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44875300000015

第15章 四川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研究(5)

如何建立系统完善的农村体制机制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第三个难点问题。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关乎文化建设能否长效持久的核心。但是目前,无论就农村文化管理体制,还是就农村文化投融资体制来看,就存在着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由于人事制度改革不到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文化站人员没有形成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干部职工没有动力,工作没有积极性,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在文化投融资体制上,农村文化投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财政的拨付,民间资本的投入只是极少数,社会化的、多元的投融资体制更是远远没有建立起来,这也严重影响了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总之,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既受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等条件的制约,又受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局限,更有理想信念等内在精神力量缺失的影响,建设农村和谐文化,必须要逐一面对和解决这些难题。

六、推进四川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四川作为农业大省和文化资源大省,应充分发挥其优势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既和经济文化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有关,也和农村文化建设缺少抓手有关。因此,四川应在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背景下,在建设农村和谐文化方面做出表率,在建设“和谐文化”的大框架下紧紧抓住农村干部和群众两个重要力量,大胆尝试,将四川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推向新高潮,成为中西部的示范样本。

(一)切实加强宣传教育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和谐文化

要积极引导农村社会和农民群体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和伟大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强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认同感、归属感,紧紧跟上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时代步伐;要努力引导农民群众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与热爱四川、热爱家乡的精神结合起来,识大体,顾大局,团结一致,发愤图强,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继续引导农民群众理性认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树立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敢想、敢试、敢闯、敢干;要大力培养农村创新型领导和实用人才,带领农民进行创新实践,努力开创农村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强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要积极发扬党的宣传工作优良传统,紧密结合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以主题宣讲、教育电影、案例解说专题片等农民喜闻乐见、更易接受的宣传形式,切实加强对农民群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农民群众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卫生、文明生活、善待乡邻等良好文化理念、文明习惯的养成作为当前正在开展的一系列文明村创建、农村改厕、沟河整治、星级文明户评比等工作的重点和评判的重要指标。要把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重要目标,使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农民普遍的价值追求和自觉的道德操守。

3.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省内各大媒体应切实发挥宣传工作主渠道和群众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承担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责任,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以专栏、评论等方式,积极宣传能引起社会共鸣的典型人物及感人事例,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同时,要以专题讨论等形式,引导农民群众形成文化批判的意识,帮助他们分析判断“不良文化”的劣根性,从而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自省能力,夯实共同价值观的社会基础。

4.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农村文化发展定位

农村干部的工作和农村群众的参与是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重要力量。关键是行动的先导。在此基础上,转变更新农村干部群众尤其是农村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通过组织学习、开展讲座、出外参观考察等多种方式,使广大农村干部充分认识文化在农村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转变“农村文化可有可无,抓文化不如抓经济见成绩”的“无所作为”观念,树立“农业生产经营离不开文化,农村的和谐稳定离不开文化,发展和建设新农村需要文化支持”的新观念。

(二)不断加大文化事业投入

1.多渠道加大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投入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不足在全国也有一定的普遍性。在中央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大政方针的指引下,中央财政也将加大投入。据报道,国家将加大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资金投入,创新资金管理方式,满足城乡基层群众公共文化需求。财政部“十一五”期间共计将安排专项资金24.76亿元投入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管理方式上,也将采取中央与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共担的共享工程经费保障机制。在这样一种大趋势大背景下,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投入,在争取上级财政的扶持,并规范上级财政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经费使用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注意依靠自身,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鼓励农村乡镇或村合法利用资源和权利,根据当地的特色和优势,创建有市场、有竞争力、有收益的集体经济组织,增加集体收入,为发展农村文化公共产品提供支撑。在加大农村文化公共服务总量投入的同时,应当提高公共文化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区分不同的投入项目,采取不同的财政投入方式。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性的农业培训、农村体育健身、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应当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大财政投入。

2.改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与设置方式

明确界定各县、乡(镇)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只能由政府投资建设的文化基础设施以及重大文化工程等相关公共文化服务必须由政府提供;可以由社会和市场提供的其他服务,政府着力做好引导工作,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集体、家庭、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供给方式,如鼓励多主体积极参与,合理挖掘利用当地优秀民间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支持发展农村特色文化,等等。

3.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鉴于人才队伍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应当将文化人才队伍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作为农村文化建设机制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要从从业资格和人员培训两个方面着手,逐步推行从业资格制度,并建立健全培训机制,抓好文化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建设,逐步建立一支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高素质文化工作队伍。各级党委政府要关心民间艺人的生活,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使其尽快成才。文化部门要采取多种措施培训业余创作人才。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精神上、物质上的奖励,鼓励他们创作更多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较高艺术质量的文艺作品,繁荣本地文化事业。要认真解决农村文化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形成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在农村培育和发掘一批热爱农村文化事业、愿意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文化骨干,建立一支不走的农村文化工作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4.逐步建立四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好坏、是否到位、是否满足了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实现了农民文化的权益,不能只靠“口碑”,需要一套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去衡量。要根据四川农村实际,分圈层尽快制定一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并科学分解,明确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及相应的工作措施,保持相关工作的持续性,使四川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不断推进。

5.要建立健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协调、考核和监督机制

把农村和谐文化工作列入创建文化先进县(市)、乡(镇)和创建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之中;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工作的评估机制,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确定相关文化工作单位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考核指标,推动农村和谐文化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三)大力培育农村文化市场

文化市场是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鉴于四川不健全和滞后的农村文化市场已经不适应农村文化发展的趋势,应当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把农村文化市场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的战略突破口。

要充分利用优势文化资源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应当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开发农村文化产业。因此,应鼓励各县、乡(镇)从实际出发,选准项目发展文化产业。结合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当地的文化遗址、自然风景进行文化性投资建设,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文化商业;扶植有特色的农村文化企业,对当地文化资源进行产业性开发,如制作农村民间手工艺品、装饰工艺品、实用工艺品等。

(四)探索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新形式

如前所述,四川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与自然文化资源,而这些资源大多集中于农村,积极探索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新途径,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有利于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要确立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通过制定法规和建立机制等手段,逐步实现对民间文化产品的生产与经营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通过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产业;通过对民间文化产业进行统筹规划,分类管理,对产业的合理布局、结构优化等方面进行宏观指导。另外,政府要充分利用宣传手段,通过举办民间文化产品交流、展览等活动,为暂时没有进入市场的民间文化产品搭建展示的舞台,为它们创造进入市场的条件。各地方要根据市场需求,努力开发既具普及性、实用性,又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专项产品,将具有含金量并可以盘活的那部分民间文化资源做大做强。其次,搞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近、中、远期规划。在开发中要注意农村文化资源的保护,避免“发展性破坏”。拥有文化资源的各地政府,应及时组织有关专家确定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范围,正确评估农村文化环境的现状,规划文化旅游接待量;有条件的地区应成立文化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对各级政府确定的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管理和监测;在农村群众中间加强民族传统道德教育,树立与后代共享资源和与后代休戚相关的思想,使农民群众能辩证地对待自身传统和生活方式,剔除糟粕,吸取精华,传承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改变盲目的仿效行为,遏制民俗被同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