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戏曲
44879100000003

第3章 主要戏曲种类(3)

1960年,藏戏由广场走上舞台,有了灯光、布景、化妆,使用管弦乐伴奏。传统剧目有《文成公主》《曲结诺桑》《卓娃桑姆》等。

相传藏戏是15世纪初由汤东结布为化募修建雅鲁藏布江铁索桥资金所刨。汤东结布(1385-1464年)是明代西藏着名建筑师,是喇嘛教噶举派喇嘛,一直为藏人所传诵。民间一直流传着他的故事,藏戏演员均奉他为祖师。600年来,由于藏戏群众的喜爱和艺术家的倡导,有不少专业和业余藏戏剧团应运而生,甚至有许多寺庙也自己组织藏戏演出。藏戏与京剧等传统戏剧相比较,在剧本、剧目、表演、伴奏、甚至演出场地上都迥然有异,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流派。

藏戏目前共有十三个大型传统剧目,大多故事完整,情节曲折,表演上以唱为主,结合念、作(包括武功、杂技等藏族民问艺术)等表演手法,富于艺术感染力。

藏戏有着多种流派,从面具分,主要有白面具和蓝面具两种,在演出色彩、风格、情趣上也是多种多样。

一年一度的“雪顿节”是具有300多年历史的民族传统节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也是个藏戏节。每年藏历6月29日至7月1日(阳历8月上旬),各藏戏团体朝拜布达拉宫等寺庙,举行“谐泼”,即开场戏,此后各团体在拉萨各地演出。

土家族的土戏

在我国石柱县流存着一种距今300多年而鲜为人知的土家族戏剧——土戏。

土戏用一口大木箱装运器具。所以一个戏班又被称为“一口箱子”。“一口箱子”含演员、乐队和杂工。土戏以土家族民间舞蹈为主要表演形式,前台有演员演唱或舞蹈的叫做阳戏,前后无演员、由内台伴唱队歌唱表现内容,或配以木偶表演的叫做阴戏。一出土戏常常由阳戏和阴戏组成。

土戏题材分为两类。一类为宗教还愿戏,用于宗教仪式等场合,通常取材于土家人流传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宗教故事,如《四值功曹》、《红灯记》等。另一类为喜庆戏或镇邪戏,一般是根据土家人生活事件创作的剧目。如《八仙拜寿》即是。

在演唱形式上,土戏以单句为主,内台伴唱较多,每句唱词一般都要重复,每段演唱都以合唱结束。在伴奏上,全部采用土家人常用的锣、钹等打击乐器。担任伴奏的队员一边伴奏,一边伴唱。土戏一般无正规、固定的演出场所,院坝、寺庙、厅房等都可演出。

“竹马戏”

有首歌唱道:“我要骑着那小木马,骑着小木马走天涯……”在我国闽南的漳州厦门和台湾的金门等地民问小戏表演中也有这样一匹马,是用竹做的。故称“竹马戏”。

竹马戏亦称“马艺”或“竹马阵”。隋唐时开始流行,当时是以一支竹竿类马,跨着骑的儿戏。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所说的“竹马”便是。在浩瀚的古籍中也有“竹马”的踪迹。《后汉书·郭传》

中载道:“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于道次迎拜。”

可见竹马成阵。唐涛人杜牧在《杜秋娘》中也写道:“渐抛竹马列;稍出舞鸡者。”宋代民间的《社火》中也描述了“跑竹马”这一民俗小戏。清代《帝京岁时记胜》中的“岁时杂戏”条目就列有“骑竹马”的游戏。

随着历史的变迁,我国各地的“竹马戏”濒临失传,而闽南、台湾民问仍在流行着。表演时,演员分别在胸前背后绑着竹篾编制成的“马骨”,周围蒙着绸布或韧彩纸,糊裱成马的模样,“马头”挂在齐腹高处,“马屁股”

挂背后腰间。看上去犹如人跨骑在马鞍上,“骑士”扬鞭策马,时而跳跃,时而疾驶,场面热情奔放,动作轻松活泼,一招一式夹杂着圆台小调,歌舞以灵活的身段、夸张的动作表现戏剧性及幽默感。

“对戏”

山西流传过一个名叫“对戏”的剧种。“对戏”一般只有念白,且念白多为七字或八字组成的上下对仗句。有趣的是“对戏”的演出要在台上、台下共同进行。演《过五关》,扮关羽的演员除勾画脸谱、身着戏装之外,还要手提大刀率兵卒们从戏台走下来,然后骑上真马,保护着化好装的两位皇嫂乘上真的轿车,迤逦行于旷野荒郊及村镇市井。这一行人每经过一个戏台,便是到了一“关”。此时,关羽跳下马来,跃上戏台,与等候在那里的“曹军守将”交战。将对手“斩杀”后,关羽再跳下戏台,乘骑真马斩,又奔下一“关”(即下个台口)而去。如是者五次,代表关羽过了五关。演《华雄》,关羽与华雄在台上开打,华雄不敌,竟从戏台上跳下,窜到观众群中;而关羽亦尾随跳下,紧追不舍。顿时,观众在欢笑中为华雄、关羽让出一条道路,经过一阵穿屋跨院的追逐之后,华雄叉跑到舞台之上,关羽也追踪而至,再次交战,华雄被“斩”,戏也收场了。

据说,类似《过五关》一类的剧目,因为要穿村过镇,演出时间要长达10多天甚至几十天,而参演的人数可达几百甚而千人之众。

黄梅戏的变迁

驰名中外的黄梅戏是安徽省地方戏,但黄梅戏的第一故乡却是湖北省的黄梅县。黄梅县位于湖北省东部,是鄂、皖、赣的毗邻地区。黄梅县战国时属楚,三国时属吴,隋开皇十八年置县,县治西四十里有黄梅山,山多梅,因而得名。黄梅戏是黄梅县紫云、垅坪等山区采茶歌和其他民间曲调,特别是在鄂东地区流行的山歌畈腔的基础上,经过和黄梅县流行的道情、连厢、旱龙船等说唱艺术的结合,在高腔和汉剧的润泽下,逐步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它的萌芽时期约在明神宗万历年间,它的发展经过“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三打七唱”(三人打场面,七人唱戏)、“创新”(配上管弦乐器)三个历史阶段。黄梅戏在形成独立剧种过程中向东流行,于是脱离了故乡,出籍而成为安徽戏。解放后,黄梅戏的传统剧目《天仙配》搬上了全国舞台,风靡一时。

曲剧的源流

曲剧是在曲艺单弦化妆彩唱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流行于北京市,为北京的地方戏。

不少人以为评剧是北京的地方戏,这是因为历史上有一批评剧艺人长期以北京为根据地,并走红、成名;另一方面“曲剧”历史较短,仅与新中国同龄。

作为曲剧基础的弹弦(八角鼓)牌子曲,是17世纪中叶清朝向南进军扩张时期的一种“军乐”,是流传于八旗清军中的一种曲调与唱腔。后来,努尔哈赤和他的后代们定都北京,尽管在文化上颇受汉族士大夫的影响,渐渐有了些儒家气息并与汉民族的习俗相融合,但其曾在行军作战中用以讴歌英雄、激励士气的用八角鼓伴奏单弦牌子曲,却仍然流行于宫廷皇家、王公贵胄之中,经久不衰。传说八角鼓这种乐器,在四周(八角之间)装有3组共24枚金属片(有以制钱代用者),代表的就是清军的正、镶24个旗。而直到清朝末代皇帝逊位后,离开宫闱的老太监、老宫女中还有不少人会演唱这种单弦牌子曲,并以此抒情自娱。后来,经老艺人、新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加工提高,经过丰富创新后的曲剧,则处于步步向上的新阶段了。

汉剧之源

汉剧,旧称“楚调”,又叫“汉腔”,辛亥革命前后改称“汉剧”。距今约有300年历史,主要声腔为西皮二黄。最早,它流行于湖北及河南、陕西、湖南、广东、福建等省的部分地区。在流行过程中,陕西梆子传入鄂西北演变为“襄阳腔”。由于汉剧早期与徽剧经常相互影响,它的主要声腔西皮二黄则来自于安徽。它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支。

汉剧在其发展过程中,集众家之长。随着艺人们的足迹,汉剧流行范围达半个中国。她对湘剧、川剧、赣剧、滇剧等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影响。清嘉庆、道光年问,汉剧流传到北京,为北方人所接受。北京艺人在其基础上加入了徽调班社演唱,逐渐融合演变而形成了京剧。

说“汉剧是京剧之源”,这话也许并不过分。

无怪乎,楚人中也有许多京剧迷。除了那委婉清丽的唱腔使人倍感亲切悦耳外,京汉二剧难以分开的血缘关系产生的自豪感也使楚人自然而然生出这种偏爱。

虽然汉剧浪迹天涯,融进了南国的秀丽,北国的粗犷,楚人仍把汉剧称为自己的家乡戏。在老一代戏迷的记忆里,有名优李翠官的《贵妃醉酒》、《潘尼追舟》、《玉堂春》,名震江城,誉满江湖。有光绪初年,汉上名角云集,形成汉剧的鼎盛之势。有荣膺“花衫状元”的牡丹花主演的《扬雄醉归》、《坐楼杀惜》、《桃帘裁衣》被誉为“三绝”。

年轻一代戏迷们则无人不知陈伯华,她在表演上突破了正旦和贴旦的界线。她钻研京剧“梅派”、“程派”的表演艺术,广泛借鉴其他艺术形式,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汉剧“陈派”表演风格。

300多年的吸收、融合、发展,使汉剧始终保持着她旺盛的生命力。传统剧目《宇宙锋》、《二度梅》、《窦娥冤》、《打花鼓》常演不衰。移植剧目《柜中缘》、《屈原》及现代剧《借牛》、《弹吉他的姑娘》,深受观众喜爱。

木偶溯源

术偶也叫傀儡戏。传说周穆王到昆仑打猎返回时。有一位叫偃师的工匠,亲自制作木偶人表演歌舞,颇得周穆王的赏识。

木偶真正作为戏剧性的表演,大约是汉以后的事情。《通典》上说:“窟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袁家乐也,汉末始用于嘉会。”

三国时,马均制作的木偶纤巧细腻,玲珑剔透,能表演多种技艺,因而马均也获有“天下之名巧”的美称。到了唐宋时期,木偶的制作更加完美。

两宋时期,种类繁多起来,有仗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水傀儡等。

元、明、清以后遍及全国,过去北京就有挑担的民间艺人走街串巷演木偶戏,人们称之为“马啾啾”的,只有一根扁担将一方箱式的小舞台支撑起来,四周用幔布围起来,艺人独自在里边敲锣打鼓,又演又唱,颇见功夫。

影戏源流

中国古代影戏的渊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墨经》里就已经记载了根据针孔成像原理的暗匣,《韩非子》也记载有在透明的豆荚的内膜上画些景物,用太阳光把景物映在屏壁上,这些都是影戏的先导。

汉代时,影戏有了进一步发展,汉武帝时有李少翁为武帝招李夫人魂的故事,就是利用光线在屏上造成影像。宋代影戏景更为发达,艺人以兽皮雕成人形,操纵“影人”在光源与屏幕之间做出种种动作,屏幕上就见到影像在作生动的表演,这就是所谓“皮影戏”。此后,影戏在全国广大地区都非常流行。如河北的“滦州影”、黄河两岸的“驴皮影”、湖北的“皮影子戏”、湖南的“影子戏”、福建的“皮猴戏”、广东的“纸影”、江浙的“皮囡囡”

等,都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评剧的起源

评剧是我国较大的一个地方剧种。它的前身是流行在冀东(即河北东部,今滦南县一代)的一种比较简单的说唱歌舞,当地的老百姓名叫“莲花落”。

20世纪初,“莲花落”吸收了河北梆子和京剧的音乐成分,逐步由对口说唱发展成为由演员扮演脚色的小戏。因为这种小戏当时在河北省的滦县和唐山一带的农村流行,所以人们又称它叫“唐山落子”。

“唐山落子”随着内地农民向东北迁移而传到奉天(沈阳),由于受到当时人民的生活,风俗、语言和民间艺术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粗犷豪放、激越昂扬的“奉天落子”。

到了本世纪30年代,评剧舞台上涌现出许多优秀演员,形成了以刘翠霞、爱莲君、白玉霜、李金顺为代表的“四大流派”。白玉霜以她浑厚低沉的嗓音和大哭大号的演唱风格,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下层妇女的典型形象,在评剧观众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从此,评剧就更为成熟了。

歌剧的历史

京剧译成英文,通常的译法是“中国歌剧”或“北京歌剧”。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国宋元以来形成的各种戏曲,是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广义上说也属歌剧性质。但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歌剧是指在本民族民间音乐、戏曲的基础上,借鉴西洋歌剧而创造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戏剧形式,它既不同于西洋歌剧,也不同于我国的传统戏曲。

我国歌剧的历史一般从“五四”以后算起。黎锦晖的《小小画家》、《麻雀与小孩》等儿童歌剧是歌剧的早期作品。以后有田汉、聂耳的《扬子江暴风雨》等。特别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新歌剧取得了丰硕成果。

1945年问世的《白毛女》是我国新歌剧成型的标志。《王秀鸾》、《赤叶河》、《血泪仇》等优秀新作品也都发生过重要影响。建国后,歌剧又出现了《王贵与李香香》、《长征》、《小二黑结婚》、《刘胡兰》、《草原之歌》、《红霞》、《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江姐》、《阿依古丽》等群众喜爱的剧目。许多优秀歌曲广为传唱,如《洪湖水浪打浪》、《红梅赞》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打断了歌剧发展的进程。以后歌剧边恢复边发展,先后出现了《星光啊星光》、《贺龙之死》、《启明星》、《沂蒙儿女》、《火把节》、《芳草心》等新作。

广播剧

运用语言、音乐、音响效果和录音技术,以无线电广播作为传播手段,描绘生活场景、展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戏剧形式。广播剧具有非视觉性特点,即没有视觉形象,适合于表现人物内心生活,它的线索清晰,人物集中,戏剧冲突较简单。1924年,英国广播公司播出《危险》,这是世界第一部广播剧。中国20世纪30年代,洪深、夏衍、熊佛西、丁伶等为宣传抗日写过广播剧,这是中国广播剧的先驱。当代中国,广播剧得到了极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