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关于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海原地震在建筑造型、房屋结构及窑洞的抗震等方面留下了宝贵的经济教训:(a)在建筑造型上,建筑物立面线条应力求简单。海原大震时,城墙、堡墙上的堞墙倒塌非常严重,7度区中的幸存者已经不多。这说明女儿墙的抗震性能较差。除此之外,类似的重量大而又无多大实用价值的附属物都应弃而不用,这样既节省了房屋造价,又减少了建筑物的震害危险。(b)房屋结构方面,对于有屋架房屋,海原大地震突出地提出了围护墙的抗震问题,因为震区内这种房屋大多是墙倒架不倒。看来,木屋架本身的抗震性能比墙体要高得多,如果再提高墙体的抗震性能,那将会大大降低这类房屋的震害。(c)崖窑与拱窑的抗震。崖窑仍然是目前黄土地区广泛应用的住宅,提高崖窑抗震性能的关键是选择密实的土质和安全地区。因此,在开挖技术上,可将窑脸坡度适当放缓。拱的跨度不宜过大,窑内也不宜在墙上开过多的壁龛。此外,在震区还有一种“装基窑”,即在挖好的崖窑之中用土坯发圈全部衬砌一层,这种窑的抗震性能较好。在防御方面,可自窑顶向上斜打一通气孔,以免窑脸塌后室内人员窒息。
“山峰在夜幕下移动,山崩如瀑布般一泻而下,巨大的地裂吞没了房屋、驼队,村庄在一片起伏松软的土海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就是在1920年12月16日发生在中国甘肃大地震中的一些景象……就像罗马历史学家讲述庞贝城不可思议地消失那样……”约瑟夫.W.霍尔在1922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第12卷第5期发表《在山走动的地方》如此描述。88年过去了,这次近代以来全球震级最强、死亡人数最多的大地震,遗留下的许多悬念至今没有破解。
“摇摆歌”是地震前兆还是巧合?
让“灾难”变成“财富”
——挖掘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资源
1920年12月16日发生在宁夏海原8.5级的大地震又称“环球大震”,其地震波绕地球传播两圈,地震波将哨马营的这棵古柳劈成两半,86年过去了古柳依然存活在这片干旱的土地上,劈成两半的古柳犹如展开的手掌向着苍天诉说着什么……
海原县委、县政府正在积极筹措将这棵“震柳”作为地震文化中的遗产开发和保护起来。
1920年海原大地震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地震遗迹和遗址景观,成为国内外不可多得的自然文化遗产,它的研究价值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都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具有相当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海原大地震活动断裂带是世界著名的地震带,也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保存最完整,研究和利用价值最高,被国内外地震工作者称为“活教材”的地震活动的地表显露。断裂带遗迹、遗址,是国内外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与遗产,具有进行地震活动和构造运动研究,灾害防御,环境保护,科普教育及旅游开发等多方面项目的宝贵价值。
一、学术研究价值
海原大地震及遗迹,是揭示海原断裂带活动的重要线索。海原断裂带以大幅度的逆掩和显著的走滑而著称,地貌上表现为山地和盆地的分界线,沿断裂带还形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拉分盆地(如干盐池等),并使大量的地层、岩石和山脊错断,包括黄河在内的众多水系发生了同步弯曲。因此,海原断裂带活动的地质、地貌表现,连同地震遗迹,都是研究海原断裂带活动规律的宝贵资料,它们可以相互印证、相互补充。
海原断裂带还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重要边界断层,是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界,其活动与高原的形成演化密切相关,是解答青藏高原抬升这一科学问题的关键之一。
许多中外学者被海原大地震和海原断裂带的强烈活动所吸引,早在上世纪20年代开始,老一辈地质学家就先后到海原进行实地考察。例如海原大地震发生后,翁文灏、美国的克鲁斯、谢家荣等就来到地震灾区考察,195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郭增建等人对海原大地震进行了历时一个月的较大规模的实地调研,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初步查明了海原断裂带和地震破裂的全貌。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地震局、宁夏地质大队、甘肃地震局、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和日本、美国、加拿大、前俄罗斯等国家的学者和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海原断裂带和海原大地震开展了多学科的专题研究,丁国瑜院士、邓起东院士等也多次到现场考察。较为突出的工作有,沿长达220公里的海原断裂带的1∶50000地质填图和活动断裂带专题研究,海原断裂带古地震三维探槽(海城镇刺尔沟探槽)揭露,等等。先后出版了《一九二〇年海原大地震》、《海原活动断裂带》、《宁夏构造地貌》等多部专著,并在国内外的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许多研究论文。由于中外学者的工作和努力,海原断裂带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活动断裂带,如今各种研究还在继续和深入中。
二、争取早日召开1920年海原大地震国际学术研讨会
海原断裂带活动所形成的地质地貌现象很多,地震所留下的遗迹保存较好,例如,李俊地震大滑坡、西安菜园地震鼓包、陡坎、堰塞湖、错断山脊、沟谷、盐池塘坡田埂错动、哨马营劈成两半的古柳等等。这些遗迹不单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也给科普活动提供了理想的场所。许多国家十分重视地震遗迹的开发和保护,并召开地震周年纪念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交流和科普宣传,例如,新西兰于1855年1月23日发生了新西兰有史以来的最大地震(8.2级),被誉为“地质学之父”的莱伊尔在震后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考察,并在他的传世之作——《地质学管理》中作了记载。150年后的2005年,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召开了大地震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又例如,美国1906年4月18日发生了著名的旧金山大地震(7.9级),地震造成严重的损失,但也正是对这次地震前后的观察,美国科学家里德提出了地震的弹性回跳理论,极大地推动了地震科学的发展,该学说至今仍然是构造地震成因的核心理论。2006年4月18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旧金山大地震100周年纪念学术交流会。海原地震的震级和造成的损失比前两者都大,所以,如果在海原举办类似活动,无论对促进海原大地震及海原断裂带的学术交流,还是对地震遗迹保护、科考旅游开发,都能提高海原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及知名度,在各个领域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筹建海原大地震博物馆
2006年陈建国书记在宁夏的两会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学术价值高的“海原地震博物馆”,可以说这也是能引起世界关注的一件大事。海原县地震博物馆将建成具有世界级的地震学术交流、科普宣传教育等活动的专业博物馆。筹建海原大地震博物馆,目的就是吸引国内外地质学家和地质院校学生前来进行科学考察,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筹建博物馆的几个设想。
(一)展示厅:①展示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历史照片;②地震老人的讲述录像;③相关纪录片;④地震遗迹保护图片;⑤世界各国的地震研究学者实地考察时的照片;⑥研究海原大地震的多部专著和国内外的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的研究论文等。
(二)科普厅:①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演示1920年海原大地震时的情景;②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③学习防震减灾知识;④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等。
(三)模拟厅:动感摸拟X级地震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其目的是在刺激娱乐中更深刻地了解地震常识。
海原大地震是我国历史上地震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的三大地震之一。仅七年后,又在海原断裂西段的古浪发生了8.0级大地震。同一条断裂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连续发生两次8.0级以上大地震,实属罕见。实际上,海原断裂带在史前和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多次7.0级以上地震,是我国著名的强震带。因此,海原断裂带的地震研究无论对认识地震活动规律,还是防震减灾,都具有重要意义。海原大地震距今已86年了,灾难过后留下的需要我们挖掘的是财富,正如当今学者们所谈的“灾难变财富”理论。现在我们所拥有的“海原大地震”遗迹、遗址,急需要我们去开发,去保护。通过召开“海原大地震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建立“海原地震博物馆”,就是让世界再一次认识海原了解海原,提升这个地区的文明程度,促进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还能够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海原县域经济的发展。
(文章来源于《共产党人》作者:董思文刘刚)
一次特大地震及救灾活动的历史记忆
彭秀良
1920年12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当时海原县属甘肃省管辖)发生8.5级地震。震源在静宁、隆德、固原、海原、平凉和化平6县境内,震中位置在北纬36.7°、东经104.9°,震中烈度Ⅻ度。中外近百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次能量巨大的地震,并投来关注的目光,中国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救灾。此次震后救灾成为近代中国救灾史上的一个比较典型的实例。
政府的灾情调查
当时的《中国民报》记载了震后的悲惨场面:“清江驿以东,山崩土裂,村庄压没,数十里内,人烟断绝,鸡犬绝迹。”地震造成的死亡总人数为235502人。死亡人数在万人以上的有6个县。其中以震中海原县最严重,达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一半以上,受伤36323人。死亡牲畜510334头。地震造成的山崩滑坡掩埋了村庄。倒塌房屋274349间,其中海原县房屋和窑洞倒塌近6万间。会宁县房屋倒塌达8万间。地震造成自甘肃红水县(今景泰县)兴泉堡至宁夏固原县硝口长达215公里的巨大破裂带,至今仍清晰可辨。地震造成的滑坡数量多,规模大。海原、固原和西吉南夏大路至兴平间65平方公里内,滑坡面积竟达31平方公里。滑坡堵塞河道,形成众多的串珠状堰塞湖。这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湖泊,成为黄土高原上独特的地震地貌景观。震后余震甚多,到1921年11月,共记录到有感地震57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