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新基民基金理财必读书
42885400000003

第3章 生动的案例:买基金所获得的丰厚回报

1.一位老股民投资生涯的恨与爱

从2001年2月起,老股民周恒金先生从股市完全退了出来,一方面是因为需要钱用,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基于对股票市场本身的不看好。作为中国千千万万的早期股市投资者,周先生切身地感觉到当时市场的混乱:上市公司的治理情况、赢利能力较差,股价不能正确反映公司的价值;市场的监管和约束机制还不是很健全,有明显的“庄家”痕迹,个人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作为一名普通的小股民,周先生感觉自己在市场上就好像一句成语描述的那样——“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但5年之后的2006年,周先生又成了一名投资于基金的“基民”。没想到的是,在基金市场上,周先生尝到了前所未有的投资甜头。下面是他的自述。

2006年,我踏上了基金之旅。这一年是我上下求索、艰苦跋涉的一年,也是我精神和物质小有收获的一年。

我买基金的历史要追溯到2003年4月。那时银行客户经理告诉我:××基金销售了,你买一些吧。但我没有买。因为他们从不告诉我是什么类型的基金,风险有多大。不怕大家笑话,我连认购和申购都分不清。我对基金的认识是混沌、蒙昧、无知、无识。时间竟长达三年之久,为啥?因为那时我虽退休了,但只是卸下了担子,单位还要返聘我再干几年。因此,无暇顾及基金。这不,一晃到了70岁了。回到家后既不以棋(牌)会友,也不提笼遛鸟。“人逢古稀精神爽,七十年头又一春”。71岁时,我先学习电脑知识,自己动手组装了一台电脑,申请宽带上网,在互联网这个知识大海洋里遨游,把重点放在对基金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上。我首先对我所在的城市做调研。发现银行客户经理大都是任务观点,即只考虑自己每月完成的任务量。有些银行客户经理不大懂基金常识。看来投资理财只能靠自己。

2006年3月,我上网时发现基金是一门大学问,为此,我申请了移动数字证书,开通了网上银行服务。经过近一年的学习,总算对基金知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于是,我写了“更新投资观念,把握投资机会,正确选择投资渠道”和“我的基金之路”两篇文章,用以指导我的操作,既不在报刊上发表,也不在网上“博客”登载,只供亲朋好友间传阅、交流。

我在文章中表明的投资思路是:

①把投资基金当成一个事业来做,不搞投机。

②确定年收益目标为20%左右,绝不奢望暴富。

③要有一个成熟的、良好的心态,心理承受能力要强。

在此思路指导下,我制定了实现目标的具体操作方法。一是选择背景好、实力强、善决策的基金公司;二是选择有成功经验和操作实力的基金经理,看他从事证券的时间、经历、风格及以往管理基金的业绩;三是大多选择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保留一只货币基金;四是选择红利再投资;五是选择后端;六是考察公司旗下基金以往的业绩,作为参考;七是每月定投;八是重视基金业绩兼顾份额;九是长期持有。

根据以上投资思路和具体操作方法,我于2006年4~5月将以往购买的基金进行“资产重组、结构调整”,即赎回了四只货币基金、两只债券型基金,保留了一只股票型基金、一只货币基金,以便随时提现。

截至2006年年底,我的两只基金收益率分别是147.39%(14个月)、45.63%(8个月)和55.94%(8个月)、19.64%(3个月)。每月定投收益率是41.94%(7个月)。当然,在赎回前这只是账面上的资产,未来还要面对许多不确定的因素。2007年1月31日,上证综指和深成指暴跌。我的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自然损失很大。我的亲朋好友问我是不是赎回?我回答两句话:且看蓝天云卷云舒;守得云开见月明。果然,现在又涨起来了,而且涨了好多。

2.买基金给我带来了惊喜

李先生是某杂志社的一位编辑,他从对基金反感到对基金爱不释手的转变,告诉了人们一条颇有借鉴意义的“养基”心得。

基金的名字我还是约十年前听说的,那时农村的“基金会风波”使我刚知道基金时对它很是反感(当然了,此基金非彼基金也)。我是一个比较好奇的人,也许是因为所学专业和职业的关系,去年刚过完春节,我去储蓄所取钱,当时刚好听有人说黄金已经上涨到每克××元了。留心听了一下,才知道他们都在网上做纸黄金交易。

回到公司上网一查,本地中行网银也能做黄金交易,反正工作也不忙,自己也就试一试吧!赚了赔了都无所谓,反正也就投几千元。结果上网银做起了黄金买卖。当我在网银界面看到有开放式基金和外汇的菜单,忍不住进去看了一下,但当时并没有在意。2006年3月,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我买了第一只基金——中银增长(是听人家介绍乱买的)。由于当时还在做纸黄金交易,根本没有管基金怎么样。后来黄金不好做了,才想起来看基金。一看来了惊喜,已经有22%的利润了!在是否赎回的矛盾中我看到了银华优质发行的消息,经过三天的考察,我毅然拿出仅有的几千元投了进去。当时想,黄金也不好做,干脆就做基金吧。

到了8月,我全速杀入基市,买了回报二号(新基金)——一只优选分红后低于一元的老基金。没想到恰好遇到了股市大盘的调整和下跌,我买的基金也必然受到打击,当时净值一天比一天少,中银由当时的1.29元跌到了1.12元,这才知道了市场的残酷,没办法,忍辱负重吧(死捂)。2006年10月,股市再创新高,我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11月,银华优质已超越了中银,于是,我不得不痛下杀手(第一次杀基!)。后来我又陆续投了中海分红、国泰金鹏、巨潮100等基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加入了基金天下论坛,泡在论坛里学到了许多知识。到2006年年底,我上账户一看,吓了一跳,基金收益已过60%!

2007年,我随着大盘的震荡不断调整品种,一切都以防范风险为主。经过1~2月的黑色记忆,在阳春三月到来时,“两会”的大好因素使我手中的基金又重生了。3月底一盘点,我在本年前3个月的收益已经达到15%左右,我这心里别提多高兴啦!

现在,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投资策略——可以少收益但不高风险,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各类品种的基金都要买一点儿,这样虽然收益不是最高但是风险也不是最大。以长期投资为主,兼顾风险的回避。

虽然我不是一个高手,但是积累了一年的基金经验,让我更有信心投资基金。它不是发财的利器,是理财的工具。管好手中的“鸡”,让它多下一点儿蛋,提高一点点生活的质量,今年的收益同样不会让我失望(当然想翻番就难了)。

李先生经过一年的投资基金实践,惊奇之余对基金投资有了深入的理解。他认为:基金就是基本资金,即投入的本金,然后是积金,积累资金,也就是说不断地投入与不断地积累的过程。给自己的基金定一个现实的目标,不要过高要求它,也许会使你有一份惊喜。

3.基金理财是工薪阶层的好选择

金飞宇先生是一名中学高级老师,由于较早接触理财理念,所以自2004年就开始投资基金,下面是他的投资回顾和感想。

2004年3月,我在招商银行认购了6000元中信经典基金,当时中信经典创造了销售达百亿元的新纪录,我也算凑了一次热闹。不久我收到了信函,发现净值缩水了,不过我也不在乎,反正才一点小钱。2005年年初,我将80平方米的房子换成了130平方米的房子,尽管我手头缺钱,可我也没有将中信经典赎回来。搬家后,我有一段时间没有关注基金的情况,基金的缩水情况怎样也不得而知。根据当时的宣传资料说,基金投资是长线,我信,可到底何为长线型投资,那时我还不懂。不过还是因为买房,在房价高企的情况下我只得将2004年4月买的嘉实服务基金赎回了,1.2万元的基金只值1万元。后来,因为还房贷没有闲钱,所以也不再关注基金之类的投资了。

2006年7月,股市已热,我便去证券公司开了一个户头尝试着上网炒股。按照通用的理财原则,即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我用1.5万元买了富国天益基金,其时富国天益正在拆分,我上网查了有关资料,知道富国天益被晨星网评为五星级基金,而且正巧股市有一波调整,我以0.9元多的价格买入,现在看来是非常合算。半年时间内,我又陆续买了富国天合稳健、上投阿尔法基金。买上投阿尔法的时候,其净值已是2.5元,我看好它的潜力,照样买入,虽然折算下来份额才一点点。这样我篮子里装着投资风格不同的多种基金。看到网上买卖基金很方便,我又尝试着将中信经典的一半份额转换成中信精选这样属于同一家基金公司但投资风格属股票型的基金,比比两者投资风格不同,但净值增长率谁快,结果发现中信经典稳健,中信精选波动稍大,但总体净值增长率基本无差异。通过观察我发现,在牛市中,同类型基金的净值表现在较长时间内是无显著差异的,收益都不错。今年2月初,股市急剧调整,我的五种基金都大幅缩水,但我不为所动,坚定持有,到春节前,基金的净值又回到甚至超过了前期的高点。一盘点,我发现基金的收益率远高于菜鸟股民的股票收益。我深深地感到:投资于基金,是忙碌的工薪阶层投资理财的一个好选择。

4.一名女大学生买基金的故事

在读大学生也能从基金投资中淘金吗?答案是当然可以。夏丽是在京某大学的在读大学生。她给人们讲述了自己5年来的基金投资故事。

我的基金生涯最早可以追溯到我读高三的时候,就是2002年。那时候我手里有卖参考书赚到的第一笔钱,加上新年的压岁钱,林林总总觉得是好大一笔钱,怎么办呢?我准备到建设银行办理活期存款,当年的利率非常低。在建行正好赶上融通新蓝筹的基金正在认购期。基金是什么东西?我不知道,但在我的小小心灵里,它和股票有点相似,应该和大盘沾点边,投资回报应该好过银行利息。于是我当下就把全部的钱买了基金。

那个时候股市不像现在涨得这么疯狂,可以说2002年是股市的寒冬。但是,一年后也就是2003年我卖出手中的基金时,我的资金已经增长了10%左右。感觉真好,相比2%的利率实在是好很多,很是满足的!正是那个时候的小小成功,才开发了我的投资头脑!

在我的带动下,妈妈购买了博时的第一只基金。妈妈是属于那种做短期投资的基民,我不断灌输她基金长期持有才能获得最大收益的思想,可是收效甚微。这就直接导致牛市来临后,妈妈错过了收获的时节。当然,这是后话。妈妈的博时基金,当时真的不错,好过我的融通新蓝筹,妈妈在市值1.2元左右卖出了,收获颇丰。之后购买了当时在认购期的其他基金。

到了2004—2005年,基金的表现就不是很好了,这跟大盘有直接关系,不过我还是认为基金的表现好过股市,它的抗压能力比较强,而且,基金经理人都是比较专业的投资专家,要比我们单打独斗强多了。20/80定律我是绝对相信的。时代进步,理财当然要找专业的团队了。

重返基市,就到我大三的时候了,也就是2006年夏天。其实在2006年上半年,股市就已经复苏。妈妈手里一直处于亏损的基金已经走出低迷,可惜妈妈沉不住气,只涨了0.2元就卖掉了,这之后基金就一路涨红,妈妈真的是后悔不及呀,唉,谁让她不听我的呢。

重返基金,我看上了交银施罗德,这是一家交通银行和施罗德基金机构合作的基金公司,施罗德管理全英国的养老保险金的投资保值,我对这家机构比较看好。而且当时我购买交银稳健的时候,它的另一只基金交银精选已经有了不错的业绩。从2006年6月14日基金建立到现在已经增长超过70%,绝对出乎我的意料,简直是一块大金子砸在我头上。妈妈现在手上的基金也都是很不错的,像上投和华夏公司的基金。这次一定要让妈妈长持!

进入2007年,我投资的第一只基金就是宝盈策略增长,除了是在认购期这个重要原因外,我最看重它的赢利能力,2006年牛市中宝盈的两只基金收益都超过100%,尤其是红利收益,我比较看好这家公司。我相信新的一年会有新的收获。

在我的带动下,同宿舍的姐妹们个个跃跃欲试,我上铺的女孩已经买了银华刚刚拆分的一只基金,现在已经有了不错的收益。

我总结这几年投资基金的小小心得是:

①投资基金,选择好的基金管理公司,就能保证投资收益。

②基金选择长持,尽量不做短期,这样才不会错过涨势。

③分散投资,宜选择多只基金,分散风险。

④不要像盯股票一样天天盯着基金,这样你会轻松很多。

5.一个打工仔的基金投资历程

梁育龙是在一家建筑公司打工的青年。虽然近十年中他没少吃苦受累,但对得到的回报自己却并不满意。一年前的偶然机会,让梁育龙成为了“基民”。今天他从基金投资中得到了更多的回报和更多的快乐。他向人们讲述了自己投资基金的亲身经历。

我想把我投资基金的故事告诉大家,让大家和我一起来分享投资基金给我带来的丰收喜悦和快乐回报。

我是一个在中小城市打工多年的农村青年,以前并没有那种滚雪球式的理财观念。只知道用储蓄的方式把钱存入银行。

2006年,在一次下班的路上,一位推销保险的年轻人塞给我一叠厚厚的资料,还说星期天在保险公司二楼组织保险推介会。我抱着好奇的心情按时到会。在会上演讲人说现代人要学会投资理财,不要让你的钱在家里闲着,要学会让钱生钱。比如买保险,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等。对此,我深受启示,决心学习投资理财。究竟怎么个理法,我还不太清楚,但我明白:一切总要开始,我决心一切从零开始。

我投资的第一步便选择了基金。投资基金不是凭感觉和冲动,而是通过认真学习和了解国家政策导向、经济发展趋势之后的选择。我觉得我们国家目前正处在新一轮经济增长时期,我国的基金业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所以,我毫不犹豫地买进了一点龙头基金。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没有买别的基金,偏偏买了龙头基金。我说是通过比较决定的。我在准备买基金时,通过对多家基金公司进行对比,觉得这家公司管理的几家封闭式基金都给广大持有人带来了良好的业绩回报。同时,它的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在产品设计上新颖独特。其中有一条承诺:一旦基金单位资产净值跌破价值增长线,将暂停计提管理费。充分显示出该公司与广大投资者站在同一立场上,可以说这才是基金公司与广大投资者是真正的“同呼吸,共命运”,是真正帮广大投资者理财、挣财、增财。所以,我就毫不犹豫购买了该公司的价值增长基金。

差不多在接近一年的时间里,这只基金为我们投资者取得了增长20%以上的回报,和所有的基金比起来增长是最高的,回报率是最显著的,虽然这是暂时的情况,但我充分相信这家公司不会辜负投资者的期望,接下来会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回报。

2007年8月,该公司又推出了第二只开放式基金,我又踊跃地购买了。我还鼓励亲戚、朋友、同事和周围的人说,不要让你们的钱闲着,去买基金,充分享受中国经济增长给你带来的丰厚回报。

我准备长期持有这两只基金,分享中国未来宏观经济与证券市场的长期增长收益。

一年来的理财实践,不仅使我的投资额增长了80%,还让我享受到了投资带来的回报。我知道我还年轻,我的理财人生才刚刚开始,我要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