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与公司同成长
44875400000024

第24章 心态决定贡献(2)

不挑工作,服从公司安排,服从工作需要,不谈条件,不讲价钱。无论在哪里,不埋怨工作条件,一心一意专注工作,放在哪里就在哪里产生力量,钉在哪里就在哪里创造奇迹。很多人都想做有前途的工作、有奔头的工作、有高薪的工作、有发展的工作,所以做钉子,也不想钉在自以为没有价值的岗位。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行行出状元,每个岗位都可以出人才,做不好处于再好的岗位也是庸才。霍英东曾经是餐馆的洗碗工,王永庆曾经是米铺的杂工,这说明“洗碗工”、“杂工”也能出大富豪。要积极响应公司的号召,到公司最需要的地方去,如果你是钉子,你就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磨炼你的意志,提升你的能力;到公司最需要的刀口去实现你的梦想。公司最需要的地方,也许是最薄弱的岗位,也许是环境最恶劣的地方。最有前途的员工,在乎这个岗位是什么,他能够在别人不能待的地方待下去,能够在别人不能出成绩的地方做出成绩。如果公司有需要,即使不是晋升,而是平调,也不要找理由推脱,说不熟悉那方面的情况,怕不能胜任。无论有多大的困难,这些都不能阻止你去公司需要的地方,哪怕是降级了。公司的需要就是号召,就是旗帜,旗帜插在哪里,就必须像战士一样发起冲锋,“保证完成任务”。你的借口也许成不了理由,甚至会失去一个新的锻炼机会,同时也会失去老板的信任。

有人说,欲望是成功的动力。有成功欲望的员工才有工作的热情。这话乍听是那么回事,细究之下,这要看欲望放在哪里:是急功近利,一心只向钱看,是为成功而成功,还是为理想而奋斗。如果入了误区,那就不是成功,是走火入魔。事实证明,原本只是有些小打算的人,只因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只因得到赏识,或者只因偶然的发现,创造了成功的奇迹。而那些高调谈成功的人,往往到最后销声匿迹,一事无成。成功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只有踏踏实实做好工作,才能创造机会,只有坚持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才能抓住机会。每一个岗位都有潜在机遇,每一个岗位都有它的闪光点,你要把岗位上的机遇创造出来,把岗位的闪光点点亮,这就是你的成功。不要在意岗位,关键在于自己如何看待。做一颗螺丝钉,钉在哪里,就在哪里产生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颗不平凡的螺丝钉,让你默默无闻的奉献帮助他人成就梦想,别人看来你很无奈,但是你很伟大。有这样一个很普通的例子:阿红是公司一个普通的前台文员,很多人觉得这个岗位就是个摆设,接接电话,倒茶送水给来访客人。但是她从来没有看低自己的工作,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她接听电话从来没有投诉,接进转出,从来客客气气,电话记录非常详细,也从不把个人情绪带入工作。一次老板打来电话咨询一个朋友的电话,虽然只说过一次,她居然脱口而出,让老板非常惊讶。老板于是把她调入了总经理室,工资立马翻一番。前台工作在一般人眼里是最没价值的工作,但是阿红凭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出色的表现,为自己创造了机会。

甘当一个平凡的螺丝钉,做一个平凡不平庸的人。常常的情况是,把平凡的事做出色了,离成功就不远了。

4.把才能变成能力

企业需要的“才能”与人们嘴上常说的“才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企业需要的“才能”,可称之为“企业型才能”,是对企业发展和岗位需要而言的,也就是说,“才能”必须能服务于企业,帮助企业发展。企业需求的“才能”主要集中在“技能”、“管理”、“营销”、“研发”四大块。人们常说的“才能”,可称之为“社会型才能”。倾向于日常生活,比如能歌善舞、舞文弄墨、博闻强识、能写一手好字,甚至学历很高等等。社会型才能与企业型才能有一定的差别,有些人自以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却找不到好工作,因此感叹自己运气不好,抱怨社会不公平,这是没有弄清楚企业需要与个人所长之间的关系。社会型才能基本上不能直接用于企业,需要转化才可以为企业所用。个人才能与企业需要脱钩,才能不能为企业所用,对于企业来说,就算不上才能。所学知识才能与企业不对口,一切归零,这也算不上才能,所以才能是相对的,其价值在于使用,不能使用就没有价值。才能与能力不能画等号,才能不能代表能力,能力一定代表才能,才能是能力转化后的存在形式,才能充其量是潜在价值,如果没有加以转化,它永远是一种潜在状态。说人的才能,就好比说一个木桶装了多少水,这桶水能灌溉多少萝卜白菜,在没实现之前,它顶多是个预测;说人的能力,就好比说一个木桶装的水正灌溉了多少萝卜白菜。一个是将要发生的,一个是正在发生的,二者是不同的。人的才能可视作期货,它是一种虚拟交易,比如企业看中一个人有这方面的学习经历,“学习经历”就等同于期货,是一种才能虚拟交易。能力可视作现货,能力付出直接创造价值。

越来越多的人对有才能不感冒,对学历也持怀疑态度,学历不等于才能,才能不等于能力,这一连串的不等式,让人们越来越感到迷茫。自称有才能的人满街都是,才能正在成为“流浪”的代名词。改变才能的现状,就是要把潜在“才能”变成“现货”。要舍得把学历里的水分拧出来,把才能里虚夸的光环剔除出来,不要躺在学历上睡大觉,把学历当绿色通行证,靠学历说话的人,他身上有的是水分,桶里却没“装多少水”。要让学历有说服力,必须要学到知识,哪怕是书本上的死知识,知识是死的不可怕,可怕的是死的也没有,死知识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还可以激活,没有知识就是空白,只有靠文凭吃饭了。这个时代,靠实力吃饭都不容易,靠文凭吃饭只能越来越渺茫。真正学到知识,死知识活知识都是才能,是未激活的才能,要让死知识在脑子里动起来,在工作中“活起来”,让才能变成能力,这中间需要长时间的历练,需要工作的打磨。学到的知识还是别人的,用到的知识才是自己的,能用到就是一个转化的过程,“书到用时方恨少”,当你感到学得少时,你的才能就正在变成能力,你的能力正在变成价值。

才能需要打磨。这可从两方面来讲,一方面认为才能有棱有角,与社会不协调。有些人有点才能就心高气傲,浑身长着刺,不能合群,与团队不协调,说话做事总与周边的人产生冲突。在这个团队制胜的时代,个人的才能是微小的,更何况今天人人都是人才已成为可能,谁都可以被代替。要想自己的才能不被湮没,必须把自己身上那些自卫的棱角打磨掉,让自己融入团队,让团队接受你的存在,这是最重要的。同时要放低心态,向身边的同事们学习,敢于弯腰躬行。这样“实践的活水”才能进入内心,激活你的“知识死水”,逐步释放能量。另一方面认为才能需要长时间与实际的工作磨合,才可以成为真正的实用能力。才能不是揣在怀里的,不是长在嘴上的,如果没有拿出来检验过,也许是幼稚的。要沉得住气,要有做小配角的耐心,不能翘尾巴,让别人看到你“高傲的尾巴”,你的工作很快就会以失败而告终,等着“夹着尾巴”走人。曾经有一批大学生被招聘到一家大食品企业,机械专业的几个学生跟着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电工老师傅去搬机器,公司也请了叉车、吊车,两个大学生自以为什么设备都有这还不容易,于是夸下海口让老师傅听到了。这个老师傅故意在一边看,让他们两个折腾,结果两台食品机器捣弄了一个上午还是没有搬入三楼车间。这时,两个人累够呛了,满头大汗跑到老师傅面前恭恭敬敬承认了错,老师傅才出马,不到一小时就摆好了机器。这件事可以说老师傅也不对,搬重型机器不是小事,不能让两个学生娃娃兵去独当一面。但是说回来,学生娃娃兵不尝点苦头,他们还真不知天高地厚,长不大。新到一家企业工作的知识青年,无论在何种岗位,你必须埋头工作,不要理会别人怎么看,你的面子怎么过,你是高学历的工人,必须把工人的工作做好。很多人因为面子,心态不平衡,放弃了这种磨合,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要在细碎的工作中磨合你的才能,打磨你的意志,在实践中释放你的知识。当你用工作把自己往下沉下去,知识就会很快把你浮上来,你压得多沉,知识的反弹力就有多大。当然,还要敢于尝试新工作,敢于在工作中不断尝试,失败后要有归零心态,学以致用不是浅尝辄止,是深入的再学习,是实践与知识的融会贯通,是知识到实践、实践到知识的反复体验。

才能需要成长。一个人的才能如果不成长,越用就会越感到贫乏。也许你也曾经体验过:在过去,你的同事才华横溢,多年以后再见面,这个同事居然就像王安石笔下的“仲永”,毫无生机,往日的才情荡然无存,而且还变得非常市侩俗气,让你感到很失望。也许并非他变市侩了,也并非他失去了才华,是因为你的眼光高了,是因为你进步了。这就需要学习,再学习,学习不是盲目的,关注社会动态使你永远保持与时代同步,你的观念就不会落后于社会;关注同行信息,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让你的专业能力保持领先。

要创造机会,寻求合适的平台,发挥自己的才能。对于企业内部的机会,一种人是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等待机会;另一种人嫌等太久,高调争取机会;还有一种人既不等,也不抢,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要想让自己的才能更快地发挥出来,与其等待,不如自己搭建平台,让自己找到位置,适材适所,才尽其用。为自己搭建平台,其一是把平凡的工作做到不平凡,在平凡的岗位寻找突破口,凸现自己的才能;其二是发掘自己的闪光点,并借助强光照亮它,让老板的目光关注到你;其三,为自己搭建平台就是让你的部门成为公司最先进的团队,用业绩说话,让自己的团队创造奇迹,你的平台因此会更大。

才能变成能力,能力最终就变成态度,工作有没有成果,不是决定于你的能力,最终决定你的态度,当能力成为你的态度,你就成为了最杰出的员工。

5.要有甘当配角的精神

一台戏有主角,也有配角。毋庸置疑,人人都想当主角,主角是戏的主心骨,舞台是为主角而设,配角是为了烘托主角而存在。有时,为了让主角的善更突出,不惜把配角丑化成恶,为了让主角的美更彰显,不惜让配角变丑。当主角被掌声与鲜花簇拥、光彩夺目的时候,配角在默默无闻地为主角欢呼。虽然每一个人的骨子里有做主角的渴望,每一个人都希望被关注,但是若没有配角的衬托,主角就会黯然失色。企业是主角的舞台,也是配角的舞台,谁都是主角,同时也是配角。在公司决策时,老板是主角,在员工活动中老板是配角;在老板面前,经理是配角,在部门会议上,经理是主角;在生产型企业,生产部门是主角,在贸易型企业,销售部门是主角。无论主角配角,都是企业不可分割的部分。“螺丝”只是小小的配角,但缺了它,机器就运转不了。

当好配角要服从大局,服从工作需要,想问题一切从大局出发。企业里主角有主角的责任,配角有配角的任务。老板的安排必然有老板的理由,如果你被分配在配角的岗位,不要抱怨和牢骚,这是公司的需要。工作不是为某一个人,甚至不是为主角,主角与你一样是了公司,你竭尽全力配合主角把工作做好,就是为了公司的发展。要把主角的事当作你的事,主角的责任就是你的责任。主角的任务没完成,就等于你的工作没有完成,你与主角的关系不是分割的,而是密不可分的。无论发生什么,你服从主角、服务主角是你的天职,服从主角就是以公司大局为重。有些人与“主角”发生矛盾时,常常会把个人偏见、个人情绪带到工作来,从针对主角,到影响公司,直到无法收拾局面。某内衣公司模杯部很多员工对经理有意见,认为经理脾气大,不尊重人,人力资源部门调查反馈也事实如此。当老板正在考虑是否继续聘用这个经理时公司接了大单回来,本是需要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奋斗的时候,修边组长自动离职,不辞而别,裁床组长急辞要走,使部门工作骤然紧张起来。公司不得不请“炒更工”,虽然成本增加一些,但还是顺利出货了。对于老员工釜底抽薪,老板终于明白,原来是这些人在搞鬼,鉴于生产经理在此次赶货中的表现,决心留下部门经理。这些员工在公司急需人手时,居然选择离开,这是无情无义的行为,把对生产经理的个人意见报复在公司头上,这是没有大局思想。这种恶劣行径是为职业大忌,值得职场人士三思。你是配角,得把配角的事情做好,不能在主角失职时,你失掉原则。主角失职你不能失职,主角缺场你不能缺场,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计较个人名利,服务于公司,服从于大局,这是一个配角应有的职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