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江南市镇旅游文化研究
44859800000006

第6章 吴文化——江南水乡六大古镇文化之根(2)

2.古镇的建筑,处处散发出独具魅力的水乡文化韵味

自古就是水乡泽国的江南六大古镇,形成了“水陆并行,河街相临”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区域形象,在春夏秋冬、晴阴雨雪的长久年代里,始终呈现着一幅粉墙黛瓦,人家在水中,水上架小桥,桥上行人走,小舟行桥下,桥头立商铺,水中有倒影的不断变幻的水乡风情画。古老的历史,优美的风景,营造了古镇浓郁的文化氛围。

古镇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中,最为着名的当推文化园林,建于清末的同里退思园和南浔小莲庄就是杰出的代表。退思园构思巧妙,占地仅9.8亩,在建筑上独辟蹊径,园以池为中心,山、亭、馆、廊、轩、榭等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为“贴水园”,现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小莲庄占地27亩,由刘氏家庙、义庄、园林三部分组成,整个园林构思精巧,以十亩荷花池为中心,楼阁亭榭,依水成景,错落有致,掩映在绿荫之中,一派清幽景象,着名作家、南浔人徐迟赞美道:“这园林是优秀的建筑师、园林艺术家的杰出作品,也是蚕农和湖丝阿姐的双手用自己生产的生丝织制而成的锦绣河山”,小莲庄不愧为江南私家园林中的精品。

古镇名人留下了众多的遗迹和故居,周庄的沈厅是明代江南第一大富豪沈万三的后代沈本仁在清乾隆七年所建,共七进五门楼,大小100多间房屋,占地2000多平方米,堪称江南民居之最;国民党元老叶楚伧故居,陈列着死者的生平家世、着作、照片和回忆文章;“迷楼”,原名“德记酒楼”,是当时进步文化青年、南社成员柳亚子、陈去病、王大觉等经常聚会,喝酒吟诗,谈论革命的地方。古镇甪直现有两处名人墓,即晚唐诗人陆龟蒙墓和当代着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墓;两处名人纪念馆,即“柏林影后”萧芳芳影视纪念馆和近代思想家王韬纪念馆。乌镇,有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留下的昭明书室遗迹,现代着名文学家茅盾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浔古镇上号称“江南第一民宅”的张石铭旧宅,巧妙地在中式建筑中融入西洋建筑风格,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晶,此外还有民国元老张静江故居和近代中国规模最大、藏书最丰富的私家藏书楼嘉业堂。

与名人有关的古建筑如此之多,不仅给古镇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而且丰富了古镇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古镇的文化品质。

由上可见,是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造就了吴地发达的农工商经济,从而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为六大古镇孕育出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

二、江南水乡六大古镇文化渊源与变迁地处长江太湖流域地区的六大古镇,其文化的发展依托于吴文化这个大背景,吴文化的渊源和变迁就是六大古镇文化的渊源和变迁。吴文化根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自旧石器时代开始至今,经历与中原地区等多种文化的冲击和包容,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

(一)吴文化的渊源来自江南土着文化和中原文化

1.江南土着文化是吴文化的基础和先导

和黄河流域一样,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生活在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的远古先民们利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富有江南特色的土着文化,它后来成为吴越文化共同的母本和社会物质文化基础。

1993年南京汤山镇雷公山发现的南京猿人头盖骨表明,大约30万年前就已有原始土着居民生活在江南这片土地上了,三山岛遗址是太湖地区旧石器文化的代表,它有力地说明了江南历史的久远。到了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及太湖地区已出现了定居聚落的远古人类,目前从考古发现的多处古文化遗址看,形成了太湖流域考古学文化序列:马家浜文化——菘泽文化——良渚文化,它们是三种相承袭的江南远古文化,分别表示新石器时代江南土着文化的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距今7000~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其重要遗址类型分布在太湖流域,那时江南的土着居民还处在蒙昧、野蛮的时期;距今6000至5000年的菘泽文化类型遗址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青浦有四处遗址,苏州的草鞋山、吴江的同里也发现了这一时期的墓葬群,出土了盂、钵、罐、瓷灯、泥质灰陶壶、龟形水盂、碳化谷粒等各类文物,菘泽文化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延伸的一个重要时期;目前发现的良渚文化遗址有200多处,距今时间在5000至4000年之间,它的源头就是马家浜文化和菘泽文化,地理范围大致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南至杭州湾,北达苏北海安,东起东海,西到宁脉山脉东侧,这大致就是后来泰伯建立的勾吴国的疆域,制作精美的玉器是良渚文化重要的文化标志。上述文化遗址的发现,“实证江南地区从原始人类出现,经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到跨进文明的门槛从而文化一脉相承的悠久历史。实证江南土着文化不仅是‘长三角’地区的远古文化,同时也是其后吴、越文化产生的土壤和源泉,同时,吴、越文化也是江南土着文化的历史延伸和必然发展”。

2.中原周文化的注入,使江南土着文化发生了质的变化吴地在上古时期是“江南卑湿,丈夫早夭”的荆蛮地区,先民的生存状态是文身断发,混迹于龙蛇草莽间,经济文化都远远滞后于中原地区。商朝末年,周族部落由于首领的继承权问题,导致周首领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南奔。《史记·吴泰伯世家》记载:“吴泰伯,泰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泰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泰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泰伯。”泰伯、仲雍在尊重荆蛮风俗的同时,又以周礼治吴,让先进的中原周文化传播、渗透到吴地人民的生活中去,“数年之间,人民殷富,教化大治,东南礼乐实始基焉”。原先“无积聚而多贫”的荆蛮人,“人文财赋,遂为天下甲”。句(勾)吴国的建立,开始了有文献记载的江南地区的早期开发,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江南土着文化有了最初的融合,新文化基因的注入使江南土着文化产生了一个质的变化,它不仅标志着一个政治实体吴国的建立,而且也标志着新文化形态——勾吴文化的诞生。

(二)吴文化在多次变迁中整合、发展,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先进的区域文化

在1万年前至公元前11世纪的吴文化孕育期,吴地先民就开始种稻、犁耕、养蚕、舟楫和玉器制造,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进入了吴文化的萌芽期,泰伯、仲雍奔吴,中原周文化与江南土着文化发生碰撞,两者整合产生了勾吴文化。这种杂交型的文化,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它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这一传统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吴文化在不断与中原等外来区域文化融汇、整合的过程中,博采众长,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吴地文化。春秋时期这种整合进行得就较为深入,如邗沟、胥溪等水利工程的兴修,不仅促进了稻作文化的发展,又促进了吴地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吴王寿梦及其子季札出访、考察,广泛地接触学习中原文化,对后世吴地儒风盛行具有较大的影响;以铸剑为代表的先进的冶炼技术满足了统治阶级征战的需要,逃晋的楚臣申公巫臣南下帮助吴国,带来三十辆战车,给吴地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军事技术,楚人伍子胥和齐人孙武,在将楚文化和齐文化带到吴国的同时,两人深邃的军事思想,也对吴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最终把吴王阖闾送上了春秋霸主的地位。

公元前5世纪一直到现在,吴文化充分抓住每次历史机遇,兼容并蓄,创新发展,终于成为中华文化中最先进的区域文化。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公元前333年随着楚威王败越,吴越一起成了楚国的领地,后历经秦、汉、唐、宋、元、明、清至近代,吴地受到越、楚和汉文化的冲击和包容,特别是秦汉一统使吴文化变为中华文化的区域文化之一;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吴文化本身不但没有消亡,相反和吴地经济一起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在这一阶段吴文化的变迁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吴文化的成长期,这期间吴地的经济由低谷转向发达。秦汉大一统的体制给吴文化带来冲击的同时,又为吴文化的成长提供了安稳的社会环境。秦修驰道,直通吴越;开“曲阿”连通吴地水道。

西汉初年,吴王刘濞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封国内的社会经济;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吴地盛行崇文重经风尚;西汉晚期至东汉,吴地经济发展步伐加快。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乱世,北方政局动荡(“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促进了吴地经济的发展。第二,隋、唐、宋、元、明初是吴文化发展的高峰期,“安史之乱”、“靖康之难”,使得北方难民大量南迁,移居吴越,尤其是赵构定都临安(杭州),建立南宋朝廷,更是吸引移民中的精英分子汇聚于此,吴地人口增加,建制镇增多,农业、手工业、商业就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繁荣的都市文化、水乡文化和市井文化,吴地成为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已成定局。第三,明中叶以后、清代和近代是吴文化的成熟转型期。明清之际,吴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发达,行业分工变细,出现中心城市和专业市镇,太湖周围数以百计的小城镇,外贸业发达,米市、布市、丝市等专业市场繁荣兴旺。明末徐光启等人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吴地人开始形成“重科技重工商”的思想。第四,近现代和当代时期,是吴文化转型发展期,自鸦片战争起,东南沿海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西方列强入侵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国人民觉醒与奋起的重点地区,灾难与机遇并存,危机与生机同在,伴随着“西学东渐”

的深入,吴地出现了一批改革家(王韬、薛福成、马建忠等)、爱国实业家(张骞、荣德生、刘国钧等)、科技发明家(徐寿、华蘅芳等),众多学贯中西的人才积极传播西方科技和资本主义思想,他们创办民族工业,开展对外贸易,推动吴地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使吴地成为中国民族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吴地的经济文化更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呈现一派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由上可知,吴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两个源头,即来自本土的江南土着文化和来自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后来随着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不断吸收融合中原文化,在近代又与西方文化发生碰撞,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的地域文化。

三、吴文化是江南水乡六大古镇文化的主要形式

江南六大古镇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不仅具有高深的建筑学价值,更是千百年来文化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诸方面的浓缩。古镇文化在吴文化的土壤里生长,它具有吴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吴文化就是江南水乡六大古镇文化的主要形式。吴文化的特征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层(人文心态)的根本特征、中层的一般特征和外层的具体特征”,刚柔相济是吴文化的发展主线,也是其具有的根本特点。这条主线从新石器时代起就一直贯穿于吴文化发展的始终,以六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阶段以刚为主,以柔为辅,外刚而内柔;后期阶段则外柔内刚,以柔的面貌展示自己,以刚的精神自律自强。春秋时期的古代吴地被称为夷蛮之地,尚武民风由来已久。据《汉书·地理下》记载:“吴、粤(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载:“父母之仇不与戴天履地,兄弟之仇不与同域接壤,朋友之仇不与邻乡共里。”“轻死易发”、“好相攻击”是当时吴国崇尚武力的行为规范,这种尚武好斗的民风一直延续至三国的孙吴,当时孙吴实力微弱,不能不以武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