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灼人》不但在剧本创作方面较以往政治影片有很大突破,而且在镜头语言运用上匠心独具,达到了画面美感同情绪渲染的最佳组合。影片起始处出现的左轮手枪和情节展开处,时而显现的空中球形闪电,无时无刻都在暗示悲剧的即将来临。远方田野冉冉升起的巨幅斯大林画像和一直在寻找目标的大卡车,充满辛辣的反讽意味。影片向政府高屋建瓴地指出:不能重演过去的一幕,否则俄罗斯不会有和平、安宁。该片因深邃的主题思想,为刚刚起步的俄罗斯电影事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向全世界再次证明了俄罗斯电影人的雄厚实力。
(二)人到底该追求什么?
苏联解体后,人们除了热衷于反思苏联时代的功过得失外,还敏感地察觉到,信仰危机给这个民族所带来的恶劣后果,体会到精神贫穷比物质匮乏更为可怕的事实,它很快成了政治片普遍关注的话题:人到底该追求什么?心灵的依托又在哪里?弗拉季米尔·哈季年科的《穆斯林》,曾获1995年莫斯科电影节奖。它讲述的是“阿富汗人”——前苏军士兵伊凡诺夫的故事。男主角在阿富汗战场被俘7年,因生活无望,于当地信奉了伊斯兰教,成了虔诚的穆斯林。战后,他本可以留在当地,但“俄罗斯,我的故乡”的诗句召唤着游子归来。万万没想到,在故乡、在阔别已久的俄罗斯祖国,等待他的是:父亲的自缢、哥哥从监狱回来后的堕落、未婚妻的荒淫……家里只有老母亲一人苦苦支撑。他默默忍受着这一切……
很快,他在有了心上人后,更是用情专一,心无二想地只管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存半点奢望。生活像流水,慢慢流淌着……伊凡诺夫从早到晚干自己的活儿,做自己的祈祷,乞求自己的真主保佑,从未冒犯村里任何规矩、制度,甚至当人人都在偷窃集体农庄饲料时,全村人都跑到河边打捞别人丢失的美金时,他不仅自己纹丝不动,还规劝情人淡然处之。他的所有行为,桩桩件件符合伊斯兰教教规,不曾越雷池一步。为了不违背伊斯兰教礼仪,他坚持要在清醒状态下祭扫父亲墓地,遭到哥哥毒打,因为按俄罗斯风俗习惯,必须喝酒祭奠死者。他唯一的简单心愿,就是尽情享受战后清静生活,没想到竟屡遭打击。原因很简单:全村人笃信东正教,只有他一人是异教徒。亲朋好友无法理解,男女老少不肯宽容。伊凡诺夫无所畏惧,我行我素地信奉伊斯兰教,毫不退让。哥哥以死相威胁,粗暴地强逼他亲吻尼古拉神像,也丝毫不能动摇他对真主的一心一意令人胆战心惊的一幕发生在当年战场政治指导员的突然出现。我们随电影镜头的切换,来到了硝烟弥漫的阿富汗战场:在隆隆的炮火声中,指导员命令刚刚入伍的新兵伊凡诺夫,冲出指挥所,到前沿阵地传递命令。由于他未能完成所交付的任务,整整一个班战士全被炸死,无一幸免。战后,指导员发誓要找到这个伊凡诺夫,为死难战友报仇。当他从电视新闻中得知伊凡诺夫获释回国的消息后,立即采取行动,驱车来到了伊凡诺夫的家乡。这时的政治指导员经过战后几年的教堂生活,已经能把圣经倒背如流。他先是正颜厉色地警告伊凡诺夫,如果改信基督,可以免除一死。随后他又强行让伊凡诺夫亲吻挂在自己胸前的十字架,伊凡诺夫拒不接受。扭打中,倔犟的伊斯兰教徒被击毙。他以生命为代价,拒不离经叛道。这部电影大胆揭示了俄罗斯人不肯容忍异教徒的狭窄心理,引起观众强烈反响。
有关真实的,还是虚假的信仰问题,在巴维尔·伦金导演的《岛》中也曾认真进行过探讨。该片讲述的并非只是东正教,而是所有宗教都会遇到的信仰问题。在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闭幕式上放映后,同样引起轰动。故事讲的是二战时期,阿纳托利曾在运煤船上当锅炉工。有一次,他和船长吉洪一起运煤,船被德寇巡逻艇截获。阿纳托利乞求宽恕,法西斯逼他打死了吉洪。德国人离开前,把这个胆小鬼、叛徒独自留在布满水雷的煤船上……住在岛上修道院的僧人救了他,阿纳托利得以活命……从此,他像苦行僧似的在北方这个孤岛上,过了多年隐居生活,后来又在修道院锅炉间烧锅炉。阿纳托利不停地运送一车又一车的煤炭,还不断给来岛上的人们许多神奇帮助:为得了绝症的病人看病;让寡妇到法国去寻找丈夫;像耶稣那样把失腿的男孩举起,并说:“走吧”;把女孩体内的“魔鬼”赶走;预先提醒神甫有火灾要发生……他尽管忙忙碌碌,但战时可怕的一幕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无法安宁。为此,他天天上钟楼敲钟、祷告,夜夜与从未谋面的神灵对话,为在战争年代所犯的罪孽祈求宽恕。他仰望天空,拼命大叫:“我心灵空虚、体力不支,我是罪人,罪孽深重的奴隶。”生活,对这位痛苦者来说,早已变成无尽的忏悔。他孜孜不倦地追问:为什么上帝偏偏通过他向人们告知自己的神启和远见?在失去生存意义的阿纳托利身边,还有两位仁慈的神父:修道院长菲拉列特和祭司约夫。两位神父按教规、法则作弥撒,按自己的方式开导锅炉工,但他却无法接受,只愿意闭门思过,向自己心中的上帝祈祷,因此而激怒了纯洁、虔诚的神父。阿纳托利感觉死亡已渐渐临近,但仍在迷惑,自己能否得到宽恕。
隐居者一生为可怕的往事痛苦,悲剧性的伪装被深沉真挚的忏悔照亮。全片30%是主人公在祷告:……让正义重回吾心。”导演用不高傲也不低俗的祈求声,反复告诉人们,神父无法开导灵魂受难者,而是阿纳托利在用自身的教训,给“圣洁”的神父们上课,讲解生存、信仰的真实所在。
阿纳托利不漂亮,不刮胡子,不修边幅,有时还很不雅观,但这并不影响整体美感,影片精美的结构和优雅的镜头随处可见,称得上相当入时。全景的银灰色基调衬托出陡峭的山崖、茂盛的苔藓、冰雪覆盖的小路……空濛而不失缥缈;片中极富表现力的人物语言,恰到好处的停顿……将崇拜苦难美的俄罗斯理念传递得十分到位,从中我们似乎看见了塔科夫斯基当年在《安德烈·鲁布廖夫》中的经典镜头;理解了“寻找上帝”,意味着牺牲与救赎的俄罗斯精神:任何信仰,包括最伟大的信仰,都无法将我们从虚无的海洋中救出,只有自己去寻找属于自己心中的生存之岛。
(三)承载俄罗斯历史文化
解体后的信仰危机,引发了一场如何评价苏联电影的大规模争论。1994年12月16日《真理报》刊登瓦·伊凡诺夫的评论文章《夏伯阳远航异国他乡》后,人们纷纷指责作者对《夏伯阳》这一堪称传世之作的肆意诋毁,共同认为瓦西里耶夫兄弟、罗姆、尤特凯维奇等大导演作品中所塑造的众多形象不仅在当年鼓舞了一代青年经受住了国内战争、卫国战争的考验,而且同样也能教育今天的俄罗斯人。《夏伯阳》永远生活在俄罗斯。著名导演尤·莱兹曼对《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重新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们在艺术地再现当年革命情景方面,达到了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这些片子从专业角度看,尽管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他相信,任何一部电影的生命力,存在于当时的现实环境中,它首先是为当时的人们而创作的。时代已经对这些片子作了应有的评价。它们将永远被后代所理解、接受。它们的作用无法低估。
人们在看够了西方大同小异的情爱、打斗片之后,十分怀念进入世界电影宝库的一系列苏联经典故事片。199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电视台转播《第四十一》、《一个人的遭遇》等片。每到晚上,莫斯科几乎家家都在收看,成了首都的一道新风景线。那年刚好又是世界电影100周年,俄罗斯电影杂志《影幕》借机以编年史形式,系统介绍苏联70佘年来的各部影片,大受市民欢迎,争相阅读。
在这样的社会思想基础上,从1995年起,俄罗斯政府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有关保护和发展国产电影的若干决议;出台了“国家电影法”。它们成为投资电影以及电影生产的可靠法律、政策保障。由此,多种形式的电影公司应运而生:个体的、合作的、股份的……他们不仅独立制片,还独立发行。西方片、美国片在俄罗斯泛滥的局面得到了有效控制。国家对电影生产、发行业的支持,不但提高了独立公司在影院上映本土影片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刺激了民族电影的生产。如1997年,在49部投拍的影片中,国家投资的就有32部之多。在人们热衷于昔日国产影片的社会氛围中,俄罗斯电影人满怀信心拍摄具有独立思想个性、独特审美风格政治片的积极性得以有效保护。
《罗曼诺夫皇族之家》在1995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时,导演格列勃·潘菲洛夫称这部作品是一部记载着俄罗斯历史文化意识的政治文献片。影片以沙皇一家为中心:革命前的家庭,被布尔什维克处决前的家庭,被枪决在伊帕季耶夫房间圣像下的家庭……该片所描述的罗曼诺夫家族生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细腻感情。通过对皇族家庭主要成员之间的详尽描述,配合富丽堂皇的背景与服饰,观众能强烈感受到,处于具体历史背景和真实物质环境下的真挚情感,从而激活俄罗斯民族意识中固有的人性、宗教性和爱国心,与一般的“宫廷片”相比较,《罗曼诺夫皇族之家》更像是一部家庭片。
1917年3月,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诏书,彼得格勒苏维埃当即逮捕罗曼诺夫家族所有成员,连夜押往皇村。在皇村,尼古拉二世一家受到临时政府首脑克伦斯基的特别优待。影片描述的沙皇家庭是帝俄时期典型的多子女贵族家族,有着许多普通家庭都会有的特点:尼古拉二世的郁闷、皇后费多洛夫娜既暴躁又懦弱的乖戾性格、孩子间的打打闹闹、父母对四女一子的种种担心,他们笃信东正教,有着很高的精神追求。片中出现了许多他们彼此关爱、相互尊重、善待下人等镜头。画外音评述:这个家庭向周围世界发散出慈爱的关怀和倾心的呵护。仆人们称:沙皇是父亲,皇后就是母亲。导演试图证明皇室成员在精神道德、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成熟,即使身处图圄都能作出如此优秀的表现。克伦斯基想把沙皇一家送到英国或丹麦去避难,遭到尼古拉没有商量佘地的拒绝。
片中皇室家庭的精神形象,不仅仅只表现在沙皇和皇后身上,还反映在其他皇室成员与亲近人群中,反映在他们的孩子的行为中。皇太子请求曰利亚尔老师别再称他为殿下,因为其父已不是帝王,而老师不肯答应:“您的血脉、教养决定了您是王储,不管处于怎样的地位,您永远是殿下。”照料皇储生活的博特金医生同样表现出诚恳、谦虚和友善。
1917年8月,尼古拉一家永远告别了皇村,乘坐伪装标有“红十字”印记的列车,朝托博尔斯克古城驶去。在偏远的西伯利亚,最后跟随沙皇的只有两个侍从、一个侍女和家庭教师。所住官邸布置得很好,屋内没有看守,屋外有栅栏包围,他们失去了自由。尼古拉坚持每天锯木头、写日记;皇后给孩子们读书、朗诵;公主在室内弹钢琴,看守士兵在室外吹口琴。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似乎都被清晰展示在银幕上,体现了俄罗斯东正教家庭的典型特点:光明、纯正。体现了皇族和平民间可能存在的沟通与理解,寓意颇为深广。
片中时而还会出现主宰当时皇村命运的反面人物尤罗夫斯基,矛头直指彼得格勒苏维埃。片中还闪现了列宁、托洛茨基、斯维尔德洛夫等人的身影。
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沙皇一家处境日渐恶化。保皇党企图将沙皇营救到德国,被尼古拉夫妇当场拒绝。他们一向把德国视为敌人,并表示:“宁愿死在俄国,也不愿受惠于德国。”沙皇一家在斯维尔德洛夫的命令下,从托博尔斯克被押往叶卡捷林堡。他们乘坐简陋的四轮马车,在10佘名骑兵押送下,行进在乡间泥泞的道路上……谁曾料到这是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站。尼古拉二世站在圣像前忏悔:“我是个罪人,大罪人,我一生都在反对革命,只是做得太愚蠢,革命最终还是爆发了。我简直就是这场革命的同谋。我真该被五马分尸。”他对妻子说:“现在,我如释重负,我终于明白,爱你,抚育好孩子,才是真正的使命。”
7月的一天凌晨,尤罗夫斯基带领赤卫队队员把尼古拉一家从睡梦中唤醒,谎称市内发生骚乱,需要立刻转移。末代沙皇一家从这个房间走向地下室,他们以为要被拍照,谁知是走向死亡。在执行开枪的关键时刻,突然跳出一位举止粗鲁的警卫员,拒绝参与这次谋杀。他一边鄙视地嘲讽尤洛夫斯基是摄影师,一边大声宣布,自己宁可遭逮捕,也不滥杀无辜。枪声响了,射击持续了很久,除沙皇一家7口倒下外,还有医生、厨师和仆人……谢尔盖·鲍德洛夫的《高加索俘虏》获1996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非竞赛单元国际影评联合会大奖。影片灵感据说完全来自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故事发生的时间是车臣战争刚爆发。俄罗斯准尉萨沙和新兵日林遭到车臣分裂分子袭击。受伤后,他们不幸被以穆拉特为首的当地山民抓获,当了俘虏,被关押在地窖里。穆拉特打算以他们为人质,交换自己被关押在俄军牢房中的亲生儿子。但是,俄军指挥官不敢贸然行事,穆拉特只好让日林给他母亲写信,让母亲给俄军施加压力,以促事成。
萨沙是个有3年战斗经验的老兵,家安在西伯利亚的赤塔,儿子正身患重病,盼望着父亲的早日归来。为了赶快回去,他心急如焚。一天深夜,他看准时机,带着日林果敢敏捷地杀死看守,逃出地窖。遗憾的是,他们很快又被抓回。高加索山民用宗教所允许的最残忍手段切割喉咙,报复了萨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