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43663000000011

第11章 寻找人生的“支点”

目的意义:通过本次活动,促使团员相互交流思想,讨论、探索人生的真谛,从而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正确的人生态度。同时,锻炼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时间:团队活动日

参加人员:本班全体同学

活动地点:本班

教室

准备工作:1.事先将活动主题布置下去,让团员做一些思考。2.准备具体活动内容,如写演讲稿、排演节目、搜集小故事、确定主持人等等。3.布置会场。

活动程序:

主持人合:《寻找人生的“支点”》主题团日活动现在开始。

男主持人:青年人都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然而,事业的成功需要理想做航标,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需要意志做武器,给我们开拓前进的道路。

女主持人: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拿破仑也说:“我则可以为自己制造一个支点,只要我能运用我的力量,我的恒心,我的预计。”

男主持人:在物理学上,恰当的支点是杠杆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在生活中,寻找一个恰当的“支点”则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女主持人:下面请几位同学谈谈他们将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支点”。

×同学:我找到的“支点”是《用奋斗奏响生活的琴弦》(演讲)朋友,你有没有观望过百舸争流的生动景象?在宽阔碧绿、气势浩渺的江面上,大小不等的帆船顺流而下。走在最前面的,总是那些船工奋臂挥楫、紧张战斗的船只,而逍遥自在、仅仅依赖风势水流的船只,则被远远地抛在后面。百舸争流,奋楫者为先!这正是人生最真实的写照。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也曾写道:“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人生恰如行舟,人生必须奋斗!

然而,打开生活的画卷,观察形形色色的人生旅途中的过客,我们就会反复地看到两种迥然相反的形象:

一种人始终保持着青春的朝气,他们从不埋怨生活的坎坷,哀叹个人的不幸,有前进的道路上,遇有困难就攻克它,碰到挫折就战胜它,小有成功则加倍努力,大有作为则更加发奋,在物质生活上以俭朴为乐,在精神生活上以高尚为荣,在创造生活上以进取为贵。他们时时渴望为社会作出贡献,愿意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求得自身的完美发展。他们总是那么顽强,那么坚韧,那么自强不息,认定了正确的方向,就执拗地、百折不挠地勇往直前,不到生命的尽头,决不停止辛勤的耕耘。

另一种人则无所作为,墨守陈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他们图享受求安逸,慕虚荣尚清闲,顺利时得意忘形,遇逆境垂头丧气,在挫折面前畏葸不前,在成就面前踌躇满志。他们很少想到要去正视困难,战胜困难,更不懂得困难中孕育着胜利和成功的希望。他们既无吃苦的准备,又无奋斗的热情,更无创造的雄心。他们所企求的,是舒适的小家庭,温柔的爱人,美丽的孩子,只此足矣,别无他求。他们虽然还年轻,可是思想却提前衰老了,斗志已经磨灭,精神上的发展已经进入暮年的困境。

这是两幅完全不同的画像。一个有为的青年应该立志做前一种人,避免做后一种人。要把艰苦奋斗的精神贯穿到物质、精神、创造三种生活中去,用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后人留下可资仿效的榜样。

琴弦松弛,弹不出悦耳的音调;生活悠闲,点不燃青春的火种。生活的琴弦只有用艰苦奋斗才能奏出时代的乐曲。

男主持人:听了刚才那位同学的演讲,我想我们每个人对奋斗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女主持人:是的。幼芽出土要顶住泥土的压力,雏鸡的问世要冲破坚硬的蛋壳,自然界的一切生物,要在大千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就不可避免地要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角逐,那么,人生在世就更是如此了。

男主持人:然而也有这样一种人,生来就过着比较优裕的物质生活,无忧无虑,一帆风顺,甚至不必为自己的前途事业操心。他们也有自己的“人生支点”。

女主持人:请看小品《我有一个“好爸爸”》。

(小品大意:主人公有一个当领导干部的爸爸,什么事情都是由爸爸事先安排好了。主人公也变得依赖性愈来愈强)男主持人:小品结束了,笑声之外,也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我们该怎样看待主人公的“支点”呢?

下面请同学们即兴发言讨论。

同学甲:有一个“好爸爸”当然是幸福的。然而,遗憾的是,人们虽然可以改变环境,却无力选择自己的家庭和出身。当我们像千千万万的青年一样降临到一个普通的家庭里,这纯粹只是“上帝”的一个偶然安排。家庭,对于有志气、有抱负的青年来说,自古以来就只是养育和生活的场所,它既没有理由成为骄傲的资本,也不应成为自弃的包袱。我们有一双勤劳的手,有一颗健全的头脑和强壮的身体,我们掌握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我们理应用自己的汗水去开拓人生的新路!

同学乙:“父功子荫”,这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旧意识,必须扫除。

同学丙:是的。古今中外历史上,有几个伟人、大师是靠着“好爸爸”成才的呢?高尔基、鲁迅、居里夫人、富兰克林……无一不是出身贫寒,自强不息。

女主持人:《国际歌》中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好,“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下面,请听女声独唱《幸福在哪里》。(略)

×同学:刚才,×××用歌声表达了自己对“支点”的理解,下面,我为大家讲几则关于失败的小故事。

(故事大意:根据自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经过努力战胜了困难的故事。)

男主持人:×同学讲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人生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不断战胜失败的过程。

女主持人:

失败是成功的台阶。任何成功都包含着失败,每一次失败,又是通向成功的台阶。正视失败、战胜失败,也应该作为我们人生强有力的“支点”之一。

男主持人:那么,艰苦奋斗的精神,坚韧不拔的勇气,来源于何处呢?请听演讲《筑起心中的“太阳城”》(表演的同学上台演讲。)筑起心中的“太阳城”

让我们从一个遥远的故事讲起吧。

时间:17世纪初叶

地点:意大利

人物:空想共产主义者康帕内拉

场景:一所中世纪城堡的阴暗牢狱康帕内拉靠着墙根坐着,腿上搁着小木板,艰难地在纸上写着什么。门口,他年迈的父亲在望风。突然,狱吏走过来了,康帕内拉闭上眼睛装着闭目养神。待狱吏走过,他又振作精神开始写起来。

等到明月高悬的深夜,窗外悄悄挂下一根绳子来,康帕内拉的父亲飞速地将儿子白天写好的手稿缚在绳子上,绳子又慢慢上升了……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康帕内拉在父亲和每夜按时用绳子来取稿的修女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他要写的全部书稿。1623年,书出版了,这就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早的空想共产主义著作之一的《太阳城》。

这似乎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为什么一个置身于中世纪终年不见阳光的黑暗牢狱里的囚徒,甘愿冒着杀头的危险,去潜心建筑那在充斥着迷信和无知的时代里根本无法实现的光明的“太阳城”呢?这,就是理想的力量。

理想是一种崇高的信念。这种信念一经确立,就可以转化成为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自觉地坚定地去追求既定的目标,不怕艰难困苦,甚至在必要的时候不惜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辛亥革命时期的巾帼英雄秋瑾认为:“人生处世,应为匡救时局的艰危,以实现自己的抱负,怎么能为柴米油盐等家务琐事了此一生呢?”她壮志凌云,豪气万丈,为此奋斗不息,直至面对敌人的屠刀,正气凛然,慷慨就义。与秋瑾同时代的革命英雄林觉民,自小以“为天下人谋幸福”为信念,因此决意离别娇妻、幼子、老父,抛弃舒适优裕的家庭生活,为革命四处奔走。参加广州起义前,他明知起义必败,自己必死,但义无反顾,一往直前,在写给妻子的绝命书中,慷慨陈词:“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革命豪情跃然纸上,毫无悲观失望之态。

对无产阶级来说,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更是如同光芒万丈的灯塔,照耀着革命者前进的航程,激励他们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这是夏明瀚的壮丽诗篇。“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这是刘伯坚的铿锵声音。“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成功……不怕饥饿,不怕寒冷,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屈辱,痛苦,一切难于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这是方志敏的战斗誓言。今天,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是推动我国人民在四化建设中改天换地的巨大力量。“力量从理想来”。有理想在指引,我们就会有永不熄灭的热情,永不衰退的斗志,因而也就会有永远艰苦奋斗的动力。

同学们,事业在召唤,理想在闪光,快快筑起你心中的“太阳城”!

女主持人:崇高的行动总是来自于崇高的理想;伟大的毅力也只为伟大的目标而生。

男主持人:亲爱的同学们,生命的征程,要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辉煌的事业,要我们敲起奋进的鼓点。

女主持人:如果你是一朵芳香的鲜花,那就簇拥到姹紫嫣红的百花园;如果你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那就随着时代的车轮飞转!

主持人合:让我们共同寻找人生最闪亮的“支点”,共同创造辉煌灿烂的明天!

活动提示:1.本次活动适合高年级的学生。

2.讨论时主持人要注意掌握会场气氛,既要热烈,也要不失分寸。

3.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做有关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