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卡亚不同的是,总有许多人不停地抱怨命运的不公,自己付出了辛劳的汗水,得到的却是失败和痛苦。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控制自我是能力的体现
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是有良好控制能力的人。控制自我不是说不发泄情绪,也不是不发脾气,过度压抑会适得其反。良好的控制自我就是不要凡事都情绪化,任由情绪发展,而是要适度控制,这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美国,有一位很有才华、曾经做过大学校长的人,竞选美国中西部某州的议会议员。此人资历很高,又精明能干、博学多识,非常有希望赢得选举的胜利。
但是,一个很小的谎言散布开来:3年前。在该州首府举行的一次教育大会上,他跟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有那么一点暧昧的行为”。这其实是一个弥天大谎,而这位候选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对此感到非常愤怒,并尽力想要为自己辩解。
由于按捺不住对这一恶毒谣言的怒火,在以后的每次集会中,他都要站起来极力澄清事实,证明自己的清白。
其实,大部分选民根本没有听到或过多地注意这件事,但是,现在人们却越来越相信有那么一回事了。公众们振振有词地反问:“如果你真是无辜的,为什么要为自己百般狡辩呢?”
如此火上加油,这位候选人的情绪变得更坏,他气急败坏、声嘶力竭地在各种场合为自己辩解,以此谴责谣言的传播者。然而,这更使人们对谣言确信不疑。最悲哀的是,连他的太太也开始相信谣言了,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消失殆尽。
最后,他在选举中败北,从此一蹶不振。
控制自我情绪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艺术。一个不懂得控制自我的人,只会任由情绪的发展,使自己有如一头失控的野兽,一旦不小心闯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则会伤人伤己。
人是群居的动物,不可能总是一个人独处,因此,一旦情绪失控,必将波及他人。控制自我绝对是种必须具备的能力。
传说中有一个“仇恨袋”,谁越对它施力,它就胀得越大。以至最后堵死我们生存的空间。你打我一拳,我必定想方设法还你两脚,即使是好汉不吃眼前亏,也必当日后补上——大多数人都会这样想。这样做只能使对抗升级而无助于解决问题,更不论是谁对谁错了。
1754年,身为上校的华盛顿率领部下驻防亚历山大市。当时正值弗吉尼亚州议会选举议员,有一个名叫威廉?佩恩的人反对华盛顿所支持的候选人。据说,华盛顿与佩恩就选举问题展开激烈争论,说了一些冒犯佩恩的话。佩恩火冒三丈,一拳将华盛顿打倒在地。当华盛顿的部下跑上来要教训佩恩时,华盛顿急忙阻止了他们,并劝说他们返回营地。
第二天一早,华盛顿就托人带给佩恩一张便条,约他到一家小酒馆见面。佩恩料定必有一场决斗,做好准备后赶到酒馆。令他惊讶的是,等候他的不是手枪而是美酒。
华盛顿站起身来,伸出手迎接他。华盛顿说:“佩恩先生,昨天确实是我不对,我不可以那样说,不过你已经采取行动挽回了面子。如果你认为到此可以解决的话,请握住我的手,让我们交个朋友。"’从此以后,佩恩成为华盛顿的一个狂热崇拜者。
我们在钦佩伟人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控制自我的重要性。许多伟人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与他们的从容豁达、宠辱不惊有很大的关系。而芸芸众生也许更多的是任由情绪的发泄,没有利用好控制自我的作用。
新的一届竞选又开始了,一位准备参加参议员竞选的候选人向自己的参谋讨教如何获得多数人的选票。
其中一个参谋说:“我可以教你些方法。但是我们要先定一个规则,如果你违反我教给你的方法,要罚款10元。”
候选人说:“行,没问题。”
“那我们从现在就开始。”
“行,就现在开始。”
“我教你的第一个方法是:无论人家说你什么坏话,你都得忍受。无论人家怎么损你、骂你、指责你、批评你,你都不许发怒。”
“这个容易,人家批评我,说我坏活,正好给我敲个警钟,我不会记在心上。”候选人轻松地答应。
“你能这么认为最好。我希望你能记住这个戒条,要知道,这是我教给你的规则当中最重要的一条。不过,像你这种愚蠢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记住。”
“什么!你居然说我……”候选人气急败坏地说。
“拿来,10块钱!”
虽然脸上的愤怒还没退去,但是候选人明白,自己确实是违反规则了。他无奈地把钱递给参谋,说:“好吧,这次是我错了,你继续说其他的方法。”
“这条规则最重要,其余的规则也差不多。”
“你这个骗子……”
“对不起。又是10块钱。”参谋摊手道。
“你赚这20块钱也太简单了。”
“就是啊,你赶快拿出来,你自己答应的,你如果不给我,我就让你臭名远扬。”
“你真是只狡猾的狐狸。”
“又10块钱。对不起,拿来。”
“呀,又是一次,好了,我以后不再发脾气了!”
“算了吧,我并不是真要你的钱,你出身那么贫寒,父亲也因不还人家钱而声誉不佳!”
“你这个讨厌的恶棍。怎么可以侮辱我家人!”
“看到了吧,又是10块钱,这回可不让你抵赖了。”
看到候选人垂头丧气的样子,参谋说:“现在你总该知道了吧,克制自己的愤怒,控制情绪并不容易,你要随时留心,时时在意。10块钱倒是小事,要是你每发一次脾气就丢掉一张选票,那损失可就大了。”
与人交往切不可冲动行事
我们每个人都该有一棵自己的“烦恼树”,它可以是无形的,也可以是有形的,它可以是日记本上的宣泄,也可以是内心的自我化解,甚至哪怕只是一个礼让的手势、关切的眼神和温暖的微笑。
古代有位石学士,一次骑驴不慎摔在地上,一般人可能会感到尴尬,可这位石学士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幸亏我是石学士,要是瓦的,还不摔成碎片?”一句妙语,说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自然这时石学士也在笑声中免去了难堪。
人际交往中,在人前蒙羞,处境尴尬时,用白嘲来对付窘境,不但能很容易找到台阶。而且多会产生幽默的效果。所以自我解嘲,自己把自己胳肢几下,自己先笑起来,才会把这样的积极的情绪传染给别人,才会产生积极的力量。
以此类推,一位胖子摔倒了,可以说:“如果不是这一身肉托着。还不把骨头摔折了?”换成瘦子,又可说:“要不是重量轻,这一摔就成了肉饼了!”
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感情越来越丰富,人读书越多,感情越丰富,越需要在情商上能够和别人互动。
有一个在网上流传甚广的故事,说一个运气糟糕的水管工被一个农场主雇来安装农舍的水管。那一天,水管工先是因车子的轮胎爆裂,耽误了一个小时,接着就是电钻坏了,最后呢,开来的那辆载重一吨的老爷车趴了窝。他收工后,雇主开车把他送回家去。
到了家门口,满脸沮丧的水管工没有马上进去,他沉默了一阵子。再伸出双手,轻轻抚摸着门旁一棵小树的枝丫。等到门打开时,水管工笑逐颜开地拥抱两个孩子,再给迎上来的妻子一个响亮的吻。在家里,水管工愉快地招待了这位新朋友。雇主离开时,水管工送他出来。
雇主按捺不住好奇心,问:“刚才你在门口的动作,有什么用意吗?”水管工爽快地回答:“有,这是我的‘烦恼树’。我在外头工作,烦心的事情总是有的,可是烦恼不能带进家门,不能带给妻子和孩子,于是我就把它们挂在树上,让老天爷管着,明天出门再拿。奇怪的是,第二天我到树前去,‘烦恼’大半都不见了。”
确实,我们每个人都该有一棵自己的“烦恼树”,它可以是无形的,也可以是有形的,它可以是日记本上的宣泄,也可以是内心的自我化解,甚至哪怕只是一个礼让的手势、关切的眼神和温暖的微笑。
做领导决不情绪决策
所谓情绪决策就是指我们不够理智与冷静,而是从一时冲动、个人喜好等来决策。这是做领导最忌讳的一点,也是情商不高的表现。
有一户人家的院子里种了一棵15年的老枣树,不料秋天的一场暴风雨把这棵树连根拔起。全家人又重新栽好它,可惜冬天一到,枣树不仅树叶掉得精光,连树皮也一块一块地脱落,好像一点儿希望都没有了。父亲刚好想弄些柴火,就把它锯断了。
到了春天,他惊异地发现,树桩上又萌发了一丛丛嫩芽,新绿新绿的。于是他很后悔地说:“我以为这棵树死了,但现在才知道,它还活着,早知道我真不该锯掉它。”
我们不要在情绪不佳的时候作出消极的决策,因为人在情绪不稳定时作出结论,多半会在日后付出惨重的代价。企业家背负着整个企业的命运,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更应该想办法冷静下来,在冷静下来之前,不要作任何重要的决定,这才是明智的。
但依然有的领导喜欢一生气就拍板“就这么定了!”须知这背后隐藏着多么大的隐患。
为了作出正确的决策,首先必须认真考虑决策所依赖的事实依据。事实是指决策对象客观存在的情况,包括决策者对这种情况的客观了解和认识。事实是决策的基本依据,而领导个人的喜恶与情绪绝不能替代实际情况。在决策中,只有把决策对象的客观存在情况搞清楚,才能真正找到目标与现状的差距,才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否则,如果事实不清楚,或者在对事实的认识和了解中掺进了个人偏见,不管是说得过好还是过坏,都会使决策失去基本依据,造成决策从根本上的失误。这种情况在实际中并不少见。
古时候,在现今山东省邹县一带曾有一个名为邾的小国。这个国家的将士所穿的战袍,一直用帛为原料。
因为用帛缝制的战袍不结实。所以邾国有个名叫公息忌的臣属向邾君建议说:“做战袍还是以丝绳作原料为好,战袍耐用的关键之一在于缝制必须严实。虽然用帛缝制的战袍从外观上看也很严实,但是由于帛本身不大结实,我们只需一半的力气就可以把它撕开。如果我们先把丝绳织成布,再用丝绳布制作战袍,即使你用尽全身的力气去撕它,也不能把它撕破。”
邾君觉得公息忌的话很有道理,但是担心一时找不到这种原料,因此对公息忌说:“缝制战袍的人上哪儿去弄那么多的丝绳布呢?”
公息忌回答说:“只要说是国君想用丝绳布,老百姓还有生产不出来的道理吗?”邾君看到改变邾国多年沿用的以帛做战袍的传统并不困难,于是说了一声:“好,就按你的想法去办吧!”随后邾君下令全国各地的官府立即督促工匠改用丝绳布做战袍。
公息忌知道邾君的政令很快就要在各地施行起来,所以叫自己家里的人动手去搓丝绳。那些因为公息忌在君王面前露了脸而妒忌他的人,看到公息忌家里的人又走在别人前面搓起丝绳来了,于是借故到处中伤他说:“公息忌之所以要大家用丝绳在制作战袍,原来是因为他家里的人都擅长制作丝绳的缘故!”
邾君听了这种说法以后很不高兴。他马上又下了一道命令。要求各地立即停止丝绳布的生产,还是按老规矩用帛做战袍。
邾君没有看到决策后的效果,仅以一些流言飞语来决定政策的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
判断一个领导的言行是否正确,不能以某领导自己的好恶为标准,而应该看一看它是否符合全公司的整体利益,以及是否具有卓越的市场价值。
或许我们能够从伟人邓小平身上,学习到作为一个卓越领导者应具备的冷静头脑。
1989年是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的一年,在这一年,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政权纷纷倒台,种种情况表明,似乎共产主义要被资本主义代替,所以西方政治家在这一年忙得不亦乐乎,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得意忘形地叫嚷:“在过去的一年,一个国家又一个国家摆脱了共产主义统治,而跨入了民主政体的门槛。”也许是巧合,1989年中国也是政治风波骤起,搅乱了改革和发展的步伐。邓小平说:“这场风波迟早要来。这是国际的大气候和中国自己的小气候决定了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美国对中国的状况肯定不满意。它急忙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制裁”,中断了与中国的高层接触和一些大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试图使中国屈服。
中国没有变,中国没有软,中国也没有乱。这使西方很惊奇。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专稿说:“许多中国人和外国人都曾认为,中国在“六四”后,经济有崩溃的危险,国内外投资会下降,经济改革进程会后退,劳动力大军会感到不满和不合作。”“但这些情况一个也没有发生”。
当时,面对严峻的形势,是仍然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还是集中力量开展“阶级斗争”?国际国内都在关心中国会不会改变,会不会倒退回去。
邓小平的意志是坚定的,危难时刻方能显出伟人本色。
他在关键时刻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国内的形势,冷静地提出处理问题的方针和策略。
他指出:“东欧的事情对我们说来并不感到意外,迟早是要出现的。”“苏联动乱我看也不可避免。”“中国今年的动乱也是迟早要出现的。”“在这些国家动乱的时候,中国要真正按计划实现第二个翻番,这也就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成功。”
“现在的问题不是苏联的旗帜倒不倒。苏联肯定要乱,而是中国的旗帜倒不倒,因此首先中国自己不要乱,认真地真正地把改革搞下去。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希望。”
针对西方国家对华态度,邓小平冷静地指出:“中国只要这样搞下去,旗帜不倒,就会有很大影响。当然,发达国家会对我们戒心更大。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友好往来。朋友还要交,但心中要有数。”
多么清醒而睿智的判断,没有冷静的分析,就不会有正确的决策。因此,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者,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么危急的情况,都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作出正确的决策。
成功管理你的上级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熟,到最后死亡,都有自己的上级——不同阶段的上级也不同,一个高情商的人会主动寻求管理上司的方法。
做学生时,老师就是你的上级;走出校门,做了普通的职员,部门主管是你的上司:拼命努力,做了主管,经理是你的上级……
许多人都爱挖空心思地琢磨怎样管理下属,却不费点精神想想怎样管理我们上级。这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对上级的不了解将直接导致你晋升无望。
情商的高低在管理上级的问题上可见高下。
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在军事上最倚重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军事天才朱可夫,另一个则是苏军大本营的总参谋长华西里耶夫斯基。
斯大林在晚年逐渐变得独裁,“唯我独尊”的个性使他不允许有人比他高明,更难以接受下属的不同意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这种过分的“自我尊严”曾使红军大吃苦头,遭到了巨大损失和重创。一度提出正确建议的朱可夫曾被斯大林一怒之下赶出了大本营。
但有一人例外,他就是华西里耶夫斯基,他往往能使斯大林在不知不觉中采纳他正确的作战计划,从而发挥着杰出的作用。
华西里耶夫斯基的进言妙招之一,便是潜移默化地在休息中施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