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夫人赶紧说:“他哪里是为这事。是为国担忧呢。”接着,周夫人把左宗棠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
张三头一歪,问:“左大哥升官了?恭喜恭喜……”
“没有。”周夫人赶紧说。
“没有那不是瞎操心吗?”张三摇着头说,“我看嫂子做的包子不是没馅,是馅太多了,看把大哥撑的。”说完,张三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
左宗棠“腾”地站了起来,大声对张三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亏你还念过几天书,连这样的道理都不懂,给你说这些,简直就是对牛弹琴!”说完,左宗棠气呼呼地进里屋了。
张三讨了个没趣,张张嘴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出来,灰溜溜地走了。
不久的一天,左宗棠从外面回来,把手中的锄头一下砸到地上,吓得几只正吃食的老母鸡“呼”地飞上了屋顶。周夫人赶紧出来,边把地上的锄头拿起来靠在墙上边问:“这又是生得哪门子气啊?”
左宗棠说:“真是可笑至极!败将奕山回到京城,道光皇帝问此战如何,奕山竟说我们胜了。不仅如此,奕山为了让皇上高兴,说洋人不愿走,愿和我们做买卖。”
“奕山不是和洋人签订不平等条约了吗?那些赔款的银子他不会自己掏腰包,不告诉皇上吧?”
“他会自己掏腰包?”左宗棠哼了一声,“奕山老贼真是恬不知耻,他给皇上说,那些银子是原来做买卖时欠洋人的。皇上光顾高兴了,一听外国人要银子,就说了‘这些洋人老实得就像小狗小羊,咱不跟他们一样,他们要多少钱就给了吧。’唉,真是国之大悲啊!”
左宗棠说完,禁不住感叹这样的事古今没有见过。但他一介草民,哪有扭转乾坤的本事?但他没有就此不管不问,而是继续专心研究经世之学,等待一鸣惊人的那一天。
【感悟】
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平民百姓,国家大事似乎只是电视里的新闻,殊不知,很多外国歧视我们的行为,都是在民间的压力下迫使他国让步的。一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但要十几亿中国人拉起手来,任何外来势力都不能伤害我们的国家。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家训】
“轮舟为海战利器,岛人每以傲我,将来必须仿制为防洋缉盗之用,中土智慧岂逊西人?如果留心仿造,自然愈推愈精……意十年之后,彼人所恃以傲我者,我亦有以应之矣!”
【故事】
同治元年至二年间,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人李泰国,在英国为清政府买下了一支舰队,却擅自任命英国海军上校阿恩本担任舰队司令。总理衙门大臣奕等人一看,让洋人当司令,这不是夺兵权吗?于是,清廷没有同意,该舰队被遣散,已买回的军舰变价出售。这一买一卖,70万两白银没了影子。
这天早朝,左宗棠面对垂头丧气的文武群臣,出班奏道:“最先提出仿造西方船舰的是林公(林则徐),因为中国的旧式帆船已难以对付英国的新式舰船。咸丰三年,我在筹划湖南防守时就主张造船以争大江之险,可惜,当时很多人认为我这是杞人忧天。”
慈禧太后问:“那你想怎么办?”
左宗棠说:“这次中英联合舰队事件就是一个契机。虽然这件事没有办好,但目前外国人很愿和我们合作,我想只要给我时间,造出外国人那样的军舰绝不是异想天开。”
这些年,清政府受尽了洋人的欺辱,慈禧太后当然也愿意看到军事崛起的那一天。既然左宗棠有这个想法,何不让他试一试?想到这里,慈禧太后立即批准了左宗棠的造船计划。
左宗棠来到杭州,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按照事先画好的图纸,先造了一艘“微型轮船”,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小轮船在西湖下水了。
左宗棠兴致勃勃地站在岸边,旁边是他请来观摩的法国军官德克碑、税务司日意格。
左宗棠抬头看看日头,约摸了一下时间,大声命令道:“开船。”随着传令兵一声声命令传下去,汽笛一响,小轮船启动了。德克碑一看,连竖大拇指:“高!这艘小轮船已经和我们造的大船差不多了。”
左宗棠很高兴,待观摩完,他拿出法国造船图册,笑着对德克碑说:“这个小轮船只是开始,下一步,我要造出和你们一样的大轮船。”顿了顿,左宗棠接着说,“我想请德克碑先生代为监造轮船,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今天一来这里,德克碑就猜出了左宗棠的意思,听到左宗棠问他,耸了耸肩,笑着说:“我非常愿意为左先生效劳。”
“嗯。”左宗棠点点头,“此事不能久拖,如果德克碑先生愿意,今天我们就开始工作。”
“好啊。我也想早日看到自己监制的轮船在东海上劈浪前进!”说完,两个人哈哈大笑起来。
当天,左宗棠和德克碑具体研究了造船的事宜,两人都想尽快着手建船厂。
几天以后,左宗棠正在船厂工地查看进展情况,一个部将匆匆赶来,交给左宗棠一封信。左宗棠展开一看,眉头皱了起来。
“什么事,左大人?不是朝廷不让我们建船厂了吧?”德克碑着急地问。
“不是。”左宗棠忧心忡忡地说,“太平军已于昨天攻克漳州。”
“那,左大人的意思是?”
“我要立即率兵入闽督剿。这里就全靠德克碑先生了。”
“放心吧。我先辞去军职,接着回国考察,不久就会有好消息的。”德克碑笑着说。
“那我就放心了。”左宗棠说完,大步回到住处,简单收拾了一下,带着随从快马回了前线。
这天,一场恶战后,左宗棠正在大帐查看地图,侍卫来报,说杭州来人了。左宗棠连忙让来人进账。那人进账深施一礼到:“左大人,我奉日意格之命来送信。”说着,递上信函。左宗棠接过来一看,是德克碑从法国寄回的。德克碑在信上说,他已将制船图式、船厂图册及购买轮机、招募洋匠等事逐款开载,让左宗棠定夺。左宗棠还没看完,就接到命令,要赴粤督剿,只好先把这事放下了。
同治四年十二月(1866年2月),左宗棠才集中精力把加强海防,以御外侮,设厂造船的问题置于主导地位。
同治五年二月二十八日(1866年4月3日),左宗棠来到福州。经两个多月的深思熟虑,于五月十三日(6月25日)正式向清廷提出了创办福州船政局的奏请。但有些人想不通,左宗棠说:“我们的国土,东面和南面都是大海,而在海上耀武扬威的却都是外国的船舰。现在,西洋诸国都在精心研究轮船的造法,日本也买了一艘轮船拆开,但没有造成。不过,日本已经派人去英国学习了,不出几年,他们一定能造出轮船来。而我们这些年光打仗了,没有想过这事。你们想,别人操舟我们结筏,别人骑马我们骑驴,什么时候才能赶上人家啊!”
左宗棠在创建福州船政局这件事上,可以说是其不凡眼光的又一体现。当时的中国闭关多年,很多人对世界的认识极其幼稚。但左宗棠却能站在俯视世界大势的高度,以独有的超凡眼光,参透世界霸权发展的趋势,实为难得。
左宗棠还算时运不错,他的这一建议得到了清廷的认可,于是,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顺利挂牌,不久,就造出了自己的战船。
【感悟】
看不到就得不到:其实,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一件事上取得的成绩,和他在事前所定的目标有直接关系。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朴素的哲理永不过时。
不与小人同流合污
【家训】
“在督署住家,要照住家规模,不可沾染官场习气、少爷排场,一切简约为主。”
【故事】
左宗棠虽然官至一品,但他一直非常清廉。不知道的可能认为他是装的,等大家看到了他给孩子们的遗产,才知道,他这种发自本心的清廉真的难能可贵。比如,他和李鸿章官级不分伯仲,但李鸿章的遗产据说有4000多万两,而左宗棠最后给子女留下的遗产只有25000两。真是天壤之别。
就因为左宗棠一生不贪不贿,所以,他对当时的贪官非常痛恨,同时也引起大部分为官者的疏远和排挤。幸好,左宗棠功大官大,没有人能奈何得了他。
这天,西征凯旋的左宗棠回到京城,来到城门前见大门紧闭,就叫过一个属下,吩咐道:“去,把城门叫开,就说我左宗棠回来了。”
属下去了,不大会垂头丧气地回来。左宗棠问:“城门开了吗?”属下说:“没有。”左宗棠一听就生气了:“你还能不能办点事?连个城门都叫不开?”属下赶紧说:“左帅别生气,您听我说。这个管城门的官员说,要我们按规矩办事。”
“规矩?什么规矩?老子南征北战一身疲惫的回来,还要他妈的什么规矩?”左宗棠看着属下,“他说要什么规矩?”
“说是要交‘开门费’。”属下小心翼翼地说。
这句话差点没把左宗棠气下马来。
“老子在外南征北战,这帮龟孙子却来勒索我,来呀,给我攻进去!把管城门的小子拖出来砍了。”
见左宗棠要闯祸,手下的将官赶紧制止。
“左帅息怒,这样万万使不得。这可是京城,我们不能乱来的。”
左宗棠一想也是,我要攻京城,不正让那些排挤我的人抓到把柄?他们若是告我谋反,我这脑袋可就到了该搬家的时候了。想到这里,左宗棠转头看看城外迷人的风景,说:“好吧,不让进咱就在城外住着,怎么说也比大漠强啊。”
就这样,左宗棠命人搭起帐篷,优哉游哉地住在了城外。
这事被恭亲王知道,他来到城外,对左宗棠说:“左中堂还是老脾气。不就是几两银子吗,给他不就完了?”左宗棠说:“银子有,但就是没有给这些混蛋的。”恭亲王被噎得脸红脖子粗,好久都没有反过点来。
最后,恭亲王说:“那边太后等着召见你,这边你却为几两银子不进城。这样吧,‘开门钱’由我来付,这样总可以了吧?”
不管钱是谁出的,总算没有破坏官场的规矩。城门一开,左宗棠的大轿就进了城。
见了慈安太后,左宗棠把西征的经过叙述一遍,当然,没提“开门钱”的事。慈安太后很高兴,打算赏赐给左宗棠一些礼物。
“左爱卿这次功劳极大,我想赐你一件宝物,你看什么好啊?”
左宗棠赶紧跪倒:“太后莫为这事费心,我什么都不要。”
“我知道爱卿清正廉洁,但不送你一点东西,我心里也过意不去。对了,听说这段时间你的视力不太好?”左宗棠说:“是啊,看东西有点模糊。”太后说:“这样吧,我把先帝留下的一副墨晶眼镜赐予你吧。”左宗棠见不是什么贵重物品,就答应了。
左宗棠从太后那里出来,等着太监把眼镜给他,但左等右等,几个太监站在那里打哈哈,好像没有他这个人似的。左宗棠强压怒火问他们在等什么,一个太监尖声说道:“等什么?亏你还是一品官员,宫里的规矩难道不懂?”左宗棠一听就明白了,又是要钱啊。他不动声色地问:“多少?”那个太监说:“你看着给吧。昨天李中堂给了5000两。”左宗棠“哼”了一声,眼镜也不要了,转身就要走。
这时,恭亲王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问清缘由,便开始和稀泥:“左中堂,此眼镜可不是平常的眼镜,这可是先帝遗物啊。你若不要,太后会生气的。”见左宗棠不说话,恭亲王说:“好吧,你等一会,我去给你要来。”
不多时,恭亲王拿着一个盒子回来了,里面就是装的那副眼镜。
后来左宗棠才知道,这次又是恭亲王出的钱。不过,恭亲王这次聪明了,和管事的太监讨价还价,最后半价讨回了左宗棠的奖品。
【感悟】
没有谁能改变你: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敌人其实是你自己。不论是官场还是商场,只有不与小人同流合污,凭借自己的实力实现抱负的人,才是不可替代的。当你时时注意别人在做什么时,就要小心了;很多人都去走的路,也不一定是正路。自己心里有数,做事才能不乱方寸。
不住“皇宫”住民居
【家训】
“吾意总以寒素勤俭忠厚人家为相宜,不屑攀附世宦也。”
【故事】
1865年10月,左宗棠统兵进入广东境内,围剿逃到广东的太平军余部。
去年7月,清军一路势如破竹,攻陷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太平军余部只好转战各地,以图东山再起。当时,太平军在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等率领下,进入江西,转战粤北、赣南,后来又到了福建闽西一带。10月,永定、上杭、龙岩至漳州一带纵横数百里全部都是太平军。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加上来王陆顺德,天将丁太阳林正扬等,太平军共约有二十余万人。但随着李世贤在漳州被清军击败,余部投奔汪海洋部,太平军的日子更不好过了,6月15日,康王率军从武平进占镇平,进入广东嘉应州地区。
左宗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统兵入粤的。
左宗棠到时,刘典早已在此驻军,所以,左宗棠一到,刘典就领着左宗棠去看他为主帅准备好的指挥部。
“左帅,前面就是粤东重镇松口。行辕就设在那里。”刘典边说边扶左宗棠上马。二人带着卫兵,策马来到镇里,在一座大院子面前停了下来。左宗棠抬头一看,大门上面有一匾额,上书“世德堂”三个大字。
“到了。”刘典指着院子说,“左帅此次节制闽粤赣三省军,专力围剿康王部,事关重大,所以,我费了好大劲才找到这么一个好地方。请左帅随我进去看一看。”
左宗棠点点头,下得马来,跟着刘典往里走。
“嗬,这个院子还蛮大的嘛。”左宗棠一进大门,就发现有点不一样。
刘典赶紧说:“是啊。此院是明末翰林东宫侍读李二何按皇宫规格建造的。据说当年此屋的开基祖李真简建造屋时,特请来江西有名的风水先生前来勘探察屋宅,此屋的风水极佳。大帅住在这里,定能指挥若定,全歼太平军余部。”
“哦。”左宗棠边听边点头,“你什么时候信奉风水了?”
刘典说:“哪里,我只是随便说说。不过,此屋依山傍水,地处梅江交通枢纽;并且此屋是殿堂式的结构,屋内采光、通风都很好,大帅住在这里,定能耳清目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左宗棠并没有被刘典的赞誉冲昏了头脑,他想了想说:“这么说,这里就是朱慈良曾经住过的地方了?”
朱慈良是崇祯的三儿子,李自成打进北京后,在李二何保护下逃出北京,来到松口后,就住在世德堂。
“是啊。”刘典说着,领着左宗棠这边看看、那边瞧瞧,哪儿是皇帝寝所,哪儿是后宫嫔妃居处,哪儿是七级金阶,哪儿是御膳大厨房,哪儿是鼓乐厅说得头头是道。
“这确实是个好地方啊。”左宗棠止不住叹道。
“那当然。”刘典不无得意地说,“这样的好地方,只有大帅才有资格居住。”
“那这里原来是否有人居住?”左宗棠皱着眉头问。
“有。几天前被我请到别处去了。”刘典赶紧说。
左宗棠听到这里,脸色有点不好看了。
“这个地方太金贵,我可不敢住。”说着,左宗棠转身就往外走。
刘典就是一激灵,他赶紧追上去,低声说:“大帅,您是不是忌讳朱慈良曾经在这里住过?”
“算是吧。”左宗棠敷衍道。
“可是,朱慈良并未登基,这里只是平常住宅啊?”刘典大惑不解地问。
“我不忌讳朱慈良,是这屋太贵气,我镇不住。”左宗棠边说边往外走,头都不回。
“可老百姓为什么能镇得住?”刘典依然喋喋不休。左宗棠不耐烦地说:“我是我,老百姓是老百姓,这怎么能比?”
刘典这才明白,左宗棠还是老脾气,不愿奢侈浪费。于是,他只好命令将总督行辕搬往李家另一座大屋石柱堂。
左宗棠住在石柱堂,轻易不出门,出行又总坐轿,前呼后拥,小民难得一见。只有小孩子就可以随便出入石柱堂。左宗棠忙完公务,还会招孩子们进屋,分点吃的,然后考他们,《三字经》什么的,背得最多的就赏一支笔,一块墨,或一本小法贴。
【感悟】
不贪图奢华:有一位家长说,他的孩子平时很少给他说话,说时一般都是要钱,并且花钱大手大脚,批评他还会几天不理大人。其实,生活条件好了,享受一下未尝不可,但一定要掌握好一个度。父母拼命的工作,无非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但很多孩子不知道珍惜,花钱无度,养成了不良习惯不说,还伤了父母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