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戏曲
44879100000006

第6章 戏曲综述(3)

据南宋史浩《贸阝峰真隐漫录》载,“竹竿子”原为宋乐舞的引舞人,其任务是在节目开始前,念诵骈语一段,介绍内容,指挥演员队进场和乐队出队。指挥演员队进场称为“勾队”;指挥乐队出队称作“放队”。表演完毕,又念骈语向观众致意。因为这位报幕员手持竹竿,故而得名为“竹竿子”。

又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担任此种职务者,当时属“参军戏”。

又考,参军戏的脚色滑稽风趣、戏谑逗哏。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报幕员”

举止逗乐,报幕轻松活泼,起到活跃剧场气氛,增强演出效果的作用。

至于“跳加官”的原始报幕形式,一直沿袭到近代。在旧时,戏曲演出中,逢节日、喜庆,外加一种单人,有时双人或者多人,进行(报幕)表演。其化妆别具一格,面戴笑容面具,名为“加官脸”,身穿红袍,手持书有颂词的条幅,边跳(舞)边向观众展示,故称“跳加官”。吴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第十回中写道:“戏子上来参了堂,磕头下去,打动锣鼓,跳上一出加官。一可见我国古代、旧时报幕的欢欣、热烈、生动、逗乐之气氛。

中国第一个话剧团

中国古代没有话剧,但传统戏曲中就存在着一定的话剧因素,如一些戏曲中的生动的对话、科白,就很有话剧味。不过中国话剧却是在外国文化影响下产生的。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一些爱国知识青年曾介绍过欧洲的话剧,但中国第一个话剧演出团体——“春柳社”的诞生是在1906年。曾孝谷、李叔同、陆镜若、欧阳予倩等人1906年在日本成立“春柳社”,从1907年起在日本公演《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热血》等话剧。这些作品大都是根据林纾翻译的外国作品改编的,充满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正义感情。辛亥革命以后,“春柳社”又用“春柳剧场”名称在上海、无锡、长沙等地公演《社会钟》、《家庭恩怨记》等剧,表现了民族独立与民主革命的愿望。“春柳社”

不仅演话剧,它还包括戏曲、音乐、诗歌、美术等部门,是一个综合文艺团体,但以演话剧为主。1915年解散。话剧的诞生和演出,成了辛亥革命文化宣传的一部分,在革命宣传鼓动中起了很大作用,“春柳社”在话剧建设中是有首创之功的,现代话剧则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形成的。

我国古代的剧场

我国的剧场在东汉时就已出现,当时叫“平乐观”,仅供宫廷享用。到了宋代,当时的戏台并非像今天这样高于观众席,它只是一种平地。为了使戏台与客座有所区别,便在戏台周围围上若干栏杆,故名“勾栏院”。古人还把这种演艺场所称为“瓦肆棚子”。南宋耐得翁的《都城纪胜》说“瓦”

是“野合易散之意”,“棚”是草草搭架的小屋,因为这时的剧场并非永久性建筑,所以叫做瓦肆棚子。到了元代初期,剧场的样式稍有发展。剧场的门口高挂纸榜,上面写明当日演出节目,入场处立有几名侍人招待观众进场,场内搭有舞台,观众席上也开始采用循序加高的木坡,使坐在后面的观众都能看得清楚。尽管宋元以来民间戏曲就很流行,但一直到明代还没有正规的表演场所,直到明末崇祯年间,才出现固定的剧场。江南水乡正规的表演场所出现得更晚,在昆曲盛行的苏州,人们是在水塘里的大船上演,这种船称作“卷梢”,看戏的人或乘小船停在它的旁边,或是在离卷梢较近的岸上。

看戏条件差,人多时还有落水的危险。到清雍正朝时,有一个姓郭的财主首先在虎丘盖了一座戏院,从此剧场流行。清代剧场的座位有贵族与平民之别,前者入官座,后者入女座、散座、池子、钓鱼台等。清末民国初年的剧场,增设了茶点供应,所以此时的剧场又称为“茶园”或“茶楼”。嘉庆初年,北京的剧场已有楼座,建筑渐臻完善。

乡村中的戏台一直比较简陋,有与庙宇结合的传统形式的戏台,也有临时用竹木搭设的戏台,称为草台。我国农村这种传统形式的剧场,一直沿用到近代。

票房与票友

清朝初期,统治者想要百姓顺服其统治。组织专人编了一些宣传词句,派人到处演唱。演唱者最先以滦州、乐亭人为多,后来扩大训练了一批人,学成后,考验合格,月领薪水。凡派往京外工作的,每人发给一张龙票为执照,凭此可受州县地方的吃住接待,并负责开设场子,召集听众。

原先此事是由官方经办的,不久,有人觉得有利可图,就向官家包办。

这种包办处,就称为票房,所有人员即为票友。起初,演唱时无音乐伴奏,听来乏味,后来加上了三弦等乐器。

以后,票房逐渐成为不施粉墨,不穿行头,清唱平(京)剧的消遣地方。票房以卖茶为主,除茶资外,对票友分文不取。北京的票房,票友前往消遣,一唱就是一个整戏。

好演戏的君主

在封建统治时代,戏剧演员一般都被认为是下贱的,叫“戏子”,没有社会地位。可是,我国五代时的后唐皇帝庄宗李存勖,特别喜欢演戏,经常粉墨登场。他有个艺名,叫做“李天下”。据说,有一天,庄宗正在和“戏子”们排戏,庄宗突然喊道:“李天下!李天下何在?”一个叫镜新磨的名演员听见庄宗这么喊后,二话没说,赶上来给了庄宗就是一记耳光,大家当时吓得要死,急问他:“你怎么打天子?”镜新磨不紧不慢地说:“天下理者,只有一人,干吗要呼喊两次?难道可以有两个人来治理天下吗?”他这番话把大家都说乐了,庄宗为此还重赏了他。不过,由于庄宗太爱演戏了,以至于把朝政都置之脑后而不顾。

“义演”漫谈

1991年,全国各地艺术家为表达对灾区人民的爱心,冒着烈日,以多种形式,参加“抗洪救灾”义演。

义演,指戏剧、音乐、曲艺、杂技、舞蹈等表演艺术部门,为某项政治活动或福利事业筹集经费,集中主要艺术人员举行的盛大演出。由于参加演出的艺术人员不取报酬,义务演出,常常受到社会舆论的热情赞赏。义演,成为戏剧界乃至文艺界的一种好作风、好传统。

解放前上海戏曲界就有义演的举动。1947年8月,上海《新闻报》

上登出一则广告:“越剧十姐妹”为创办越剧学校、建造实验剧场筹募基金,联合义演《山河恋》于黄金大戏院(今大众剧场)。

解放初期,上海人民掀起慰问人民解放军的热潮,“上艺”、“中艺”、“上施”、“文滨”、“英华”等五大沪剧团联合起来,于8月14日、15日两天,在南京大戏院(今上海音乐厅)隆重义演《白毛女》,空前的盛举,强大的阵容,可载人沪剧史册。

1950年,皖北发生水灾,上海戏曲界为救援受灾人民,举行救灾大义演。京剧艺术家首先积极响应,在天蟾舞台上演《甘露寺》、由梅兰芳、周信芳等主演。这是京剧舞台上二次空前的盛举。

1950年10月,上海文艺界纷纷举办“支援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

的义演活动。梅兰芳、周信芳、盖叫天、张少甫、郭蝶仙、赵如泉等艺术家再度同台演出《甘露寺》。沪剧界新编排大戏《一千零一天》,集中沪剧界的一大批着名艺术家举行义演。原定只在新光戏院演出4天,观众争相购票,要求续演,一直演了20天,超额完成了捐献任务。

“梨园弟子”的由来

古时常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其实,最早并不是指戏曲演员,而是指乐器演员。《新唐书·礼乐志》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喜欢音乐,精通音律,尤其欣赏清雅的《法曲》。于是,他就挑选了300名乐工在皇宫里的梨园专门教他们演奏《法曲》。李隆基亲临指导,称这些乐工为“皇帝梨园弟子”。这就是“梨园弟子”一词的由来。随着时代的前进,元末明初高则诚的着名戏曲《琵琶记》中开场白,“今日梨园弟子,唱演琵琶记”,可见已是指戏曲演员了。

梨园“三怪”

清末民初,梨园有“三怪”。跛子盂鸿寿,自幼患了软骨病,身长腿短,头特别大,脚小而纤弱,行走不便。他暗下决心,苦学三年,扬长避短,成为独树一帜的名丑,戏园争相邀请。

瞎子双阔亭,自幼学戏,后因病双目失明,但并未灰心丧气,更加勤学苦练。在台下行走要人搀扶,但上了台却泰然自若,寸步不乱,成为功深艺湛的名须生。

哑巴王益芬,先天性不会说话,平日看父母演戏,一一默记于心,虽无人教授,但每天起早贪黑练功。艺成后一鸣惊人,成为有名的武花脸,后被戏班奉为导师。