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套自己的为人处世之法。而大凡智者做事,必能既恰当又到位。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黄金定律便是:柔中藏刚。
往往,“柔道”比“刚道”更具有弹性,更加行之有效,能让当事者事半功倍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柔能克刚的目的。“柔”并不是软弱,而是处事能方能圆,善于变通,能够从细微之处发现并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自己的目的。“柔”是一种处世技巧,更是有发展眼光的人特别看重的一条原则。让自己方圆并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样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也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柔道”精髓之所在。
君子就要柔中有刚。在指出利弊得失的同时,要做到厚而无形,柔中藏刚。这样,才能不让对方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养精蓄锐,壮大自己。
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刘秀出生于公元前6年,他父亲刘钦是南顿县令。在刘秀9岁的时候,刘钦就病故了。
此后,刘秀一直被叔叔收养。刘秀思虑谨密、言语不苟,与人相交也不记小怨,喜怒哀乐均不形于色。
刘秀28岁时,王莽执政推行的“新政”不得人心,再加上天灾人祸,各地的农民纷纷起义。在当时,最浩大的起义军要属绿林、赤眉两支了。在这种局势下,刘秀也不甘人后,与兄刘縯谋划起义,很快就召集到了七八千人。
刘秀起义后,和其他起义军汇合,并入了绿林。
公元23年2月,绿林军为了号召天下,立刘秀的族兄刘玄为首领。而刘玄恰恰与刘秀的哥哥刘縯不合,不久便在一次聚会中刺死了刘縯。刘秀当时正在别处守城,听到哥哥被杀,非常伤心,大哭了一场,然后立即动身来到宛城。见了刘玄,刘秀并不多言,只说自己的过失。刘玄问起宛城的守城情况,刘秀把功劳都推给了其他将领,一点儿也不自夸自傲。回到住处遇到别人问话,也绝口不提哥哥被杀之事。不仅不穿孝,而且还照常吃饭,与平时一样,毫无改变。刘玄见他如此,反觉得有些惭愧,从此更加信任刘秀,并拜为破虏大将军,封他为武信侯。
其实,刘秀因为兄长被杀十分伤心,这事过去很多年后每每想起还会涕泪交流。但他明白,当时的自己还没有能力和其他起义军抗衡,只能委曲求全,以宽柔的态度掩盖自己的愤怒,隐忍不发。正是如此,让刘秀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为以后成就大业创造了条件。
刘秀认为“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所以他多以宽柔的政策去收揽军心,很少用刑罚。这一点,在收编铜马起义军将士时表现得最为突出。
当时,铜马起义军投降了刘秀,刘秀就封他们为诸侯。但刘秀的手下对起义军很不放心,认为他们不会真正归顺。铜马起义军的将士心中也很不安,害怕不能得到汉军的信任而被杀。
在这种情况下,刘秀竟令汉军各自归营,自己一个人骑马来到铜马军营,帮他们操练军士。铜马将士议论说:“萧王(刘秀)如此推心置腹地相信我们,我们怎能不为他效命呢?”直到把军士操练好,刘秀才把他们分到各营。铜马起义军受到刘秀的如此信任,都亲切地称他为“铜马帝”。
公元25年,刘秀势力十分强大,独树一帜。应诸将的请求,刘秀称帝,年号建武。称帝之后,便和原来的农民起义军争夺天下。此时,他仍贯彻以柔道治天下的思想,这对他迅速取得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可以说,有刚有柔,能忍能容是对刘秀最好的形容。刘秀的柔术运用得非常好,张弛有度,令天下归心。他深知刑罚只会让兵士产生逆反心理,根本不会做到真正的心服口服。
刘秀称帝之后实行重赏轻罚,减少苛捐杂税,刑罚能不施行就尽量不施行,施行也是尽量从轻。在中国的历史上,很多时候都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敌国灭,谋臣亡”。但是刘秀却是善待开国功臣,单从这一点来看,就足以说明刘秀“柔道”治国的可取性。少杀多仁,正是刘秀“柔道”的精髓所在。
他的管理原则就像在打太极,太极拳的练习第一步就是要去僵求柔,等练就到一定时候,就会去柔存刚、韧劲十足了。刘秀起初也是收起自己的刚强,表现出为人柔和的一面,为自己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张一弛”、“柔中藏刚”既是治国理政的原则,也是做好日常工作乃至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有人因为言语过激而拳脚相向,其实,越是这样就越无法解决问题。以暴制暴,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难以解决。这时候,我们要选择“柔软”的方法暂时缓解斗争。所谓的“柔中藏刚”既是对事物客观规律性的揭示,是一种世界观,同时又是一种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手段和方法论。
“柔”情似网,网罗人脉好办事。但是也要懂得“柔”而不屈,柔中藏刚,先退后进才好做人。“柔道”有一种水的精神,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柔道”也是如此,用迂回的方式得到人心,让所有人归附。大千世界,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只有善用柔术,才能左右逢源,才会得到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