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意思是说,战争是一件凶险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要挑起争端。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为人处世也同样是这个道理。和他人起争执,把别人变成你的敌人同样是一件很凶险的事。不和之人越多,我们的处世之境越艰。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大量消耗了自己的精力。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要轻易与人为敌。“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争斗都是弊大于利的。要记住,和谐才是你在为人处世上的第一选择。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关于把都城定在长安还是洛阳的问题上,迟迟犹豫不决。就在这时,大臣娄敬面见刘邦进谏说:“当年成王、周公营建东都洛阳,是因为那时候天下太平,周王室威望极高,因此没有倚重险要地形而巩固政权的必要。反观如今,天下虽定,但隐患甚多,一旦天下有变,战事再起,洛阳无险可守。由此看来,陛下还是入都关中的好。”
听了娄敬的提议,刘邦让群臣四下讨论开来。张良说:“娄敬之议甚好,他不主张定都洛阳,是担心刺激起有野心之人的造反欲望,陛下不可大意。”于是,刘邦便下定决心定都长安。对娄敬也是大大封赏,从此以后,他被逐渐重用了起来。
公元前200年,韩王信反叛,刘邦御驾亲征。当大军走到晋阳时,韩王信听说天子亲自率军前来,于是与匈奴联手,想要依靠匈奴的力量打败刘邦。
刘邦自恃兵多将广,当即准备出兵讨伐匈奴。娄敬在军中随行,他对刘邦说:“韩王信的叛乱我军尚未平定,如果陛下不忍一时之气与匈奴为敌,那就是腹背受敌,我军的胜算就不大了。陛下当集中全力对付韩王信,暂且放匈奴一马。等我们收拾了韩王信之后,再来解决匈奴的问题。”
于是,刘邦派娄敬出使匈奴,探查虚实。匈奴为了蒙蔽汉朝,把青壮男子和肥健牛马全都藏了起来,让娄敬看见的都是些老弱妇孺。
娄敬识破了匈奴的计策,对刘邦说:“匈奴故意隐瞒实力,是想让我们上当啊,陛下千万不能与匈奴交战。”其他出使匈奴的使者却说:“匈奴欺我太甚,陛下怎能受番邦的侮辱呢?我朝兵强马壮,一战必可大胜匈奴,望陛下不要怯战。”娄敬当然不同意他们的说法,在刘邦面前据理力争。但是刘邦心高气傲,认为娄敬动摇军心,竟然给娄敬加上刑具,关在了广武的监牢里。
下了狱的娄敬忧心如焚,痛哭流涕地说:“皇上不忍小辱,与强敌死拼,不知有多少将士要赔上性命了。”
当刘邦率领人马走到平城的时候,匈奴大军精锐尽出,把刘邦的兵马团团围住,刘邦在包围圈里被困了七日七夜才侥幸逃脱。刘邦回到广武后立即赦免了娄敬,沉痛地对他说:“先生说的都是金玉良言,可惜朕没有听进去,以致蒙受大辱,损兵折将。朕愧对先生啊!先生有什么话要对朕说吗?”
娄敬耐心地说:“此番受辱,陛下更应汲取教训,再不能轻易和匈奴开战了。匈奴全民皆兵,来去如风,极不好惹。但是只要陛下巧于应付,斗智不斗力,我们就可以稳住匈奴,徐图后计。”
反叛的韩王信失败之后到了匈奴境内。在他的唆使下,匈奴人屡屡骚扰汉朝边境。面对时时报来的边关急件,刘邦又不能忍受了,对群臣说:“大敌当前,看来终不免一战啊!朕想倾全国之力,与匈奴决战。”
群臣意见不一,有的主战,有的主和,只有娄敬提出了新的建议。他说:“用武力征服匈奴是不现实的,匈奴人都是些化外之民,跟他们讲仁义也没有用。臣有一计可制服匈奴,让他们对我大汉俯首称臣。”
刘邦急忙追问道:“既然有这么好的办法,先生还不快快讲来。”
娄敬面有难色,他恳求道:“若施此计,陛下当忍下小辱,臣请陛下万万息怒。”
刘邦一口答应。于是娄敬说:“匈奴强大,只可智取,不可强攻。陛下若能把公主嫁给匈奴的单于并赠送嫁资,将来公主所生的儿子便是匈奴的太子,日后便是匈奴的单于。这样一来,匈奴的单于就是陛下的外孙,外孙自不能与外公为敌,匈奴之患不是从此消减了吗?”
听了娄敬的话,刘邦默然无语。过了好一会,刘邦说道:“公主下嫁确是羞辱。不过安抚匈奴,根绝大患,这确是妙招啊!”
虽然最后刘邦还是不忍心让亲生女儿鲁元公主远嫁匈奴,但他仍然忍住了一时怒气,另选了其他女子假充公主嫁给了单于。和亲之后,匈奴果然停止了对汉朝的攻击,新生的汉朝终于得到了发展壮大的机会。
在一般人看来,历朝历代用公主换和平的“和亲”政策绝对是一个懦弱之君想出来的办法。但实际上,任何一个帝王都知道和亲这种事虽然名声不好,却是最务实、也最有效的能够让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免于战乱之苦的办法。娄敬便是深谙“和”亲之道,以表面之亲换取了长久之安,避免了双方的正面冲突,减小了由争斗而带来的损失。
和亲是一种和谐之道,是让一个国家存续下去的有效办法;而战争则是一种取祸之道,是让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的实际祸端。以和制斗,颇有四两拨千斤之功。也只有与事、与人和谐了,才能道法自然,自成大业。
古往今来,穷兵黩武的国家没有一个能有好下场的。尤其是在自己还不够强大的时候,更要极力避免与人发生冲突。势弱时的争斗是一种愚蠢,势强时的争斗则是一种盲动。所以说,无论何时何地,和谐都是成事的第一选择。
为人处世不在于一时冲动,而是长久发展;不在于敢打敢拼,而是舍弃好斗之心,时刻把和谐作为自己与人打交道的第一准则。唯有如此,才能在进取的道路上走得更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