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军事兴趣演厅
43725300000047

第47章 世界军事故事

特洛伊木马计

在宙斯统治宇宙的年代,帕里斯在阿佛洛狄忒的帮助下,拐走了当时最美的女子海伦——斯巴达王墨涅依斯的王后。由此,引发了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战争。却说希腊人联合起来攻打特洛伊城,但特洛伊城是个十分坚固的城市,希腊人攻打了9年也没有打下来。

第十年,希腊一位多谋善断的将领奥德修斯想出了一条妙计。

这一天的早晨非常奇怪。希腊联军的战舰突然扬帆离开了。平时喧闹的战场变得寂静无声。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撤军回国了,他们跑到城外,却发现海滩上留下一只巨大的木马。

特洛伊人惊讶地围住木马,他们不知道这木马是干什么用的。有人要把它拉进城里,有人建议把它烧掉或推到海里。正在这时,有几个牧人捉住了一个希腊人,他被绑着去见特洛伊国王。

希腊人告诉国王,这个木马是希腊人用来祭祀雅典娜女神的。希腊人估计特洛伊人会毁掉它,这样就会引起天神的愤怒。但如果特洛伊人把木马拉进城里,就会给特洛人带来神的赐福,所以希腊人把木马造得这样巨大,使特洛伊人无法拉进城去。

特洛伊国王相信了这话,正准备把木马拉进城时,特洛伊的祭司拉奥孔跑来制止,他要求把木马烧掉,并拿长矛刺向木马。

木马发出了可怕的响声,这时从海里窜出两条可怕的蛇,扑向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拉奥孔和他的儿子拚命和巨蛇搏斗,但很快被蛇缠死了。两条巨蛇从容地钻到雅典娜女神的雕像下,不见了。

希腊人又说,“这是因为他想毁掉献给女神的礼物,所以得到了惩罚”特洛伊人赶紧把木马往城里拉。但木马实在太大了,它比城墙还高,特洛伊人只好把城墙拆开了一段。

当天晚上,特洛伊人欢天喜地,庆祝胜利,他们跳着唱着,喝光了一桶又一桶的酒,直至深夜才回家休息,做着关于和平的美梦。

深夜,一片寂静。劝说特洛伊人把木马拉进城的希腊人其实是个间谍。他走到木马边,轻轻地敲了3声,这是约好的暗号。藏在木马中的全副武装的希腊战士一个又一个地跳了出来。他们悄悄地摸向城门,杀死了睡梦中的守军,迅速打开了城门,并在城里到处点火。

隐蔽在附近的大批希腊军队如潮水般涌入特洛伊城。10年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希腊人把特洛伊城掠夺成空,烧成一片灰烬。男人大多被杀死了,妇女和儿童大多被卖为奴隶,特洛伊的财宝都装进了希腊人的战舰。海伦也被墨涅依斯带回了希腊。

汉尼拔大败罗马军

汉尼拔是古迦大基国的著名军事家。公元前216年8月,汉尼拔率领40000步兵,10000万骑兵在意大利东南沿海的卡内地区同罗马军队决战。罗马军由罗马执政官伊米里亚斯率领,共有80000步兵、7000余骑兵,在人数上明显优于汉尼拔的军队。

汉尼拔面对强大的罗马军,决定以智谋取胜。他了解到卡内地区当时的季节,每天中午常有强劲的东南风。于是,他在部署阵势时,让部队背向东南,以便顺风作战。

他摆开了这样一种阵式:步兵立于中央,呈半月形,在半月形阵式的中间突出部,以一部分兵力占领宽大正面,并故意将兵力较弱的中间突出部暴露给敌人。

半月形阵式的两翼,配置步兵主力,以便从两翼夹击敌人。又令500余名士兵手拿刀、剑和盾牌等武器,身藏匕首,准备在必要时向罗马军假装投降,混入敌人内部。步兵的两侧,配置骑兵,保护步兵两翼的安全,防止罗马军从两翼进行攻击。同时,利用自己骑兵的优势,从两翼包抄敌人,断绝敌人后路,从敌军背后发动攻击。

决战于8月2日上午开始。不出汉尼拔所料,罗马军果然集中步兵猛攻汉尼拔军步兵中央突出部,汉尼拔见状,立即指挥左右两翼的骑兵,分别向罗马军两翼的骑兵出击,同时命令前沿阵中的步兵迎击敌人。汉尼拔军骑兵很快便击溃罗马军两翼骑兵,绕到了罗马军的背后。

步兵激战了一会儿,汉尼拔即命令事先准备好的500名士兵,向罗马军方向逃去,交出自已的武器,假装投降。罗马军见这些“投降”过来的士兵已交出武器,就把他问留在阵地后,不加看管,仍集中兵力猛攻汉尼拔步兵阵地。

在罗马军步兵的强烈攻击下,位于半月形中央突出部的汉尼拔步兵且战且退,使半月形阵势变成了凹部向敌,从而对罗马军形成了一个口袋形的阵势。汉尼拔见敌人已中圈套,就命令两翼的步兵主力,猛攻罗马军侧翼,从两侧夹击罗马军。罗马军开始混乱了。

激战至中午,东南风乍起,狂风把飞沙尘土刮向敌军,敌人的眼睛被风沙所迷,既不能准确地使用手中武器,又无法躲避汉尼拔军投射过来的矛、箭和石头,这样一来,罗马军更加混乱了。

正在这时,汉尼拔军假装投降的500名士兵,从身上摸出暗藏的匕首,突然向敌人发动攻击。汉尼拔的骑兵也从敌军背后冲杀过来。罗马军已深深地陷入了汉尼拔设下的“口袋”里,里外受击,伤亡惨重。战至天黑,罗马军大败,罗马执政官伊米里亚斯在混战中被杀。

彼得大帝不战退敌

18世纪中叶,瑞典军队在国王查理十二的率领下再次发动对俄国的进攻。就在总攻前夕,瑞典人不约而同地从各地抓获许多俄国的信使。

这些信使带着彼得大帝亲笔签署的命令,要各地将领带兵来波罗的海沿岸集结,摆出了要与瑞典军决一死战的姿态。按照这些指令前来集结的军队之多,出乎瑞典人的意料。

瑞典在那时候是欧洲的军事强国,屡屡侵占俄国的土地。但自俄国的彼得大帝即位后,形势发生了变化。

彼得大帝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统帅。他加强了沿海地带工事的修筑,还不惜动用巨大的人力、物力在海边建设彼得堡,不仅想控制波罗的海,而且想以彼得堡为基地向西方扩张。

瑞典当然不能容忍彼得大帝的这种做法,欲将修筑彼得堡的计划扼死于摇篮之中,于是派兵攻打俄军。谁知以往不堪一击的俄军在彼得大帝的率领下,居然打了个大胜仗。

瑞典虽吃了次败仗,仍动员全国的兵力,再次向俄国进攻。面对险恶的形势,积弱已久的俄国许多将领动摇了,他们主张退出沿海地区,放弃修筑彼得堡的计划,将兵集中在内地,再与瑞典军周旋。

彼得大帝却不以为然,他认为气可鼓而不可泄,倘若退守内地,不仅放弃了苦心经营的彼得堡,丢掉了沿海防地,而且在退守中会使士兵丧失斗志,乱了阵脚,很容易被强大的瑞典军击败。所以,他主张:“决不能向后退缩半步!”

将领们心存疑虑:“敌众我寡,若不后退,必落败局!”

彼得大帝当机立断:“我不需要用兵,就能退敌!”

彼得大帝并非口出狂言,而是分析了查理十二及瑞典将领犹豫踌躇的特点,已经败了一次,存在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所以施用了一条疑兵之计:他亲自签发了许多命令,让信使通知各地将领带兵到沿海地区集结。

其实,这些将领有的远在内地,有的根本不存在。而且他让这些信使故意走进瑞典的防区,情愿让瑞典人俘虏去。

查理十二看了彼得大帝的调兵信件,亲自审问了信使。他作出了判断:“俄国的兵力出乎意料的强大,即使能攻占沿海地区,也会陷入彼得大帝布下的圈套中去,所以主动地将部队撤了回去。”

彼得大帝利用这宝贵时间,修建成了彼得堡,从此俄国再也不怕瑞典军的进攻了。

华盛顿避实击虚

1775年4月19日,波士顿人民在来克星顿上空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来克星顿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1776年12月25日,英国殖民军正在“圣诞节”寻欢作乐,华盛顿乘机发动突然袭击,出其不意地连夜渡河,占领特伦顿城,一下子俘虏了英国的德籍雇佣军1000余人。

华盛顿于圣诞节之时率军偷袭特伦顿的消息传到纽约,英国豪将军大为恼火,他命令康华利率7000名精兵攻打华盛顿。

康华利把军队布置在特伦顿附近及普林斯顿。华盛顿前后受敌,处境十分危险。为此,他派出侦察兵了解敌情,得知康华利把主攻方向定在特伦顿,普林斯顿见布置了少量的兵力。于是华盛顿决定放弃特伦顿,向普林斯顿出击。

为了给敌军造成一种假象,华盛顿采取了兵不厌诈的战术。他派一小股士兵,在阵地前沿烧起篝火,假装挖工事,加固阵地,准备阻击敌人。

康华利果然中计,以为华盛顿将在特伦顿同他决战。于是命令部下好好休息,准备第二天的大战。当英军呼呼大睡时,北美大陆军已经向普林斯顿进发了。黎明时分,战斗在普林斯顿打响了,英军伤亡惨重,华盛顿大获全胜。

英国侵略军恼羞成怒,进一步增兵入侵,占领了美国当时的首都费城。华盛顿处境相当困难。为了孤立英国的侵略政策,美国又多方开展了外交活动,争取法国等国援助。

1778年6月,法国军舰开进美国,英军被迫从费城撤退,把主攻方向转向南方。1780年英军把主力转移到南方海港城市约克顿。法军与华盛顿部队两路进击,前者用海军封锁海港,后者用陆军从正面猛攻城市。

1781年9月,英军统帅康华理率部千余人向华盛顿投降,美国独立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华盛顿在击败英军以后,他解甲归田,回到弗吉尼亚继续经营自己的种植园,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

1787年华盛顿再度出山,主持制订了美国宪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并于1789年4月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成为美国的开国元勋。

连任了两届总统后,华盛顿回到弗吉尼亚州的维尔农山庄,去过退隐的生活。美国国会曾邀请他出任第三任总统,被华盛顿谢绝。1799年12月14日,华盛顿在家乡病逝。

为了纪念他的功绩,美国国会在1791年决定,于大西洋岸的波托马克河畔建立一个新的首都,取名“华盛顿”。1800年新都建成,美国政府就从费城迁到华盛顿城,还在那里建造了一座华盛顿纪念馆,以缅怀这位美国独立战争的统帅。

拿破仑计败俄军

1805年,拿破仑率领法军同第三次反法联盟作战。法军首先同俄军血战一场,结果俄军不敌,败退而逃,拿破仑率军乘胜追击。

追至奥尔莫乌茨时,沙皇亚历山大的近卫军和增援部队已奉命赶来增援。沙皇见援军已至,认为应当停上撤退,同法军决战一场。

俄军元帅库图佐夫分析了当时的战局,他认为法军乘胜追击,土气正旺,俄军虽有援军,但目前仍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因此必须继续退却,避免同法军决战,拖延战局,待普鲁士军队最终决定投入反法战争后,再伺机反击。

拿破仑得知俄援军已至,他想俄军要么继续撤退,要么同法军决战。同时他猜测到沙皇会同库图佐夫意见相左,生怕库图佐夫说服沙皇继续撤退,法军丢失战机,陷入不利的持久战争中。

于是拿破仑心生一计,他突然命令法军停止追击,前哨部队撤回,并出乎意料地向沙皇请求罢战媾和,并立即派代表同俄方谈判。

拿破仑把自己装扮成张皇失措、软弱无能。尤其害伯决战的样子,这正好使沙皇亚历山大更坚信,现在是消灭法军的最有利的时机,因为像拿破仑这样不可一世的军事天才,如果不是逼得他走投入路,他是不会主动求和的。

于是亚历山大下令俄军回帅同法军决战,结果,他钻进了拿破仑的圈套,被法军再次打得落花流水。

西班牙军队遇救记

1805年,拿破仑准备进攻西班牙。此前,拿破仑欺骗西班牙政府说,丹麦正受到英国的威胁。西班牙政府得知这一消息,立即调集了一些精锐部队去丹麦驻守。

后来,一支由拉马罗纳侯爵领导的约15000人的西班牙军队,被围困在丹麦某地沿海的岛屿上。英国对这些被困的西班牙人的下落颇为关心,派了一位名叫詹姆斯·罗伯逊的能讲一口流利的德语的修道院院士前去寻找。

在英国情报机构的安排下,罗伯逊偷偷乘小船沿威悉河逆行,进入了德国境内,然后步行到了不来梅市,化名为亚当·罗劳厄尔。此后,在从不来梅到汉堡的途中,他不断打听,终于得知这支西班牙部队目前正被困在丹麦沿海的岛屿上。

身为修道院院士的罗伯逊依靠他同当地天宁教徒的联系,广泛搜集情报,一位西班牙牧师将他所了解到的有关西班牙部队和拉罗马纳将军的情况告诉了罗伯逊,并主动告诉他如何才能与拉罗马纳将军会面。

罗伯逊按照那位西班牙牧师的指点,动身绕道哥本哈根来到丹麦沿海的富宁岛。上了岛后,罗伯逊很快便发现,要见到拉罗马纳将军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为将军同外界的通信联系几乎中断了。

罗伯逊苦想同将军见面的办法,终于心生一计。他装扮成一名商贩,携带了大量烟酒去向西班牙士兵兜售。在西班牙士兵的引见下,罗伯逊终于面晤了拉罗马纳将军,并告诉他,英国政府愿意帮助他脱离困境。拉罗马纳当即表示愿意配合英国政府的营救行动。

然而,当时罗伯逊和将军身边都没有通讯设备,罗伯逊事先也没有同英国情报机构商定任何联络方法,所以如何将拉罗马纳将军的答复转告英国政府,又成了一件棘手的事情。

罗伯逊正为此一筹莫展,碰巧一艘英国帆船行驶到了小岛附近。罗伯逊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便登上悬崖,挥动手帕,想同那艘英国帆船取得联系。

罗伯逊的举动被巡逻的丹麦士兵发现,并被他们抓了起来。罗伯逊声称自己是个商贩,想同那条英国船做生意。但他不会说丹麦话,士兵们便将他带到了指挥官那里。

罗伯逊用德语同指挥官交谈,结果指挥官竟然也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他告诉指挥官,自己是一名德国商贩,名叫亚当·罗劳厄尔,想同那艘英国船做一笔生意。指挥官见看不出什么破绽,便将他放了。

罗伯逊同那艘英国船联系上了后,把他如何受英国情报机构的派遣,来这里找寻西班牙部队的经过告诉了船员们,并嘱他们迅速将情况报告给英国情报机构。

得到罗伯逊的报告后,英国皇家海军很快便做好了营救西班牙军队的准备。经过罗伯逊和拉罗马纳将军的精心策划,这支西班牙军队中大部分人乘英国船只回到了西班牙。

苏军巧施金蝉脱壳计

1943年秋,前苏联红军同德军在第聂伯河地区举行会战。前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命令,前苏联红军的沃罗聂什方面军要从行进间渡过第聂伯河,并夺取基辅东南约140余千米的布克林登陆场。

前苏联红军的这一计划获得成功后,德军集结了大批部队,组织起猛烈的反攻。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交战,前苏联红军一度受挫,停下来整顿军队,提高士气。

面对这种局势,前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代表朱可夫元帅和方面军司令瓦杜丁大将经过商议,决定把主要突击方向转移到德军防御力量较强的基辅北侧。

为此,朱可夫和瓦杜丁下令近卫坦克第三集团军等主力部队,再悄悄地调回到第聂伯河东岸,然后沿着战线往北隐蔽行军,在基铺以北约40千米处重新渡河,从柳捷日登陆场向德军发起攻击。

但是,这样一支庞大的机械化部队要想从敌人鼻子底下转移走而不被敌人发觉是非常困难的。为了掩盖这一行动,就像英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时曾经做过的那样,方面军制造了一个暂停进攻、就地转入防御的假命令,然后再从阵地上找回一具尸体,换上苏军大尉的军服,并将假命令放在这位“大尉”的公文包里,一块儿扔到前沿阵地上。

接着,突击兵团的前沿部队在敌人发起小反击时,佯装失败撤回第二道战壕,给德军留出机会使其能及时从该“大尉”身上搜出那份假命令。

与此同时,前苏联红军还广泛制造全线转入固守,以及准备从布克林重新发起进攻的假象。他们在主力部队夜间撤离之后,仍在原地留下一个指挥所和几部电台如往常一样正常工作,并多方造成大部队集结的假象,并保持集结地域内部队反空袭和进行攻击准备的“活跃”等。

德军果然上当了,他们还一直误认为前苏联红军主力仍旧据守在布克林没有调动。于是,他们使用航空兵对前苏联红军的假阵地连续轰炸了整整一个星期,并继续向布克林方面调集了大量预备队。

但是德军万万没想到,前苏联红军主力早已金蝉脱壳,已经转到了柳捷日登陆场,并将从那里发起攻击。

英军大摆迷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第八集团军为了进攻利比亚和埃及边境上的德军防线,在北非的沙漠中建造了一个大型铁路终点站,以便储备汽油、弹药和各种轻重武器。英军总指挥部担心德军飞机一旦得知英军的这一基地,会进行空中打击,予以摧毁。

为了迷惑德国人,英军在这个基地前方不远的地方,秘密设立了一个假的补给基地。英军又在真假补给基地之间修建了一条假铁路,铁路上设有各种机车,并且时常进行重新编组,佯装出一派运输繁忙的景象。

假基地的空地上,还整齐地停放着大批卡车、坦克、装甲车等,也经常变换位置,又给人一种作战物资运输频繁的感觉。

其实,这些机车、作战物资都是假的。为使假基地更具真实感,英军还在假基地周围配置了高射炮连,当德军侦察机前来看个究竟时,高炮频频射击,使德机无法靠近,始终看不真切。这一切都使德军深信,他们所发现的是英军补给基地无疑。

这样,英军的假基地吸引了大批的德军轰炸机的“光顾”,委实挨了不少狂轰滥炸,从而有效地掩护了终点站的安全。而且,德军连英军日后的作战意图也判断错了。

古巴导弹危机

1961年,美国策动对古巴猎湾的入侵遭到失败后,一直耿耿于怀,伺机对古巴进行干涉。与此同时,古巴同苏联的关系已越来越密切,而美、苏的磨擦却日趋严重。

当时,美、苏两国导弹数量的比例是5:1,美国的优势极其明显,苏联政府对此担忧不已。为了迫使美国从土耳其或靠近苏联的其他地区撤除导弹,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部署苏式导弹,并找了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捍卫古巴革命成果。

1962年7月,古巴的一位副总理造访了苏联,时隔不久,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同年10月,美国的U—2侦察机发现了古巴境内的导弹基地,肯尼迪总统立即向苏联提出强烈抗议,要求马上拆除古巴境内的导弹发射设施,否则,美国将毫不犹豫地消灭这些直接威胁美国安全的导弹设施。

苏联方面的答复是:这些导弹基地纯粹是防御性质的。美国却不依不饶,一口咬定从该基地发射的导弹足以摧毁美国各大城市。

10月16日,肯尼迪总统组成了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以研究对付苏联的行动对策。执委会成员们提出了许多方案,有的主张空袭古巴导弹基地,有的主张对古巴实行封锁,有的主张诉诸联合国。

肯尼迪总统认为:如果美军空袭古巴导弹基地,必然会引起核大战爆发,可能导致美、苏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的恶果,而向联合国申诉,则只不过是目前这种争吵不休的延续.无济于事。他主张对古巴实行封锁,因为这样必定给赫鲁晓夫带来巨大的压力,并能有效地控制事态发展。

10月22日,肯尼迪总统发表电视演说,宣布美国将对古巴实行封锁。此后,大批美国海军军舰和20000名海军士兵开始行动,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军队也进入戒备状态。美国的如此强硬的态度着实让赫鲁晓夫吃了一惊,他下令加快向古巴运送导弹及苏式轰炸机的速度。

美国毫不退让,一支由90艘战舰组成的庞大舰队,在68个空军中队和8艘航空母舰的护卫下,已经在古巴领海周围设置了警戒线,并开始拦截驶入封锁区的船只。而在靠近古巴的美国佛罗里达州及邻近各州,美国已集结了一支庞大的登陆部队。

苏联政府为此发表声明说,如果苏联舰船遭拦截,苏联将进行最强烈的回击。肯尼迪见苏联态度如此强硬,下令陆军第一装甲师进入临近古巴的地域,另外5个师进入紧急戒备状态,携带核武器的B—52型轰炸机振翼升空待命。

实际上,肯尼迪并不打算真的发动一场战争,他的目的只是想迫使赫鲁晓夫从古巴撤除导弹基地,所以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恫吓。因此,肯尼迪一直努力不让赫鲁晓夫丢面子,不让苏联人感到其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做出更强烈的反应,以便避免危机升级。

同样,赫鲁晓夫的所谓“强烈反应”,也不过是色厉内荏的把戏,他也不敢贸然将事态一再扩大。而肯尼迫的强硬态度却真的唬住了苏联人。

赫鲁晓夫最后宣布,从古巴撤走导弹,而美国人也作出了不再入侵古巴的承诺。一场战争危机过去了。

人类的的战争,不仅留给了人们巨大的震撼,还有很多鲜为人知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军事谜团,等待我们去探索、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