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16日)
“企业管理是件大事,一定要认真抓好”,这是邓小平同志1980年在一次会见日本客人后向我一再强调的一句话。近年来,党和国家在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许多举措中,都充分体现了小平同志这一重要观点,强调加强企业管理对于搞活企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该肯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企业在管理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了进展,尤其是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思想、体制、途径及方法手段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这是可喜的一面。但也明显存在着令人忧虑的一面,那就是部分企业的管理工作近几年出现了滑坡;一些地方对强化企业管理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不那么鲜明了;各地各行业之间管理水平的不平衡更为突出了;不少企业,包括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至今无大变化,管理工作也甚少创新,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差较远。问题的关键,我认为主要是在改革中一些企业忽视内部管理。这个问题应引起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领导者的注意,在抓好国有企业改革中,必须把企业管理这件大事抓好。
我们说企业管理是件大事,因为它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兴衰。企业管理的水平,既关联着其产品的成本、质量,也关联着企业的效率、效益,从而关联着企业及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与命运。当前,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重中之重,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强化企业管理绝不可等闲视之。改革是企业管理的动力,企业改革的深化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创造了条件,而企业管理的进步又有助于企业改革的深化。许多改革的措施,都要通过管理体现出来。没有科学的严格的企业管理,改革的成果是不能巩固的。因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的领导同志都要有清醒的认识,一定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把企业管理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再下一番功夫把我国的企业管理工作尽快提高到新的水平。
回顾我国的企业管理工作,四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确实有值得总结的成功经验。
50年代初期,我国在“一五”期间引进156项重点建设项目的同时,也引进了国外的一些管理方法。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我们也创造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方法,如著名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三老四严”和“三基工作”的大庆经验等等。虽然十年动乱中企业管理遭到极大破坏,但近十多年来我国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是与粉碎“四人帮”后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大刀阔斧地整顿企业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分不开的。整顿与改革奠定了我国企业管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增强企业活力成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为搞活企业,党中央、国务院一方面强调放权于企业,另一方面又号召我们必须通过大力改善经营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围绕这一重要思路,十多年来,我们在企业管理方面成功地抓了三件大事。
一是进行了历时十年的企业整顿。1975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进行企业整顿,由此开始抓企业管理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先是集中力量狠抓了恢复性整顿工作,着手解决企业生产管理混乱的问题,恢复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增强职工的组织纪律性,同时抓企业干部轮训,普及科学管理知识。1982年至1986年的五年间,企业进入建设性整顿阶段,按“四化”标准调整企业领导班子,建立经济责任制,整顿劳动组织,加强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二是抓企业升级工作。这是1986年7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管理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虽然这项工作后来由于一些部门“乱搭车”而被停止,但实践告诉我们,企业升级,对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是有一定效果的。
三是抓企业管理现代化建设。1986年产生了我国第一个《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1992年国家经贸办又制定了“八五”期间实行的《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到目前为止,中国企协每年召开一次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座谈会,并进行了三届“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的评定工作。
总结我国企业管理工作的经验,我认为有以下八条基本经验应当注意。
1.认识企业管理的生产力属性。企业管理既有生产关系方面的性质,又有生产力方面的性质。我们更应当注重其生产力方面的性质。改革解放了生产力,而加强管理不仅有利于调整生产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点很重要。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对提高人们重视管理工作的关系极大。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国企业管理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十多年来,围绕企业管理,我们既重视自己的实践经验,又大胆吸收国外的好经验;既继承和发扬我国企业管理的优良传统,又大胆地改革与创新。可以说,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企业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是难以实现的。
3.管理出效益。实践证明,企业只有扎实地抓管理、练内功,有了坚实的内在基础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现实告诉我们,企业管理好与不好,经济效益是大不一样的。
4.人的因素第一。企业管理工作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其重要之点是发挥人的积极性。而对人的管理,关键在于提高职工的素质,包括政治、文化素质,技术、业务素质,以至心理素质。职工的素质是职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群策群力办好企业的重要基础。
5.处理好管理与改革的关系。加强管理,必须深化改革。企业深化改革的重点是三项制度即劳动、工资、干部制度的改革。就是说,要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三项制度管理中。
6.民主管理。在管理体制上一方面必须深化领导制度的改革,强调厂长(经理)负责制,发挥经营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完善职工群众民主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生产者的积极性,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群众创造出来的实践经验,把职工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7.在不断总结自己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也要善于向国内外企业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当然,学习不能照抄照搬,应采取“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这一点也是我们推进企业管理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
8.表彰先进。推广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和优秀企业家,既能鼓励先进,又可带动后进。1981年以来,中国企协先后表彰了145个先进企业,奖励了122个全国优秀企业和140名全国优秀企业家,还先后表彰了近百项“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在全国引起了积极反响。通过表彰、推广成功的管理经验,推动了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树立企业家良好的社会形象。
我国企业管理在执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确有很大进步。目前企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类:一类是由于部分企业存在着管理思想淡化与管理工作弱化的倾向,致使企业内部管理明显滑坡。这表现在生产经营管理混乱无序,生产现场脏乱差,基础数据和信息跟不上生产经营发展的要求;物质消耗高,产品成本上升;专业管理无制度、无标准、无检查、无核算,资金周转缓慢,资产流失严重;劳动纪律松弛,人力浪费惊人,劳动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差,品种单一,在市场上无竞争力,致使产品滞销,积压增多。管理思想淡化,必然导致管理工作弱化,缺乏完善的并严格执行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就难免管理滑坡。至于极少数企业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坑害人,那就不是管理工作弱化,而是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另一类是把管理与改革人为地对立起来,削弱了企业管理的组织力量。这表现在:有的借口改革,撤销了企业管理的职能部门,致使相应的工作难于衔接,削弱了企业管理的组织,减少了管理工作的力量;也有的把严格管理与安定团结对立起来,似乎完善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就影响了安定团结,这是一种非常有害的错误认识。还有的以社会改革不配套,企业外部环境改善不充分为由,去掩饰企业内部管理不力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割裂了转机建制与加强企业内部的基础管理、专业管理和综合管理之间的有机联系。应该强调,企业要走向市场,不仅要树立市场竞争意识,还要重视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工作必须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在新的形势下,要保护企业不断发展,既要有一个好的经营机制,也要有一个高水平的内部管理格局。
企业要在管理中求发展,向管理要效益,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明确企业管理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克服管理是“软任务”的思想,提高干部、职工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强化管理基础工作。管理要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尤其要重视班组建设。
第三,强调从严管理,提倡一丝不苟。管而不严就难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严格管理有防微杜渐之效。
第四,调动职工积极性是企业活力长盛不衰的重要源泉。要开拓职工参与管理的多种形式与途径,靠细致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化解矛盾,趋利避害。
第五,进一步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建设、职业道德建设等项工作,企业的党政领导同志都要常抓不懈。
第六,企业管理机构,应力求精干、高效、科学、适用。
第七,不断学习与创新。国内的要学,国外的也要学,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第八,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新型的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理应受到社会的关注。企业家是深化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的带头人。提高企业家的素质,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具有全局意义。要为企业家的成长创造较为有利的社会环境,社会各界要关心、爱护企业家,要通过立法来维护企业家的权益。要坚持对厂长(经理)的培训制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及时更新其专业和管理知识,促进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断增强生产经营决策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以及现代化管理能力。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深入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的活动,这对推动企业管理工作必将产生积极影响,企业应积极参加。总之,企业管理工作一定要持之以恒地认真抓好,这对于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