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故事
4303600000062

第62章 康厚明从“农民工”到“人大代表” (3)

在80年代中后期,“民工潮”最为集中的地区当属广东。当时流行这样一句话,“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赚钱、赚钱、再赚钱!”去广东的人都这么想。在这种效应的引导下,上百万民工涌入珠江三角洲寻找发财之路。

在那些民工中,有一对来自重庆永川的夫妻,男的叫康厚健,是康厚明的弟弟,他媳妇叫杨作蓉。康厚健也像哥哥一样,16岁就出来打工。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重庆,做了3年多的建筑工,后来到了新疆克拉玛依。同样是到西部边疆打工,康厚明在西藏的经历是打工过程中最愉快的,而康厚健在新疆工作时,每天都会把手磨破,经历了他打工生涯中最辛苦的过程。

那时康厚健刚刚20岁,他的目标也跟哥哥一样,出去多挣点钱,回来娶老婆。在新疆,康厚健是一名货运工,一包货物多的110斤,少的90多斤。康厚健要把货放到秤上,每天干200吨,每一包都要过两次秤。第一天干活的时候,康厚健的手被磨得生疼,第二天早上发现手都肿起来了,一触摸到袋子手就出血。当时,和康厚健一同来干活的三姐夫梁益海心疼得掉了眼泪,他说,“不干了,太辛苦了。”

在新疆干了6个月后,康厚健挣了6000多元钱,回到家乡娶了媳妇后,也像哥哥一样分了两间小房。第二年,杨作蓉生了小孩。等孩子稍大些,他们便交给孩子奶奶看管,两口子决定到广州打工。他们由重庆坐船到武汉,换乘火车到了广州,找了个出租房后,便马上开始找工作。他们希望能进入一家效益好的正规公司,然而,找了很久也没如愿,看来一切并不像预想中的那么顺利。

80年代的广州有很多民营公司,但这些公司毕竟属于新生事物,它是在非规范化的市场氛围中成长起来、在体制外壮大的,在资源、市场、人才、政策、资金甚至地理区位都毫无优势的前提下实现了高速的成长,这种特征也决定了这些企业随时会出现各种混乱的局面,从而也引发了日后关于“农民工”的种种社会问题。

康厚健和杨作蓉来到广州是80年代末期。那时,民营公司仍不正规,被国营公司、外资公司所冲击,生存困难。康厚健人生地不熟,很难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于是,每天只好干一些建筑方面的零活,工资都很低。这期间,两个人先后在广州皮革有限公司、广州沙湾镇玩具厂,以及肥料厂、轧钢厂干过,但真正稳定下来是在广州的一家手袋厂。这是一家小厂,刚成立不久,厂里的员工只有9个人,主要是设计、生产、销售各类箱包手袋。两个人什么都不懂,起初只是打杂工、机修工,后来随着员工陆续离开,康厚健成了里面最老的员工,当上了包装组的组长。进入90年代后,手袋厂效益越来越好,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设立了独立的真皮系列车间、布配皮系列车间、综合品类车间流水线,以开发、生产各类中高档公文袋、时装手袋、银包、化妆袋为主,并配套开发生产各类运动袋、手提箱、各类证件袋、工具袋等。

这时,康厚健已经是公司的一名管理者了。他先后把来广州打工的妹妹、姐姐弄到了厂里,后来三姐夫梁益海也过来打工,因为身体原因,梁益海只干了两年,便回到重庆老家。就在他离开广州回到重庆时,有一个人正离开永川,踏上了开往广州的火车。

他,就是康厚明。

1996年,康厚明完成了他人生中重要的一个任务:盖房子。当时,花了4万多,欠了大约一万元的债。就在这时,康厚健来信,让他马上过去,多赚点钱。于是,康厚明把自己的粮食加工厂交给别人,便来到广州。康厚明每天的任务就是打包装,把生产出来的成品袋装在纸箱里面,然后封好,打包装袋。这种搬运、装箱、打包的活还是比较累的,但康厚明的体力非常好,而且不怕吃苦,因此干得很顺心。每月工资至少在1000元以上,有时会达到2000元左右。

在手袋厂工作的这段时间,康厚明过得很愉快。手袋厂的效益不错,他很放心,不用担心干不长。另外,康厚明的弟弟、妹妹,还有老乡都在那里,他觉得不寂寞。

有一次,康厚明连着加了两天夜班。第二天上班的时候,货物还没到,他等着货物不能走,后来就睡着了。这时候,厂里面合资企业的老总来检查,看到康厚明在椅子上睡着了,这个老总当即推醒康厚明,转身对着车间主任说:“你叫他回家睡去,现在就叫他回去,不要再来了!”车间主任跟老总说:“他已加了两天夜班,现在他的货没到,他在这里等,马上就会到的。”老总听了,没说什么掉头走开了。

而就在那时,康厚明的一个老乡也在加班,在等货,因为闲着没事,便滑轮椅玩,被迎面而来的老总看见了。老总生气地说:“这个小孩干什么?这不是游乐园,你回家去吧。”于是,这个老乡被开除了。

这两件事让康厚明陷入思考。一方面,农民工的地位没有保证;另一方面,他要珍惜眼下的工作,好好干。然而就在这时,远在永川的刘胜玉生病了。她把康厚明寄回家的打工钱全都花光了,又把母猪也卖掉了,尽管如此她的病还是不见好转。

无奈之下,康厚明请了单位能允许的最长的半个月的假,回到了永川。临走前,康厚明跟弟弟康厚健以及别的亲戚借了些钱,加上自己两个月的工资,一共凑了6000元。回到家乡,康厚明带妻子去了医院,结果诊断为鼻炎、肝炎。住院半个月,刘胜玉的病情才好转。钱快用光了,康厚明的假期也到期了,他于是离开妻子回到广州。

快到春节时,刘胜玉又犯病了。康厚明焦躁不安,不可能再请假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辞职。正在这时,他妹妹康厚友从武汉捎来信息,说有个好工作,让他马上过去。康厚友也曾经在广州打工,挣了一万多元钱。后来她和同事去武汉,找到好活儿。虽然还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活,但康厚明此刻已没有选择,他下定了决心去武汉。在火车上,康厚明一直都在盘算着,如果能挣到钱的话,就把刘胜玉接过来。

然而康厚明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等待他的会是一场骗局。

“大家都受害了,受传销的害了……”

2005年,传销头目罗国文在山东被捕。这个影响遍及十多个省,涉案金额高达3亿元的中国“传销教父”落网,是“反传销”的一次伟大胜利。这也给那些仍旧执迷于非法传销的人们敲了一记警钟!

什么是直销?有实际产品,人员不发展上线、下线,没有中间环节的销售模式。

什么是传销?有实际产品,人员发展上线、下线,金字塔式的销售模式。

什么是非法传销?没有实际产品,人员发展上线、下线,金字塔式,限制人权的非法销售模式。

1998年的武汉,正聚集着一大批非法传销人员,这其中就有康厚友。她把哥哥从广州拉到武汉,就是要他也参与到这个骗局之中。

到了武汉,妹妹起初没敢说啥活,而是把康厚明带到一个秘密的小屋子听课。内容竟然是传销“知识”,教人们如何转化别人的思想。同时,让大家购买摇摆机。

康厚明相当生气,心凉半截。他把妹妹拉出屋来,质问:“你怎么会叫我做这呀?你嫂子用钱,你知不知道?你叫我来买这个东西,这是传销,我早听说过了,绝不能参加这个传销活动!不行,我现在就回家!”

康厚友说:“哥哥,我也是别人介绍进来的,已经把钱都赔进去了。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要不我还能怎么办?你的状况也不好,我嫂子等着用钱,可你在广州打工挣钱太慢了,根本不行啊。你现在回家的话,有钱给嫂子看病吗?所以,还是在这干吧,你肯定能够挣到大钱。因为你这个人比较诚实,相信你的人比较多。你在外面打工,家乡很多人相信你,你若是叫他们来的话,肯定就有很多人会来的……”

康厚明气愤地坚持道:“不行,这东西不能做!这是害人害己啊。你真糊涂啊,怎么会干这个呀?不行,我坚决得走……”

“哥哥,你不能回去!你一走,他们就都跟着你走了!哥哥,你就帮帮我吧,也是帮你自己,嫂子要用钱啊!你把那些认识的人都叫过来吧,叫一个人来,你就能够分上500元,叫上两个人来就能分上1000元。那些人再叫人,你也跟着分钱,你只要叫上十个、八个,你就成了上线的经理,到这个时候你坐着都要分钱,这不比你打工强多了?”

看着妹妹哀求的目光,康厚明心软了,于是被妹妹拉回小屋。康厚友请了个“教授”,口若悬河,大谈传销的好处。期间,他还从裤腰中间拿出一个“大哥大”,现场给他的下属打了几个电话,布置“任务”。大家都情绪激动,康厚明也动了心。讲完课后,康厚友让大家交钱入会,并购买摇摆机等产品。

屋子里这十几个人都面面相觑,盯着康厚明。看见妹妹可怜的眼神,康厚明横下心,拿出4000元钱,买下了摇摆机。大家见他买了,也都纷纷掏钱。

散会后,康厚明猛然清醒过来,觉得自己做错事儿了。他找到妹妹,坚决要求退掉摇摆机回家,马上回家!尽管妹妹不断哀求,但康厚明顾不了这么多了。

在由武汉到重庆的火车上,康厚明竟然遇上一大群搞传销的人。他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传销害人害己,十足可恶。康厚明所在的那节车厢里,几乎全是被传销人员叫去的人,大家也都买了各种传销产品。挨着康厚明坐着的夫妻俩,就是被他们的大舅子骗去的。他们也买了摇摆机等产品,待了一个月,钱都用光了,没有找到“下线”,摇摆机也退不掉,也没有人买他们的产品,只好回家。火车上,夫妻俩边说边吵,越吵越凶。

康厚明心里也很难过,对他们说:“你们别吵了,我也是被传销骗去的,骗我的人是我亲妹妹!我是受害人,我的妹妹比我还惨!她在广州打工一万多块钱,三个月就花掉了!所以,你们不要吵了,大家都受害了,受传销的害了……”

一到永川,康厚明马上给购买摇摆机的几个老乡打电话,让他们立刻退货,不要搞非法传销。随后又给妹妹打电话,让她立刻离开武汉回到广州打工。康厚友见事已至此,也只好作罢,回到广州。

在康厚明的带动下,很多人走上了与非法传销决裂的道路。而那些仍执迷于非法传销死不悔改的人,最终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那天,康厚明喝了不少酒

2005年4月26日,很多匆匆忙忙上班的人们利用坐车的间隙,翻看当日出版的《重庆晚报》,惊讶地发现有这样一条新闻:永川农民工获全国劳模称号。相比那些曝光率很高的明星脸谱,那个叫康厚明的农民工无疑是人们极其陌生的。

4天后,这位农民工出现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奖章。

那天他说,他做梦都没想到他会成为重庆首位获选全国劳模的农民工!更没想到国家对农民工如此重视,为此他感到无比荣耀。

2008年3月,这位农民工再一次来到了北京,来到人民大会堂。此时,他的身份已经不仅是全国劳模,还是全国人大代表!

此时,重庆的600万农民工因为康厚明而自豪,而重庆人则早把康厚明当成“明星”。

临去北京前,康厚明的单位专门为他举行了一个欢送会。会上,康厚明表示,能成为全国第一批三个农民工人大代表之一,是他一生的光荣。他会认真履行代表的职责,反映农民工的心声。之后,他希望能尽快回到工作岗位,更加努力地工作。

三周后,在重庆城建控股(集团)第一市政工程公司,康厚明又开始了他熟悉的工作。在这里,康厚明已经工作了10个年头。这10年,他为人生谱写了一曲华彩乐章!

1998年,康厚明离开武汉,回到家中。在他精心的照料下,妻子刘胜玉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正当康厚明想再次去广州时,他的大姐夫捎来信息,让他召集一些人手,到重庆建筑集团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