejieri)。

1.假期回家,记录春节或者元宵节的民俗活动内容,并整理成文字资料和PPT各一份,分析民俗活动的地方特色,在班内交流。

2.组织一次主题为“我们身边的节日”的民俗沙龙,所有同学参与讲述自己所知道或者体验过的过节方式和民俗活动,大家互相交流看法,感受其中的差异,并记录下来写成一篇新闻稿。

3.对自己家乡的岁时节日民俗进行调查,编写调研大纲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各种素材后完成调研报告。

1.简述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过程。

2.什么是岁时节日民俗?

3.你是怎样看待“生活中不可无节日,节日里不可无活动”这句话的?

4.岁时节日民俗的分类及特征是什么?

5.你是怎样看待岁时节日民俗在旅游中的地位的?

6.谈谈你所知道的岁时节日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