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竞争优势:浙江产业集群演变和发展研究
42826200000017

第17章 浙江专业市场与地方产业的共同演化机制

(一)产业演化与产业组织视角的专业市场

市场交易是商品生产的基本特征,由于市场的内涵广泛而又灵活,专业市场在很多情况下,也被视为专业化的商品生产基地。改革开放初期,温州著名的十大专业市场中,瑞安仙降塑革鞋市场,瑞安塘下、莘塍塑料编织袋、松紧带市场都只是生产企业的集合,并没有有形的交易市场。一些学者把没有固定交易场所,但存在着大量比较稳定而专一的批发业务的专业村、专业乡(镇)称之为产地型专业市场。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集群之间的联系一直很密切。为了深化对专业市场与地方产业的共同演化机制的认识,本节把专业市场作为一种流通业态,与专业化商品生产基地相区别。

目前,理论界通常认为专业市场是我国流通领域一种诱致性的节约交易成本的制度创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集群化、城市化进程。但是,由于对专业市场运行、产业组织及专业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集聚、治理、集群等演化机制缺乏具体深入的分析,专业市场的概念与范围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理论研究对于专业市场发展的指导作用。作为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专业市场是流通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节从产业演化与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专业市场的产业化与集群化进程,探讨专业市场产业组织的演化。

专业市场,就其功能和形式来看,是一种实体性的经济组织。从产权特征上来看,专业市场涉及两类主体,即市场所有者(或经营者)和租用场地从事销售的经营户。专业市场的举办者负责有形商品交易市场的投资、建设与管理,其投资收益主要通过收取专业市场摊位的租金与物业管理费实现。专业市场内的经营者则主要通过商品交易的差价获得收益。专业市场的发展既要有市场的投资、建设与管理者,也要有大量的经营者,而市场的投资、建设与管理者及经营者之间既存在矛盾,又相互依赖,关系十分微妙,这是专业市场与一般的百货商店、超市的一大区别。因此,从产业组织与产业演化的角度来看,专业市场涉及以市场投资管理为主要业务的商务服务业及以批发零售为主要业务的传统商业两类不同性质的产业。

浙江早期的专业市场都是在以街为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有市后有场。为了加强对商品交易的管理,各地的工商管理部门,纷纷筹集资金,建设具有固定场地的商品交易市场,并通过摊位出租与收取市场管理费等途径回收投资,集市场的投资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于一身。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1995年以后,工商管理部门逐步与所办市场基本实现机构、职责、财务、人员“四分离”。2001年以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逐步实现了与所办市场的彻底脱钩。随着“管办分离”与商品市场建设领域的开放,工商部门陆续退出商品市场投资领域,各类民间主体则基于对专业市场的良好预期,纷纷投资商品交易市场,市场管理成为一个充满吸引力的产业。与早期专业市场相比,后期的专业市场主要通过各种招商途径吸引经营户进场交易,投资者通过摊位出租、物业管理、商务服务等多种途径收回投资获得收益。由于专业市场具有一定的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因此,许多地方政府仍然是专业市场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有些地方专业市场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的规制。

早期专业市场的创办不仅是制度的创新,也是产业的创新,而一个成功的创新会引起大量的模仿与相应的扩散。一个成功的专业市场首先表现在能够吸引大量进场交易的经营户,而市场内现有经营户的成功往往是吸引更多经营户的最有效的途径。但是,任何一个专业市场的场地与摊位都是有限的,因此,在专业市场外可能存在大量潜在的经营户,这就为进一步的市场投资奠定基础。此外,一个地方专业市场的成功也会引发其他地方的模仿,从而促进了专业市场的扩散。20世纪90年代初,温州、台州、义乌等地兴办专业市场的成功经验在浙江被广泛借鉴模仿,推动了浙江的专业市场建设。

专业市场汇集了大量的同类交易主体,单个经营者对价格的影响是极其微弱的,很多学者认为专业市场是一种近乎完全竞争的市场。由于市场交易主体之间的地位相对平等,双方的选择余地都很大,在专业市场的竞争(无论是同质的价格竞争,还是差异性竞争都)十分激烈,而激烈的竞争反过来又进一步提升了专业市场的竞争力。与其他流通方式相比,专业市场最大的优势是商品种类多(不论是同一商品的不同规模、型号,还是不同的商品种类),规模大。在改革开放初期,买方市场尚未形成,商品品种多是吸引消费者的绝对优势,商家往往以“人无我有”为主要卖点。但是,如果比商品的品种、品牌、规格和花色,与零售的百货公司、连锁超市与专卖店及专业批发公司相比,专业市场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专业市场的经营户往往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从而大大增强专业市场的竞争力。

作为交易的场所,专业市场还提供了一种有别于场外的宽松和安全的市场交易环境。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商品流通领域秩序有时较为混乱。为促进专业市场发展,一些地方在税收、社会治安、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和信用保障等方面,都对专业市场大力支持。浙江省在全省市场内推行“预赔制”、“工商巡查制”、经营户签订入场责任书、市场治安联防等制度,坚决打击各种违规违法行为,切实提高文明经商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部门和市场管理组织在专业市场交易中充当了三边治理结构中的仲裁者角色,为市场交易活动提供制度保障。由于经营户在专业市场的摊位相对固定,在良好的治理条件下,经营者因违约或机会主义行为而付出的成本是极高的。因此,专业市场内的买卖成交后,执行、监督契约履行的费用也较低,使交易双方更有可能形成长期交易的“老关系”、“老顾主”,从而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风险成本(履约成本、监督成本、违约的可能性等)。

专业市场的发展受市场规模的限制,市场规模则受到商品经营品种与辐射范围等因素的影响。与农贸市场等一般的地方性市场相比,专业市场由于辐射范围弹性较大而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发展过程中,各专业市场也往往通过增加经营商品的种类,并通过划行归市,充分发挥范围经济,扩大市场规模。专业市场集群的形成,不仅仅是由于不同主体投资建设形成的不同市场,也包括各商品交易市场由于划行归市或专业化分工形成的商品市场体系。作为产业投资,专业市场建设有收益也有风险。经营管理不善的专业市场吸引不了足够的经营户,就会出现空壳市场,最终只能退出。由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专业市场发展路径的多样性,与一般产业演化相比,专业市场的演化显得别具特色。

(二)市场导向的创新与专业市场分工网络

专业市场作为大量商品交易集聚的场所,庞大的商流和物流必然产生巨大的信息流。在专业市场发展过程中,交易集中、交易规模扩大与信息集聚之间具有明显的正反馈机制。市场规模越大,市场内蕴含的有关交易活动信息及其他经济技术信息越多;市场信息聚集得越多,搜索交易对象和交易信息所需费用越低,越能使交易者感到便捷,从而越能吸引更多的交易者从事交易,市场规模也就越大。更重要的是,专业市场汇集的信息(如商品价格的波动、市场的供需变化等)都包含着难得的商机。由于专业市场一般集中在纺织、轻工等进入壁垒较低的行业,在改革开放初期,旺盛的市场需求激发了市场经营者的创业激情,从而促进了专业市场与当地制造业的共同演化。因此,浙江的一些专业市场尽管在成立初期与当地产业的联系并不强,但是,随着产业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相互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专业批发市场一旦形成并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就具有一般集贸市场不可比拟的优势。

任何特色产业(包括专业市场)都起源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共同演化的历史表明,浙江的产业创新大都是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在计划经济时期,商品普遍短缺,居民的日常消费缺口很大。改革开放以后,市场意识较强的浙江人较早意识到这种商机,并较早进入商品生产及商品流通领域。由于当时经商务工的收益远高于务农的收益,加上农村地区的社会网络关系相对密切,一个人投资创业的成功往往引起周围亲戚、朋友的群起效之。一个人带一群人,乃至一村人的事例,在浙江,无论是产业集群,还是专业市场,都不乏其例。

在改革开放初期,浙江的乡镇企业与个私经济都处于计划经济体系之外,无论是生产的原材料还是产品销售的市场都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在改革开放初期,大批浙江购销员走遍全国各地,采购原材料,推销商品。浙江的专业市场也有大量的购销员在全国各地采购商品、推销商品。如改革开放初期的桥头纽扣市场,拥有3支分工明确而又密切配合的购销员队伍。第一支是专业外出采购的队伍,共2000多人。他们都有自己比较固定的门路,联系了全国各地1100多家纽扣厂,以及一批百货站。同时,他们还按纽扣的种类分工,有专购有机扣的,有专买胶木扣的,也有专买铝皮扣的。第二支是摆摊批发队伍,有1000多人。其中有自购批发的,有转购批发的,也有代销批发的。从各地采购来的纽扣经过他们的批售,再走向全国各地。他们每人在市场上占一个摊位,不零卖,专营批发,价格便宜。第三支是贩销队伍,共有8000多人。他们向摆摊批发者购买各类纽扣,配搭起来带到各地去卖,走遍了全国各地的供销社、百货店和服装厂。因此,桥头纽扣市场1000多个摊位背后是近万人的推销员队伍,分工合作,推动桥头的纽扣走向全国各地。

长途采购的行商模式由于缺乏规模经济效益和市场的秩序性,这种交易形式具有较高的交易成本 。随着浙江农村工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原材料采购与商品销售的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大,以当地产业为中心,逐步形成原材料供应市场与商品销售市场。专业市场把大量的卖者集中在某一固定地点,既有利于卖者,也有利于买者。因此,许多学者认为浙江的专业市场往往扮演了一个浙江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共享的销售平台。这在产业集中度较低,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的纺织、轻工行业尤为明显,而这些行业正是浙江专业市场相对集中的行业。

在社会化大生产体系中,任何地方产业(无论是产业集群还是专业市场)都只是商品生产与流通体系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因此,每个产业都有相应的上下游产业环节,并与其他产业存在多种经济社会联系。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联系事实上代表了产业之间的市场联系。浙江的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最初都是为满足市场需求,而对传统计划经济体系的突破。由于适应了市场经济与居民生活消费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地方产业与专业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大。特色产业的原材料需求与产品销售,专业市场的商品采购与运输业务都相继成为规模巨大的市场,从而吸引具有创新意识的能人与企业家进入,进一步深化了浙江专业市场与地方产业的分工网络。

从浙江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互动的长期关系来看,两者之间的正反馈机制受到产业集群产业组织与专业市场运行模仿创新的影响。因此,浙江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之间存在着共同演化的关系。由于企业的销售渠道选择与其产品销售规模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专业市场只对其规模处于某一区间段的企业来说,是一种低交易成本的销售渠道。郑勇军认为,当企业生产规模和销售规模都很小时,无论是通过购买专业市场的摊位得以分享共享式的销售网络,还是建立独享式的销售网络,都因分摊到单位产品的销售成本过高而显得不经济。因此,企业选择“行商”式直接人员推销是最为经济的。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阶段时,如果企业继续采用“行商”式的人员推销,将因需雇佣过多的销售人员而导致销售成本过高;由于企业规模不够大,企业建立独享式的销售网络所需支付的费用难以得到完全的补偿,而且有可能无法逾越建立独享式销售网络的必要资本量壁垒。所以,对规模处于这一区间的企业来说,专业市场是单位产品销售费用和必要资本量都较低的一种销售网络。当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时,由于企业规模较大,建立独享式的销售网络所需费用较易从营销的规模经济中得到补偿;而且,由于企业资金实力较强,较易逾越必要资本量壁垒。所以,由于具有营销的规模经济优势,规模较大的企业大多数选择建立独享式的销售网络。温州皮革、鞋业,乐清低压电器等众多产业演化的历史表明,随着部分企业规模的扩大,地方产业的集中度提高;而随着大企业自有营销网络的建设,专业市场在产业集群中的地位在逐步下降。随着市场竞争态势的变化,差异性竞争的重点性日益突出。因此,从长远来看,以价格竞争为主要竞争优势的专业市场,随着品牌与营销渠道等差异性竞争要素的提升,而进入下降阶段。

随着浙江本地产业的发展,对原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原材料品种较多,供应相对分散的产业来说,专业市场不失为原材料供应的良好组织形式。蔡江静、汪少华等对台州专业市场的研究表明,尽管近年来,台州大部分的消费品市场成交额增长缓慢,并具有明显下滑的趋势,但是一些与当地特色产业群关联密切的生产资料市场都有良好的成长性。而且从长远来看,最初为当地产业服务的生产资料专业市场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区际影响力也会不断增加。

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则提示了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对于专业市场升级的重要意义。作为全国最大的专业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事实上是若干专业市场组成的市场集群。针织、领带、玩具、眼镜等各个专业市场的销售额在国内外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不同商品种类专业市场的水平分工具有范围经济的优势,可以较好地降低因个别产业不景气而造成的负面影响。而且,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范围经济优势还在进一步地扩大,五金、电动工具、纺织品等专业市场的规模优势也日益显现,义乌与周边地区产业的联系也不断加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协调互动,使义乌小商品成为世界知名的小商品集散地。

(三)浙江专业市场的转型与产业集群升级

市场规模是决定浙江专业市场发展态势的主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专业市场上的采购商逐步从本地扩展到外地,再扩展到全国乃至全球。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例,在成立伊始,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主要采购商是本地外出进行“鸡毛换糖”的“货郎担”与附近的居民。凭借着商品种类繁多、物美价廉等先发优势,随着浙江省内各类小商品市场的陆续开业,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为省内小商品市场经营户的重要采购渠道。1991年,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日用消费品专业市场,市场辐射遍及全国。大量义乌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创业参与兴办专业市场,进一步巩固了义乌小商品市场在小商品流通领域的龙头地位。20世纪90年代初期,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的一些商人开始到义乌采购商品。1997年,巴基斯坦和韩国的一些企业在义乌设立办事处,开始在义乌小商品市场进行直接采购。2006年,义乌市已有921家境外企业驻义商务代表处,常住义乌采购小商品的外商达8000余人。联合国难民署采购中心、家乐福亚洲采购总部等国际机构都在义乌设立了办事处。出口占义乌小商品市场销售额的比重不断提高,不仅促进了义乌外贸流通企业的迅速发展,也吸引了全国200多家外贸公司在义乌设立办事处。2006年,义乌小商品市场外销额为214畅22亿元,商品外销比例达到68%,其中眼镜、工艺和饰品外销率超过90%,日用百货、钟表和花类行业外销率超过80%,五金、文体、箱包、针棉、鞋类和玩具外销率超过70%。

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推动了浙江专业市场的不断转型,也深化了浙江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演化。仍以义乌小商品为例,随着义乌的小商品市场由地下(隐身于传统集贸市场)转入半公开状态(以街为市),1982年开放第一代市场,1984年建成第二代小商品市场,1986年建成第三代小商品市场,1992年-1995年,陆续建成第四代小商品市场,2001年以后开始建设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摊位与经营的商品品种不断增加。2006年,义乌小商品市场经营的小商品涉及34个行业,1520 个大类,32万多种商品。市场的基础设施日渐完备,实现了由“马路市场”向“以场为市”、“室内市场”、“撤摊设店”等一系列转变,配套服务逐步完善,相关产业发展迅速。1985年,义乌出现第一家联托运处;1993年,义乌市成立联托运开发总公司;2002年,由联托运开发总公司投资的义乌国际物流中心开始运营。目前,义乌拥有货代公司600多家、托运处230多家、卸货点110多家、铁路联托运点24家。1995年起,义乌市政府与国内贸易部合作举办“义乌中国小商品博览会”,2002年起升格为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由外经贸部(现商务部)主办,展会规模进一步扩大,档次进一步提升。1998年,商城集团组建中国小商品城互联网络信息公司;1999年,基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电子商务网站“中华商埠”开通,基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围绕着各类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形成了全球性的商品链和价值链。Gary Gereffi等基于对纺织品、鞋业等全球链结构的分析,认为以沃尔玛、家乐福等为代表的连锁零售企业,以耐克、阿迪达斯为代表的品牌专营商和众多的国际品牌制造商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全球价值链中拥有主导地位 。根据交易的复杂性、处理交易能力与供给基础能力,Gary Gereffi等按照非市场协调和力量不对称水平的高低,又把全球价值链分为市场型、模块型、关系型、领导型、等级制等五种不同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认为不同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机制直接影响地方产业的升级模式。传统的采购商驱动型价值链基本对应领导型治理模式。

由于发达国家的专业批发市场在工业化大生产阶段即已式微,与企业的国际化相比,专业市场的国际化成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进入全球价值链的特色通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专业市场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作为国内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通道,浙江专业市场在相关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近年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轻纺城、余姚中国塑料城先后推出中国小商品指数、中国纺织指数与中国塑料价格指数,逐步彰显浙江专业市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话语权。

受各种因素影响,同一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存在不同的治理机制。与国际采购商主导的领导型价值链不同,国际化水平日益提升的浙江专业市场形成了市场型全球价值链。浙江的各类专业市场的交易对象主要是国内外的流通中介,专业市场的货源来自全国各地,市场内的经营户或者是厂家直销,或者是通过市场渠道采购,而来专业市场采购的国内外采购商,与市场内的经营户之间也更多的是市场交易的关系。许多采购商在浙江专业市场采购商品后,再通过市场交易转手他人。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之间都是通过公开市场交易的方式进行,交易的双方地位相对平衡,采购商对供应商并没有绝对的控制权。因为商品可以在市场上通过自由交易获得,跨国公司就没有必要控制发展中国家的供应商,供应商也不会受制于跨国公司,市场型价值链本身不会成为产业升级的阻碍。因此,通过浙江专业市场进入全球价值链对于促进浙江产业集群的升级具有独特的优势。

浙江专业市场进入的全球价值链是市场型全球价值链还是领导型全球价值链,不仅可以根据全球价值链治理结构的不同,也可以根据全球价值链的空间分布进行判断。由于发达国家消费水平较高,现代流通业发达,连锁零售企业往往是流通市场的主角,因此与发达国家市场联系的小商品价值链往往是领导型全球价值链。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消费水平有限,中小型流通企业与传统零售业态仍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由于这些企业采购的规模较小,与供应商的关系往往相对均衡,从而形成市场型价值链。即使在发达国家,一些中小型的流通企业由于采购规模有限,对供应商的压力也没有沃尔玛等跨国连锁零售商那么大,他们与发展中国家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价值链也仍然是市场型价值链。

作为中国纺织、轻工商品出口的集散地,浙江专业市场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的压力日益突出。为促进浙江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浙江专业市场一方面需要加强与国内尤其是省内各专业生产基地即产业集群的联系,获得更多的优质货源供应;另一方面,需要不断跨越全球价值链的中间环节,尽可能地接近国际零售市场,从而获得全球价值链治理的主动权。较之加强与国内小商品生产基地的联系,跨越全球商品链中间环节的任务显得更加艰巨。浙江专业市场需要引进更多的国际采购商,加快发展与外贸相关的海关、物流、翻译等相关业务,借助世界各地的温州人、浙江人乃至全世界华人的力量,拓展专业市场网络,带动浙江专业市场及产业集群的商品出口与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