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醉里挑灯读历史:那些厉害人物
43727000000068

第68章 对待他人一团和气——热情谦抑张宾优待下士

人与人之间生来就是平等的,没有人天生就比别人强。摆架子、甩脸子,这都是庸人所热衷的事。真正的大智者往往也都是受人欢迎受人尊敬的,就是因为他们懂得人情,通晓世故,能够如鱼得水地在社会上立足。

试想,一个满身针刺、尖酸刻薄的人,又有谁会愿意接近呢?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喜欢和那些谦抑友好的人相处,所以要想在社会中少碰壁、多顺途,就一定要记住一个道理:无论你的权利有多大,地位有多高,只有和气待人,才能广受欢迎。

晋朝时,张宾的父亲张瑶曾为山中郡太守,权力很大。张宾年少有志,这些年看着父亲在官场中浮浮沉沉,便对父亲说:“这些年在官场中您的官越做越大,但却总有人暗中攻击您,您应该想办法解决好这件事啊!”

张瑶不以为然地说:“做官难免招人忌恨,有人非议是正常的,用不着感到奇怪。”

张宾却十分认真地说:“父亲把官职看得太重,处处讲排场、摆威严;而对待故友邻侍,又大多以官架子示人,让对方感到您一点都不和气,不好接触。我想这才是您招人非议的原因。我看并不是所有做官的人都令人生厌。”张宾的话让父亲无言以对。从此,父亲对张宾十分看重,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材。

后来,张宾成了中丘王的管事人。这个职位尽管品级不高,各种繁杂的事物也多,但权力却不小,而且颇有油水。对于这样一个人人眼热的职位,张宾却很不满意。他对朋友发牢骚说:“我有才学,当谋大业,如今只是管闲事而已,我不甘心哪!”

朋友劝他道:“人生在世,不过为了吃穿二字。你现在是衣食无忧、有权有势,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所谓大业,能值几个钱?”

张宾知道朋友是好心相劝,也就不加辩驳,只是苦笑着回答说:“你的想法太庸俗了,看来是没有人知道我的心意了。”没过多久,张宾就借口有病,主动辞职了。

永嘉大乱之后,羯族将军石勒做了辅汉将军,南下山东。张宾对自己的亲人说:“现在天下大乱,诸侯并起,但是据我观察,在所有人之中,只有石勒可以成就大事。”

亲人询问缘故,张宾说:“石勒虽有权势,但绝不张扬,仍旧和气待人。他知道争取民心,不滥用自己的权势,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再看看其他那些诸侯们,只知道炫耀自己,从不为长远打算,怎会可能取得成功呢?”于是,张宾主动投奔石勒,做了他的谋士。

一次,张宾对石勒诚恳地说:“将军争夺天下,一定要务实弃虚,否则大事难成。”

石勒没听明白,于是问道:“怎样才算务实弃虚?先生可以明示吗?”

张宾解释说:“务实者,重在扩充实力,占据要地,不作无谓之争;弃虚者,重在不贪高位,摒弃虚名,着重于实际权力的获得。时下,人人急着称王称霸,这就是不务实而爱慕虚荣的表现,将军万不可跟他们一样。”

石勒觉得张宾的话十分在理,说道:“先生见识高明,只有实际权力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为了虚名厮杀争夺,那么损耗的一切就太不值得了。”就这样,在张宾的辅佐下,石勒成就了一番事业。

建立赵国后,为了表彰张宾的功劳,石勒封他为濮阳侯,官至右长史、大执法,而且对他说:“你功勋卓著,这些都是你应得的。此外,如果你另有所求,朕一定满足你。”

张宾谢恩道:“陛下的信任就是对臣的最大封赏,臣别无所求了。封赏是陛下的恩赐,臣不敢推辞,却不能以此为倚仗。”从这以后,石勒对张宾更加敬重了。

张宾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对同僚十分谦虚,礼让有加,就算是对自己的下属也从不大声呵斥。纵使有人犯错,张宾也是和气地说:“我们现在所担任的官职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保存久远,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因为自己身居高位而轻视他人。作为长官,我监督你们为朝廷尽力,除此之外,你们就是我的兄弟!”

张宾虽然位极人臣,但是对待士人却极其优待,无论何人想要见他,他一律热情接待,推心置腹地跟对方讲话,从来不摆官架子。

有一次张宾的下属对他说:“大人高高在上,如果对人过于和气的话,会有损大人官威。”

听了这话,张宾不怒反笑:“你这个人啊,就是太势利了。要知道,权势带来的东西是有限的,做大事还要靠做人的良心和道义。我就是个普通人,哪有什么官威可言呢?如果你再对我说这样的话,我可就要对你不客气了。”张宾的这番话让这个下属汗流浃背,再也不敢提类似的建议。

张宾病故时,无论是朝廷同僚还是黎民百姓,都来为他送行。送葬的队伍绵延几十里,场面十分浩大,人人都称颂张宾是个百年难遇的好官。

张宾是十六国时期名满天下的谋士,史书称其一生“机不虚发,算无遗策,成勒之基业,皆宾之勋也”。像张宾这样一生顺风顺水,死后万人哀悼的谋士在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普世的公认,就在于他在为人处事方面始终秉承着一个“和”字。

历史上但凡像张宾这样的人无不是极尽和气之人。心态平和,待人谦和;即使身居高位也没有一点架子。如此平易近人的谦和君子,谁又会不喜欢呢?

世事无常,本来就充满了悲欢离合,发生任何突然状况都属正常。如果因此而扰乱了人们的心绪,使之丧失了理智,或简单粗暴,或意气用事,那么这个人离众叛亲离的失败也就相去不远了。

只有始终保持平和的性情,始终保持谦和的处世态度,才能在为人处世方面不断修炼,进而达到一种宠辱不惊的至高境界。

§§第21辑 修身养性,修己以敬活用历史之“敬”智慧

能否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在于懂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尊重,不仅仅是表面功夫,正所谓“修己以敬”,提高自身修养,才能真正从心里尊重每一个人。

敬,智者所为。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他人,必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如果不懂得尊重别人,也就没有人愿意和你“同行”,最终只能陷入寸步难行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