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怎样办好农家乐
42610700000008

第8章 农家乐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家乐的火爆,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主要反应在经营、管理以及消费方面。最初由于没有法规、条例的依据和制约,管理部门管理经费、管理措施、管理精力难以到位,导致大部分农家乐处于自发生存、无序发展、无序竞争的状态。

经营方面

一、定位不明确,农家乐发展跑题。目前农家乐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市场定位不明,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特别是有些“农家乐”在有了一些名气之后,日益向“高档化”、“富贵化”畸形发展,盲目模仿城市旅游消费模式,质朴的农舍被推倒,改造成标准间;农家气息的饭桌被改成酒店包厢,破坏了原汁原味的氛围。忽略农家乐的文化内涵,“农家乐”的味道越来越淡,离大众越来越远,致使“农家乐”空壳化、幌子化,游客本想到近郊体验农家生活,但是享受的却是“城市味道”,不免有些扫兴。

二、特色不明显,品位不够高。农家乐总体上档次不高,服务无特色,自身优势发挥不明显,只停留在提供游客吃饱、能睡,没有在吃好、睡好、玩好上下功夫,特别是在“农”字方面的文章做得很不够;服务内容单一,能融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参与农事活动于一体的农家乐还很少。

三、档次不高,品位偏低。农家乐多为低档次、小规模、较散乱,高品位、高档次、多功能、知识型的农家乐较少。多农家乐设施普遍简陋,内容不够丰富,社会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缺乏高品位。由于后续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等跟不上,一些“农家乐”在“一阵风”式的风光之后,很快趋于沉寂,日益衰落;

四、业主素质不高,服务不到位。农家乐一般都是以家族式经营为主,从业人员基本上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由于没有经过一定的培训,缺乏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服务不规范、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突出,制约了农家乐的发展和农家乐品位的提高。家族经营的分散性,使服务难以标准化;家庭经济实力薄弱,使服务难以规模化。同时小农思想较重,缺乏全局和长远规划,急功近利,诚信服务意识差,漫天要价、拉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

五、盲目开发,生态遭到破坏。农家乐旅游的自然生态平衡遭破坏。我国“农家乐”旅游自然环境保护本身就比较脆弱,许多地方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开发一些自然资源,导致生态压力增大。大量的“农家乐”旅游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拥挤的人流、车流以及噪声、废气,使“农家乐”旅游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在管理方面

一、农家乐管理主体不明确。农家乐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因为它的特殊性,最初又没有相应的法规、条例依据,因而对其定义标准无明确的界定,难以与其它饭店、旅馆区分,从而导致各种路边小饭店、小旅馆以农家乐自居招徕游客,形成农家乐发展“鱼龙混杂”的局面。因农家乐基本上处于一种自我发展状态,面广量大,分布分散,一些农家乐又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兼营性,管理涉及到旅游、工商、卫生、消防公安、环保、文化等多个职能部门,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管理、扶持、规范这一新兴产业,最初也未形成较为健全的协调机制,因此,出现发展规划无计划性、引导服务无针对性、监督管理无规范性,从而影响了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不科学。没有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科学利用。在规划布局上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乱建设、乱开发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缺乏科学性,带来的结果不是资源遭到破坏就是资源闲置,走向“盲目性 积极性=破坏性”。不但投资不能产生应有效益,其结果还适得其反。

三、基础设施有待于改进。特别是有的地方的县域内部的城乡交通联系还远远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在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方面缺乏统一规划和建设,对街道规划布局不合理,公共图形标识不规范,特别是卫生条件和环保设施不完善,对乡村旅游品牌未有效进行统一包装、整体宣传。

四、政策制约发展。农家乐经营户反映集中的政策性制约因素主要有:一是土地问题。随着土地管理力度的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控制更趋严格。农家乐的一些辅助设施建设以及规模的扩大都受到了土地要素的制约。在得不到用地指标的情况下,一些农家乐经营户只建不报,或报临时性建筑建永久性建筑,如何规范土地管理,促进农家乐发展,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五、贷款成为发展瓶颈。现在农民住房普遍没有土地证和房产证,难以在银行和信用社办理抵押贷款,成为制约农家乐发展的资金瓶颈。

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目前休闲观光农业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是原来从事生产、加工、营销工作的人员,对旅游业缺乏管理经验。从事农家乐服务业方面的人员,虽然有关方面专门组织了短期的岗前职业培训,但整体素质仍然偏低。

七、政策扶持力不够。如,从资金方面看,各级财政还尚未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从舆论宣传方面看,政府、部门以及业主的宣传不够,尚未引起社会多方关注;从政策方面看,用地、税收、工商管理、食品卫生等政策尚无明确规范。

这些问题倘若任其存在,势必严重损害旅游业的声誉,最终将危及乡村旅游的良性、有序发展。在此前提下,推进标准建设、加强监督管理、引导服务规范、促进档次提升成了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在当前我国旅游需求急剧增加、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想让乡村旅游让游客满意,就应用特色项目引人,用规范服务留人,用深度开发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资金。“农家乐”应当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做到生态村建设与民俗生态旅游开发相互促进发展。首先在开发利用中应注意反映山区民俗的本来形态,保持农村的独特地物及其功能,给游客以亲切、真实、纯朴、乡土的心理感受。

另外,“农家乐”应当让游客亲自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亲自参与有文化和运动的各种民俗运动。其实人们到“农家乐”不是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追求生态环境、人文风俗方面的精神享受。因此,要提倡“绿色”消费,即在消费中要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若使“农家乐”乡村游永葆青春,就必须让“农家乐”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做成一泓活水。其一是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其二是加强管理,不断提高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其三是加强宣传包装,加大对外推介力度;其四是在经营上坚持走平民化、大众化的路子,“农家乐”只有面向群众,才能充满恒久活力;其五就是重点在文化上做文章、下工夫,不断丰富“农家乐”的文化内涵。文化是“农家乐”的活力源泉。没有文化的内在支撑,再好的“农家乐”只会是昙花一现。因此,保持“农家乐”长期繁荣兴盛,就应该大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尤其是加强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的发掘、整理、保护与发展,不断推陈出新更多的文化产品,使之成为“农家乐”的灵魂与品位所在,从而成为人们尤其是“城里人”心向往之、乐意去之的乡村乐园。

§§第三章 开办我的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