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沟通的艺术
4460700000028

第28章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2)

开始和孩子交谈时,需要向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为了使孩子的谈话持续下去,要用一些鼓励的词,如“嗯”,“我懂了”,也可以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孩子。在结束谈话之前,不要打断孩子的话,让孩子详述某一问题的情景,尽量描述它的细节。

5.注意自身的行为语言

行为语言是我们向孩子传达信息的一种不用语言的方式。许多父母仍然不知道怎样利用自己的行为向孩子表示“我在听着呢,我感兴趣,我在注意”。有几种主要信号可以表示对孩子的注意:一是正面向孩子;二是与孩子紧挨着坐;三是身体竖直或和孩子倾斜;四是眼睛互相接触;五是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孩子。此外,应当避免紧张,并表示兴趣,面部表情和声调都是和蔼的。

6.表示自己有同感

一个好的聆听者,最重要的技巧是摆脱自己对问题的思想和感情,设身处地想他人在经历着什么。有了这种技巧就能敏感到孩子情绪的波动,并将自己符合实际的看法告诉孩子。

7.帮助孩子弄明白,并说出自己的经验

聆听,是父母帮助孩子对自己内心活动和感受的比较深入理解的过程。在聆听过程中,通过你的词语对孩子的叙述加以解释和说明,可以帮助他们弄清楚自己所表示的意思。在解释时,要多运用词汇,尽可能帮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准确、清楚地表达出来。

8.准确反映孩子的情感

一个极为有效的聆听技巧,是要使自己成为孩子感情的一面镜子,用语言帮助孩子反映他们的感受,特别是幼小的孩子,不会说出他们的感受,不能像成人那样表达自己的感情。当母亲认为孩子的感情是正常的、合理的,回避评价他或回避压制他的感情时,你可以帮助他承认而不是否认这种感情。当消极的感情得到承认和表达后,将会摆脱其强烈性,为更积极的情绪和建设性的解决方法开辟道路。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感情应作出有意识的努力。

孩子想的和你不一样

现今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社会,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都被放在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家庭,孩子可以说是家庭的核心。每个父母都不遗余力地创造一切条件想使自己的孩子更出色,可他们也无奈地发现:为了孩子付出了全部心血,到头来却收获寥寥。有的家长,还因为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反而惹得孩子对自己反感,甚至因此造成家长与子女之间的矛盾。

于是许多家长疑问:“现在的孩子,这都是怎么了?”许多父母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也总会有“牛头不对马嘴”的感觉,原本是关心孩子,可是他却不领情;想说点知心话,却发现孩子心不在焉……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孩子怎么了,而是孩子在与家长沟通时是有选择性的,如果你无法开启他的心扉,自然也就无法正确地与他进行交流,好话未必能起到好作用。

如果父母总是以自己的思想去体会孩子的心情,“以大人之心,度孩子之腹”。很少或者是很难客观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用孩子的心理思考这个世界。那么不管你付出了多少,结果都不会如你所想的那般如愿。

劳技课上老师教苗苗和同学们缝制椅子垫儿,当时正好赶上“三八”妇女节。苗苗心想妈妈每天上班很累,于是回到家,便开始翻箱倒柜地找出布,针钱。忙了半天,辛辛苦苦地缝了个椅子垫儿,想当成“三八”节的礼物送给妈妈。等到妈妈下班回家,一进门便问:“作业写完了吗?”

“还没有呢。”

妈妈一听苗苗说作业没写完,一下子就来了气,质问道:“放学这么半天,你干什么了?”

“妈妈,作业我等会儿马上去写,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给你做了个礼物。”说着拿出了自己缝好的椅子垫。他满以为妈妈会高兴,可没想到,妈妈不但没有什么惊喜,反而一手抓过椅子垫扔在地上说:“就知道弄这些破玩意儿,还不赶快去写作业!”

苗苗心里委屈极了,本想借椅子垫表达一下对妈妈的关心,可是妈妈的反应却让他对妈妈的爱,一下子转成了怨恨,恨妈妈不懂他的心。

就这样,一件本是很好的事情,却因为妈妈的不理解而给亲子感情带来的危害。沟通是思想与情感的交流,是信息与意见的交换。很多孩子都不想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跟爸爸说了,怕自己哪句话说得不对,爸爸会火冒三丈地训斥一番;跟妈妈说呢,还怕妈妈既严厉又絮叨的批评。于是孩子更加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长,如此恶性循环,形成僵局,造成代沟。

其实,除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心理逐渐发育成熟,他们需要得到满足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更希望父母能够正视自己的成长,能够平等地和自己对话,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孩子主动和家长谈到自己的事情,是对家长的信任和依赖,是想从家长那里得到解答和安慰。

这时,如果家长拒绝孩子的这种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与他平等交谈,不能耐心地让孩子说下去,就无法理解孩子的想法。因此,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时应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会更有益。具体而言,父母换位思考,有以下几点好处:

1.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在现实的教育中,常常会出现体罚学生(孩子)的情况。可能我们的很多孩子也曾经被体罚过,例如某个同学在作文中写错了一个字或用错了一个词,老师罚他将这个字或词写100遍,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不陌生。现在这个权利的行使范围扩大了,我们的家长也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方法。可是就是写上1000遍,除了让孩子厌烦,还有多大的教育意义呢?试想,如果你做错了一件事,领导罚你再重复去做100遍,你又是何感受呢?

所以,父母与孩子要经常地换位思考,这样可以让我们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感受到他们的情绪,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沟通;可以让我们揣摩到孩子的心理,使我们能够抓住重点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可以让我们发现孩子的优点,有利于我们家长树立科学的成才观,鼓励、支持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使孩子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换位思考,能使自己变得智慧和理智

父母对孩子过多的指责,会让孩子不知所措。小孩子都会犯错,这不仅仅是这个时代小孩子的通病,就是古往今来乃至以后,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我们有的父母,就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总是一味地指责。适当的指责可以让孩子知道做错事的后果,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可是过多的指责就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父母和孩子都学会换位思考,就能使自己变得智慧和理智,就会消除亲子间的不和谐因素,减少彼此间的矛盾。如果父母凡事以自我为出发点而忽略或不顾孩子的感受,那么孩子就会有严重的失落感和缺乏交流的压抑感,他就不愿意和你畅所欲言了。

3.换位思考,小孩总有小孩的道理

曾看过柳亚子回忆鲁迅的一篇文章:鲁迅有一次在家里宴请几位作家。席间,鲁迅的独子周海婴将一颗丸子咬了一口,又吐了,说是变了味,而客人们当时都没有觉得。许广平便怪海婴调皮,客人们也都在想,这孩子怕是被惯坏了。鲁迅却不然,他夹起海婴丢掉的丸子尝了尝,果然是变了味的,他感慨地说:“小孩总有小孩的道理。”的确,小孩有小孩的道理,但做为父母的我们在生活中总习惯用大人的眼光看问题,我们竭力剔去身上的幼稚,尽量把自己装扮得成熟些,老练些。对于小孩子的把戏,我们掩饰起曾有的纯真的童心,对于他们的世界有些不屑一顾。心想:我走过的桥比你们走过的路还多。于是我们开始用自己成长中累积的生活经历,来评定孩子的是是非非了。我们用成人的思维来做标准,为孩子定下奖惩制度,并由此在小孩子那里要求师道之尊、父母之贵了。

但在教育孩子时,父母们是否想过,自己要换个角度,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来审视自己是否有过失。其实很多时候,如果你能仔细地观察,你会发现,孩子有时说得并没有错。而父母经常换位思考,会使孩子有种被理解、尊重、信任的感觉,如此一来,孩子才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卸除父母为尊的想法,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相信,你与孩子间的沟通就会变得轻松而愉快。

每个孩子都值得赞美

美国一个家庭,母亲是俄罗斯移民,根本看不懂儿子的作业,可是每次儿子把作业拿回来给她看时,她都会说:“棒极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挂在客厅的墙壁上。客人来了,她总要很自豪地炫耀:“瞧,我儿子写得多棒!”其实儿子写得并不好,可客人见主人这么说,便连连点头附和:“不错,不错,真是不错。”

儿子受到鼓励,心想:“我明天还要比今天写得更好。”于是他的作业一天比一天写得好,学习成绩也一天比一天提高,后来终于成为一名优秀学生,成长为一个杰出人物。

这就是孩子,你说他行,他就行,不行也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即使行也会不行。你为他喝彩,他会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你说他不如别人,他会用行动证明他真的很笨。

纳撒尼尔·布兰特在他的《自尊心理学》中提到:“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是否有积极的心态。自我评价还会影响到他的思维方式、情绪、希望以及人生目标,同时也影响到他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