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学论·行为规范论
44874200000030

第30章 天下兴亡我勇担当(4)

艰苦奋斗,勇拼搏

奋斗在人生责任的实现中,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和巨大的杠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选择职业与从事事业的空间和内涵都在扩大、丰富。从“跳槽热”到人才流动的合理化,表明人们的观念在悄悄地改变,这在一个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固然,成功的事业离不开正确的选择,而所谓“正确”至少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二是客观地扬己之长,避己之短,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但是,成功的事业并不能只停留于选择,能否成功的关键还在于是否对自己的选择付出努力,做出了奋斗。而且应该看到,这个过程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必然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甚至失败。因此,对事业有强烈责任感的人,既要善于选择,又要敢于为选择拼搏,同时要有长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准备和勇气。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是唾手可得的,而是需要自觉进取、扎实从事的。青春期的个性特征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青年人比较容易缺乏意志力,尤其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成长的人更明显。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大学生能够成为有用之才。“有用”是一个价值词而非事实词,即对他人、对家庭、对群体、对社会来说,个人能够有所作为。可以说,在世界各国的优秀教育体系之中,对大学生责任心的培育往往是共通的。

在中国古代,儒家极力倡导并培育学子的责任意识。曾子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仁以为己任”的责任意识的培育,加上儒家道德将个人融入家庭、社会群体、国家之中的坚持不懈的道德实践,逐步培养起中国知识阶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全民责任意识。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对人的责任意识培育的成功之处。今天,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当中国正在实现“科教兴国”之时,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市场竞争加剧,利益观念,尤其是个人的利益观念日益凸显之时,大学生无疑在其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就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而言,学校生活的相对独立性,学习更多地属于个人行为的现实使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来观察和处理问题。长此以往,大学生对他人、对家庭、对国家群体的责任意识、责任感就会淡化。这对培育有用之才,将国家民族的希望寄予其身的人才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们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应该要系统地抓紧抓好。

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个人的言行负责,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认认真真地学习、做事,坦坦荡荡地生活、做人。不苟且,不做作,不虚意,不架空自己,脚踏实地,学会真诚,学会守信。

其次,培养大学生对家庭负责。大学生是相对独立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在形式上脱离了家庭,在本质上仍依赖家庭。在现阶段,由于学习及生活费用的增大,绝大多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在家庭。这种依赖性一方面造成了部分大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盲目的攀比和高消费。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对父母辛勤劳作及期望的不负责任。也就是说,在大学生的心目中,家庭的供养是应该的,无须加以吝惜的,这是大学生在行为上放纵自己,为人处世心态上的随心所欲及在学业上的敷衍塞责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则是相当多的大学生感到经济困难,父母负担太重,出现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及压力,导致自我的压抑、无助、苦闷,并由此走向另一极端,追求金钱,追求实惠。在1998年对某高校300名大学生的调查中,近一半(146名)的大学生认为“上学费用高,经济困难”是他们在大学生活中感觉最苦恼的问题,由1995年的第二位上升到第一位。因此,我们认为,现阶段,大学生对家庭负责的教育应放在让他们要面对现实,认真学习,努力奋进,追求成才,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上;同时,还要加强自立自强精神的培育,加强大学生克服生活困难的心理素质的教育等。

最后,要对国家民族负责。对大学生来说,不辜负养育自己的青山绿水、祖国和人民是更高层次上的责任意识。中华传统文化自西汉以后就逐渐塑造培育人的“国格”意识和爱国主义传统,这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精华。这种爱国主义传统如何在大学生身上得以体现并得以传递,是需要认真研究并努力实践的。当前,尤其需要加强大学生奉献意识,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意识的培育。在对300名大学生的调查中,在“你对大学生奉献精神的评价”一项中,填“强”的只有10人,“较弱”和“弱”的有95人,“一般”的有127人。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让大学生多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多了解一些中国的现实,在直接的感受中将个人同民族、国家的兴衰荣辱联系起来,忧国忧民,爱国爱民,才可能会为国为民,树立起比较高的人生理想和价值目标,最终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第四节责任感创造奇迹

在这个世界上,大凡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能够创造奇迹皆由其责任感使然,甚至这些人即使在自己并非最喜欢和最理想的工作岗位上,也可以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中国青年报》报道,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强烈地震,房屋校舍纷纷倒塌,人员伤亡惨重。然而,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830名学生在7.1级的强震中无一受损,奇迹的发生让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获得了“史上最牛学校”的美誉。4月18日,青海省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在震后复课。临时搭起的帐篷中传来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

玉树第一民族中学在地震的废墟中无疑是一朵灿烂的奇葩,但这样的结果不免让人们与另一些画面作对比,某学校发生集体踩踏事件造成严重伤亡、某地教师在灾难中丢弃学生独自逃跑。同是发生在学校的突发事故,却是不一样的结局。

玉树第一民族中学830名学生的安全撤离并不是偶然发生的。据民族中学的校长周才仁所言,学校自从汶川地震发生以来非常重视安全教育,曾多次进行过地震逃生练习。另外,地震发生时,玉树学校全体师生有条不紊地通力合作也是安全逃生的关键。在这一事件中,教师的责任和道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爱心与责任

无论是逝去的遗憾还是继续的奇迹都提醒校园中的每一分子,作为学校的维护者,保护学校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而爱心与责任是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

爱心与责任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生将最珍贵的生命交给校园,教师不仅要自己去保护他们,还要让他们知道如何保护好自己。当然,安全教育的实施是需要花费一定代价的,既要消耗时间和精力,又要应对来自学生和社会的压力,但正是这种付出体现了作为教师的爱心和对学生生命的担当。相信玉树第一民族中学的校长和教师们在安全教育上不会吝惜时间和精力,也正是这样的教育才能带给人们奇迹和感动。

爱心与责任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品行决定一个人的发展,也决定一个人面临危险时的选择和方向。我们在平常不易发觉的道德的力量在危难的时刻却能完整显现出来并发挥作用。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除课堂所授,更多的来源于平时的潜移默化,这就要求老师们自己要有师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从,一位品德优良的教师身后永远会跟着一群正气十足的追随者。

“假如我是一朵花,我会用纯香陶醉大地,我会用花瓣迎接春天。即使我枯萎,我也会为土地孕育新生……”玉树地震复课后的初三(9)班学生代青文毛写下这样的诗句。这样的抒情表现了学生对生命奇迹的感怀,更体现了他淳朴的心灵和对学校故土的热爱。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淡定而向上的生命观是玉树中学全体师生安全教育和爱心付出的结果。

责任感创造奇迹

几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100名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士做了调查,结果证明其中61名竟然是在自己并非喜欢的领域里取得了辉煌的业绩。除了聪颖和勤奋之外,他们究竟靠的是什么呢?这些杰出人物的答案几乎不约而同:“任何的抱怨、消极、懈怠,都是不足取的。唯有把那份工作当做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确与明智的选择。”正是在这种高度责任感的驱使下,他们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苏珊出身于中国台北的一个音乐世家,她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音乐启蒙教育,非常喜欢音乐,期望自己的一生能够驰骋在音乐的广阔天地,但她阴差阳错地考进了大学的工商管理系。一向认真的她,尽管不喜欢这一专业,可还是学得格外刻苦,每学期各科成绩均是优异。毕业时被保送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当时许多学生可望而不可即的MBA,后来,她又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博士学位。

如今她已是美国证券业界的风云人物,在被调查时她依然心存遗憾地说:“老实说,至今为止,我仍不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如果能够让我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能是一个美好的‘假如’了,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艾尔森博士直截了当地问她:“既然你不喜欢你的专业,为何你学得那么棒?既然不喜欢眼下的工作,为何你又做得那么优秀?”

苏珊的眼里闪着自信,十分明确地回答:“因为我在那个位置上,那里有我应尽的职责,我必须认真对待。”“不管喜欢不喜欢,那都是我自己必须面对的,都没有理由草草应付,都必须尽心尽力,尽职尽责,那不仅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有责任感可以创造奇迹。”

艾尔森在以后的继续走访中,许多的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出类拔萃的反思,与苏珊的思考大致相同。正是在这种“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成其事”的高度责任感的驱使下,他们才赢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从艾尔森博士的调查结论,使人想到了我国的著名词作家乔羽。最近,他在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里坦言,自己年轻时最喜欢做的工作不是文学,也不是写歌词,而是研究哲学或经济学。他甚至开玩笑地说,自己很可能成为科学院的一名院士。不用多说,他在并非最喜欢和最理想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人民做出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贡献。

“热爱是最好的教师”“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些话已经是耳熟能详的名言。但是,“责任感可以创造奇迹”,却容易被人忽视。对许多杰出人士的调查说明,只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即使在自己并非最喜欢和最理想的工作岗位上,也可以创造出非凡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