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改·高一历史备课素材(下)
42819500000039

第39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5)

亲戚们在焦裕禄那里走不成“后门”,自己的子女在找工作时焦裕禄也不“关照”一下。他的大女儿焦守凤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在家待业,有人向他提议:“小学教师不够用,让守凤去学校教书吧?”还有人向他透露信息:“邮政局要招收话务员,小梅(焦守凤小名)干这个工作挺合适。”焦裕禄对于这些热心的提议,一再摇头否定。后来,焦守凤到兰考县食品加工厂当了一名临时工。刚去上班,焦裕禄就专门找到时任厂长的张树森,特别交代:“我的女儿来厂里当临时工,分配工作时一定要把她安排到酱菜组,这样对改造她的思想有好处。”临走时,焦裕禄又强调一句:“你们不要以为是我的女儿,就另眼相看,应该对她严格要求。”当时,焦守凤不认为爸爸让她经受劳动锻炼是关心她,让她养成自食其力的本领,心中“实在不满意”。而今,已经退休的焦守凤满含深情地说:“现在想想,爸爸对我们兄妹的爱是一种大爱,他是在教我们怎么做人,怎么生活啊!”

向秀丽舍身救火写青春

1958年12月13日夜晚,何济公药厂四楼化工车间甲基硫氧嘧啶小组灯火通明,生产小组的三个当班工人向秀丽、罗秀明、蔡秋梅正在为制造“甲基”的药剂投料加酒精。就在她们聚精会神地工作的时候,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只装着20多公斤无水酒精的玻璃瓶突然失去平衡地往下一滑,瓶内的酒精全部倾泻出来,向四面流溢。刹那间,大量酒精触到了工场左边10个正在燃烧着的煤炉的热气,燃烧起来。这时,工场的右边角落里,放着7桶用煤油浸着的金属钠,约有60多公斤重。这种金属钠是烈性的易燃爆炸品,遇水即爆炸,遇高温也会爆炸。这些金属钠如果爆炸,足以毁掉整个工厂,并殃及周围繁盛的商业区及居民。在这关键的时刻,向秀丽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和罗秀明一齐动手,以最快的速度把操作用的毛巾丢在地上吸酒精。她还毫不犹豫地俯身用左手抓着毛巾拨酒精。很快,火苗就扑向她那沾满酒精的双手和衣衫。蔡秋梅冲上前去,要为向秀丽扑灭身上的火。可是,她坚决地对蔡秋梅说:“不要管我,赶快叫人来救火。”火焰猛地燃烧,她忍受着严重烧伤的痛楚,为前来抢救的人们赢得了时间,终于制止了一场迫在眉睫的爆炸事故。工厂保住了,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保住了,而向秀丽却被严重烧伤了。

向秀丽伤势严重,全身烧伤面积达6725%,其中二、三度伤占6475%,一直处在生命垂危的边缘,但当她昏迷了三天三夜第一次醒来的时候,首先问的是:“金属钠有没有爆炸?工厂有没有损失?罗秀明有没有受伤?”

在医院治疗和抢救过程中,向秀丽表现得非常坚强。每次除腐肉、植皮、输血、注射,她都痛得直淌泪水,但都咬牙忍住了。她蔑视伤痛,蔑视死亡,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

尽管各方面全力抢救,但终因伤势太重而抢救无效,于1959年1月15日去世。同年1月18日,中共广州市中区委员会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广州市人民政府同年追认她为革命烈士。

向秀丽光荣牺牲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陈毅、林伯渠等同志都分别做诗或题词纪念她。林伯渠的诗写道:“磊落光明向秀丽,扶危定倾争毫厘,一身正比泰山重,风格如斯世所师。”

1982年8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将下九路何济公药厂的楼宇命名为“秀丽楼”,让她的高尚精神世代相传。

陈毅诗讽“大跃进”

1959年11月1日,元帅诗人陈毅偕夫人张茜回到阔别了36年的家乡——四川省乐至县视察。

离乐至县城5华里的仙鹤公社境内,有一个较大的石山坡,被称为“高产卫星坡”。陈毅来到“卫星坡”下,走下车来,拄着拐杖,健步攀登。来到山上,陈毅时而远眺,时而瞧着近处,很少说话。人们以为这位著名的元帅诗人要做诗,正在构思,于是有人便凑趣地提议说:“陈老总,你多少年不回乡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不妨吟首诗,述述乡情吧!”

陈毅笑了笑,点点头,爽快地说:“嘿!你们的兴致倒不错。要我做诗,可以的。但你们得先算一道数学题。”接着他严肃地说:“高产地占不到整个公社土地的五分之一吧!你们把全部人力、物力集中在高产地搞‘大兵团作战’,荒掉了五分之四的土地,这真能增产吗?假如一亩产500斤,5亩就该产2500斤。一亩高产地能产2500斤吗?你们为了争红旗,就只有吹牛、说谎。是不是?”陈毅越说越激动,停了一下,继续说道:“吹牛不犯死罪,可我们共产党是执政党,我们也吹牛,那是要害死人的。……”人们听着陈毅的话都沉默了。过了一会,陈毅大笑起来,说道:“你们不是要我做诗吗?好,我就来诌上几句,赠给诸君。”随即,便一句一句朗诵起来:“今日话乡情,情真意更诚;好大喜功事,万代招骂名。”在场的人听了,有的惊叹,有的称好,有的愕然。陈毅这首讽刺、批判“大跃进”的诗,表达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忧国忧民的诚挚心情,反映了他实事求是的精神风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陈永贵咏诗

斗大字儿也识不了几个的陈永贵会写诗?他的确不会写诗,但他情溢于衷时,多次脱口吟诗却也名不虚传。

1964年12月26日,陈永贵应邀出席毛泽东的生日宴会。头一回踏进“金銮殿”,他激动得手足无措,恍如梦中,他没有尝出“御酒”的滋味,却记住了毛泽东口授的名言:“你们有了成绩,不要翘尾巴,做一点不要翘尾巴,做两点不要翘,做三四点更不要翘,翘尾巴不好,要夹着尾巴做人。”回大寨的路上,沉浸在无比幸福和激动中的陈永贵一路翻山越岭,触景生情,吟出这样几句:

看山容易上山难,上得山来景更宽。莫说此山无人到,更有高峰在前边。

做诗讲究意境,这首诗的语言尽管明白如话,但没有人怀疑这是一首还过得去的诗。

就在毛泽东请他喝生日酒的同时,大寨在搞“四清”,不少人被逼得想自杀。昔阳县被逼死的干部据说有40多人,眼看许多老伙伴都被打成走资派斗得死去活来,他又脱口吟出一首打油诗:

站着吃饭立着尿,黑夜睡不上安稳觉。老婆骂,孩子叫,干上一年不落好。

1973年,陈永贵进入政治局,这一年,他在昔阳改河工地有几句气魄不凡的诗:

上腾郭庄水库,下淤界都河滩,龙王发了善心,冲开白庙大山。

1977年夏秋之交,在新的中央领导人即将访问大寨时,陈永贵又一次登上虎头山,心想大局已定的政治局面,眼看丰收在望的满坡庄稼,不禁朗声吟道:

谷子长彻边,玉米挤塌山,脑袋朝东南,怎能不增产!

从技术上看,这首诗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从情调上看,肯定是发自内心。若细细品味即可发现这首诗已没有了第一首诗的谦恭和第二首诗的怨抑,只感到扑面而来的踌躇满志。

陈永贵一生中经历了许多非同寻常的大事件,但他却一关关闯了过来,一直撞进政治局,当上副总理。许多人在研究这段历史,而研究陈永贵,研究一代农民心路历程,不应忽略作为他们心声的诗歌。

雷锋曾经叫“雷峰”

雷锋的原名叫雷正兴,他1958年11月从湖南望城来到辽宁鞍山,参加鞍钢建设,并正式改名为雷锋。然而,雷锋刚改名时用的却不是先锋的“锋”,而是山峰的“峰”。

原来,雷锋在1957年2月入团后不久,就找到当时的县委书记张兴玉,想把名字改为单字。张兴玉沉思了一会,说:“你就叫‘雷峰’行吗?‘峰’是山峰、是高峰,这一定会永远激励你奋发努力,攀登高峰的。”这以后,雷锋就开始使用“雷峰”这个名字。在鞍钢,他的各种证书上用的名字都是雷峰。在辽阳,他的入伍申请书、决心书,落的名字也是雷峰。1960年1月8日,是雷锋入伍的第一天,他把黄继光的照片粘在日记本上,落款的名字还是雷峰。就连他参加业余演出队结束回连队时,留给战友的照片背面的落款,同样写的是雷峰。

雷锋将“峰”改为“锋”是在1960年4月下到沈阳军区工程兵十团运输连的时候。雷锋当年的战友,曾是当时雷锋所在连的文书、雷锋殉职报告的起草人齐贵春说:我与雷锋同时入伍,同时担任校外辅导员,同时填写入党志愿书。我于1960年5月担任连队文书,连队的文字资料都是由我来写并由我保存。那时晚上熄灯后,雷锋常到我那看书学习。在我们连队,雷锋的名字都是用“锋”字,他的印章和入党志愿书我记得最清楚,都是“雷锋”。当然,在1960年4月之后,雷锋的有些获奖证书上,也有的是用“雷峰”的,但他本人此后再没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