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往要具有心胸宽广、忍耐性强的心理品质。有些人气量狭小、心存报复,或开恶意玩笑捉弄他人,散布谎言中伤他人,其结果是既害他人,也使自己陷入孤立。所以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应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应身先士卒、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在日常交往中以礼待人、遵守诺言,若与他人产生矛盾,要首先检讨自己,多为对方着想。对他人要谦逊有礼,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做到“有理也让人”。这样你就可以团结更多的人,建立一个良性的人际关系,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
第三节与人相处和而不同
孔子的“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是由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提出来的,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它首先体现了人类生存主体的自我觉醒。人类在与外部世界建立对象化关系中,体验到人类自身的存在,人类的自我认知来源于对自然、对社会、对其自身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认知。人的个体存在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完全依赖各种关系的。
孔子曰:“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又曰:“己欲立者立人,己欲达者达人。”(《论语·公冶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荀子特别强调人的群居生活方式,指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荀子认为,人类是以群居的形式作为生存基础的,“人最为天下贵”,其贵则在于人不仅以“仁”为信念,而且以“义”为准则,“义以分和”,分即差异、不同,有不同才能创造和谐,“义”是创造和谐的条件。
先秦儒家认为,人性是外在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的类属是如此,个体的人性也是如此,我们要了解每个个体的人性,必须以了解人作为类属的属性为前提,以探索人共有的属性为前提,有了对人的类本质属性的认知,才能对个体人的本质属性进行准确的把握。
先秦时期儒家创造的“仁义”观念,是以人的生命共同体生存为本源的理性抽象,用以调整人个体与群体关系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准则。“和而不同”作为文化抽象,同样关切的是生命的个体价值存在和群体价值存在,表达了人作为生命共同体存在于上述关系中相济相合、氤氲化生、生生不息的生成发展过程。
“和而不同”强调了主体价值的差异性。每个人的生存是以人作为类属的文化本体为根基的,而个体又是人类文化独特的代表者和创造者。个体的文化结构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生成和塑造出来的,是以个体人的心理认知为基础,它主要表现为对类属的文化本体的价值判断和理性的把握上,没有个体对本体文化的心理认知过程,是难以构成个体的文化结构。个体的文化结构不同,主要体现在主体价值取向上,它是由主体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心理认知所决定的。
《论语·学而》载: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在这里,孔子认为,人的主体行为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礼之用,和为贵”是说,礼的作用在于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然而正如邢疏文言:“每事不论大小,以礼节之,或每事从和,而不以礼节之,皆不可行也。”那么,礼之用,何谓当否?如前所引,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魏何晏集解:“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据《十三经注疏》本,《论语注疏》卷十三)宋代陈祥道说:“君子之与人也。任道故和而不同。小人之与人也,任情故同而不和。”(据《四库全书》本,《论语全解》卷七)由上所言,“和为贵”是主体对行为持有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以价值判断为前提,影响到主体的行为结果及其评价。“心和,然其所见各异”,表明主体行为的心理状态,“君子任道,故和而不同”,是说主体有正确的信念,善于摆正自己的位置。“小人任情,故同而不和”,是说主体只满足本能的动机,不能建立正确的信念。“礼”之用是君子之和,而非小人之同。“礼”是规范主体行为的基本准则,人的价值目标可以有层次的不同,也可以有质的差异,但主体行为必须有一个统一衡量的尺度,超越这个基本的行为准则,个体的正当行为就得不到切实保障。
“和而不同”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子曰:“中庸者之为德也。”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礼记·中庸》载:“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朱熹讲: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这里,儒家所说的“中和”之道,是指事物间的相合相生,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即“适中”、“时中”之意,“适中”,是指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运动规律,在其质变运动范围之内进行量变运动,“时中”,即时中则能和,是指特定范围内不同性质的事物相济相合生成新的事物。“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是说人类与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条件是“中和”。这种关系也体现在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人作为主体都有其质的规定性,其生命价值在社会时空中不断生成和变化,不同性质生命主体的相合相济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主体如果离开了做人的内在本质,其生命价值便失去了生成依托,也不能与其他人的生命相济相合,生成新的生命关系,人类的和谐共生和协同发展就无以显现。“和而不同”反映了个人的主体地位,以及主体之间的相济相合的作用。
大学生人际问题的“和而不同”
毫无疑问,如何做人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多少不甘寂寞、试图领悟到人生真谛的人,用尽毕生精力,追崇做人之道,探寻处世之理,苦苦攀登辉煌的人生。然而人生的复杂性使人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洞察人生的全部内涵,但人们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又总是局限在事件的启迪上,比如:做人不能太较真便是其中一理,这正是有人活得潇洒,有人活得累的原因之所在。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有道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精则无友”,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那家伙罪不容诛、无可救药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有肚量,能容人,你就会有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诸事遂愿;相反,“明察秋毫”,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过分挑剔,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有理不饶人,无理状三分,人家也会躲你远远的,最后,你只能关起门来“称孤道寡”,成为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异己之徒。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他们极有胸怀,豁达而不拘小节,大处着眼而不会目光如豆,从不斤斤计较,纠缠于非原则的琐事,所以他们才能成大事、立大业,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伟人。
不过,要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需要有良好的修养,需要有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需要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就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友谊。
当代大学生是在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改革大潮;面对的是独生子女时代;面对的是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科技挑战;面对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特殊的时代里,社会更多地实施了科技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更多的科技性知识,重视知识的工具性价值,忽略知识的内在价值。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已成为大学生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
大学生特别需要有厚重的人文知识作为后盾,失去了这一文化支持,就难以满足大学生个体全面的、健康的、持续的发展要求,难以承担时代的历史使命。事实证明,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是人类知识系统中的两种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却不能互相替代的知识体系,忽视其中的任何一种知识,都难以塑造出健康而完整的个体人格。所以我们应就先秦时期儒家所提出的“和而不同”的文化观,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中,帮助大学生整合合理的人际观念,确定符合个体需要的行为标准,为其创造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给予有力的人文支持,并以期找回一些他们不应失落的精神家园。
大学生如何“和而不同”
大学生行为应保持“中道”的特点。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交往主体开始与他人、与外部世界直接保持联系,在对一般的交往准则进行实际体验之后会发现,要取得好的交往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际交往离不开真诚、守信、热情、宽容、尊重、互利、负责等要素,但实际上对其内容的理解每个人是有区别的,在主体的交往行为中把握的尺度也是不同的,交往双方都是特殊的个体,要使各种要素表现最佳的效果是无不及、无过的适中与得体行为,即符合“中道”的特点,行为过分不行,正如孔子所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这里的“礼”就是适度、节制的行为。过度的行为就是不符合中道,不中则不和。孔子又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意思是行为不及,达不到适度、节制的程度,只对“仁、知、信、直、勇”作简单而浅层的认知和把握,常因“愚(愚昧)、荡(空话)、贼(伤害)、绞(刻薄)、乱(鲁莽)、狂(自大)”而困惑与不足,同样难以实现人际的和谐,产生心理上的蔽障。意思是说自大又不求实际的人,无知又不老实的人,无能又圆滑的人,是应当善于辨别的。孔子认为,“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是说每个人都能符合这样中道的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达成和谐。
大学生人际交往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现代人的话讲就是要有“同理心”。同理心本身并不是什么新的想法,很早以前,孔子就说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指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这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帮别人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就是同理心的直接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和而不同”中“礼”的作用,礼之用是君子之和,而非小人之同。
许多著名心理学家在论述做人的基本原则时,都会特别强调“同理心”这个词。有人甚至说:“没有同理心,就不可能知道什么是成功,什么是领导力。”那么,到底什么是同理心呢?同理心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最早由人本主义大师卡尔·罗杰斯提出,学者们通常是这样来对它进行定义和描述的:同理心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同理心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做法。无论在人际交往中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只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了解并重视他人的想法,就能更容易地找到解决方案。尤其是在发生冲突或误解时,当事人如果能把自己放在对方的处境想一想,也许就可以了解到对方的立场和初衷,进而求同存异、消除误解了。
同理心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是个人发展与成功的基石。同理心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人一旦具备了同理心,就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而所有人际关系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注意,这里所谈的“信任”不是指对个人能力方面的信任(例如,让别人相信我能把某项工作做好),而是指对人格、态度或价值观方面的信任(例如,让别人信任我的出发点是好的,相信在我面前不必刻意设防或遮掩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同理心就没有彼此之间的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顺利的人际交往,也就不可能在分工协作的现代社会中取得成功。“和”与“礼”使得人与人相处和而不同,“和”就是要尊重他人,要想“不同”与人相处要有“礼”,就是有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