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品读名人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全集
43720100000021

第21章 敢于竞争篇(4)

同是背水列阵,为什么韩信能高奏凯歌,而徐晃则惨遭失败呢?其实,两者所面临的情况和客观条件并不相同。一是,韩信在敌方主将放弃良计的情况下,采用奇正互变之法,一方面背水列阵,同时又出奇招,即派奇兵袭击赵营。而徐晃,只是生搬硬套地使用“背水列阵”之战术,而不考虑当时的实际情况。二是,对“置之死地而后生”观点的理解及运用。韩信非常明白《孙子兵法·九地篇》中“以患为利”的用兵策略,正如书中所说:“投之亡地我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所谓的“死地”、“亡地”,孙子是这样解释的:“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从把握时机的程度来说,韩信做得非常成功,因而使众多的新兵老将都有决死斗志。而徐晃呢?敌方明智地坚守而不出击,部队从日出战到日落,兵疲气衰,不但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转患为利,反而促成大祸。

徐晃的教训是相当深刻的。此一时彼一时,在现代社会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可以借鉴古人与今人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以免少走弯路。但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不论当时、当地的客观条件,只是去机械照搬。那样,再好的经验及教训,都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这方面,东汉大将虞诩创造性地借鉴战国时孙膑的“减灶”法却获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功。

东汉年间,羌军进攻甘肃武部,虞诩奉命领三千人马抗敌,行至肴谷与羌军遭遇。虞诩兵少势卑,便下令停止前进,故意散布消息说,朝廷援兵指日可到,等援兵到了再向武都进发,并以种种方法显示驻守待援的姿态。这样一来,倒真把羌军给迷惑了。他们放弃了对汉军的堵截,分兵到各地掳掠财物去了。这时,虞诩乘机疾进。宿营时,令官兵每人做两个炊灶,并逐日倍增。部属对其反孙膑减灶之计而行之,十分担心,虞诩就以“兵行诡道,自古皆然”的道理说服大家。果然,羌军得知汉军突然西进,赶忙集中主力追赶,乃至发现汉军炊灶遍野,连绵数里。炊灶日益增多,便以为汉军援兵已到,于是不战而退,虞诩的部队胜利挺进到武都。

减灶与增灶的奥妙何在呢?田忌、孙膑重兵在握,却故意示弱,用减灶的办法诱敌上钩,而后出奇制胜;虞诩自思兵力不足,却以强致敌,用增灶的办法吓退了羌军。

在虞诩答复部属的询问时解释得十分正确。他说:“当年孙膑是示弱,我们现在是假装强大,这是视情况不同而灵活用兵。”

巴西军队有能力在欧洲作战

打仗时不一定弱者输;竞争时不一定强者赢。为了正义的事业,在敌人和困难面前要勇敢,不要畏惧,不要退缩,要敢于为胜利而斗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巴西外交部长阿拉尼亚在1942年1月27日的里约热内卢美洲国家特别会议上宣布,巴西决定与轴心国断绝一切外交和经济关系。不久巴西总统瓦加斯于8月22日正式向德国和意大利宣战。

巴西参战后,不仅为盟国军队提供军事基地和大量的战略物资,而且巴西军队在前线也参加了反击法西斯的激烈战斗。1943年3月25日瓦加斯总统发布特别法令。根据该法令,一支由美国提供装备的巴西远征军迅速建立起来。

1944年7月2日,巴西远征军中的第一梯队乘坐运输舰,离开里约热内卢的瓜纳巴拉海湾,于7月16日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登陆。随后,巴西远征军的第二和第三梯队相继到达意大利,全部官兵共约5万人。巴西的各个种族和民族都有人参加这支远征军。远征军官兵深知他们代表着祖国与人民,他们士气高昂,决心与法西斯分子血战到底。

就在巴西的远征军出国之前,德国的宣传机构大放厥词,说什么巴西军队都是些“看了令人作呕的、胆小怕死的劣等人种的代表”,还嘲笑说:“要是巴西军队有能力在欧洲作战,那么,一条蛇也就能够吸下一斗烟。”

但是铁的事实无数次地破灭了德国法西斯的美梦。巴西远征军在战场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多次受到同盟国领导人的嘉奖和慰问。更为有趣的是,巴西远征军的全体官兵在战斗打响之后不久,为了回答德国法西斯的嘲笑,一律换戴了一种颇为罕见的肩章,肩章上的图案是:一条蛇正在吸一斗烟!

巴西远征军在战斗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仅俘虏的敌军就有二万多人。他们占领了极为重要的卡辛诺山阵地,突破了轴心国军队在亚平宁山区的最后防线,并于1945年4月接受了德军第148榴弹炮师和三个残存的意大利师的投降。一直到1945年7月,巴西远征军才高奏凯歌班师回国。他们的远征用事实证明正义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一条蛇有时也确实能抽一斗烟!

通过冒险取得成功的美国飞行家

敢于冒险是一种素质,是一种性格,是一种与命运挑战的勇气,但冒险不是盲目的行动,而是在理性指导下对成功的追求,不敢冒险的人只能过四平八稳的生活,他们永远不能体会到人生的激情时刻。

当一个人通过冒险取得成功时,那很少是走运的结果,而更可能是富有想象的思考和仔细安排的产物。最能鼓舞人的事迹之一,应该是1927年美国飞行家林白的首次单独不着陆横越大西洋。

林白当时25岁,冷静地用自己的生命去打赌,他赢得了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一搏。

起飞前他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他从纽约长岛驾驶着一架单引擎飞机起飞了,这架飞机里挤满了汽油桶,几乎没有他坐的地方,汽油的重量使得飞机负担太重,在从纽约飞往巴黎的途中,想空降是不可能的。

一路上大雾遮住了他的视线,当时没有无线电让他同地面保持联系,他拥有的只是一只指南针。好几次他都睡着了,醒来时才发现飞机只有几米距离就触海了。通过计算,他在起飞33个小时后就横越了大西洋,在巴黎机场安全降落了。人们欢声雷动,这种热情的场面实属空前盛况。

是勇敢吗?真不敢相信是这样。

是鲁莽蛮干吗?绝对不是。

为了这次飞行,林白做了为期几年的准备工作,训练自己,准备自己的飞机——圣路易精神号。他从威斯康星大学退学出来学习飞行,加入了飞行训练队;他得到空军批准,可以在闲余时间进行飞行;他作为美国航空邮政飞行员在白天黑夜、晴天雨天都飞行,行程多达几万英里;他曾遭遇过险情,飞机被迫降在农田里;他学会修理飞机引擎并懂得每个零件的工作原理。

“幸运的林白,”新闻媒介这样称呼他,“他敢打赌而且赢了。”他们这样说。不!他的成功不是因为他走运,而是因为在冒险之前,他准备了自己,准备了飞机,而且是尽了最大努力。他相信自己能够发挥潜能,能成功,他知道唯一能打败他的只有命运的捉弄,这是我们任何人都无法控制的。

在他有了充分准备后,他获得了冒险的成功。

用思维方式赢得胜利

人们常说:天才和愚蠢仅一步之差。这一步之差的主要原因与其说智力不同,倒不如说是思维方式不同,以正确的方法进行思维,即使智力平平,也能够顺利达到自己的目的。

思维灵活并不一定表现在发明创造上,只要你肯动脑,随时都可以享受灵活思维带给你的便利。

在拿破仑东征埃及的战争中,部队一连数日行进在广袤沙漠之中,干渴难熬,士气极度低落。

拿破仑发现这种情况,就来到士兵们中间。有人在人群中大胆地说:“好哇,将军,你就这样把我们带到印度去吗?”拿破仑反驳说:“不,我才不愿意带你这样的士兵去执行任务呢!”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法国士兵的荣誉感,说那句话的人和他的伙伴们不由得感到十分羞愧。于是他们又重新振作精神,顽强地战胜干渴带来的痛苦,终于顺利地到达了尼罗河边。

英国人在战争中也常运用心理战术,其中的一个著名例子是“钢铁棺材”。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于1941年制订的建造几十艘潜水艇的计划快要成为现实,需要有几千名德国青年来操纵这些出色的新船。

正当许多青年把当潜水艇员作为一种崇高的职业,争先报名参加邓尼兹海军上将的潜水艇部队时,许多地方出现了一种精心设计的传单:潜水艇被画成一个“钢铁棺材”,并写上这样的文字:当潜水艇员危险,寿命短,长时期同外界隔绝……。同时,英国人在无线电广播中,告诉德国人如何假患某些病,可以避免当潜水艇员,原来这是英国海军部一个代号为OP-16-W的秘密部门,针对德国人容易受到心理攻击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德国进行的一次“心理战”。这样一来,许多青年对当潜水艇员产生了恐惧心理而放弃了报名。它使德军招募潜水艇员的工作拖延了好几个月。

还有一个“人油肥皂”的例子。

这是英国在1918年春季的宣传。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僵持不下的战局已延续了四年。无名的郁闷,极度的疲惫和绝望弥漫于德国。英国人说:德国人竟然用人的尸体榨油,用人油制造肥皂。……

“人油肥皂”,耸人听闻,极度贫困的德国、残暴的天性;而且不由你不信,德国人本来就是化工专家;不由你想不到,所有的国家、所有的人种、所有的民族、所有的人,几乎天天要用肥皂……

“人油肥皂”令德国方面极度恐慌。由于它不可能公开自己的全部工厂,所以它没有丝毫办法对此加以有效否认。由于“人油肥皂”的致命一击,更加快了德军士气的彻底崩溃。

在遇到困难或障碍的时候,只要思路灵活,就能走出困境,轻松地解决问题。

东方朔是汉朝最著名的滑稽大师,也是一个有名气的文人。他很受汉武帝的宠爱。

东方朔就职郎中后,认为待遇太低,而且久不升迁,又无机缘接近皇帝,什么好处都挤不到,心中不免烦闷。

有一天,他正怏怏不乐,忽见前面来了一群侏儒,于是心生一计,走向那些侏儒,故作惊讶地说:“我告诉你们一个机密,大事不好了!最近朝廷要节省开支,说你们这些矮子无用,只能供人游戏,不能生产,白白耗费粮食,要让你们统统死去!”

侏儒们听了,吓得个个面面相觑,无计可施,一起请东方朔设法救命。于是他又伪装慈悲,向他们说:“你们只有赶快去恳求皇上,或者可以获得恩典,幸免一死!”

这时正好汉武帝刚好经过这儿,于是侏儒们一齐跪到圣驾前,放声大哭,哀求饶命。武帝莫名其妙,细问之下,大怒,立传东方朔见驾,骂道:“你为何造谣?”

东方朔跪奏:“臣罪该万死!但有下情启奏皇上:侏儒身长三尺,俸米一袋,钱二百四十,臣身长九尺三寸,待遇竟然一样。如此,侏儒岂不吃得会撑死,而臣岂不将饿死吗?陛下如不补救,调整臣的俸禄,提高生活待遇,臣实在无法生活。”

汉武帝听了哈哈大笑,即令东方朔待诏金马门,管理宫廷宦官,从此升官加薪,侧身大夫行列了。东方朔造谣而加薪,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东方朔被誉为“智圣”,能有这种谋略不足为奇;令人赞叹的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庞振坤也有许多机智之举。

庞振坤是河南邓州人,他小时候,跟着叔父过活。叔父不让他上学。他自己偷偷跟人家学,认识了不少字。

一次,庞振坤对叔父说:“你老是说我是小毛猴子,咱俩明天一起去邓州城,看谁认识的人多。”

叔父说:“你不过想到城里看看罢了,好吧,若没有人认得你,当心你的屁股!”

第二天,庞振坤手里提一个小孩玩的灯笼,做得非常花哨,跟叔父一起去邓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