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把握好厚黑的尺度与老实的分寸
43700700000034

第34章 韬光养晦,隐忍待时

做人金典: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韬光养晦作为处世技巧中的应变术,主要是应付个人所处的不利环境,保存实力,以图他日东山再起。雍正正是这样一位韬光养晦的高手,由于他隐藏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和真实意图,因而迷惑了自己的政敌,解除了对手对自己的戒备,当时机成熟时,他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你对胜利渴望有多强烈,那么你在忍耐时的克制就应有多顽强。在三种情况下你应该暂且忍耐,第一种,敌人比你强大;第二种,有利的时机尚未出现;第三种,你尚未准备好。当年雍正皇帝与他的兄弟们争夺天下时,之所以能够长久的忍耐,就是因为以上三种情况几乎同时都存在。

有了以上的认识,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皇储出现空缺的时刻,当时作为四皇子的胤禛采取了等待时机、坐山观虎斗的策略。要知道,当时诸皇子的争斗早已白热化起来,允禔靠允禩结为一党,想拥立允禩的人实在不少。允禵和允禟结为一伙,势力也不小。众兄弟之间,尔虞我诈,相互倾轧。在这一非常时期,胤禛显得格外聪明,他自知就当时情形而言替补储位没有希望,便以退为进,比较巧妙地处理了各方面的关系。

先说对被废太子允礽,在众人落井下石的时候,胤禛却“十分着急,很想救他”,表示出救援的态度。康熙帝让胤禛参与对允礽的监视,胤禛却设法奏请解掉了允礽脖子上的锁链。允礽在危难时刻得此相助,自然打心底里感激。再说对允禩和允禵两伙人,胤禛与他们分别维持了良好的关系,不时往来。父皇面前,胤禛在不同场合为各位兄弟频频说些好话。康熙帝曾说,胤禛“为诸阿哥陈奏之事甚多”。当胤禛被封为贝勒,而允禟、允禵等封为贝子时,胤禛启奏说:“都是一样的兄弟,我愿意降低自己的世爵以和兄弟们的地位相当。”胤禛故意不显山不露水,因此,激烈争夺储位、相互敌视的兄弟们都对他怀有某些好感,至少没有把他作为对手。

康熙帝看到胤禛对上孝敬,对下谦让,也增添了几分喜欢。几个月后,允礽重新立为太子时,康熙帝特传谕表彰胤禛,说:“前拘禁允礽时,并无一人为之陈奏,唯四阿哥性量过人,深知大义,屡在朕前为允礽保奏,似此居心行事,洵是伟人。”如此高度的表扬,胤禛听了本应高兴,却表现出诚惶诚恐的样子,说他从来没有保过废太子,因而“皇父褒嘉之旨,臣不敢仰承”。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不便承担这个责任和领受这份荣誉,免得将来太子一旦出事而受牵连,也免得遭受众兄弟的妒忌。

在太子废而复立的这场宫廷斗争中,胤禛八面玲珑,提高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表现了不平凡的政治活动才能。他虽然也对皇位怀有渴望,但手段却十分高明。胤禛以退求进的方略是成功的。

在中国历史上,善于等待时机、以弱胜强的智者不胜枚举。

东汉时期,有个叫苏不韦的人,其父苏谦曾做过司隶校尉,被上司李皓泄私愤判了死刑。当时年仅18岁的苏不韦把父亲的灵柩运回家乡,浅浅地埋在地下,发誓报仇后再为父亲正式下葬。接着,他又把母亲隐匿在武都山里,自己也改名换姓,用家财招募刺客,伺机刺杀李皓。几年以后,李皓升迁大司农,其官署紧靠堆积军用秣草的场地,苏不韦带领亲从,暗中潜入场地中,夜挖地洞,白天躲藏起来,这样持续干了一个月时间,终于把地洞打到了李皓的寝室下。一天,苏不韦带人从地道潜入李皓卧房,不巧李皓上厕所去了。事情暴露后,苏不韦又用其他计策将李皓气死。古人因此评论说,李皓能凭着私愤杀了苏谦,却不能治苏不韦,这是因为苏不韦善于隐藏自己的缘故。

韬光养晦也是处世之道,是人生应变之术。其主要目的在于免得锋芒毕露,招惹是非。洪应明先生在《菜根谭》中说:“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不露锋芒,并不是销蚀锋芒,不是改变操守,而是指人应隐其锋芒,不要恃才、恃权、恃财而咄咄逼人,从而使个人更容易被社会、被他人所接受。其实,这也是一种强化自己的学识、才能和修养的过程。学会以此来应变人生,有利于培养自己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技巧,也是放弃个人的虚荣心,踏踏实实地走人生路的表现。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凡事没有取胜的把握,就不必四处张扬,与其使人早有准备,不如出奇制胜而使人惊愕不已。这样做,一来可以减少取胜的障碍,特别是人为的障碍;二来可以造成惊人的心理效应,增加胜利后的影响力。古语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时务,就是客观形势或时代潮流。认清客观形势和时代潮流,才是聪明能干的人。从雍正皇帝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借助客观条件,并且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人要想建立功业,取得出色的成就,要认清和善于利用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因时制宜,待时而动。落后于时势,见识狭窄,处处受阻,便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反之,在客观条件不具备、不允许的情况下,不讲究策略,不善于韬光养晦,一味地硬拼蛮干,英雄倒是英雄,然而却可能一事无成或于事无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