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张伯行说:“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这就说明,为人处世要注意自己言行中的每一个细节,三思而后行,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名节没有缺失。
我们在做事之前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要把事情的风险压到最低,以免在事情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难以避免的风险,临时抱佛脚,最后只能把事情搞砸。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行动之前先把事情会产生的后果权衡清楚,考虑再三之后再迈步,这样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战国时期,秦国大将白起是行伍出身,擅长用兵。秦昭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他凭借自己的军师才能,从最底层的士兵一路升至秦国的第十级——“左庶长”。
当年,白起统率大军进攻韩国新城(在今河南伊川县西),由于战功卓著,第二年白起就由第十级的“左庶长”升到了第十二级的“左更”。这时,他再次出兵攻打韩、魏,并将韩魏大军全部歼灭,攻陷了五座城池,还俘虏了敌军大将公孙喜。这次大胜使白起一路升任至秦国国君之下的最高军事长官——“国尉”。之后,白起又率兵横渡黄河,攻占了韩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以东到乾河的大片土地。
秦昭襄王十五年,白起官位升至第十六级“大良造”。同年,他再次率兵攻打魏国,占领了大小城池共六十一个。秦昭襄王四十五年,白起迎来了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战斗——长平之战。由于战功显赫,被任命为“上将军”。
然而,就是这样一路顺风顺水的大将军,却因自己的一句失言,彻底葬送了前程,最后连性命也都搭上了。
那年,秦朝派兵攻占了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上党通往都城新郑的道路拦腰切断。失去联系的上党郡守冯亭知道此时已经无法依附韩国了,但是秦军还在一步步逼近,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上党就要落入秦军手中了。
这时,秦昭王想要攻打赵国,于是就派人去请白起,没想到却遭到了白起的拒绝。白起认为,赵国在亡国的压力下,全国上下全力备战了两年,这无疑是针对秦国的,因此,现在并不是攻打赵国的最佳时机。
可秦昭王求胜心切,于是又派范雎去请,但白起依然拒绝出山。
秦昭王听了范雎的汇报,大为生气,认为白起是故意在跟自己过不去,就下令免去白起的官职,把他赶出咸阳。
白起遭到贬谪后很不高兴,忍不住发火说:“把我赶出咸阳,还不如处死我呢!”这句话传到了秦昭王耳里,他怒火更炽,下令赐白起自杀。
白起拔剑自刎时,不禁叹道:“我哪里有罪呢?”想了想,白起又叹息说:“我的确该死,长平一战,我活埋了赵军的降将几十万人,这就足够把我千刀万剐了!”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也许稍有不慎就会脑袋搬家。白起本可以避免成为众矢之的,可以偏安一隅,伺机而动,但就因为他的一句无心之叹,最后连身家性命都丢了。可见,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凡事三思而后行,谨慎行事,才能让自己少犯遗恨终生的错误。
说到谨慎,首先要多观察别人,知道他们的性格和爱好,以求得与人相处投其所好的效果。在言谈举止上,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学会说话给人留余地,没有好理由时不应当面拒绝他人。做事要想后果,不能只图一时痛快。有时还要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吃点小亏不算什么,有失必有得。总之,三思而后行是谨慎的最好体现。
三思而后行的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所以,从古至今有不少志士名人教育后人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可以说,这是人类几千年来一条成功的做人经验。
每当做出决定的时候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情况,谨慎从事,这样才能让决定尽可能地不出现纰漏。那些草率的人总会无目的地奋斗,没有确定目标,最后只能接受失败的结局。在做事过程中与其出现问题再被迫悬崖勒马,不如在事先就做好规划,把失败的系数控制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