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七分做人三分做事的好情商
43720900000029

第29章 富与贫的情商(3)

过于贫穷的人大多因贫穷而失去了成大器的机会和条件。所谓贫困,即因贫而困者也。而那些不为贫所困者,则更有成功之指望。在美国,能够当选总统的人大都是富翁。雄厚的资财,使他们很容易走上获取成功的捷径,也使他们很容易获得冠冕堂皇的人生形象。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不管在哪个领域里获取成功,都需要提早受到良好的教育,而要受到良好教育,就必须解决学费问题、时间问题、精力问题,这是贫困者最容易失去的,而富裕者是不必在这些问题上面操心的,只要一心一意地努力奋斗就行了。

为贫穷困扰,就难得成功;为贫穷困扰,就难得幸福。贫穷很可怕,不战胜它,就没有出路。

但可能也有人拿一些社会上的特例来怀疑“富贵”法则的精度。他们说,贫困若也有功成名就者,但殊不知,按照犹太人的“宇宙法则”推断,世界上22%的富人中出现的成功者远远要比78%的穷人中所冒出来的成功者多而又多,两者是不成比例的。当然,说到穷,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温饱线以下的,也有温饱线以上的。这里所说的穷,主要指影响人奋斗的基本条件匮乏和影响人奋斗进程之水平以下者。都说这个社会同大自然之间存在着某些惊人的相似,差不多都逃不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逻辑。但因为存在穷和富的关系,也就不可避免地使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们产生了不平等的竞争、不平等的选择和不平等的收益。所以,只有首先战胜物质上的寒窘、贫困,才有希望从人生的泥淖中拔出脚来,快步奔向理想目标。

生而贫困并无过错,死而贫困才是遗憾。尤其是终其一生,无力消除贫困创造财富,更是无可宽恕的。贫困是一种疾病,是一种恶习,如果不是由于懒惰,就是由于无知;最坏的莫过于两者皆具。贫困不单是金钱物质的缺乏,有时也是精神的残缺,所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即在于此。有时一个人因为金钱和物质的缺乏,最终会导致精神——信心、勇气、热情、意志和知识的缺失。所以贫困不仅仅是口袋空空。因此,对穷人施以经常的物质救济,可能会给他造成永久的贫困;只有对穷人给以不断的精神激励,才能带来长期的富裕。

财富是我们经心智和劳力的工作、服务他人贡献社会的结果。真正的财富是内在的财富,也就是精神的财富。财富的增加不仅可以用作改善生活的资材,尤其应作为贡献社会的工具。

一个人价值的高低,视其对财富创造的程度,也就是对社会贡献的程度决定的。

人生的幸福,唯有经财富的创造才能达成。一个贫困的人是无幸福可言的。消灭贫困和创造财富,是我们在现代社会里的每一个人责无旁贷的任务。

据说李嘉诚的成功就是基于战胜贫困而取得的。贫穷的压迫和生存的需要,迫使李嘉诚从小就树立了战胜贫困的决心。

1943年,不满15岁的李嘉诚因父亲病逝,家贫如洗,不得不辍学打工。由于抱着“我不要穷,我要赚钱”的积极心态,他在泡茶扫地当学徒、当店员、当跑街推销员的早年生涯中,努力学习和思考,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发着自己经商赚钱的潜能。

“我不做高级打工仔!我要创立自己的企业!”

经历7年打工奋斗,22岁的李嘉诚放弃了很好的职业,为自己树立了更积极成功的心态——一个宏伟的“我要”的目标。

打工的经历开发了青年李嘉诚立身处世和经商的部分潜能,使他增强了信心,他要开发自己更大的潜能。1950年,他放弃一家塑胶企业总经理的位置,自己开办了“长江塑胶厂”,成为一个主宰自己命运的老板。

培根曾经说过:“财富之于德能正如辎重之于军队。辎重是不可无的。”又说:“财富可以买通关节,使人出于危厄或困难。”如此看来,财富对人生之重要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人在年轻奋斗的时候,早一点意识到战胜贫困和获取财富的重要性,并积极为之努力,不但不会拖他的后腿,还会为他获得事业的成功,并从多个方面起到保障作用。一个赚取亿万美元的灵感

认准的路,就坚定地走下去,而不管过程多么艰难曲折。

1915年的一个夏夜,华莱士躺在蒙大拿州一处牧场的工棚里辗转反侧,他被一个不可思议的灵感折腾着,即:办一本摘录报刊精华的杂志,名称就叫《读者文摘》……几个月前,担任韦伯出版公司图书部书记员的华莱士,因向一名主管直言进谏被当场开除,身无分文的他四处当差,没一位姑娘看得上他。

正当华莱士准备将灵感付诸实践时,美国对德国宣战,他报名参军,成为自愿应征的前25人之一。为此,他被编到三十五师,派驻法国。

1917年9月,华莱士所在的部队奉命攻击撤退到齐格菲防线的德军,战斗即将结束之际,华莱士被一块弹片击中,被送往医院。呆在医院的那段日子,华莱士还一直琢磨他办刊的梦想。其间,他还专为士兵编辑了一本文摘杂志,并摸索出了一条经验:将大多数文章的篇幅删去四分之一,而不损及其精髓。

华莱士回国后,他花了近半年时间埋首于公立图书馆,兴致勃勃地做出了一本《读者文摘》样刊。是时,他追求一位年长他一岁叫莉拉的姑娘,没想到,这位姑娘不仅接受他的求婚,而且称赞他即将出版的刊物是一个“杰出的构想”。

华莱士和莉拉在纽约附近的快活镇租了一间酒吧的地下室创办《读者文摘》,并宣布结婚。

《读者文摘》创刊号一炮打响,此后它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而今已成为在127个国家拥有杂志、书籍、行销和投资运营的王国,年收入逾20亿美元。

许多人可能都像华莱士一样有过一刹那的创业灵感,但也许不少人认为那只是不切实际的空想而放弃,仍按部就班地做着手头安稳的工作。而华莱士却一直没有放弃他的灵感。他当时并未想过它可能带来亿万美元的收益,但他认定这是一个不错的创业思路。他坚持去实践——事实上,是否动手去做,并坚持下去,是成功与不成功者的一个重要区分。

巴菲特靠什么点石成金

沃伦?巴菲特是美国股票市场上的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一些人眼中,他简直是有点石成金的功夫。

一天,一位年轻的投资商西什?卡拉曼想拜访巴菲特,打来电话问他什么时候方便。

“什么时候都行,我没有时刻表。”巴菲特回答。他从不事先安排时间,宁愿随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卡拉曼到达奥马哈机场时,看到一位中年男人举着写有自己姓名的纸牌站在出口处。他微微有点发胖,平平的脸上戴着副玳瑁眼镜,头发稀疏,没怎么整理,手里还拿着串车钥匙。

卡拉曼急步赶过去,刚要问他是不是巴菲特派来接自己的司机,那人已微笑着伸出手,热情地说:“您就是西什?卡拉曼先生吧?欢迎来奥马哈,我是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领着他去一家小饭店吃了顿早餐,卡拉曼发现巴菲特吃的是整条香肠和几个鸡蛋。看到卡拉曼惊讶的眼神,巴菲特自嘲地说:“我妻子曾经说过我是全美国最后一个吃香肠的人。”

“现在走吧,我带你去参观一下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世界中心’。”巴菲特说着,并亲自开车将卡拉曼拉到了公司总部,

卡拉曼跨出车门,大失所望地看到一栋极其朴素、简单的小楼。他忍不住满腹的狐疑,试探地问:“您一共有多少雇员?巴菲特先生。”

“有11个人呢,两个秘书,一名出纳,三个会计师,一个贸易商,一个财务主管,一个保险经理,我的助理以及我自己。”

“没有律师?没有战略计划者?没有银行家?要知道您的公司每年过手交易几十亿美金啊!和您规模相当的哈佛大学基金会有100多职员呢!”卡拉曼简直太惊讶了。

“一个精练的组织应该把时间都花在业务上,而不是花在相互协调关系上。”巴菲特目光敏锐地看了他一眼,“如果我雇了贸易商,他们就会找点可做的生意;如果雇了律师,他们就会找人打官司的。”

“这边请。”巴菲特引导卡拉曼走过静悄悄的走廊,走进一问毫无修饰的办公室。“这就是我平常工作的地方了。”他说。

卡拉曼又一次大开眼界。屋子里什么装饰品都没有,玻璃圆顶下只有一台老式的爱迪生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一张普利策的奖状,几张家庭照片和一张长椅。

“您没有配备计算机和股票终端吗?”

“我自己就是计算机。”这话由别人说来会显得很狂妄,但巴菲特却说得很自信和自然。

“那您平常怎么工作呢?”卡拉曼已经对听到什么答案都不会感到惊讶了。

“啊,我每天的分分秒秒都很自由。有时就在桌边看上几小时的书,靠电话与外界联系一下。”巴菲特舒舒服服地叉着双手说。

卡拉曼长叹了一口气,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金融界会称沃伦?巴菲特为“奥马哈神”。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结构的确就如西什?卡拉曼看到的那样,权力集中在两层,执行负责人和巴菲特本人。

他对自己很有自知之明,因此严格限制自己的作用来弥补管理能力上的不足。他只作做一些大的决策,常说一个人不需要“一大圈”的能力,但“知道圆周在哪儿很重要”。

他从不要求下属经理们预报盈利情况,也不安排会议,更不把他的伯克希尔文化强加于人……在管理上,他指挥大家合唱,而不是自己独舞。

而朋友们最喜欢的一点是他十分谨慎、认真,从不心不在焉。他一生都在努力给人快乐,始终保持着少年般的充沛活力。

如果让你花掉一百万

无意中被问及“如果你有100万,你会怎么办?”这样的奇怪问题时,我的国内的同学都会显得很兴奋,有的会作出一副“当然了”的样子,毫不犹豫地说:“花了它,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有的则一脸茫然:“是呀,我会拿它干什么呢?”还有的会说:“花一半存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