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药王孙思邈
43710600000043

第43章 重点石刻

“药王山石刻”是******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是书法艺术的明珠,是医药史迹的宝库,是宗教研究的物典,是北方民族的遗痕,也是研究美术、音乐、雕塑、体育……的实物资料。

据《太平寰宇记》载:“耀州土产石脂、青石,出华原(今耀县)。”其磬玉石为青石中之类别,即群众俗称的“响石”。青石,即泛指。无疑这自然环境的产物,为就近取石提供了方便。祠殿宙宇朝朝增修,碑石林立代代加添,遍山就势处处刻石。药王山虽然历经沧桑,岁月变幻,现仍存各类造像计80余尊,摩崖题字20余处,石牌坊14座,各类碑石300余通,各景点、建筑、标志和说明牌皆冠之以石刻。按石刻处地主要可分为五个部分:

1.前山:即指入山门至“通元桥”

沿着宽阔的大道,古石牌坊相间树立,给人以古朴庄严之感,别有一番神奇意境。当今旅游行人的必经之通口——山门,古朴典雅,气势恢宏,牌楼山门有醒目的三个大字“药王山”,其高8.5米,宽10米,为突出药王山石刻特色,用新型钢筋水泥与磬玉石雕刻部件组合,脊吻重檐,仿古建筑,三门四柱,是车流人行之要道。路间立的石牌坊,从明代万历十九年至清康熙四十七年,其中全山存磬玉石雕刻石牌坊13座,木牌坊一座。座座牌坊都题有匾额和对联,造形各异,结构典雅,精工细刻,神妙奇巧,趣味横生。尤以入山门的第一坊,每每令人观止,游客不断。在行进间又会看到竖立着一通圆柱形的八棱碑,即人称的“石大医”。古代的“石大医”被庸医破坏了,其“恶有恶报”,遭雷击毙,至今耀县城西北的稠桑乡仍有一个叫“雷击村”的地方。同时据“聚虎坪”与“虎守杏林”之传说和《耀州志》所载,现有两只巨石雕凿的一大一小的石虎,既是人们颂赞药王的医德医术,神思遐想,传说故事之地,又是当今照相的热点,“杏林春满”,与虎为伴。更使药王山石刻富于现实意义了。通元桥,亦名“通玄桥”。位于药王山活动的中心地段,是连接南庵与北洞和后山的纽带,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桥用大型条石拱成,面砌以文石,两旁用巨石砌基,其上砖砌女墙。数百年来石缝与厚土垒桥侧两旁,生长着直径半米多粗的丛林古柏,桥柏衬映,古朴苍翠,环山拱璧,物景相染,可谓奇观异景。药王山石刻真是为药王山增色不少!

2.南庵:即“昭阳庵”,是唐太宗姑母昭阳公主出家,结草为庵,侍佛修隐之所。

南庵,为俗称。主要以宋、金、元碑石为主。碑廊存藏有30余通碑石,1984年在其院中出土隋代石刻佛、菩萨残造像数尊和唐代石棺一套。这里又曾是孙思邈的隐栖之所和唐、宋、金、元、明代中叶前纪念圣地,又是关中著名的道教观院。碑刻中宋代著名的有《耀州华原县孙真人祠记》、《感德军五台山静应庙额敕并加号妙应真人告祠》、《耀州五台山静应庙记》、《感德军五台山唱和诗》和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御书《题褚慧龙章云篆诗文碑》等;金代名碑有《诗文碑》、《耀州吕公先生碑记》、《何仲钧题妙应真人祠》等;元代名碑有《阔瑞太子祭妙应真人祀文碑》、《孙真人福寿论》、元复刻《唐太宗赐真人颂》、《特赐耀州五台山静明宫并加封真人告记碑》、《圣旨诰封真人碑》、《井真人道行碑》、《祀太玄妙应真人记》、《御香记》、《道经八面柱》、《五台山静明宫瑞槐记》、《王君岁寒三咏诗序》等;此外,明代的名碑《“龟蛇”二字碑》、《耀州五台山记》、《五粟山人题诗》等都为人们称道赞叹。至于该院出土的石棺,雕刻极为精细,构图饰物生动传神,妙趣横生。棺具型制别具一格,实为少见,浮雕与线刻结合,为我省首次发现,是我国石刻中之珍宝。

3.北洞

亦称太玄洞或药王洞、药王庙等。是明代中叶后至今的朝拜药王的中心圣地,也是药王山的心脏场所。整个北洞竖立和镶嵌着各类碑碣石刻百余通(件)。“药方碑亭”内有著名的四通八面《千金宝要》碑,分为6卷17科,录方900余个,原为宋代郭思将《千金方》中常见病、多发病按其体例,把宝贵而重要的药方选编成书并刻石。明隆庆六年(1572)秦王朱守中鉴于孙氏方药简便易行又刻立于药王大殿,使其广泛流传。该碑小楷密书,端正秀美。同时又将孙氏以歌诀形式表现的《海上方》和保健养生文《枕上记》、《养生铭》刻成一碑两面。

这都是我国最早的石刻医书方碑,早已誉满天下。还有明万历刻立的《灵记》碑,是很有科学研究价值的药王方药治疾的医案类碑。院内还刻立着一通“三方碑”,即治36种风病的《孙真人进上唐太宗风药论》、《孙真人九转灵丹》;治疗18般咳嗽的《神仙鸡鸣丸》三个药方。有按历史朝代顺序记载:从三皇五帝、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直至元代以前名医198人姓名,是国内外独属罕见的《历代名医神碑》。还有明代《修太玄洞碑》、《孙真人祀殿记》、《王安仁题诗碑》、《游显化台太玄洞回文一律碑》、《饮中八仙歌》,及邑人礼部尚书王图题刻“灵门”三个字,一天门侧立知洲江从春题刻“五台山”三个大字碑和李自成大顺时耀州杨鼎瑞题刻诗碑,歌颂农民起义胜利合韵两面《孙真人洞奉和大宗伯姜老师致仕韵》碑等。清代人《重修十大名医神殿记》、《东山葺修殿宇碑记》、《锦阳川图》、《雷园旧迹》、《五台山图》、《五台山记》、《白俊德诗碑》等,及其洗药池题《石盆仙迹》、《天下第一山》和众多颂词词赞与助缘修建碑。尤其是1987年在大殿东院盛举弘扬孙思邈医德新立了纪念碑11通,其中包括《大医精诚》、《大医习业》、《备急千金药方序》、《千金翼方序》等。还有一定文物价值与学术价值的碑石有《孔子十字碑》、《地震碑》和历代文人学士珍视研究的唐代拓本658字的《石鼓文》碑,共刻四石,除石鼓文之外,还有唐代韦应物、韩愈的“石鼓歌”,宋代苏东坡的“后石鼓歌”及其石鼓文音释与左重要撰并集柳公权书“刻石鼓文铭”等。

还有“万佛寺”石塔、宋代雷简夫后裔家族史石刻牌坊部件等石刻艺术珍宝。

4.碑林

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达官显贵,随着岁月的推移都慢慢地暗淡了,渐渐地模糊了,缓缓地遗忘了……其中,历朝累代富丽堂皇的都城,可以在瞬间夷为废墟;如织缤纷的人流,亦可化灰烬为泥土,难以再现昔日的风采。然而从古至今那刻着文字图饰的碑石,却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

碑是石头的,碑多了,便会像树一样也成为林,也就叫“碑林”。碑林与石林,却截然不同。碑就是碑,不存在似与不似,且每一通碑石都是一个载体,承载着人类所赋予的生命。

碑林,是文化与文明的载体,并经有心人把刻着文字的碑石在一定的场所越集越多,形成浩大规模具有历史文化遗存价值。我国著名碑林屈指可数者,即西安碑林,曲阜孔庙碑林,西昌地震碑林,台湾高雄南门碑林,号称中国“四大碑林”。

其中,西安碑林,当仁不让地居于首位。“耀县碑林”据《人民日报·海外版》介绍,列全国第五位,“药王山石刻”现总计存藏碑石300余通,其内容、其文字、其艺术,统览了中国历史几千年!

“耀县碑林”存藏的许多珍贵而颇具研究价值的碑石,以北魏造像最为精彩,堪称最多、最早。它不但是历史的实物见证,而且为研究我国宗教史、北方少数民族史、文字发展演变史与书法史、地方史志都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史料,并载刻记录了雕刻、绘画、音乐、体育、服饰、车舆、习俗、杂技等多方面的资料,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瞩目关注,特别是受到金石考古、书法文字、宗教研究和史学界的青睐。

耀县碑林存藏有:号称北魏造像之始的《魏文朗造像碑》,誉为“三绝”《姚伯多兄弟造像碑》,被收入《世界美术大全》中。《降阿鲁造像碑》等佛道合碑造像,是该碑林的又一特色,正如《中国大百科全书》载:“佛道造像于一碑多见于陕西耀县。”曾被耀县人皆知的“正光碑”即《仇臣生造像碑》,不仅具有饶有趣味的佚事,更是被誉为“魏书之典范”。于右任曾以其碑林拓帖习字,颇为欣赏,极力推荐,又在诗作中对药王山和碑石饱以热忱盛赞,使其碑林声名大噪。鲁迅先生1924年在西安讲学时,偶于“博古堂”古董店买了三张拓片,其中《张僧妙法师碑》、《吴氏老君造像碑》都存藏于该碑林。台湾考古学家石璋如先生1943年春曾到耀县考察,对该碑林特别感兴趣,在10年后于台北发表了他卓有成效的论著《陕西耀县碑林与石窟》,在海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史学家武伯伦在1965年“西安碑林”拓片首展日本时,特意加选了《姚伯多兄弟造像碑》拓片,在日本获得了较高声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碑林中隋代的《千菩萨碑》更是举世少见,日本京都大学教授谦田茂雄说:“我走了多半个中国,去过很多地方,千佛碑到处可见,这菩萨碑真是绝世仅有啊,这真是举世之愧宝,真是太可贵了!”日本从事道教研究的蜂屋邦夫教授考察碑林后,恋恋不舍,用手边摸着碑石边赞叹着:“真是罕见的宝贝呀!太好了,太好了!感谢您们珍藏了它,我还要带研究生们来的。”

“耀县碑林”主要以北魏至唐代的碑石为主。碑林始于清末集收碑石,30年代统一集结县城西仓,就正式命名为“耀县碑林”。先后从解放后移置至文化馆,1971年又迁移至药王北洞,1988年又迁移到后山,于“集谋宫”旧址建“回”字形殿廊。这批石刻以造像碑为主,是研究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朝代的历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艺术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特别是对研究我国的宗教史、民族史、汉字与书法演变史、地方史志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对雕刻、绘画、音乐、体育、服饰、建筑等内容的研究也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千菩萨碑》更为罕见,绝大多数碑都是国家等级珍贵文物。

摩崖:即摩崖造像,亦称“石佛洞”,“药王山石窟”,群众俗称“摸摸爷”。主要以北周至明摩崖造像石刻为主。这是佛教文化艺术在药王山的宝贵遗存,也是“药王山石刻”保护的重点。它处在北洞东端的后山,在高6米,东西长约20米的崖面上,原有7个洞窟,23个龛佛,雕凿造像45尊。国家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文物,拨出专款于1987年将洞窟改建成如今的仿唐式大厅殿,宽阔明亮,面积为240平方米。这批造像以浮雕、高浮雕、圆雕为基本技法。大者一丈有余,小者矮不盈尺,有的酷似真人,有的正襟端坐、有的侧腰曲体,有的起舞凌空……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线条流畅,生动感人,雕工精细,颇具质感。充分显示了我国雕刻艺术的精湛。

如东端第一龛唐初观音造像,高1.8米,头束高髻,娥眉凤眼,口唇微启,面含腼腆,胸垂璎珞,肩披长巾,腹结宽带,扭腰袒胸,乳房微耸,衣纹轻飘细若纱,肌肤隐约可见,赤足站于莲台上,左手上举执拂尘尾,右手下垂提净瓶,充分再现了女性之美。在中间上层龛内雕有观音站像两尊成对,人称“等身观音”,各高1.64米。宝相冠,容貌丰满,身段优美,袒上身胸,斜披纱巾,下着羊肠裙,相对分别手提净水瓶,另一只手臂抬举,披巾飘动,神态若歌方酣之时,颇为传神生动。此像为盛唐雕刻,也是保存完好的精品,著名画家刘文西先生极为欣赏和赞叹。处于最西端佛龛者手托匣钵,其内药丸粒粒可数,右手拇指与中指捏一粒药丸举指于胸前,这就是佛教中的药王,即“药师佛”、“大医王佛”,亦即“琉璃光如来菩萨”,是太阳和月亮两佛帮助他成佛的,故两侧塑像就组成三尊。其下巨石崖台有药臼和汤剂、粉剂调药之胜迹等。因此,曾被报刊杂志盛誉为“佛教艺术的灿烂明珠”。

碑石陈列也包括散于满山的石刻和遗迹。这些也属“药王山石刻”的一部分。如摩崖造像之西的清道光十九年修关帝庙时利用庙前崖石配刻的浮雕“关平拉马”,在其道下山坡的石崖上刻“云山览胜”巨字题词。北洞北道院从原延昌寺搬迁的反映佛教史的共404尊佛、菩萨、胁侍造像的十层方形多式楼阁窟巨石塔,被赞为国内少见的石刻艺术珍品。醉翁亭下在一块斜倾于山坡上的巨石上,题刻有五种书法,笔法各异,内容有趣,端上横刻“拂云”行书二字,大如茶盘。其下刻“悟石”楷书横排,大如瓮口。再下刻“二水在望”行书横排,字大如桶。又下横排“醉翁石”,字如斗大,深镌凹刻,其周围刻有边框。最下草书竖刻“眠仙石”三大字,大似桌面。据题铭均为明、清地方书法名家手笔,书体劲健端庄,秀致可观。至于遇仙桥下,幽谷密林,沟涧石崖,怪石嶙峋,雅趣宜人,柏香盈溢,常为游人驻脚、沐浴、欣赏的迷人之处,古代不知多少名人学士于周围岩上题字赋诗,如有:“龙盘”、“星滩”、“柏崖”、“飞云渡”、“卧石”、“太玄桥”、“聚虎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