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改·高一历史备课素材(下)
42819500000044

第44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2)

四、和平谈判。通过接触与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如果因为中国的主权和领土被分裂,兵戎相见,骨肉相残,对两岸同胞都是极其不幸的。但中国无义务对任何图谋分裂中国的行动,作出放弃使用武力的承诺。

毛泽东时代的香港政策

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人民解放军也到达香港北部,香港即将解放,港英当局惊惶失措。但中共却作出了“暂时不动香港”的决定。

人民解放军“勒马深圳河”,没有进军香港,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第一,当时,把香港继续留给英国,有利于分化、瓦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为国家营造安定的建设环境,为新中国发展海外关系创造条件;第二,新中国要同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各国做生意,可以利用香港这个传统的国际通道,发展与世界各地的进出口贸易,可为社会主义建设吸收必要的外部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成功的管理经验;第三,可以集中精力解决建国问题,继续追歼国民党残敌,建立和完善各级政权机构,进行土地改革等;第四,“暂时不动香港”,争取和平过渡,可以减少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第五,可以赢得时间发展经济,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为和平解决港澳台问题提供适当的时机和有利条件。

“暂时不动香港”是一项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战略决策,是兼顾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杰作。这个政策执行的结果,迫使英国为了维护其在香港的特殊利益,不得不采取有别于美国“公开敌视”的政策,而采取现实主义的立场,成为西方国家中第一个正式承认新中国并与新中国发生“事实上的政治与经济关系”的资本主义大国。这一政策对于突破西方阵营的封锁和保留香港成为大陆对外关系的桥梁和窗口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暂时不动香港”并不是要放弃对香港的主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一再声明,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政府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中国将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中共还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向香港供应大量廉价的生产原料、生活必需品和淡水,增强了内地和香港的经济联系与感情,为我国和平收回香港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发表《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大大改善。这些都促进了中英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谈判。3月,中英两国正式建交。在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下,1972年11月,第27届联大正式通过决议,把香港、澳门从联合国所列的殖民地名单中删除,从国际上确认了中国对港澳地区的主权,避免了港澳问题的国际化,从而排除了其他国家插手港澳问题的可能性。这一系列有利于中国的变化,加上新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使实现香港和平回归问题逐渐提上日程。1974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会见英国前首相希思,双方均同意:“香港在1997年应有一个平稳的交接。”至此,毛泽东、周恩来等实现香港回归的具体时间和方式实际上已经十分明确:即1997年以“平稳”方式解决。

综上所述,从新中国成立前后到70年代的时间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就初步构想了和平统一的蓝图,这些构想成为后来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思想来源。与此同时,他们在实践中所作的努力,又为实现港澳台的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深圳特区的故事

1977年11月,邓小平把广东作为复出后首次视察全国的第一站,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与他同行。

因为深圳边防部队对当时愈演愈烈的逃港事件几乎无力防守,广东省主要领导把这作为恶性政治事件捅到了邓小平的面前。

然而令汇报者愕然的是,邓小平睿智的目光眺望着窗外烟尘蒙蒙的羊城街景,似乎对这个“惊天动地”的问题无动于衷。沉默了好一会儿,邓小平才背过身,十分肯定地说了两句话:“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此事不是部队能够管得了的。”

这两句话让广东的同志百思不得其解:说政策有问题,难道不准外逃的政策有变?说部队管不了,那谁又管得了?

直到10天后邓小平离穗回京,这两句话仍然没有解开谜底。

不过,有一个人似乎悟出了邓小平的弦外之音,这个人就是后来奋力挑起广东经济特区改革大旗的吴南生。不久,吴南生在实地调查时发现:宝安一个农民劳动一日的收入为070~120元,而香港农民劳动一日收入60~70港币,两者差距悬殊到100倍。

经济收入对比如此之悬殊,难怪人心向外了。到此,邓小平留下的两个谜才真正解开。

邓小平回京后对深圳一直念念不忘,在中央会议上几次出人意料地点到了它,并迅即将它推向了改革的浪尖。

“猫论”源自刘伯承

长期以来,“猫论”和“石头论”一起,被作为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实践第一的两个主要论点。“黑猫、白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以下简称“猫论”),作为邓小平同志的一句名言,不仅在国内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而且在国外也闻名遐迩,广为流传。然而邓小平“猫论”的提出却是吸收借鉴刘伯承军事思想的结果。

把“猫论”用来阐释一种思想观点的,首先是刘伯承。刘伯承是我军著名的军事家,善于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拘泥于教条,战略战术机动灵活,以打胜仗为最终目的。因之,这位农民出身的军事家,每逢大战在即,经常脱口而出:“不管是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以此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由于这句话生动形象,很适合当时干部战士文化水平不高的情况,深受一二九师和二野指战员的喜爱。

邓小平与刘伯承既是同乡,又是长期共同战斗的战友,加之他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无论是指挥打仗,还是领导建设,都特别强调从实际出发。所以,对于刘伯承常说的这句家乡话,自然十分理解,并非常赞同,将其从军事领域引入整个社会领域,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反对极“左”思潮,倡导和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

1962年,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在农业问题上,由于在农村人民公社的实际工作中,许多地区违反按劳分配的等价交换原则,犯了刮“共产风”和其他平均主义的错误。所以,搞好农业生产关系,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成了调整时期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和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认为: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为了形象地表达这一正确观点,邓小平引用了刘伯承说过的“不管是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四川话。在当时的情况下,它充分体现了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反映了他对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内部生产关系的深刻认识。从此,“猫论”便不胫而走,很快流传起来。

邓小平强调关闭“帽子工厂”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在邓小平的倡导和设计下已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然而,无论是在国外,在香港,在内地,都有一些人异口同声地说:“中国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搞羞答答的资本主义”,“挂社会主义的羊头,卖资本主义的狗肉”。有一些“左”派人士则直说:现在还有“走资派”——这是一条最凶狠的棍子,一顶再大不过的“帽子”。围绕邓小平提出的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以及市场和计划的关系问题,社会上刮起一次“批邓”风潮。

不得已,邓小平亲自上阵,出行南巡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上海的一次讲话中,说:“我叫一些人把帽子工厂快些关闭,帽子拿给我来戴。如果说把经济建设列为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工作,就是走资派,那我就是最大的走资派,而且是走定了的。如果学习和借鉴工业国家的先进管理、先进经验、先进技术,扩大和搞活市场经济是搞资本主义,那我就是最大的走资派。”

停顿了一下,邓小平接着说:“其实,我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是学资本主义来搞好自己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是抽象的,落后、贫穷的社会制度是不能长期生存下去的,是要垮台的,必定要垮台的。我要请教那些‘马列主义理论权威’、‘经济学权威’、‘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思想捍卫者’,你们到底读了多少马列的书,研究了多少马列主义理论?为什么不走出圈子看一看整个国家、整个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不回顾一下建国以来我们党犯的那些极严重的错误?”

邓小平此番讲话掷地有声,充满了凛然正气。有学者评价说,没有坚强意志和非凡气魄的人,是讲不出这样一番话来的。

邓小平给“铁娘子”撒切尔夫人遮羞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署之后,“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率英国代表团离开人民大会堂。当撒切尔夫人步出大会堂沿着长长的台阶缓缓拾级而下时,突然,她的右脚不慎滑了一下,形成了一副单腿跪倒的姿势。恰好被参加国际刑警联席会议的美国警察总监斯米洛拍摄下来。当时陪同撒切尔夫人一块出来的邓小平得知后指示:把影响缩小到最低程度。

公安部部长助理兼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局长朱恩涛说出了自己的方案:主人邀请客人参观毛主席纪念堂。纪念堂有一条严格的纪律,即参观者不准携带任何物品入内。斯米洛的相机也不能特殊,名正言顺地交与纪念堂工作人员保管。只要相机在中国人手里,有5分钟就解决问题了。公安部刘复之部长慎重地说:“要注意分寸,这只是我方的计划,万一计划赶不上变化,要迅速通知我。”

朱恩涛点头:“你给我一名光学专家,另外,向北京京剧院借一台《智取生辰纲》的折子戏。”“折子戏,要它干吗?”“以防不测!”

第二天,朱恩涛向斯米洛提出参观毛主席纪念堂时,他竟连连摇头:“NO!NO!我对政治老人不感兴趣。”

“那就参观瀛台,那是囚禁清朝皇帝的地方。”斯米洛有了兴趣:“皇帝的监狱?去看看。”

“这哪里是皇帝的囚牢,这明明是上帝的天堂!”斯米洛被这如诗如画的景色陶醉了。

突然,一股水柱从草丛里喷射出来,把朱恩涛和斯米洛全身淋湿。一名园内工作人员吓得慌忙从树丛中站出来,连声道歉。原来他正在这里安装喷水管……斯米洛脱下外衣,把相机交给了中国陪同张剑。

朱恩涛提议说:“我们先去涵元殿观赏京剧,看看古代的梁山好汉是如何造反的。戏看完了,我们的衣服也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