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间房子里,华卡立刻认出了面前那位体格结实,长着一对浓眉的人是谁。高个子的亚斯达开始觉得这少年有点讨厌,然而一听少年问他:“我很想知道,我怎样才能赚得百万美元?”他的表情便柔和并微笑起来。俩人竟谈了一个钟头。随后亚斯达还告诉他该去访问的其他实业界的名人。
华卡照着亚斯达的指示,遍访了一流的商人、总编辑及银行家。
在赚钱这方面,他所得到的忠告并不见得对他有所帮助,但是能得到成功者的知遇,却给了他自信。他开始仿效他们成功的做法。
又过了两年,这个20岁的青年成为他学徒的那家工厂的所有者。24岁时,他是一家农业机械厂的总经理,为时不到5年,他就如愿以偿地拥有百万美元的财富了。这个来自乡村粗陋木屋的少年,终于成为银行董事会的一员。
华卡在活跃于实业界的67年中,实践着他年轻时来纽约学到的基本信条,即多与有益的人相结交。会见成功立业的前辈,能转换一个人的机遇。
年轻的男女都能直率地表达崇拜英雄的心意。可是年纪一大,就以为不可不将这种心意隐藏起来。
但是隐匿崇拜英雄的心意是错误的,应当与你所崇拜的人亲近,这才是良策。这不但能使对方感到高兴,而且会鼓励你,增加你的勇气。
怀特是美国印第安纳州小乡镇上的铁道电信事务所的新雇员。16岁时他便决心要独树一帜。27岁他当了管理所所长。后来,先到西部合同电信公司,接着成为俄亥俄州铁路局局长。
当他的儿子上学就读时,他给儿子的忠告是:“在学校要和一流人物结交,有能力的人不管做什么都会成功……”
你也许会觉得这句话太庸俗。但请别误会,把有能力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并不可耻。朋友与书籍一样,好的朋友不仅是良友,也是我们的老师。
要与伟大的朋友缔结友情,跟第一次就想赚百万美元一样,是相当困难的事。这原因并非在于伟人们的超群拔萃,而是你自己容易忐忑不安。
年轻人之所以容易失败,是因为不善于和前辈交际。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兰西的陆军元帅福煦曾说过:“青年人至少要认识一位善通世故的老年人,请他做顾问。”
萨加烈也说了同样的话:“如果要求我说一些对青年有益的话,那么,我就要求你时常与比你优秀的人一起行动。就学问而言或就人生而言,这是最有益的。学习正当地尊敬他人,这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不少人总是乐于与比自己差的人交际。这的确很值得自慰。因为藉此,在与友人交际时,能产生优越感。可是从不如自己的人当中,显然是学不到什么的。而结交比自己优秀的朋友,能促使我们更加成熟。
我们可以从劣于我们的朋友中得到慰藉,但也必须获得优秀的朋友给我们以刺激,以助长勇气。
大部分的朋友都是偶然得来的。我们或者和他们住得很近,因而相识;或者是以未曾预料的方式和他们相识了,结交朋友虽出于偶然,但朋友对于个人进步的影响却很大。交朋友宜经过郑重地考虑之后再决定。
总之,事业成功的人,有赖于比自己优秀的朋友,不断地使自己力争上游。
其实,与有益的人结交,并非太难的事情。首先将你所在城市的著名人士列出一张表,再将会对你的事业有所帮助的人,也列出一张表,之后就是每星期要去结交一位这样的人。伟大的人物才有伟大的友人。
爱老师但不能盲目崇拜
善于向别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盲目崇拜别人,不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和判断,就很难取得杰出的成绩。
亚里士多德当初是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加入阿加德米优秀人物的圈子的。跟随柏拉图,他学习了数学、修辞学、辩证法等诸多学科,他早期的著作中无处不流露着对柏拉图的崇拜之情。为了给柏拉图及其学园争得荣誉,他批驳过柏拉图的学术敌人苏格拉底及其教学方针,并且大显风采;为了贯彻柏拉图的教学计划,他孜孜不倦、努力学习,在年轻的他看来,老师即是真理,爱柏拉图即是爱真理。
但是,思想逐渐成熟的亚里士多德最终认识到:热爱一个人并不意味着对他盲目崇拜。随着亚里士多德阅历的加深,他逐渐认识到:反对和赞同一样,都是表达爱师之情的方式。
亚里士多德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柏拉图主义者。柏拉图的某些观点在亚里士多德保存下来的论著中遭到了严厉的批评,这种批评在柏拉图在世时就已经提出来了。
在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著作《形而上学》中,对柏拉图的批评几乎贯穿始终。开始时,亚里士多德以“我们的”口气进行批判,他还是把自己当作是柏拉图的同盟;后来,他以“他们的”口气开始反驳,显然,他已完全站到了柏拉图学术论敌的立场上了。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判主要是针对他的理念论而言的。比如,在听了柏拉图关于善的讲演之后,亚里士多德作了这样的评论:假如人们想在这里听到日常生活中的善,他们将大惑不解。
亚里士多德批判柏拉图将抽象理念与具体事物相分离的观点。柏拉图坚持一类事物就有一个理念,举例说明那就是个别具体的房屋之外,还存在一个“房屋理念”。亚里士多德对此反驳说,世界上只存在多种多样具体的房屋,根本不存在什么“一般房屋”,即房屋理念。如果真如柏拉图所坚持的那样,那么否定的东西、能生死的事物及事物间的关系等也有理念吗?而且如果在许多个别事物之外还有一个理念,依此可能推出无穷的理念,这自然是荒谬的。
对于能言善辩、学识过人的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反对观点,柏拉图也只能求同存异,他“经常称亚里士多德为小驹。他用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呢?众所周知,小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柏拉图的著作《巴曼尼德斯》篇和《智者》篇中,那个令人头疼的少年苏格拉底,可能就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在这位青年人身上,不难看到自己老师的影子。
不管怎样,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并非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人,他们的思想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差异。有了差异就会有争论;有了争论才能推动自身的发展,这对于这两位才学都很渊博的人来说,会显得更突出些。
亚里士多德对老师的批判,表明了他善于提出问题,对一切都感兴趣的天性。也正是在这种求知本能的驱动下,他才得以建立起百科全书式的思想体系来。
不与趋炎附势者同流合污
徐悲鸿的座右铭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保持自己的风格和人品,不与趋炎附势者同流合污,是一种值得赞叹的处世之道,也表现出了一种可贵的品质。
1915年夏天,19岁的徐悲鸿告别了家乡,去上海谋生。一位曾与徐悲鸿共事的国文老师勉励他说:“我希望你记住两句话: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从此,这两句佳言便成为徐悲鸿终生信守的座右铭。
1935年,徐悲鸿已是中外享有盛名的画家。但他不愿为蒋介石政权效劳而飞黄腾达。他挥毫写下“独持偏见,一意孤行”的对联挂在墙上,以表自己决不与趋炎附势者同流合污的志向。
有一天,国民党政府文化运动委员会主任张道藩登门求画,请徐悲鸿为蒋介石画一张半身标准像。徐悲鸿虽然经常为许多人画像,但这一次却毫不客气地拒绝了:“我是画家,我对你们蒋委员长丝毫不感兴趣,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张道藩非常吃惊地说:“给蒋委员长画像你不感兴趣,你对什么感兴趣?”
徐悲鸿十分坦然地说:“我对抗日救国感兴趣,对人民大众感兴趣!”
张道藩碰了钉子,气急败坏地走了。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介石受一位外国人所托,要买徐悲鸿的一幅国画——《双鹫》。
徐悲鸿冷冷地对蒋介石派来的人说:“这是非卖品,是不出售的。”
蒋介石得知徐悲鸿不愿出售《双鹫》图,很生气,又派人去,并让他们告诉徐悲鸿,“这是蒋委员长要买下送给外国人的,不管要多少钱都买。”
徐悲鸿听来人这样说,十分讨厌,断然拒绝道:“我已经说过了,这是非卖品,对任何人都不出售。你给多少钱我也不卖!”
来人走后,徐悲鸿夫人廖静文担心会惹出一场大祸,徐悲鸿也知道蒋介石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但他决不愿妥协。
第二天,蒋介石又派人来索画,气势汹汹地声称:你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徐悲鸿毫无惧色地说:“《双鹫》图是非卖品,上面题有‘静文爱妻惠存’,怎么能出售呢?”
说着,拿出画给来人看。原来,徐悲鸿夫妇彻夜未眠,终于想出了这样一个搪塞的办法。
这个办法还真灵。那个外国人听说《双鹫》图是送给徐夫人的,并且题上了字,也就放弃了索取这张画的要求。一场风波才算了结。
不要盲目模仿别人的外表
唐朝大诗人李白曾有这样两句诗:“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积极向别人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盲目模仿别人的外表,不顾自身的条件和特色,不注重内在素质的提高,只能弄巧成拙。
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她的美貌简直到了倾国倾城的程度。无论是她的举手、投足,还是她的音容笑貌,样样都惹人喜爱。西施略用淡妆,衣着朴素,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礼”,没有人不惊叹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
乡下有一个丑女子,不仅相貌难看,而且没有修养。她平时动作粗俗,说话大声大气,却一天到晚做着当美女的梦。今天穿这样的衣服,明天梳那样的发式,却仍然没有一个人说她漂亮。
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竟博得这么多人的青睐,因此回去以后,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哪知这丑女的矫揉造作,使她原本就丑陋的样子更难看了。其结果,乡间的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门紧紧关上;乡间的穷人看见丑女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带着孩子远远地躲开。人们见了这个怪模怪样、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来走去的丑女人简直像见了瘟神一般。
不愿随波逐流的韩世忠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国家面临危难之时,勇于献身,誓死报国,是中华英烈的伟大传统。自古至今,那些志士仕人宁死不屈,英勇坚毅的光辉形象熠熠生辉,永远鞭策着人们努力工作,热爱祖国。
南宋著名抗金将领韩世忠,早年束发从戎,参加过征西夏和灭辽战争,戎马倥偬,屡建奇功。壮年时投身于抗金战争,英勇坚毅,战功卓著,成为南宋威震遐迩的著名将领。
南宋初年,战火不断,金军大批军马入境,气焰十分嚣张。宋廷无心恋战,一心想投降议和,使抗金战争变得更加艰难。
韩世忠统领的部队,在处于劣势的不利情况下,历经百战,虽败亦勇,给金军以沉重的打击。
建炎元年,金军再攻河南,逼汴京,韩世忠率军参加了宗泽指挥的守汴战役。他先到西京(今河南洛阳),与制置使翟进、统领孟士宁、巡检使丁进等军夜袭金军完颜希尹的营寨于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因金军事前得知了情报,宋军偷袭失败;继而再战于文家寺(今河南孟津县南)。由于丁进军失约未至,统制官陈思恭以后军先遁,宋军全线动摇,金军乘胜追击,韩世忠陷入重围,披矢如棘。幸部将张遇率部力战,韩世忠才突围而出。
建炎二年十一月,金军以能征善战的完颜宗翰任主帅,再次大举南下,矛头直指扬州。那时大将宗泽已死,汴京为金军攻破,金军得以长驱直入。
韩世忠此时率军镇守淮阳(今江苏郊县南);保护着住在扬州的宋高宗。高宗听见金兵南下的消息,仓惶之间,驱马渡江,逃向江南。
宗翰得知英勇的韩世忠驻军淮阳,遂亲引六军至淮阳与韩世忠作战,韩世忠孤军难支,趁夜后撤。宗翰闻之,遣军尾击韩军于宿迁,韩世忠大败。部将张遇战死,他自己收拾溃兵经盐城从海道南下。这是韩世忠一生中最惨重的失败。但这丝毫不能动摇他坚决抗金的决心。遭此挫折后,他仍坚定地站在主战派一边。经历了多次战斗,给金军以沉重的打击,表现了他百折不挠的勇气。
韩世忠在抗金战争中立下了无数奇功,但却遭到朝廷的猜疑,朝廷中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占了上风,秦桧不断在宋高宗面前进谗言,陷害忠良。虽然秦桧在朝中的权势炙手可热,韩世忠却敢于上书,指斥秦桧误国,词意恳切。
当秦桧将岳飞父子逮捕入狱时,满朝文武因惧怕秦桧的权势,谁也不敢站出来为岳飞说句公道话,独韩世忠挺身而出,面诘秦桧:岳飞犯了什么罪?秦桧回答说:莫须有。韩世忠听了勃然变色,愤慨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何以使人甘心?”
当然,韩世忠不可能救出岳飞,但他通过岳飞的冤狱,认识到秦桧是祸国殃民的大奸臣,国家重用他们,是非常不幸的事情。
他从不依附秦桧,他与秦桧一朝共事,于班列一捐之外,不复为亲。朝中议论大事,他仍像以往那样秉公正直,他家里人都非常担心,劝他少说。韩世忠回答说,明知其误国,乃畏祸苟同,将来我死了以后去见太祖岂不要吃铁棍吗?
韩世忠这种刚直不阿的性格和品德为秦桧一伙所嫉恨,他因此处处遭到刁难和排挤。韩世忠不愿随波逐流,最后辞去官职,闲居在家。
韩世忠的晚年虽然过着抑郁寡欢的隐居生活,但却以独善其身的方式,表现了不与卖国奸臣为伍的高尚品格。这种品格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的。
用能力和才华去征服别人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难免会遇到别人的漠视甚至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只进行口头的辩论和反击是无济于事的。最重要的是用事实说话,用你的能力和才华去证明自己,征服别人。
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前547),是朴素唯物主义学派的创始人。他出生在伊奥尼亚(位于小亚细亚西岸)的米利都一个贵族家庭。
泰勒斯青年时代,求知欲望非常强烈,他曾到东方的埃及去游学。从埃及回到希腊后,他仍然刻苦地钻研学问,如天文学、数学、气象学等,甚至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
有一天晚上,泰勒斯抬头观察夜晚的星空,边走边思考他前些日子得出的结论:“万物皆由水而生成,又复归于水。”因为他全神贯注地思考和观察,突然一下子掉进了一个土坑里。
正巧遇到一位商人从这里经过,一见土坑里掉下去了一个人,急忙上前仔细一看,啊!原来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哲学家泰勒斯。
商人心想:我今天倒要数落一下这个臭文人。
于是,他对泰勒斯说道:“尊敬的泰勒斯先生,您怎么会掉到坑里?我听说先生上知天文,哪有不知道脚下是什么的呢?想必这是学问给您带来的益处吧!”
泰勒斯一听,知道商人不怀好意,是在挖苦讥讽自己。于是,他从坑里爬上来,镇定自若地回答说:“只有站得高的人,才可能从高处掉进坑里。而不学无术的人连这点权利和自由都没有。因为他们本来就躺在坑里从来就爬不出来,岂能从高处掉进坑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