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走过风雨——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化
4473600000021

第21章 转型中的俄罗斯艺术(6)

他为这场战争,白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事态发展十分紧张,眼看纯朴善良的俄罗斯农村小伙子也要难逃厄运,必死无疑。谁知峰回路转,双方不仅很快相互谅解,而且还暗生情谊。老实巴交的新兵常把自做的玩具偷偷赠送给穆拉特的女儿吉娜,他慢慢博得了姑娘的喜欢。过了没多久,身陷图圄的曰林竟和吉娜情投意合、心心相印。而此时的穆拉特听到的消息却如晴天霹雳:儿子已被俄罗斯士兵打死。他不由马上想到要以恶报恶,二话不说拔出手枪,顶住了日林的后脑勺,在吉娜的苦苦哀求下,穆拉特不得不强忍失子之痛,饶恕了日林,还亲自帮他从地窖里爬了出去……伤心欲绝的穆拉特不想再这样无休止地环环相报下去。他刚把日林释放,但见俄罗斯直升机盘旋在车臣的村庄上空。俄军战士日林说时迟,那时快,奋不顾身,冒着生命危险,对着飞机大声疾呼:“不要射击!”可惜在马达的轰鸣声中,飞行员是否能听清他的喊声?那些没有尝受过地狱滋味的人是否能理解他的声音……俄罗斯电影人在拍摄当代战争题材影片时,不少都是把焦点对准车臣战争,探究“战争与和平”对俄罗斯的现实意义,而该片导演的不同在于,并非一般性地就事论事,单纯讲战争,而是挖掘战争背后深藏的政治原因、阶级根源,把握十分到位,拍摄手法精到、画面色彩讲究。

影片通过车臣战争的沉痛教训,重点展示的是,在这场战争中,永无休止、却毫无价值牺牲的双方军人。导演没有站在战争任何一方的立场上,没有丑化所谓的恐怖分子,而是提出了更高的命题:谁之过?在俄罗斯看来,统一的俄罗斯不允许分裂主义分子的猖狂破坏,而车臣人却认为独立是自身的民族权利,俄罗斯无权干涉。导演冷静理智地把矛头针对战争中滥杀无辜者和以战争为生计的官僚政治。他的观点很明确:这场战争双方都有责任。然而导演将双方的理由摆出来后,并没妄下结论,孰是孰非,由观众自己去判断。从故事巧妙的言外之意看,这部战争题材的影片更像是政治片。

二、表现风格豪放、率性的民族片

我们回顾20世纪90年代末的那段时期,俄罗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多灾多难的国家之一了:民族信仰危机所引发社会各方面的动荡不安;叶利钦炮轰议会;车臣内战;北约轰炸南联盟……这一切的一切,激起俄罗斯人对本民族命运的无比忧虑和担心。

(一)充溢俄罗斯情感

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导演米哈尔科夫拍摄了《西伯利亚的理发师》,重塑了一个关于俄罗斯民族的神话故事,将俄罗斯传统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通过影像展示给世人。

1905年夏天。美国某军官学校。刚入军营的士官生们在理发。

肥头大耳的队长扫视一遍营房,突然发现床头上有张相片,大声喝叱:“谁让你们在这里贴相片的!谁?”

“那是莫扎特,长官。”安德鲁回答。

“谁是莫扎特!给我滚出来!”军官怒发冲冠。

“他已经死了,长官。”

“什么?死了?我怎么不知道?为什么没人向我报告?”

士官生们不敢笑出声,默默注视着事态的进展。

安德鲁受到了处罚,戴着防毒面具,站在操场上暴晒。小伙子宁肯永远受罚,也不肯说莫扎特的坏话。无知而纯朴的队长终于认输了,他睡不着了,不解地问,“莫扎特为什么那么重要?”小伙子的回答是“我告诉过你,他是伟大的作曲家。”队长更为不解“那关你什么事?”

随后的故事以安德鲁母亲简给儿子写信的表述方法展开,镜头画面在1885年和1905年两个时空和两个男人,即父亲托尔斯泰、儿子安德鲁之间转换。

沙皇俄国时期,美国女子简肩负着特殊使命,坐火车去圣彼得堡。她途中巧遇一批俄罗斯军官学校的士官生。他们违规冲上了国际列车,为躲避列车员检查,闯进了简的软席包厢。他们中只有托尔斯泰稍懂英文,很快就与简熟悉起来,从俄罗斯特有的面包圈、同姓的大文豪,一直谈到他们共同崇拜的莫扎特……托尔斯泰甚至放声唱起了《费加罗婚礼》,他将在学校歌剧团的演出中扮演费加罗。他们抽烟、喝酒,越谈越投机,士官生不小心,一屁股坐坏了女士精致的折扇,而她无意间留下了小伙子的一张照片……父亲罗伯特在圣彼得堡车站接简。他是有商业头脑的美国科学家。4年前,柯普诺夫说服他来俄罗斯制造新型伐木机“西伯利亚理发师”,而现在由于资金问题,罗伯特的计划被迫搁浅。他赶紧从本国把简请来解决问题,妄图通过简的美貌和交际手段,骗得俄罗斯政府一笔贷款。

柯普诺夫的雪橇行驶在广场上,与士官生们的队列擦肩而过。拉德洛夫将军在检阅队伍。他是军校的校长,同时又是沙皇的宫廷官。简如果能诱惑上这个老秃头,资金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简来到了军校。当她向拉德洛夫将军的楼房走去时,朝排列整齐的学员们点了点头。托尔斯泰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圣母啊!扇子……她是来取扇子的,可我没来得及……”

将军看见来了这么一位漂亮女士,赶紧打理假发,殷勤接待。简一口流利英语,让听不懂的他,张口结舌、手足无措,只能顺势接过递来的白信封。原来里面有托尔斯泰忘记在车上的那张照片。在将军的陪伴下,他们参观了学校舞厅。

年轻的士兵们用“惊奇牌”地板蜡,把舞池擦拭得太滑,简直成了溜冰场:钢琴能在大厅里推得溜溜转。士官生们聪明地在脚底抹了松香,把舞伴半抱着,悬空跳舞。简和托尔斯泰在华丽的水晶灯下优美而快乐地旋转起来托尔斯泰爱简。他不允许简和别的男人有半点亲密行为。为了简,和自己的好朋友决斗,因受伤而萌生退学之意。这个同学找到简,拜托她说服托尔斯泰放弃退学。简用她的聪明和美丽,轻松说服了托尔斯泰:有时我们可以报复生活,却不能报复自己。”简对拉德洛夫的亲昵,让托尔斯泰起了疑心和嫉意。简其实只想迷惑一下拉德洛夫将军,没想到,这个认了真的秃头校长真想向她求婚。

有一次,简和罗伯特等一起来到校长室,准备商谈贷款的事。托尔斯泰正好想来归还扇子。拉德洛夫见状,粗暴地命令军校学员照实翻译自己的求婚要求。谁知托尔斯泰竟像吃了豹子胆,当着罗伯特的面翻出这样的话语:“我早就爱上了您,一见钟情……在火车上……在您的包厢里……”当拉德洛夫察觉出问题时,他仍然面不改色地继续表白:“……再过几个月,我将成为军官……”这样,托尔斯泰把如何安排未来生活,索性一股脑儿讲了出来。将军像被挨了重重一拳头,他那可怜的英语知识还不足以搞明白,士官生是如何伤害了他。

通过女色诱惑俄罗斯高官,以达到帮助罗伯特实现目的的计划,眼看泡汤,被震惊的简径直来到托尔斯泰住处,袒露心声:原来她从小被继父奸污,没有得到过任何爱抚。在床上,简为回报这份对她而言有些奢侈的爱,一边要求交欢配鸾,一边询问:我一定是你妈妈让你提防的那种女人。”此刻,简看见托尔斯泰闪烁着泪花的眼睛:惊讶,迷惘……他艰难地拒绝了简的献身。简不解怎么,你不爱我?”刹那间,简明白了,托尔斯泰不能接受这种无爱之欲,她无须回报……当简感到羞惭,请求原谅,刚要离开时,托尔斯泰一把搂住了她、贴紧了她……于是20年后,那个不肯说莫扎特坏话,倔犟的安德鲁才有了来到人世的机会。我们从美国小伙子安德鲁的偏执里,明显看到了俄国人追求真理的精神特质。女仆杜尼娅莎一直偷偷暗恋着托尔斯泰,曾把自己积攒的3块钱借给托尔斯泰,为简修扇子。托尔斯泰曾兴奋地亲吻过女仆的脸颊……简今天的突然出现,让这个善良姑娘忐忑不安。

托尔斯泰成了拉德洛夫的眼中钉,简恳求他放过自己的学生。他们间的一次私密谈话,让托尔斯泰沉陷于深深的误会中。

谢肉节那天,在冰天雪地的莫斯科河畔,焰火连天,欢声雷动。男人们在手风琴的伴奏下光着上身,大打出手;女人们脖子上挂满串串面包圈,载歌载舞。人们在这一天,相互请求家人和朋友原谅,挥去心灵的仇恨和不悦,半裸的男人在冰上互相拳击,求得对方谅解。连那个道貌岸然的校长将军也同样显得粗犷可爱。他醉醺醺地说:“很久以前,俄罗斯的野兽也喝伏特加,野兽像人,人像野兽。”说完,他真的像野兽那样大口喝酒,还以袖掩面,作熊吼状。最后,这个军校首长竟然“咔咔”有声地吃起了玻璃杯。一切都是那么豪爽、那么完美……

威武的沙皇(由米哈尔科夫本人扮演)骑着白马来到金碧辉煌的克里姆林宫前,在红场检阅气宇轩昂的皇家军队。毕业了的士官生们个个风华正茂,英姿飒爽。在庄严的阅兵式中,一只麻雀在士官生们的靴子间游弋,显得那么自在、悠闲。

随后,学校在演出《费加罗的婚礼》时,被纯真爱情愚弄了的托尔斯泰失去理智,竟然一个箭步从舞台上冲下来,扑向观众席上的拉德洛夫,手持琴弓狠狠抽打他的秃头。场面一片混乱。那位曾与之决斗的同学扑上去,用身体压住托尔斯泰,贴着他的脸,声泪倶下地规劝:“冷静,冷静……你都干了些什么呀?”事后,托尔斯泰承认自己要谋杀亲王,将军为救亲王光荣负伤。

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12年。简去监狱探监,监狱长问她,“你是他什么人?”她目瞪口呆,无言以对;当托尔斯泰的妈妈再问,“你是谁?”时,她答:“我什么也不是。”怏怏而去……托尔斯泰被流放到人烟稀少的西伯利亚,而简为了能再见到他一面,嫁给了比自己父亲还老的科学家。12年后,简有了去俄罗斯相见自己爱人的机会。她思忖:“他还是那个他吗,他还会守候着这份爱情吗?”

当简来到西伯利亚,找到托尔斯泰家时,发现他已经和杜尼娅莎有了好几个孩子。面对着寻来的简,杜尼娅莎恐惧万分,感到了莫大的威胁。美国女人知道自己来晚了,伤心地取走了桌上托尔斯泰当年遗忘的照片,驾上马车飞快离去,带走了深藏20年的心头秘密……在外狩猎的托尔斯泰,冥冥中似乎感觉到了简的气息,飞奔出树林,面对草原尽头掠过的一簇车影。他确认简的到来并非梦境,但他克制住了自己,缓缓点燃烟斗,目光深沉而迷离,悄悄看着心目中最爱的女人扬鞭驾马而去……这部既有东正教谢肉节场面,又回响着好莱坞旋律的大片,尽管将发生在俄罗斯和美国的故事情节平行展开,但张扬的主线只有一条:俄罗斯情感。我们或许很难把《西伯利亚理发师》具体归结为哪一类体裁的作品:它像是一部非常搞笑的喜剧,讲述的却是典型的悲剧故事;它像一部轻松的“纯观众”电影,全剧却又充满哲理;将它定位在“观念电影”或“风情片”,显然都不够全面。这恰恰正是米哈尔科夫高明之处。他善于把众多表现手法融合、交互为一体,用原始的砖瓦构建出别出心裁的艺术殿堂。观众看完电影后的感觉,与其说被男女主人公委婉、凄切的爱情故事所深深打动,还不如说被俄罗斯人、俄罗斯情、俄罗斯景……被俄罗斯特有的一切所震撼。看来,我们或许把这部大片的体裁索性称作“民族电影”更为合适。

《西伯利亚理发师》首映式在克里姆林宫举行。那天,人们带着礼炮、鲜花从四面八方赶来。大家边拉手风琴,边唱西伯利亚民歌,就像参加谢肉节男P样喜气洋洋……种种久违了的俄罗斯民俗、民情似乎一夜间都被米哈尔科夫所唤回。每个人都感到,伏特加、白熊、鱼子酱以及令人难以捉摸的俄罗斯性格,原来都在自己身边,他们从未失去俄罗斯。影片公映后,人们更是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的地铁内、大街上到处张贴印有“俄罗斯,别害怕!”词句的该片广告画。人们十分喜欢这张广告、迷恋这部电影,把它看成是俄罗斯民族电影复兴的吉祥物。该片曾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仪式上放映,当人们好奇地问米哈尔科夫:中国人看后会产生对俄罗斯的新感觉吗?米哈尔科夫回答得很干脆:“我拍电影从不考虑为西方或是为东方,只是为了我们的民族。新视角、新感觉只可能是一个:俄罗斯就是俄罗斯。”话语中流露出的民族自信感咄咄逼人。《西伯利亚理发师》由多国联合出资,首次采用制片人中心制,耗资4600万美元。

(二)喜剧影片:颂扬民俗民情

在俄罗斯影院放映的影片中,最受欢迎的是喜剧题材,这或许契合了俄罗斯人生性善良、豪放的特点,或许因为沉重的现实生活使人们对喜剧样式作品情有独钟。另外,还与俄罗斯人与生倶来的喜剧天赋有关。这可以从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音乐喜剧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得到证明。歌曲在电影中的主题作用正是从苏联喜剧片开始,慢慢向周边扩散,最后得到全世界影坛的承认,并得到大力弘扬。

亚历山大·罗果什金从1995年到2000年,整整五年中,连续自编自导了三音扬俄罗斯民俗民情的喜剧电影:《民族狩猎的特征》(1996年)、《民族捕鱼的特征》(1998年)、《冬日民族狩猎的特征》(2000年)。导演没想到,第一部刚问世,就好评如潮,竟让所在的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出现转机。该片继承了30年代的俄罗斯喜剧电影风格,把俄罗斯的传统爱好:喝酒与狩猎融为一体,通过狩猎过程中的各种奇遇,制造出大量笑料。影片渗透着尖锐的讽刺意味,对民族生活中的“酒文化”进行戏谑。别尔嘉耶夫写道:俄罗斯“可能使人神魂颠倒,也可能使人大失所望,从它那里永远可以期待意外事件的发生”。俄罗斯人给我们的感觉常常是大胆任性、率性而为的。

罗果什金的喜剧与米哈尔科夫、潘菲洛夫电影的风格迥然不同,而电影票房收入同样达到了与西方大片不相上下的水平。他把镜头对准俄罗斯的大自然和豪迈的俄罗斯民族性格。该片被普遍认为是真正的俄罗斯民族电影,充满喜剧色彩。但也有不同意见,认为这是一部反俄、反犹太主义电影;将俄罗斯人描写成超级酒鬼,是一种侮辱;犹太人索洛韦伊奇科成天喝得酩酊大醉,不符合犹太人特点……而事实上,这部民族片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一种苦涩,让人不禁联想起果戈理作品中的“含泪的笑”。俄罗斯人的民族性格在片中得到非常直观、形象的体现,充满善意。在《民族狩猎的特征》中,一位专写民俗民情的外国作家从芬兰来到俄罗斯,想了解俄罗斯民族狩猎的情况。他与将军伊沃尔金、列兵库兹米契、索洛维契克等五条汉子一起远行狩猎。令作家不解的是,在为出行狩猎所做的准备工作中,他见到的是一箱又一箱的伏特加酒,而不是狩猎所需的各种器械。每到一个地方,他和他们一起,六人围成一圈,喝酒,聊天,刹那间便忘记各自的社会等级,不分彼此地神侃起来。时间不知不觉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