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首次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并列,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全国众多城市之中,成都率先明确提出“四态合一”,自觉将城市文态建设与城市形态、业态、生态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统筹推进城市的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成都要担当起“首位城市”的发展责任,努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步伐。和谐文化建设不仅为成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成都作为全国首批确定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得历史上的成都堪称全国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今天我们要建设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成都的历史文化底蕴,既是能供我们充分发掘和利用的无尽宝藏,又是未来发展的历史基础。成都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和文化需求,使之与文化名城的光辉历史更相匹配。
一、悠久灿烂的成都历史文化
成都是一座有着4500多年城市文明史的文化古城,至少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自公元前4世纪,古蜀王开明九世徙治成都起,成都一直是蜀地的首府所在。成都的历史不仅悠久,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尽管历经战乱毁损,却始终能不断恢复重建、持续繁荣,是世界上极为少有的城址3000多年不变,城名2000多年不改的城市,堪称城市史上的奇迹。史称成都:“一年而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而取名成都。考古发现也同样有力地证明了成都之名的悠久,四川青川出土的吕不韦戟的戈面上已有“成都”二字铭文,湖北云梦县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亦有关于“成都”的记载,此类文物充分表明“成都”之名最迟亦形成于战国时期。成都扼西南地理要津,自古就是中国古代政治、军事要地。从西汉末年蜀郡太守公孙述据成都称帝算起,在成都治所上至少出现过7个地方割据政权,无一例外以成都为都城,进而控制全川,甚至逐鹿中原,最有名的便是三国时期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
(一)水孕天府之国
位于北纬30度附近的成都平原,四周群山环绕形成天然屏障,不仅造就了特别适宜农业的温暖湿润气候,而且为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不易受到外来侵扰的相对安宁的环境。岷江的冲积造就了肥沃的成都平原,造就了平原上天然利于灌溉和航运的扇形水系,这一水文地理形态决定了水与成都城市的不解之缘。
蜀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更是开创了成都2000多年来以自流灌溉为基础的农业文明。从此,成都平原便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都江堰及其延伸工程“二江”,自古即是哺育成都城市经济文化的母亲河。据《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李冰治水开都江堰,引郫江、检江双流入城,不仅“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惠泽千载,而且形成了成都独特的两江(府河、南河)环流的城市格局。虽从秦汉魏晋的“二江珥市”,到唐宋时期的“二江抱城”,直至近现代的“江环城中”,河道及城市规模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但成都的农业、工商业、交通运输及市民生活却始终高度依赖二江。成都是一座因水而兴、因水而荣的城市,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
“水利殖养其国”,对水的高度依存,给成都城市历史文化以深刻的影响。历史上的成都不仅农业极度发达,而且手工业、商业也相继繁荣,由于拥有织锦刺绣、造纸印刷、酿酒制茶等驰名全国的支柱型产业,成都始终是历代赫赫有名的大都会。据统计,西汉末年,成都人口多达76000多户,仅次于长安的8万余户,就人口而言,已成为全国第二大城市。王莽时期,下令在全国实行“五均六筦”,即在当时的首都长安和洛阳、临淄、邯郸、宛、成都设立五均官,负责管理市场、平抑物价和征收工商税。成都位列其中,由此也可以看出,成都在西汉末年所处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沿至唐代,成都的经济更是在全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享有“扬一益二”的美誉,其经济实力仅次于扬州,成为天下第二。明清以来,成都在历史的巨变中,凤凰涅槃,几度重振,展现出它无尽的魅力,成为我国西部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水不仅造就了天府之国的富饶,还赋予了成都城市文化如水的气质特征。
如水千回百绕冲决一切阻碍奔向大海一样,成都城市文化中从来就不缺乏开放的精神。自古以来成都人从不甘心于地理环境的封闭,一直为冲出盆地而不懈地努力,正是体现了水历尽曲折终究东流的精神。如水不拒细流汇聚百川一样,成都城市文化从来就具有包容的精神。成都自古以来就是移民城市,从不排外。在历史上,成都是一个不断由外来人士参与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在成都这座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怡然自得而又富于情趣,如水一般缓缓流淌,平淡宁静。
(二)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神秘久远的古蜀文化,跌宕起伏的三国蜀汉文化,繁华兴盛的秦汉、唐宋城市文化,波澜壮阔的抗战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是成都文化中最具魅力的内容。保留至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十二桥遗址、永陵、大慈寺、昭觉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历史遗存,以及城市周边的一批千年古镇,是成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
1.神秘悠远的古蜀文化
古蜀文化是在四周高山屏障所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中发展起来的,是中华多元一体大文化中,一个具有独立始源的文明源头之一。“开国何茫然”的古蜀历史在中华早期的历史传说中自成一体,神秘而悠远。古蜀的地下文物也自有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器物造型之奇特、夸张,在中国古代青铜文化中别具一格。双目呈柱状突出的青铜面具造型,更是全世界绝无仅有。尤其是金沙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以极强的象征意义,极富韵律感和动感的构图,精湛的制作工艺,令世界为之惊叹。可见从成都文化的源头古蜀文明起,就显示出独具魅力的鲜明个性特征。需要充分利用古蜀传说与出土文物这两种资源,在城市文态建设中鲜明地展示古蜀文化特有的魅力。
2.风云激荡的三国蜀汉文化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长河之中,人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莫过于“三国”历史。成都是蜀汉故都,武侯祠是刘备陵寝所在,又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享有“三国圣地”美誉,为中外游客所瞩目。“三国”蜀汉文化是成都文化中最有魅力的组成部分,需要结合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在城市文态建设中突出地加以彰显。
3.灿烂辉煌的古代成都文化
“自古诗人例到蜀”,成都优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吸引了古往今来的众多文化人前往成都。蜀中的文学,是我国文学苑囿中的一朵奇葩,文苑英才辈出,名篇佳制充栋盈车,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司马相如、扬雄、李白、杜甫、李商隐到“三苏”父子、黄庭坚、陆游、杨慎等,无数名满天下的大文豪无不会聚成都。众星璀璨不仅增添了成都的文化分量,也使成都得以经由文人的笔端款款走进了古典文学的视野,成为众多骚人墨客歌咏、赋写的圣地,不仅有着扬雄、左思等人洋洋洒洒的《蜀都赋》,也有着杜甫、宋祁、汪元量等人清新优美的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有人赞誉成都是中国最富诗意的城市之一,此论毫不为过。
蜀学在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蜀学的形成也自然离不开成都。另外,蜀地史学在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也独具特色,涌现了如《华阳国志》《三国志》《续资治通鉴长编》等著名的史学著作。这些历史典籍或者着眼于一地之史,或宏观叙述分裂割据时期的国史,或上承前贤、奋力叙史,如《续资治通鉴长编》是“《通鉴》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史学著作是一个地方历史沉淀的产物,也是反映这一地区的历史忧患意识和写史传统的有力证据。从蜀地历史上的众多史学名家和史学著作来看,成都也是富有历史传统的。
二、成都建设和谐文化的基本思路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文化自觉。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在各种新思想、新科技、文明多重性、文化多样性层出不穷的时代,需要一种能尊重、包容无限多样的文化个性,鼓励文化创造与和谐绽放的文化观念,促进人类文明创新发展的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构建和谐成都,是涉及成都经济社会许多方面和领域的一项系统工程。成都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推进建设和谐成都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一)成都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意义
1.是构建和谐成都的精神向导和支撑
和谐文化作为一种信仰和理想,它为成都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支撑起全体市民的精神世界,给全体市民以建设和谐成都的目标和力量,引领社会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和谐文化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它对发生在成都的社会生活发挥着评判功能、凝聚功能、教化功能和定向功能,给和谐以肯定、赞扬、褒奖和倡导,鼓励一切和谐事物的发展,促进各种和谐因素的增长。
和谐文化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它对制度、法律、道德的建构发挥着灵魂和指导的作用,约束和规范着成都的社会生活秩序,促进各种制度机制的优化,保障社会在愈益和谐的轨道上运行。
和谐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和文化产品,它又能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不仅给市民以美的享受,而且能用和谐之美陶冶市民的心灵,激发全体市民建设和谐成都的热情。
2.是促进成都科学发展的需要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成都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1-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以上,2005年人均GDP突破2500美元,经济总量和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成都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打破,政治、文化、社会发展还带有滞后性,生态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而在现代社会,和谐文化所倡导的发展,不应该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应当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也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那种单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提高,甚至不惜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代价的做法,是与和谐文化所倡导的发展观背道而驰的。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帮助人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有助于人们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文明发展、和谐发展、又快又好的发展;有助于人们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城市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现“四位一体”科学发展。
3.是实现成都城市现代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