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醉里挑灯读历史:那些厉害人物
43727000000061

第61章 挑战传统,敢走寻常路——鲁班善于发明千古留名

当今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优良传统值得发扬,创新思路更显得重要。如果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的节拍,必将处处碰壁,无所适从。凡事逆向思维一番,从新的角度、新的视野进行全面考虑,才会对事物的原貌及本质看得更清晰、更准确,从而正确地把握事物进程。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更显得重要。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管理,小到一个单位以及个人的奋斗,创新无处不在闪耀着它的光芒。“商鞅变法”的精神永远值得称道,鲁班搞发明的新奇思想永远值得学习,因为他们敢于挑战传统,敢于不走寻常路。社会无论处于哪个阶段,要想向前发展,就必须有创新这一车轮推动其前行。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叫鲁班的木工。有一年,鲁班接受了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鲁班就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由于当时还没有锯,他的徒弟们只好用斧头砍伐,但这样做效率非常低。工匠们每天起早贪黑拼命去干,累得精疲力尽,也砍伐不了多少树木,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使工程进度一拖再拖。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这可急坏了鲁班。

于是,他决定亲自上山察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

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

这两件事给鲁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受到很大启发,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头的工具做成锯齿状,不是也会很锋利吗?用它来砍伐树木也就容易多了。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果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几下子就把树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几下,小树杆就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

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有的就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换竹片。这样也会影响砍伐树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看来竹片不适合做为制做锯齿的材料,应该寻找一种强度、硬度都比较高的材料来代替它,这时鲁班想到了铁片。于是他们立即下山,请铁匠们帮助他们制作了带有小锯齿的铁片,然后到山上继续实践。

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被发明创造出来了。

鲁班成功的核心在于创新,这正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在鲁班之前,肯定会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草划破的类似情况,为什么单单只有鲁班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锯?这无疑值得我们思考。大多数人认为这只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们往往在治好伤口以后就把这件事忘掉了,根本不去留心事物的规律。

所以,只有在生活中善于发现规律并敢于创新的人,才会在成功的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如果只停留于现状,是不可能找到捷径、得到发展的。只有对事物有强烈的兴趣,才能激发好奇心,产生正确的想法,才能找出勇于创新的方法。专注地对一些微小事件观察、思考和钻研,才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获得某些创造性发明。

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会增长许多智慧,更是使自己在某一个领域获得成功的最佳捷径。

§§第19辑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活用历史之“小”智慧

大决于小,小亦可决大;小与大,没有必然的界限。为人处世,既要放眼全局,又要从小处着手,不忽视细节上的东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一个忽视“小”的教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小是大的分支,不重视细节,必会影响大局。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先小后大,先近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