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会质疑教育对孩子成长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成长之余他们是否“快乐”,却很少得到人们的关注。可以说以往的教育在很多情况下是根据“成人思维”构建的,学校和家长认定什么最有利于孩子发展就要求孩子发展什么,并且认为牺牲一些他们的兴趣爱好是理所应当的。孩子在教育上没有主动权和话语权。然而在“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基地里,学习的主动权被还给了学生,他们模拟生活情景,采用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等方式,选择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作为活动内容,个性发展得到尊重,情感需要得到重视,因此,学生对学校产生了很高的认同度,92 。6%的学生表示在学校“很快乐”,我们认为这是实施儿童可能性教育富有成效的关键所在。
在小学里,学习永远是重点。学校的责任是保证每一个孩子在学业上获得成果。但是一个心存消极情绪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一个自信和自觉的学习者。“为每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可能性教育”是学校的核心思想,培养每个学生的阳光心态,引导学生善于体验幸福、奉献幸福、创造幸福是“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宗旨所在。走进“阳光城”,我们已经看到了环境建设所带来的快乐体验,课程网络所形成的活力发展,再走近一步,我们将切身体会到“阳光城”综合活动实践基地所形成的文化渗透。
一、课程文化:模块整合,自主探究,从此岸走向彼岸
课程文化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任何一种类型的课程文化都不可能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下生存、发展。每一种课程文化或多或少与其他课程文化存在一定的联系。而一所学校真正的特色就是有符合学校文化特点的课程体系,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文化,为儿童铺设一条通向属于儿童自己的精神家园、促使他们自我成长的跑道,是淮河小学课程改革的宗旨。学校作为浙江省首批教育科研孵化基地,我们依靠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发课程、生成课程、创造课程、构筑课程,打通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版块式结构,使三大课程最大限度地有个性的融会贯通,发挥课程的统整效应,促进儿童的组织发展。学校通过大胆改革,课程创新,提升素质教育的层次,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改变教师和学生传统的教学理念,让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体。
课程从本源上来讲,就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其着眼点放在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和经验的自我建构上。也就是要引领者、协同者辅佐着儿童在这条跑道上漫步或者奔跑。课程归根结底是发生在学校情景和课堂情景里的,应该以学校为基地,依靠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发课程、生成课程、创造课程、构筑课程,应该打通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版块式结构,使三者最大限度地有个性地融会贯通,发挥课程的统整效应。让儿童的可能性在游戏活动中,在和风细雨中,在心灵舒展中自然自由地开放,促进儿童的自主发展。
在课程开设中,我们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突出其主体地位,增大随学生意向选择课程的空间和平台,开设出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并以主题文化节的形式实施和开发。主题文化节是学校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对集中,灵活使用,适当增加”的原则,以某一核心问题为基点而进行的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的内容及学科教学方式进行有机整合,对课堂内外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地联系,将各部门学年(学期)的相关工作统筹安排,按主题阅读文化、主题活动文化、主题教学文化和主题环境文化四个版块进行总体设计,并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一般一个月)进行并以此而结成的一种独立性、综合性的教学样态。
一直以来,学校以培养“现代新小市民”为目标,传承与创新融合,以“阳光城”活动为载体,综合实践活动为途径,扎实开展“立足社区 自主模拟 快乐体验”的德育特色活动,真正落实“养成教育”、“生存教育”、“感恩教育”的实效性,活动课程化,课程活动化,强化发展学生良好习惯、气质及领袖力为核心的各项品质,真正提升德育教育实效。
学校结合校情设置了丰富的特色课程。淮河小学“阳光城儿童学院”正式创立于2007年9月,它是建立在学校原先社团、各兴趣小组的基础上,并结合学校“阳光城”这一特色载体,引导学生在“阳光城”中扮演模拟角色和进入特定的情景为主要活动形式,“阳光城儿童学院”结合模拟大学课程设置了五大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社交学院,五大学院下设30多个特色教学系。例如体育学院下设风筝系、轮滑系、柔道系、花样跳绳系、篮球排球系等;艺术学院下设动画系、陶艺系、绘画系、器乐系、京剧系、舞蹈系、摄影系等;科技学院下设航模航天系、车模系等;人文学院下设绘本阅读系、动漫作文系、新闻系等;社交学院下设口语交际系、小导游系等。
每当各系各班下设的“沙画工场”、“胶画工场”、“室内装潢部”、“家具设计部”、“标致汽车加工厂”、“奥迪汽车加工厂”等一个个模拟加工企业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厂长”、“部长”、“车间主任”等一系列的模拟角色的扮演,都会让“阳光城的小市民们”眼前一亮,激发他们的活动热情。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纷纷选择相应的岗位并迅速穿好相应的工作服进行活动体验。特别是在活动后的展示交流,评价勋章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合作的愉悦。孩子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及个性特长进行选择性的活动,充分开发了他们的可能性。
个性飞扬的大课间,拓展了师生活动的空间。大课间作为我们学校体艺特色项目,对活动内容进行经常性的调整,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体现独创性、特色性和实效性,让教师和学生掌握更多的活动技能,每学期还进行一次师生体艺“2+1”达标运动会。
“阳光城”综合实践中心的活动课程没有固定的学习地点和内容,也没有固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阳光城”版块中的“数码艺术教学研究”、“港区文化研究”和陶艺、木艺等劳技教育都呈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态势。由于研究性学习没有确定的标准答案,研究性学习更加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采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知识不再是互不联系的内容,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也就是说,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被无形地整合了,这也是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所在。
二、环境文化:博古通今,放眼世界,让传承与创新融合
走进淮小校园,整洁的面貌、新颖的校园环境设置是最让人流连忘返的。我们有北仑区第一个开放式书吧,引来学生课午间争相穿越在知识的海洋;我们有五彩缤纷的一年级特色教室,促进了幼小衔接的有效性;我们有功能独特的“阳光城”演播中心,从这里学生了解学校、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我们有市区唯一的“阳光城”综合实践基地,孩子们们穿梭在各个个性教室之间,体验不同的实践快乐;我们有最有特色的“阳光城动漫农庄”,学生在模拟体验中,在亲身实践中,感受了自然的奥秘,体会了生活的乐趣? ?在文化走廊上,不同的内容感受不同的风景:主题活动文化廊,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阳台文化展板,展示了中国经典文化内涵;校园内外的个性宣传窗更是师生一展才艺的大舞台? ?针对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还建立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警机制、学生不良心理访谈制度等,这些静态环境的设置,给我们的学生带来的精神的充盈和引领。
除此之外,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也各显春秋。班班有特色是我们的口号。各班每月都会举行一次主题教育活动、每周都有一次德育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喜爱自主参与设计,参与的热情非常高涨。每个班都已经形成了积极、健康的班级主流思想。班级布置兼顾共性与个性,充分体现个性化、科学化与温馨感;墙壁、地面、黑板报成为班级展示文明形象、班级特色的窗口。在我们的学校,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教室。在老师的精心组织和同学的积极参与下,班级中的展示区、卫生角、图书角、班级名言、班级目标等都被灵活运用,使得班级的布置充满了个性的魅力。这些班级布置不仅设计漂亮,颜色搭配大方,重要的是它还成为了各班同学展示个性、展示班级特色的舞台。在班级网站的建设中,我们更可以感受到班级特色建设的实效。
三、团队文化:爱与责任,心与信仰,同享幸福的教育生活
任何一个集体都需要打造和谐的、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而学校是与人的环境,更需要一支有爱心、有奉献精神的教师来承担教育的责任。因此,学校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优势和潜能,打造建立以价值认同、信念共存、个性互补、经验分享为特制的淮河教师共同发展体。增强教师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教师的成长由“要我发展”变为“我要发展”。教师的责任感强了,自身素质提高了,自然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喜爱,也为淮河的发展铺垫了基础。
学校充分发挥每个部门每位教师的优势和潜能,打造淮河教师文化共同体。一支优秀的教师群体是办学水平提高的关键。打造优秀教师群体,要激发教师的自我需求,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因此,学校一直把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头等大事来抓,学校通过实施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研究、校本评价等措施,加大师资建设力度,加大名师的培养力度,形成乐于奉献、富有特色、积极反思、合作研究的教师群体。
我们不断完善“德馨园”教师营养文化套餐系列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论坛、文化阅读、文化鉴赏、文化沙龙、文化讲坛、文化考察、文化习惯、文化创造、文化研修以及评价文化建设等活动不断推进我们的团队成长。我们组织每一位教师参与这些活动,在“读书与成长”、“淮河人心中的淮河人”、“做有底气的淮河人”、“淮河的发展我有责任承担”等主题论坛中,我们摆正位置,做好淮河主人;在成尚荣教授、郭元祥教授、徐松列院长、刘次林博士、梅子涵教授、汪潮教授等一位位专家的精神引领中,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诠释更加明朗;在一次次的外出考察研修中,我们不断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并且不断进行文化创造的积淀。六年来,学校承办了“全国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全国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浙江省青年名师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海峡两岸未来美术教育发展”专题研讨、“浙江省第二届E时代下的美术教育和美术教师培训活动”等教育教学活动,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在北仑的教育界中是史无前例的。
在一次次的磨炼和提升中,学校“仰望星空,栖居大地”的教风随之逐渐建立。良好的教风又使学校“异想天开、脚踏实地”的学风蔚然形成。通过年级组备课、上课、评课系列活动,通过青蓝结对活动,课题组科研活动,工会趣味活动等,很大程度上又加深了教师之间的理解交流,改善了教师的人际关系。教师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智启人,那么学生必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尊重、热爱、信任教师。更大程度上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在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中,教师身心愉悦,乐于奉献,以校为荣。
学校教科研训一体化文化研发中心从“校本培训、校本研修”、“似兰斯馨”德馨园教师营养套餐、“淮河家族”链校本青蓝工程、“名校蹲点 名师引领”教师研修等方面提升每位教师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养,取得了一些成果,使每一位进淮河的人都能够感受到团队文化的氛围。学校还形成了“淮河小学奖教教学基金”,以促进团队合作意识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这种以重新确立组织文化的终极价值为己任,以“学生自主、教师自主、学校自主”为追求,以淡化行政意识,增强服务内涵、互惠内涵、民主内涵、教育内涵和文化内涵为目标,以文化管理为最高追求,以课程管理为工作核心,以情境管理为基本策略,实现信念与智慧、情感与理性、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建设积淀厚重、秩序和谐、自由开放、活力独特的新型学校文化,真正体现了“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