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2月1日)
1978年冬,在党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那次讲话带动了全党的思想大解放。今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又一次要求我们,思想更解放一点,改革开放的胆子更大一点,建设的步子更快一点。这次讲话,必将再一次带动我们的思想大解放。党的十四大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在改革的思想、理论和目标上都是一个重大突破,是“实践出真知”的结果。
我们在很长的时间里,轻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受了斯大林思想的影响。在1958年党中央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刘少奇同志曾提出,应当把生产资料作为商品来交换。1960年我到物资部工作时,少奇同志也对我说过,要把物资部办成第二商业部。“文化大革命”把一切都搞乱了。“文革”后,大家痛定思痛,更感到不发展商品经济,商业流通不活跃,生产和经济就不能大发展。传统观念始终认为市场经济姓“资”,计划经济才姓“社”,这是长期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思想理论上的误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冲破这一误区,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问题。14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使人们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逐步提高,不断地更新观念。直到今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中阐述了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建设社会主义才是目的,我们的认识才开始统一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来。
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是要培育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社会主义的市场,应该是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场所,是具有新秩序的市场。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二是既要运用多种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以至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合理的行政干预,即运用“看得见的手”对宏观经济进行计划调控;更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尊重价值规律,即运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近年来社会经济产生的一些过热问题,有人说是因为放权多了、企业太活了。我看企业不是“太活了”,而是太缺乏活力了。某些过热的原因不是“放权多了”,是宏观调控经济的能力弱化了。一方面忽视“看不见的手”,另一方面又未能很好地运用“看得见的手”。有一个时期,我国的市场很混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存在价格双轨制,“官倒”和“私倒”都去钻双轨价格的空子。当然,价格改革是个很敏感的问题,发展经济、活跃市场,必须进行价格改革。价格改革是一步到位,还是分步到位,仍然要取决于现实条件,必须从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来作出抉择。要防止对“看得见的手”过度依赖,只习惯于靠行政干预,只靠计划调控去管理社会经济,难免造成更大损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适当地运用“看得见的手”,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进行必要的行政干预,通过计划调控处理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运用价值规律这一“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资源配置,运用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使社会生产与需求达到基本协调,使资源配置产生最好的经济效益。
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施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力的社会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企业是法人实体,又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更是唱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出戏的主角。演好这个主角,需要企业自觉地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能力,深化内部三项制度的改革,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真正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还是那句老话,企业要用全部精力围着产品转,企业的产品要紧紧跟着市场转,不断提高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以及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下功夫精简机构。要把属于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统统落实给企业,克服政府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行政干预。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增强企业活力,更需要上上下下认真地贯彻落实《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从而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加速发展,尽快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