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灾难
读者无疑希望结尾时作者应做出有关这次大地震的总结,死者人数,物质财富损失的规模等,正如在每章结尾作者试图做的那样。
可是这次很难满足读者的要求,这里无法计算损失。至于地震中死亡的人数,盖尔基开始说是四万,几个月后他更正说:“我确信,我原先说的四万人毫无疑问是被缩小了,比较接近实际的是死亡达到十万人。如果人口密度更高,牺牲者将更是不计其数。”怎么能是另外一种样子呢?只要看看其它几个城市的报道就可明了。总结总数没有任何可能性,在这些山区,人们从来不进行文字记载。在统治者的眼里,这些山里人不管从经济方面看,还是从社会方面看,都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我们得到宽慰的是今天对于1920年中国地震死亡人数通常定为约10万人,虽然有些地质学家,其中包括英国地质学家和尔姆克认为死者达20万。某些中国报纸甚至说死者有25万之多。看来,这一地区好像注定要发生地震灾害。我们已说过,早在1556年已发生过更大规模的灾难,那时死亡83万人。而在1927年黄土的坍塌,埋葬了大批的村庄,阻塞了河流,死了几十万人。
(注:译自俄文资料)
“一九二〇年海原地震学术研讨会”在宁夏银川召开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与宁夏地震队联合举办的“1920年海原地震学术讨论会”于1979年5月4日至12日在宁夏银川市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物探大队、辽宁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等十三个单位参加过海原大地震现场考察的同志。国家地震局负责人丁国瑜同志、地震出版社曹可珍同志及《地震地质》编辑部出席了会议。到会代表及工作人员共53人。宁夏科委副主任、地震办公室主任张伯弨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会议上讲了话。
根据国家地震局出版计划的安排,由兰州地震研究所和宁夏地震队共同组织人员进行编著的《1920年海原大地震专辑》一书,预计文稿20余万字,准备在1980年公开出版发行,作为海原地震六十周年(花甲周年)的纪念。会议首先由进行编著工作的几位主耍执笔人分别介绍了编著情况及“专辑”的主要内容,听取了与会代表的意见,进行了学术讨论。有的代表还带来了他们过去在海原考察过的资料和照片。会议约请外省代表围绕海原大震涉及到的学术问题做了专题学术报告。会议自始至终贯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气氛十分活跃,增进了学术交流。
郭增建同志首先介绍了总结海原大地震的学术意义及编著“专辑”的实用价值,他说,1920年海原8.5级地震不但是我国也是世界大震之一,它所造成的破坏及伤亡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地震时所波及的范围远达数千公里,长期以来为国内科学者注视,至今仍常为国外学者问津。海原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年,我国学者翁文灏、谢家荣、王烈,苏本如、易受楷、杨警吾等六人赴现场进行了考察,并写有调查报告,从此我国才设置专门的机构收集、整理地震资料。近60年来先后曾多次组织人员赴现场进行过考察并在不同的学术刊物及报纸上发表过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文章。195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和兰州分所为开展地震预报组织了民间取经队,深入现场进行了调查访问,收集了大量的地震前后地下水变化、地声、动物异常、地震活动性等有预报意义的资料,自此以后随着我国地震事业的发展,海原地震的资料得到不断的充实提高。就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来看多达80余篇(本),对海原地震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总结,编著“专辑”的时机已经成熟,况且海原地震的发生距今已近60年,亲身经历了这次地震的人现已是七八十岁高龄的老人,他们为数不多诚为可贵,有些地震现象趁他们有生之年进行调查访问尚还有机。所以编著“专辑”是十分必要的。他接着说,1920年海原地震发生在我国大陆内部,由于震级很大,所以它的孕震体积及动力学特征势必涉及到华北、西南、西北各个地区,总结它的发震构造背景,对我国整个大陆的受力状态及现今应力场的分析,从中可以得到启示。海原地震所揭示的地震学问题包括的学术内容十分广泛,认真细致地进行全面总结,将有助于促进地震学科的发展,加深我们对8级以上大震的认识。
在执笔同志分别对“专辑”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之后,会议代表敞开思想、畅所欲言地对如何更好地总结海原地震提出了修改意见,并对有关学术性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煜坚同志因事未能出席会议,特地寄来了书面发言稿,由王挺梅同志宣读,对进行海原地震总结给予了热情的鼓励与支持。
此次邀请参加会议的外省代表,大多数是五十年代从事科研工作的老同志,他们在地震科研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一定的科学造诣,如此众多的科学家相聚在我西北地区进行海原地震总结,机会实为难得。为此,应会议的要求,丁国瑜、郭增建、时振梁、强基基、朱海之、李玉龙、王挺梅、阚荣举、初洪科等九位同志在会议上做了专题学术报告,受到与会同志的欢迎。
最后,通过召开“1920年海原地震学术讨论会”的启发,与会同志建议:在1980年适当时期,由国家地震局召集有关单位对全国8级以上地震进行学术讨论,组织人员进行总结。
(本文载《西北地震学报》第二卷第一期,1979年)
海原地震遗址:不灭的灾难烙印
86年前,甘肃海原西安州(今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次罕见的“环球大地震”,地震强度高达8.5级,世界上不同国家的96个地震台均记录到此次地震。86年过去了,海原人代代相传,仍继续着祖辈的生活方式,但是地震的印记无处不在:地震中幸存的老人、滑坡的山洼、地缝裂口留下的山洞、震湖、错位的田埂……所有这些,都向人们诉说着那次毁灭性的世纪大震。2006年,宁夏党政高层提出建立“海原地震博物馆”,保护和开发海原大地震遗迹、遗址,大力开发旅游和科考价值。
这次地震发生在1920年12月16日晚8时,震中在海原干盐池湖,其地震波绕地球传播两圈,震波范围之广创历史之最。北京、上海、广州“电灯摇动,令人头晕目眩”。据《1920年海原大地震》一书记载:地震发生时,“状如车惊马奔,轰声振耳,房倒墙塌,土雾弥天,屋物如人乱抛,桌动地旋,人晕难立。顷刻之际,何所为金汤巩固者,顿成秃垣缺隙,昔之亭、台、楼、阁变为瓦砾之场;畴之画栋雕梁,成为平坦秃垣”。地震波将海原县一棵柳树扭成两半,86年后,古柳依然存活,其畸形的枝干留下大地震的烙印。
动物惊恐震前异兆明显
大震过后,各地死亡人数达23万人,很多家庭无一人幸存。极震区的中心地带,有的村庄甚至全村覆没。几十年后,后人从新挖出的被掩埋的村庄、倒塌的窑洞中,尚能见到遇难者的遗骨,窑壁上也仍能见到遇难者用双手挖刨求生的痕迹。大震中的幸存者,多数是在偶然的情况下逃过大难,他们或在谷场劳作,或在户外赶路,或出门寻找逃跑的家畜,才捡回一命。
据宁夏地震局的数据显示,海原大地震前曾出现地下水、动物、地声、地光、气象等方面的异兆。临震前,猪、狗、牛、鸡等动物惊慌不安,纷纷逃出村外。野生动物也表现极度不安。另据固原县志记载,“未震之先,有居山之人,有时夜半闻沟内空响”。西吉、海原、固原一带有人看见了西北山上亮光,不久就发生了地震。
保护遗迹政府拟建博物馆
如今,踏足海原,随处可见断裂带活动所形成的地质地貌现象,保存完好的有李俊地震大滑坡、西安菜园地震鼓包、陡坎、堰塞湖等。这些遗迹不单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也给科普活动提供了理想的场所。早在上世纪20年代,很多中外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地震专家就开始到海原实地考察。专家认为:海原大地震遗址的地震研究价值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都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
2006年,宁夏党政高层提出,要建立“海原地震博物馆”,保护和开发海原大地震遗迹、遗址,大力开发旅游和科考价值,让参观者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目前,宁夏有关部门正积极筹备召开大地震国际学术研讨会,希望促进地震学界的学术交流,保护地震遗迹,开发旅游。
藏宝传说吸引寻宝人
86年过去了,传说中海原大地震掩埋的金银财宝一直吸引着寻宝者的眼球,成为他们寻宝的原动力。
据徐家汇观测台记载:“地震发生后,有一个满载金银财宝的骆驼商队全部在地震区的大路裂缝中消失了!当时,震中的海原干盐池盛产食盐,干盐池城内商贾众多,食盐销往周边的固原、西安、兰州等地。这一驼队主人在繁华的大都市出售完食盐,想利用年关的嫁娶高峰商机,倾其所有捎带些金银财宝准备回到海原大赚一笔。不料,返程途中遭遇地震,连人带骆驼一起被地裂吞没了。”
另据著名地震专家谢家荣在《民国9年12月甘肃地震报告》中说:“地震后有传,靖远因山崩发现古城,一时,京、沪各地颇为信以为真者,且有广东某君,拟组织一远征队往探其地,借为古物学之研究。”后来也有人调查认为,当时发现古城之地可能是西夏王李元昊留下的避暑山城。
数千年后或再现大震
宁夏地震局副总工程师柴炽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原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重要边界断层,其活动与高原的形成演化密切相关,是解答青藏高原抬升这一科学问题的关键之一。海原断裂带以大幅度的逆掩和显著的走滑而著称,地貌上表现为山地和盆地的分界线,沿断裂带还形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拉分盆地(如干盐池等),并使大量的地层、岩石和山脊错段,包括黄河在内的众多水系发生了同步弯曲。因此,海原断裂带活动的地质、地貌表现,连同地震遗迹,都是研究海原断裂带活动规律的宝贵资料。
长期从事大地震研究的柴炽章表示:就大地震发生的规律和其形成的条件而言,海原地区再次发生大地震可能是数千年之后。在今后四五百年内,海原地区可能只会发生一些二三级的小震,不会再有大震发生。
(本文载于香港《文汇报》本报驻宁夏记者:王尚勇、韩芳荣)
走进宁夏海原“环球大震”地震遗址
新华网银川7月3日电包括“震柳”、断裂带、震湖在内的宁夏海原11处典型地震遗址,今年年初经中国地震局批准被设立为国家典型地震遗址,这是宁夏继西吉地震遗址之后的第二处地震遗址。记者日前探访这场88年前的“环球大震”留给宁夏的“伤痕”。
“大豌豆开花摇一摇,没出穗。大脚片子摇摇摆,没处去,咯噔咯噔摇,哗啦啦摇……”这是88年前宁夏海原大地震发生前当地儿童传唱的《摇摆歌》,但在地震后再无人吟唱,因为地震给当地人留下的伤痛实在是太深。
1920年12月16日晚8时左后,位于现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海原县发生里氏8.5级大地震,造成23万多人丧生。据测算,此次地震释放出的能量约为1000多颗原子弹能量的总和,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
全球96个地震台都有关于这次地震的记录。在日本东京,即便是放大倍数仅为12倍的地震仪,也记录到了这次地震地面波环绕地球两圈,所以海原地震被学术界称为“环球大震”。
地震留下的痕迹如哨马营“震柳”、地震断裂带、古城废墟等至今尚存,向人们倾诉着那段惨烈的经历。
“震柳”是一株被地震“折磨”却最终存活下来的柳树。这棵约有500年寿命的古柳立于海原县西安镇哨马营一处洪水冲沟中,树干底部已经中空,呈枯朽、衰败之态,而上部却枝繁叶茂,冠盖如云。
据海原县地震局工作人员介绍,海原大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向四周扩散,正好从古柳中间穿过,强烈的震波将古柳根部一分为二,然而古柳却顽强地活了下来。
海原地震释放的巨大能量还改变了地形。乘飞机从空中俯视黄土高原,一条长达237公里的断裂带贯穿宁夏、甘肃几个县,这都是地震的“杰作”。
山体滑坡的痕迹更是清晰可见。许多山体被拦腰折断,一部分留在原地,一部分滑向低洼处。海原县最南端的李俊大滑坡,山体向前推移了1公里,滑坡的泥土有1亿立方米。
西吉是海原的南部邻县。在海原地震中形成的西吉震湖被列为国家级“地震滑坡堰塞湖遗址”,成为研究地震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基地之一。
西吉震湖中最有名的党家岔堰塞湖水面面积达190万平方米,蓄水总量达1100万立方米,其中生存着如五彩鲫鱼等十余种鱼和近十种珍禽。如今震湖两岸群山绵延,沿岸芦苇丛生,巨大的蓄水量为调节周围气候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开发这个地方,地方政府先后投入500多万元,修建西吉至震湖的公路,并维修游艇码头、环湖道路等基础设施。目前,前往震湖的游客不断增多。
和四川地震一样,海原大地震带给人类刻骨铭心的伤痕和记忆。2007年宁夏建立了海原地震地质公园,铭记那些在地震中遇难的民众,也为人类抗击地震积累更多经验。
(文章来源于新华网记者:李远、艾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