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荣
街角的摊子,已经很多年了。住在附近的人,都认识。
摆摊的是个老人,佝偻着腰,脸黑得跟覆盖在他膝盖上的那块旧帆布一样。总是埋头在修鞋,很少看他抬头,即使是你上他的鞋摊修鞋,他也只是抬起上半个眼皮,视线从老花眼镜的黑框翻出来,正好落在你递过来的鞋上。他只看鞋。偶尔闲暇下来,他还是耷拉着眼皮,盯住过往的一只只鞋,看得出神,似乎那些走来走去的鞋上,都带着故事似的。
他准备了三双拖鞋,摆在鞋摊上。来修鞋的人,有的是拎着需要修的鞋过来的;有的则是路过的,正好鞋出了问题,于是找到了修鞋摊,脱下来,现场修一修。这三双拖鞋,就是给那些急修鞋的人,临时搭搭脚的。这种情况不是很多,不知道他为什么却准备了三双拖鞋?
没事的时候,我喜欢坐在他的鞋摊上,一边看他修鞋,一边和他闲聊几句。
有人走了过来。坐下。脱下鞋,师傅,麻烦你给补补。一口外地口音。
他抬起半个眼皮,看看鞋,一双已经洗得发白的解放鞋,前脚掌裂开了一道缝。这种鞋,补补,最多收一两块钱,修鞋的人,都不大愿意修。他拿起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脚臭味。修鞋的中年男子,不好意思地缩缩脚。他的袜子破了,露出两个脚趾。老人顺手拿起一双拖鞋,递给中年男子,说:“你先搭个脚,一会就修好。”我注意到,那是三双鞋中,最旧的一双,棉的。中年男子感激地笑笑,穿上了老人递过来的拖鞋。
几分钟后,老人修好了鞋,收了他5角钱。中年男人穿上修好的解放鞋,跺跺,很满意的样子。
中年男人走后,我忍不住问老人,5毛钱的生意你也做啊?老人瞥一眼我的脚,他那双鞋,都不值1元钱,怎么收他的钱啊。其实我知道,老人是同情他。那个中年男人,一看就是在建筑工地干活的民工。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递给他搭脚的,是最旧的那双拖鞋呢?难道老人看不起他?老人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又像是自言自语:你要是拿双新鞋给他搭脚,他反而不自在呢。
又有人“噔噔”走了过来,声音和尖尖的鞋尖,同时抵达。“换个鞋跟!”是个时髦的年轻女人。
老人抬起半个眼皮,瞅瞅,顺手拿起身后的拖鞋,递了过去。“你将鞋脱下来,先用这双鞋搭搭脚。”女人接过老人递过来的拖鞋,凑到鼻子边,嗅嗅,皱着眉头还给了老人。然后,从包里拿出一叠餐巾纸,放在地上,脚尖踩着。
老人不说话,默默地收回自己的拖鞋。帮她换鞋跟。
鞋跟换好了。年轻女人穿上鞋,踢踢,不知道嘀咕了一句什么,“噔噔”地走了。半晌,我恍若听见老人叹了口气。
关于老人的那几双搭脚的鞋,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呢。
一次,有个小伙子气喘吁吁地跑到老人的鞋摊,让他修鞋,他的一只鞋底断了。老人抬起半个眼皮,瞅瞅,又瞅瞅,然后,从身后摸出一双拖鞋给他搭脚。老人慢腾腾地修着,小伙子催他,随便换个鞋底,只要能穿就行。老人点着头,手头还是不急不慢。正修着,忽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几个人追了过来。小伙子一见,爬起来就跑,没跑几步,脚上的鞋带断了,赤着脚的小伙子脚步明显慢了下来,没跑出多远,被后面的人追上。原来小伙子是个扒手,逃跑途中,鞋底坏了,于是跑到老人的鞋摊,准备换了鞋底继续跑。
事后,有人问老人,小偷穿着你给他搭脚的拖鞋,怎么没跑几步,鞋带就断了?是不是你使了什么手脚?老人抬抬眼皮,眨眨,未置可否,然后继续埋头,修鞋。
我明白。因为我相信,每一双鞋上,都写着一个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