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印象中,西方人开始普遍关注资源短缺,不过就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情。1973年的石油危机催生了悲观派和乐观派,前者认为几十年后地球就将无法支撑人类存在;后者却相信,在传统的煤炭和石油之外,新的能源将被开发:天然气、海水、太阳能、风能、核能……人类前途光明。如今,一些关于未来资源的大胆设想,仍在不断从好事者的头脑里咕嘟嘟冒出来:
——突破核能。西方人已经找到了利用生物工程清除核废料的办法,从而摆脱三里岛恐惧。核能的突破方向是从核裂变过渡到核聚变。核裂变是基于铀等重原子的原子核一分为二。核聚变则相反,是氢等轻原子的原子核在压力下组合成一个重原子核(如氦)。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是现有核电站的600多倍,但它需要在极高温度下进行。因此,西方科学家正致力实现常温下的核聚变。这样,丰富而廉价的能源时代将会到来。但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如果穷人没有财力建设商业核聚变工厂,或不能分享这种新产业带来的好处,他们是否会发起新一轮劫富济贫战争?
——移民外星。在目前看来,外星探矿多少还有些作秀的模样。把氦-3从月球运回来,成本还太高。但这里暗含的可能是,现在的“小打小闹”最终可以引发人类的星际移民浪潮,从根本上走出地球资源瓶颈。美国人已在做着实验,把火星在百年内改造成适合“新五月花”号船民居住的绿洲。如果说宇宙是人类最后的边疆,问题是谁将被抛弃在资源枯竭的地球上?是那些智商不高的人们,还是那些不掌握制造行星际飞船技术的族群?
——修理自然。保罗·麦克奥莱是家居伦敦的一名生物学家。他设想在未来人类征服外星的过程中,为满足资源供应,会培养一种化能自养的真空菌落。它们从小行星上硫和铁的氧化反应中吸取能量,将碳化物转化为有机化合物。从这种一天分裂一次、生长神奇的野生物种中可以分离出具有商业价值的菌种,形成哺育80亿外星移民的能力。但危险同样存在,病毒可能在菌落中传播,污染行星和人类飞船。
——加速时间。英国物理学家保罗·戴维斯最近做的时间旅行实验,或许暗示着人类最终可以左右时间的流程。由此我们或可以如科幻作家何夕预言的那样,制造一个封闭的农场,在那里,所有的时钟都走得比外面的世界要快。水稻和小麦也长得更快,几天内长成参天大树,供应60亿人绰绰有余。但问题是,生活在农田里的动物们,比如甲虫、蚯蚓也飞速进化,最后成了哥斯拉那样的吃人怪物,机枪都打不死。这里的隐喻是,掌握了超级技术的人类,也会变成怪物吗?
——消灭肉体。把一种基因注入某种作物体内,便可使后者抗旱、耐盐;把一种基因,注入猪的体内,猪生出的幼仔的肌肉将多于脂肪。同样的办法也可用于改造人类。基因重组技术将使人进化为新人,不用喝那么多水,不用吃那么多食物,就能很好地生存。进一步,纳米技术与遗传工程结合,甚至可以使人变得像蚂蚁般小,这种小人国更是免除了过度消耗资源之忧。进而,有一天我们还可以消灭需要穿衣吃饭的肉体,将思想寄存在空间的结构中,解除对物质资源的依赖并实现永生。但这是否也会一举消除做人的乐趣,比如跳操、打球和做爱?
这些或许最终将被证明并不是幻想。未来的可能性是无限的。仅凭旧经验无以生成新世界。但问题是上述这些都实现时,又会有新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