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虞一看不好,立即召集所有人马,做了慷慨激昂的战前动员。周国虞说:“弟兄们都看到了,官军已经联合四乡各团,对我们形成了合围之势。太平军虽然暂时离开了湖南,但在湖北等地已经取得了很大胜利,不久就会打回来。我们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揭竿而起,和太平军遥相呼应。否则,即使我们坐着不动,官军也不会放过我们的!”
“我们听大头领的。杀一个够本,杀俩赚一个!”周国虞的亲信大声相应。
“好!我们现在就起事,中午饭到浏阳城里去吃。”
周国虞说着,跨上战马,举着一面写有“官逼民反”的白旗,大喊着向清军驻地冲去。江忠源早已做好了迎敌的准备,一番厮杀后,“征义党”扔下几百具尸体,向山里撤去。江忠源率兵紧追不舍,很快进占古港。为了不使匪徒有喘息的机会,清军一鼓作气攻占“征义党”退守的三平洞,将“征义党”的另一个重要首领曾世珍捕杀。周国虞虽然换装逃跑了,但不久也被清军抓获,成了刀下鬼。
就这样,左宗棠审时度势,帮助张亮基一举剿灭“征义党”,使长沙四围清净了许多。
【感悟】
抓住机会就能成功:机会对于每个人是均等的,能不能抓住,就看你的眼光和谋略。很多人之所以做“事后诸葛亮”,就是没有抓住应有的机会,而虚荣心又让他们表白其实他们早就看到了,到最后只落个自欺欺人的结果。
否极泰来建新军
【家训】
“营官多用武人,亦不尽朴实之选,止取其能拼命打硬仗耳。”
【故事】
左宗棠因为“樊案”被迫退出湘幕后,于咸丰十年(1860年)正月从长沙启程,准备到北京参加为咸丰皇帝三十华诞而特开的“恩科”会试。三月初三,左宗棠来到湖北襄阳。襄阳道毛鸿宾见老朋友到来,赶紧设宴招待左宗棠。
“季高兄不是在湖南巡抚做事吗?怎么,这么有闲情?”
左宗棠叹了口气,就把近来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那么,季高兄有何打算?”
“我打算进京会试。”左宗棠将杯里的酒一饮而尽,踌躇满志的样子。
一听左宗棠要去京城,毛鸿宾连忙说:“官文现在正想法整你,你去京城不是自找麻烦吗?”
左宗棠这才大悟自己的处境险恶,于是,决定去曾国藩那里暂避风头。刚来到曾国藩的大营,就收到了咸丰皇帝为左宗棠“昭雪”的寄谕,让他回湖南募勇,左宗棠高兴地回了长沙。3天后,左宗棠接到了清廷命他以四品京堂候补、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的谕令。
这下,左宗棠便完成了从幕僚到清廷命官的蜕变。
当时,清政府于太平天国的战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深感势单力薄的曾国藩计划再组建一支军队,环视左右,这副担子自然就落到了左宗棠的肩上。
当然,在政府看来,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清政府组建的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先后于咸丰八年和十年被太平军一举围歼。正规军不行了,就只能靠由汉人指挥的地主武装了。恰逢刘长佑和曾国藩都升官了,一直被罩在别人光环下的左宗棠,于是站到了世人面前。
此时,曾国藩已总督两江,率军渡江扎营皖南祁门,以图攻取安庆。曾国藩函请左宗棠在湖南募练军队支援安徽。于是,左宗棠在湖南着手开始组建军队。
因为左宗棠两次进入湘僚,所以他在湖南的威望极高。当时就有崔大光、李世颜等九人鼎力相助,不长时间就招募到了三千五百多人。加上“老湘营”旧部一千四百人,“楚军”已经粗具雏形。
咸丰十年六月(1860年7月),左宗棠正带领楚军在长沙城外加紧训练,同村的朋友林秋声来看他,左宗棠手指整齐演练的队伍,踌躇满志地说:“曾公用人,主张‘才堪治民’,即以文员和儒生领军。而我则任用武艺高强的人带兵,这样一来,我的部队之战斗力绝对会超过湘军的。”
林秋声问:“怎么,你这不叫‘湘军’?”
左宗棠说:“当然了。为了和老湘军区分开,我给这支队伍取名‘楚军’。”
林秋声挠挠头问:“那有什么不同吗?”
左宗棠说:“当然不同了。曾公招兵时,主要招收湘乡籍的兵勇。而我这次招募的兵勇,来自湖南各府县。在一个县招兵,数量有限不说,偶尔受挫,会波及全军,弊端明显。不信你看着,我是怎样带领这支新军南征北战、建功立业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左宗棠的设想是正确的,他所带领的这支部队,在与太平军的战斗和收复新疆的战斗中所向披靡,显示了不凡的战斗力。
【感悟】
走自己的路:生活中,很多人都想干出一番事业,但开始干时,又不愿冒险,而是借着别人的所谓经验,踏着别人的脚印往前走。殊不知,同样一个方法,在别人是良法,在你可能就不适合。你的性格、你的人际关系、你所处的环境都和别人不一样。同样从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你和别人在同一条路上行走,但人家是汽车,你是自行车,结果可想而知。如果你想超过他,就要寻找另外一条路,哪怕这条路很崎岖,只要是条捷径,就可能超过他。
设计筹饷银
【家训】
“想要富人出银,不妨演回《鸿门宴》。”
【故事】
自从左宗棠进了张亮基的幕府,就开始处处为张亮基着想。张亮基也很信任左宗棠,大事小事都找他商量。
一天早上,左宗棠刚起床,就看见张亮基在自己的窗户底下徘徊。他连忙打开门,把张亮基让进屋里,问道:“中丞一大早就来到我这里,看来是有重要事啊。”张亮基叹了口气说:“昨晚我一宿没睡,藩库的银子已用得差不多了,朝廷的饷银又一时不能来。倘若银子接不上手,军心便会涣散。这如何是好?”左宗棠说:“昨晚我也是睡不着,想来想去,只有向富人借钱了。”
“向富人借钱?他们会借给?”张亮基直摇头。
“有一个人可以帮我们。”
“谁?”
“十里香酱园的老板欧阳兆熊。此人最是古道热肠、仗义疏财,颇有当年鲁肃指仓借谷之气概。他是湘潭人,十里香酱园只是他在长沙的落脚点。此人来了,不容他们不借。中丞,你且放心,明天看我的安排。”
既然左宗棠话说到这份上了,张亮基也不好再说什么,摇着头走了。
对于长沙的情况,左宗棠比张亮基熟悉。这些富人,一个是黄冕。这人的父亲黄博曾任过岷州知州,当年以两淮盐运使委办淮阳赈务,后来回籍,一心经商,在八角亭开办永泰金号。此人当官时就不太清廉,再加上做买卖挣的钱,可以说是当今的长沙首富。还有一个是贺长龄的侄儿、山东道监察御史贺熙龄的二公子贺瑗,这公子哥虽然不懂做买卖,但家底殷实。再就是侍读学士孙鼎臣的弟弟孙观臣,他经营着一家绸缎铺,每年也有不菲的收入。
第二天下午,三个老板被请到巡抚衙门,张亮基摆下丰盛的酒席盛情款待。欧阳兆雄坐在左宗棠旁边,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张亮基端起酒杯,客气了一番,把几个老板夸得像花一样。黄冕首先举杯答谢新巡抚的礼遇,自然也把张亮基盛赞一番。张亮基说:“亮基奉皇上圣旨巡抚湖南,自应誓死守城。只是战事吃紧,百姓不能安宁,一想这些,我就觉得惭愧。”孙观臣连忙说:“中丞言重了。守城又不是你自己的事,何必责怪自己?”
众人连声附和。
张亮基随即说:“所以,我今天请大家来,就是要请教度危济困之良策。”
这一下,大家都沉默了。左宗棠在桌子下面踢了踢欧阳兆雄,欧阳兆雄站起来说:“中丞有什么难处尽管说,我虽然才略一般,但这三位可都是能人,我们一起为中丞排忧解难。”那三位一听,这不是在夸我吗?都说:“是啊,中丞有何困难,只管说吧!”
张亮基拱手道:“既然诸公如此慷慨仗义,我就直说了。我想以湖南巡抚名义向诸公借十万银子,待太平军撤退,难关度过,亮基即申报朝廷,表彰诸公爱国之心,并连本带息偿还。”张亮基见三人面有难色,接着说,“我是怕一旦断银,军心涣散,长沙将不保啊。”
孙观臣说:“这本是分内之事。只是敝号手头拮据,拿不出银子来。中丞可能不知,因为生意不行,我连关门的心都有了。”黄冕也说:“是啊,太平军这一闹,把生意都闹没了。唉!”贺瑗也跟着不住地叹息。
见三个老板叫苦连天,张亮基的心就凉了大半截。他偷眼一看左宗棠,嘿,人家跟没事人似的,喝一口酒、吃一口菜,优哉游哉。待众人说完,左宗棠站起来,每人给满上酒。然后示意欧阳兆雄讲话。欧阳兆雄说:“中丞为保长沙,苦心孤诣,令湘人感动。刚才听了各位老板的话,深有感触。我虽然做的是小买卖,不能和各位的宝号相比,但为了我自己,也要打退太平军啊。我家底薄,拿不出更多的钱来,我就先借一万吧!”
张亮基赶紧说:“欧阳先生真是个爽快人。事平之后,我一定为先生向朝廷请封,并在八角亭铸一铜钟,刻上先生大名,先生必将名扬三湘,永垂不朽。”
但那三位好像没听见,依然只顾低着头喝酒。左宗棠见状站起来,走到欧阳兆雄跟前,说:“欧阳先生真是侠肝义胆。我左宗棠轻易不给人敬酒,今天我敬你一杯。”欧阳兆雄说:“不敢当。”左宗棠说:“这杯酒你一定得喝,喝了我有话说。”欧阳兆雄只好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左中棠说:“其实,我只是一普通隐士,只因中丞极力相邀,才出山谋事。倘若太平军打进长沙,我大不了再回深山老林。可你们就不一样了,长沙一旦被太平军攻破,玉石俱焚,不仅你们的金银财宝保不住,连命也会被太平军拿去。再说了,你们不是曾做过朝廷之官员,便是显宦名吏之子弟,世受国恩,身被荥泽。在此国难当头之际,如果袖手旁观,良心上能过得去吗?”
左宗棠的这几句话太厉害了,直说的三位老板汗流浃背。
这时,左宗棠又来了一招,他客气地对欧阳兆雄说:“先生先回吧,外面轿子已经准备好。”
那三个老板一听,怎么只让欧阳兆雄自己回去?抬眼一看,更是大吃一惊,门外不知何时站满了手拿大刀、满脸杀气的兵士。
左宗棠对三位说:“今日宗棠多有冒犯,但我是代表长沙的数十万生灵才这样做的。”
黄冕一看势头不好,马上改了一副笑脸:“我不是不想借钱,真的这段时间经营不太好。这么办,我先拿出四万两,怎么样?”
张亮基高兴地说:“那就多谢黄先生了。”
贺瑗见黄冕松口了,怕自己被当作人质,也说借四万。孙观臣说:“我店小财薄,不能和两位老板比,我出三万。”
张亮基喜出望外,整理衣冠,对着三人深施一礼。
就这样,在左宗棠的策划下,十二万两银子的银票,不到两个时辰就到了张亮基的手上。
【感悟】
不妨换个思路:一件事情要做成功,可能并不和我们开始想的一样。当到了中途山穷水尽的时候,不妨换个思路,硬的变软、直的变曲,或许事态就向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
四字定乾坤
【家训】
“剿抚兼施,一了百了。”
【故事】
同治三年,俄国侵略者经过精心策划,在新疆挑起一场内讧,一直虎视眈眈的中亚浩罕国在俄国、英国的支持下,发兵数十万入侵新疆,时间不长,大半个新疆就落到了侵略者的手里。
按说国难当头,全国上下本应同仇敌忾,派兵收复新疆才对。但以李鸿章为首的“海防派”则一心阻挠这件事。这个时候,左宗棠站了出来。
左宗棠说:“现在新疆形势已经失控,俄国占领伊犁地区,英国也虎视眈眈,意图瓜分西北。英国人不仅派使团帮助阿古柏,还从印度运来连发枪22000支、山炮8门、炮弹2000发。如果我们坐视不管,那么,新疆160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就要从我大清的版图上消失了!”
李鸿章说:“东部海防现在已经很吃紧了,请问左中堂,你说是离京城远的新疆重要,还是离京城近的沿海重要?”左宗棠驳斥道:“海防固然重要,但这些年投在海防上的钱还少吗?而西北边疆现在形势吃紧,应大力增加经费才对。如果新疆不保,那么我们就失去了西北的天然屏障,等于把野兽放进自己的屋子。”
慈禧太后听了两派的争论,也拿不定主意。因为在慈禧的眼里,出兵新疆胜负难料,如果花了钱解决不了问题,还不如不折腾。她最后问了左宗棠一句:“以爱卿之见,新疆事务需要多长时间啊?”左宗棠不假思索地说:“剿抚兼施,一了百了,得五年时间。”
慈禧太后对左宗棠的“一了百了”四个字十分欣赏。“一了百了”四字,彻底坚定了慈禧悠忽不定的心。因为这四个字里,不仅仅透露出左宗棠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还体现了左宗棠的胆识、魄力和信心。这几点具备了,还有什么事不能做成?
慈禧太后当即同意了左宗棠的请求,派兵收复新疆。
于是,一场捍卫祖国版图完整的大戏也就拉开了帷幕。
【感悟】
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多人之所以在做某一件事前犹豫不定,就是缺乏胆识、魄力和信心。没有这三点,你就永远只是站在那里观望的人,不可能在人生这部戏里,做一位力挽狂澜的主角。
谁分裂祖国就会自取灭亡
【家训】
“官军出塞,自宜先剿北路乌鲁木齐各处之贼,而后加兵南路……白逆歼除,由此而下兵南路,其势较易,是致用于北而收功于南也。”
【故事】
左宗棠自从请战以来就知道,西征已经没有退路。收复新疆和镇压国内起义不一样。和义军作战,打得再惨烈,也只是自己的“家务事”,分不清理亏。而收复新疆就不一样了,这是一场维护民族尊严的战争,是为祖国版图的完整而战,所以,就显得意义非常。
这天,队伍行进在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下,左宗棠登高远望,不禁感慨万千。这支部队是和他在血雨腥风中一起冲锋陷阵的湖湘子弟,但今天他们所肩负的责任,却是在重塑民族精神。
但用兵新疆,困难是显而易见的。新疆地位位置偏僻,粮食和运输就成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1876年4月7日,左宗棠从兰州到了肃州,于27日下达了收复新疆的作战命令。在战前动员会上,左宗棠说:“新疆不同于内地,是个地广人稀的地方,有的城市之间竟相距千里,所以,我制定了‘缓进急战’的战略方针。也就是说,一个战役到另一个战役之间,一定要留有充分的时间做准备。比如,粮草弹药要及时运到前线,作战间隙部队要做好休整。一句话:大军前进要‘缓’,一旦发生战斗,要速战速决,以避免屯兵坚城。”
最后,左宗棠站起来,环视了一眼斗志昂扬的属下,点点头。
“刘锦棠听令!”
“在。”
“你带领本部25个营进攻乌鲁木齐。”左宗棠又喊道,“金顺拨听令!”
“在”
“你率本部人马协同刘锦棠作战,要见机行事,不得有误。”
接着,左宗棠命令其余各部严守哈密至奇台一线,巩固大后方。
左宗棠安排完,看了看刘锦棠,严肃地说:“这次一定要从要害入手,先取古牧地、红庙,则乌鲁木齐就成了我们囊中之物。”
众将领命而去。
1876年8月12日,刘锦棠率精兵逼近古牧地,分别驻扎在城东和城北。第二天清晨,探子来报:“报告,发现有数千骑兵从红庙赶来,古牧地守敌也在城东及东北山地修建了堡垒。”刘锦棠点点头,让探子再去打探。然后,刘锦棠马上召集部将开会。
“从刚得到的情报来看,敌人是想借有利地势负隅反抗,我们决不能让他们得逞。这一仗关系着整个收复新疆的成败,我们一定要打出气势,让叛军明白,想搞分裂是白日做梦。现在,我命令余虎恩、黄万鹏率骑兵到山前监视敌人;步兵分别攻取山垒和南关;炮兵马上筑造临时炮台,配合步兵,炮轰据守山垒和南关之敌。骑兵发现情况立即回来报告,步兵进攻要快,炮兵炮轰要准而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