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对那些有能力提前还款的人是有利的。如果你想提前还款,一下子就把本金还完了,自然也没有利息可还了。这相当于银行贷出去的长期贷款一下子变成了短期贷款,手续成本不说,而且此前可能还有利息优惠。这样银行就不划算了,一般要收取违约金。因此,等额本金还款方式存在不合理的成分。
于是,银行就改良了这种还款方法,出现了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就是刚开始少还点本金,多还点利息;随着剩余本金产生利息的降低,再多还点本金。保证每个月还款数量一样。我们买房贷款的月供就是这么计算出来的。由此,我们可以推知,按揭还款的人如果提前还款是不划算的,因为你此前已经交了太多的利息,最后还款时交的大部分是本金。银行倒是很划算,因此就不必再收你违约金了。
荒谬的有限责任公司———教会的伟大发明
假如有一个人开公司的哥们儿向你借了一大笔钱,并保证几个月以后公司加倍奉还。可是一段时间后,这哥们儿的公司倒闭了。你怎么办?你找到他,他说公司破产了,没钱还你了,可他自己开着豪车、住着洋房。你说:那把你的豪车、洋房卖了不就能还我了吗?你猜他会怎么说?“对不起,我这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破产责任消失。至于豪车、洋房,那是我私人财产,与公司无关,你无权要求我卖房、卖车。”听了这话,估计你要被气个半死。
在古代,杀人抵命,欠债还钱,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个人要是欠了别人的钱,卖房子、卖地也要还;要是倾家荡产也还不起钱呢,可以卖身为奴;要是一辈子还不起钱呢?那就父债子还。总之,掘地三尺也要把你的油榨干抵债。可现在怎么冒出个什么“有限责任”的名词,并且这个名词日益被商界追捧。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还是追本求源地看看有限责任公司的由来吧。
公元10世纪,欧洲是一个崇尚神权的世界,人们拜倒在上帝的脚下。很多人为了避免死后下地狱,只好在死前将自己的土地、房屋捐给教会。10世纪中叶,英国差不多有58%的土地属于教会。由于神职人员不能经商,教会聘请了职业经理人。这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首次分开。可是有的职业经理人为了经营,以公司的名义向其他人借钱,随后又出现亏损,还不起债务。于是债权人们找到公司,有的职业经理人干脆跑了。于是债权人们便找到教会。可是教会是神圣的地方,怎么能接受索债呢?于是教会宣布,教会旗下的公司均属于“有限责任公司”,所有债务不能追及教会、冒犯上帝,否则就下地狱。
看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吧,发明“有限责任”这个名词是用来赖账的,“破产”主要是用来保护借款人的。
储蓄利息与利率———“金匠铺”的吸存手段
我们再回到银行的发展历史上来。
实施准备金制度之后,“金匠”们的投资规模稳步扩大,他们发现,投资收益要比代管金银的“保管费”多得多,仅凭投资收益就能过上富裕的生活,代管金银的“保管费”已经显得无关紧要。
他们还发现,很多拥有少量金银的家庭宁可把细软藏起来,也不愿意付保管费。但是社会上的散碎金银的数量十分可观。在竞争压力下,为了能吸引更多的人将手中散碎的金银存到自己的“金匠铺”里,有的“金匠铺”干脆免去了“保管费”;还有的“金匠铺”不但免去保管费,反而把自己投资回报的利润分配给储户。这部分分享的利润被称为“储蓄利息”。“金匠铺”按你存入的本金分配给你利息的百分比,被称为“利率”。
利率既然作为一种吸存手段,是自由竞争的产物,它一定是自由浮动的。有的朋友说,中国的所有银行的利率不都一样吗?是的,这又是中国特色。
有的朋友担心,储蓄利率一旦放开,一定会有银行为了吸存盲目提高储蓄利率,最终入不敷出,银行倒闭。这在今天的中国是完全可能的,因为银行都是国有的,银行领导大部分习惯于行政领导,他们的利益与银行风险是不挂钩的,管理是脱节的。
但是,在一个自然成长的银行中一般不会出现这种现象。长期从事金融活动的银行家对行情会有一个基本判断,银行的风险与自身利益一致,董事会里也会监控银行家的经营行为。
担保公司———旱涝保收的“好心人”
之前我们讲到,银行在放贷之前要审查客户的信用等级。假如你信用等级不够怎么办?一般银行会建议你找个担保人。
什么是担保人呀?顾名思义,你要是还不起钱,就让他替你还。可是这种好人上哪儿去找呀?以前都是托亲戚朋友当担保人。可人家心里也是一百个不愿意呀,凭啥为你担风险呢?即便人家碍于面子勉强同意了,你也觉得欠了别人很大的人情。
有需求就有市场。后来,社会上就逐渐产生了专业的担保人,专门替人担保,帮助别人到银行贷款,再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担保公司。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担保公司为你冒这个风险,就是要挣你担保费。担保费和利息的计算差不多,只是用“费率”代替了“利率”,一般为2%~3%。与利息不同的是,利息是贷款到期后还款,而担保费是银行放贷的同时,一次性收取。有一点可别忘了,你是从银行贷款,因此,该怎么向银行还贷还怎么还贷,担保费是额外付给担保公司的感谢费。
有朋友问了,担保费的费率还没有银行储蓄利率高,那些担保公司干脆把钱存进银行吃利息多好啊,也没有风险。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首先,担保公司的注册资金只有在被担保人还不起贷款,担保公司代为偿还贷款的时候才动用,平时本身就存在银行赚取储蓄利息。
第二,担保费是银行放贷的同时一次性收取,这不但是担保公司的利润收入,而且可以存进银行赚取利息。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用的放大作用。
如果一个担保公司的注册资金是1亿,他能为担保别人贷出多少资金呢?
一般的情况下,如果我们有1亿资金的资产,为别人担保的贷款肯定不能超过1亿,因为如果被担保人还不起贷款的话,我们必须迅速拿出这笔钱代为偿还。
然而在实际担保业务中,担保公司协调银行放贷的数量远比自己的注册资金多。在中国额度可以放大10倍,在韩国可以放大20倍,而美国可以放大50倍,在日本可以放大60倍。
以中国为例,一个注册资金为1亿的担保公司最高协调银行放贷10亿,假如这10个亿的贷款全部成为坏账无法回收,那么担保公司赔付银行1个亿,而另外9个亿的损失必须由银行自己承担。
朋友们一定会问,银行做事一向稳妥,贷款原则是旱涝保收,但是在担保贷款方面怎么能干出这么没谱的事情呢?
我只问你一个问题,担保公司为什么会为你担保?是靠感情或面子吗?当然不是,他一定是了解了你的资产情况,一定会让你抵押财产。假如你抵押了市场价值100万的财产,他也就担保你70万贷款就不错了。他的做法和银行的抵押贷款的做法一模一样,旱涝保收。
有朋友又问了,既然和银行一样,那我为什么还找他呀,直接找银行不就行了,还能把担保费省了。很聪明。如果你是一个很有实力和信誉大公司当然没有问题,关键是我们一开始就假设你的信用不够,贷款的数额不大、资产不符合银行的抵押条件。比如你有1万瓶酒,银行一般不会把它作为抵押财产,假如你不能还款,银行可不愿意去卖酒变现。但是担保公司可能会愿意。
可以说,担保公司做的,基本都是银行认为管理成本高、收益少、效益低的抵押贷款业务。担保公司在帮助银行拉客户、审查客户、承担贷款风险、催款、变卖抵押资产等工作。
为了好理解,打个比方,担保公司就相当于银行的“小额抵押贷款部门”,只是银行不需要再为这些员工发工资了,而你交的担保费就是这个部门的利润。贷给你的钱,相当于银行贷给你的高利贷(利率+费率)。
说到这里,你们觉得银行是不靠谱还是精明呀?
固定利率的弊端———银行的羁绊
很多金融不发达的国家都在实行固定利率,也就是说,无论是“贷款利率”还是“储蓄利率”,都不是市场形成的,而是国家规定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怕银行为了吸存,制定过高的储蓄利率;为了把钱贷给优质客户,制定过低的贷款利率,从而恶性竞争、入不敷出,最终倒闭,影响社会稳定。
这好比在一个学走路的孩子身上拴上一根背带,好处是防止小孩摔跤,弊端是孩子离开背带就走不稳,也不会跑。
我们知道,银行无论吸存还是贷款,都需要选择优质客户,选择的主要手段就是靠利率竞争。而一旦利率固定,银行将无法选择客户。
打个比方,你是一个大企业家,有很多钱需要存银行,同时为了资金周转,也要经常进行大额贷款,那你就是银行的香饽饽。这时很多银行找上门来,开出的汇率都一样,你选择哪家呢?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选择服务好的银行。听说为了拉拢大客户,银行连客户孩子的考学问题都负责。总之,在固定利率下,银行要为潜规则付出巨大的隐形成本。
现在再假设你是银行家,你的资金恨不得全贷给优质大客户,可很多符合条件的小客户你怎么拒绝呢?
因此,固定利率给银行带来的羁绊远大于它带来的安全。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
我们明白了准备金制度,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定期存款”利率要比“活期存款”利率高的原因。一句话:方便银行投资。
如果你做的是活期存款,银行为了保证你随时提款,要留相应的准备金,不能进行投资。
如果你做的是定期存款,银行就会根据你存款期限,将你的钱全部投入短期、中期或者长期贷款,不必再为你预留准备金。
可是如果你将积蓄存为定期存款之后,突然急需钱用,怎么办?银行也会给你,但你占用了别人的准备金,打乱了银行的投资计划,因此你要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比例各银行也不尽相同。
通存通兑
现在,银行已经可以很好地在当地吸纳存款,也可以很好地为当地企业贷款了。可是随着商业的发展,很多商人需要和外地的商人进行交易,或者自己到外地去进货。商人带着大量金银走村过市、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可能会遇到强盗。怎么办呢?
历史上出现过商帮,很多长途贩运的商人聚集在一起,带着金银或货物,更重要的是带着武器赶路,而且仍然很危险。后来又产生了镖局,但是镖师的雇佣费很高,一路上人吃马喂的花销很大,因此大额款项的异地运送一直价格不菲,严重制约了商品的流通。银行也不喜欢,因为很多大的储户频繁提走大量金银,影响银行的投资。
后来,银行家们发现,假如“甲市”和“乙市”的贸易很发达,每个月从甲市运送到乙市的白银是5000两,从乙市运送到甲市的白银是6000两,如果按商帮或者镖局的货币流通方式,需要运送11000两,护送费用高昂。但是,如果两个城市的银行合作,实现“通存通兑”,两个城市的商人无需再携带大量金银往来,只需带着存款凭证,就可以在另一个城市直接提款。而一个月后,两家合作银行相互结算,最后只需要从乙市运送到甲市1000两白银就可以了,金银护送费用大大降低。
这种通存通兑的业务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客商的热烈欢迎。这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异地取款业务和汇款业务。现在已经进入信用货币时代,无需再运送金银,而且实现了信息化,因此异地取款和汇款的费用进一步下降,速度更快。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买东西时更倾向于使用电子货币,信用卡、储蓄卡付款的方式逐渐普及,进而出现了另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